教师最新改革消息,中小学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

style="text-indent:2em;">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中小学教育阶段十二年为何不鼓励一门学科学到很深,以及为啥不建议学教育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中小学教育阶段十二年为何不鼓励一门学科学到很深
  2. 逻辑学是一门从小该学的基础学科,为什么我们从小不学
  3.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骂教育,骂教师教育如何成为人们尊重的行业
  4. 为什么学校的教育会让大多数人一生碌碌无为

中小学教育阶段十二年为何不鼓励一门学科学到很深

中小学教育阶段十二年为何不鼓励一门学科学到很深?一、我的看法

1、知识点深浅看怎么看待

中小学课本中的知识都比较简单,但是架不住考试要求高啊,一个择优录取让学生们不停的拓展,不停的复习。小学生的作业大学生家长辅导不了,初中高中各种补习。

小马到了河边,他向四周望望,看见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小马嗒嗒嗒跑过去,问道:“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蹚过去吗?”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蹚过去。”

对老牛来说水很浅,但对孩子来说已经没过头顶了。

相对于其他国家,我们的中小学生已经学的很深了。知识点的深浅是相对的,对某些优秀的学生而言,能轻松应付。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并不轻松。

2.“为什么不能让中小学生在学有余力情况下针对一两门课程深入学习一直到应用实践,这样才有所专长,而且方便了解职业兴趣。”

我非常赞成“中小学生在学有余力情况下针对一两门课程深入学习”,不限于一两门课程,也可以是其他兴趣爱好。毕竟将来真正靠的住的是你擅长的“手艺”,也叫核心竞争力。

现在也有这种途径,各种学科竞赛,兴趣班,只不过对学生及家庭要求较高。

3.“实际很多时候课堂教育要兼顾多数人学习能力,但不排除有不少学生学习能力比较强,不少人对没有目标的学习完全没兴趣,现在都是靠比试考试总成绩来决定好学生坏学生。”

现在的教育状态更多的是学习方法技巧,基础教育扎实,解题能力较强。学生对于真正的科学问题,对于未来从事科学事业兴趣缺失。

学习的动力往往来自于外界,来自于家长,老师,同学的比较。这种动力带有较强的目的性,看重短期利益。比如这次考试考的怎么样啊,不太在意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

4.而且大学四年专业学习时间不够,以至于很多专业必须要上研究生,才算入了门。

目前4年本科的设定基本前2年基础课,后2年专业课,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相应的课程,修够学分合格毕业。至于剩下的参加工作还是考研自主选择,不存在时间够不够的问题。4年之内你能合格毕业,那么学校的任务就已经完成,剩下的需要自己闯荡,不够去社会上学,去深造,不可能指望学校把什么都教会。学校只需要完成其教学目标,不能让你学的够够的,够不是个指标,也不能定量的衡量,有的人觉得不够,有的人还觉得多了呢。

二.十二年中多数时间不具备独立思考能力

小学初中阶段的孩子没有形成独立的思考体系,价值观世界观还不完善。

虽然十二年看似很长,小学和初中阶段既在学习,也在成长。学习基本的常识,基础知识,也在学习和人相处,学习社会规则,学习观察世界。人类的小孩是最脆弱的,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呵护,去教育,让他们适应这个世界,学习一开始开始阶段伴随着成长的,并不是一学到的知识就能用到实践的。人的智力的巅峰应该是高中阶段,这时候他们的确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敏捷的反应,各种奇思妙想,这个时候更应该让他汲取更多的营养,加速成长。

像一棵树苗,你从小就给它修剪枝条,让它朝着生长最快的方向走,虽然长的快,但是风险也高,太单薄了一场暴风雨就吹断了。如果你给他仔细呵护,浇水施肥,让他茁壮成长,长大一些,站的更稳一些,能看的更远一些了,让他自己取舍,自己控制养分供给的方向,往哪个方向长,他才有成为参天大树的可能。

三、基础教育学制10年和12年之争

莫言曾提议将基础教育改为10年,理由如下:

12年中至少一年半的时间被用于应考复习是对时间的浪费。

儿童智能发展水平提高了,可以大大缩短学程而不影响学习。

反对者认为:

基础教育学制12年,是培养一个孩子身心成熟的必要时间。

“应试教育是一个高利害、强选拔的机制”

“很多少年班学生上了大学不适应,因为心智没成熟”

“基础教育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像植物生长一样,静待花开。”

四.总结

1.十二年可以学一门课到很深,目前有这种途径,学有所长者可以参加学科竞赛,取得优秀成绩的还能被高校免试录取。

2.可以学到很深,但这个深还远达不到能应用到实践的地步,科学是系统性的工程,既要知识储备,还要硬件储备,还讲究团队合作。高校的实验室,导师,专业资料都是中小学生不能具备的,要把一门课学到头在中小学阶段不现实。

3.在一门上花费太多精力,势必会影响到其他科目。尤其理工科,要想取得成绩,往往需要好几个学科都突出,比如需要借助数学的思维,利用一手的准确的英文资料。

4.也有这种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同一件事情的,如传统的师徒传承的手艺人,或者专业运动员,他们可以在同一领域耕耘多年。

逻辑学是一门从小该学的基础学科,为什么我们从小不学

逻辑是一种基础工具,教人如何正确地思考和表达。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大、中学阶段,将逻辑作为一种必修的通识教育。

但在中国,作为通识教育的逻辑课,已缺席了数十年之久。逻辑曾是必修课“逻辑”一词,始于严复对“Logic”的音译。在近代史上,“Logic”还有过“辩学”、“名学”、“论理学”等意思更直白的译名。简略来说,逻辑是一种基础工具,教人如何正确地思考和表达。科学研究对逻辑的倚重自不必说,人生随时随地之言(与人沟通交流)与行(思考、处理问题),都离不开逻辑。说话没逻辑,即不能有效表达和传递自己的想法;做事没逻辑,就无法真正解决问题。缺少逻辑常识,很容易沦为被愚弄的对象而不自知。

故此,自20世纪初,传统逻辑系统传入中国后,教育界即将逻辑学纳入到了正规课程之中。

1902年,清廷颁布《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政科”三年须开设逻辑课(名学),每周两学时。

1904年的《奏定高等学堂章程》,将逻辑课(辨学大意)列为“经学科”、“文学科”、“商科”的必修课;《奏定优级师范学堂章程》,则把逻辑学列为公共课程,共一学年,每周3学时。

1905年,严复翻译的逻辑学著作《穆勒名学》,该书曾是京师大学堂的教材。

进入民国后,逻辑学成为很多大学、高等师范学校乃至中学的必修或通习课目。讲授的内容,也超出了传统逻辑,如金岳霖在清华大学开课讲现代逻辑(数理逻辑)。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冯友兰、熊十力、胡适等学术名家,亦将逻辑学深入应用到了自己的研究领域。

1930年代,苏联开启了对逻辑学的大批判,勒令大、中学校取消逻辑课。受其波及,一批受苏联影响极深的知识分子,也于1920年代末开始掀起对逻辑学的批判。艾思奇等人宣称要用“辩证法”来打倒逻辑学,甚至公开“宣布了形式伦理学的死刑”。

这场“辩证法”针对逻辑学的大批判,持续到1930年代末,虽然声势浩大,但并未撼动逻辑学在大、中学校课程中的地位。张东荪、金岳霖等人,也尚有空间与叶青、艾思奇进行论战。

1939年,国民政府曾下达指示,欲聘请专家来给官员和公务员讲授逻辑学,以改良公文的书写与批示。

逻辑教学两遭重创

1946年11月,苏联作出《关于在中学校里讲授逻辑和心理学》的决议。

该决议认为:每一社会经济形态都有与自已相适应的逻辑,苏联必须创造出一种特殊的、“苏维埃的”逻辑。

1950年代,中国大、中学校所教授的逻辑课内容,深受苏联影响。据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逻辑学会理事宋文坚回忆:

“新中国成立后学习苏联逻辑,则是在我国已有逻辑研究和教学成果上的全面大倒退。受害最为严重的是我国大学的逻辑课程。这种课程是给非理工学科开设的,叫作普通逻辑课。最先引进的苏联逻辑教材是曹葆华翻译的斯特罗果维契的《逻辑》,1950年人民出版社出版。苏联1945年以前有段时期曾取消了大学的逻辑课程,理由为逻辑是形而上学哲学的产物。斯特罗果维契的《逻辑》是1946年开禁后出版的,仍带有对逻辑的高压态势,……其批判多是无中生有或者根本错误。在逻辑内容上则是讲授传统形式逻辑和培根、穆勒的古典归纳,大致是延续19世纪的逻辑教学体系,因而这是一本内容落后、观念陈旧的逻辑课本。1951年出版的维诺哥拉道夫和库兹明合著的《逻辑学》的译本,为苏联高级中学所用,比较简明、讲述清楚、废话不多,但内容仍是陈旧落后的传统形式逻辑。很显然,逻辑教研室的老师们对这样的逻辑课本是不欣赏的。但即使不欣赏、瞧不上,也仍得以苏联这两本教材为范本。……苏联不改,我们也不能改。……以苏联范本为模式在我国培养的一代逻辑教师,逻辑视野不宽,长期不知有数理逻辑。其中部分人刻板地固守着这类模式不放。影响较为深远。”

进入60年代,“十年动乱”中,逻辑学再遭重创。据社科院哲学所副所长倪鼎夫回忆:

“逻辑科学是重灾区之一。逻辑研究机构和大学的逻辑教研室(组)被撤销了,学校里逻辑课取消了,专业队伍解散了。在各门基础课中,'四人帮’不准老师讲理论推导和论证,污蔑这是'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是'脱离实际’、'故弄玄虚’,是'回潮’、'复旧’。结果使学生只知道些现成的结论,不知道这些结论是从哪些前提推导出来的,只知道一些零散的感性的知识,不知道理论的论证。所有这些极大地影响了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理论思维能力的提高。……他们把逻辑工作者看作专政对象,给有研究成果的老专家扣上'反动权威’的帽子,强迫他们去打扫厕所……”

逻辑学家金岳霖及其50年代著作。金晚年对学生诸葛殷同说:“我当初就打心眼里瞧不起那些书(苏联的《逻辑》教科书)。”

短暂复苏与再度消失

70年代末,逻辑课开始在大、中学校复苏。

1978年,第一次全国逻辑学讨论会召开;1979年,中国逻辑学会成立。1981年,教育学家张志公撰文,呼吁“中学生应该学点逻辑”。张认为:

“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的一些比较重视教学的高中和师范学校,专门开设过逻辑课,大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四十年代以后,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在普通中等学校以及中等师范学校,不再专门开设逻辑课,就连一般的高等学校和高等师范院校也没有普遍地设置逻辑学课程。这样,使得一般受教育的人,渐渐对于逻辑愈来愈生疏。这是不妥当的。”

鉴于教材、师资匮乏的现实,张志公提出了一种权宜之策:“在中学普遍开设逻辑课显然是不可能的,……由语文学科明确地把逻辑训练和简要的逻辑知识的教学任务承担起来,是可取的。”

类似的呼吁很多。也有一些效果。1982年10月12日,《人民日报》也刊文呼吁“要尽快在中学开设形式逻辑课”。文章沉痛指出,据近年来的调查结果,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水平之低下“令人吃惊”:

“近年来,教育界已有人在上海和北京的某些学校,对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状况分别做了调查。结果表明,抽象思维的能力和形成概念的能力很低,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相应的审题能力和判断力很差,推理和论证的能力很为缺乏。同上述各种能力的缺乏有关,目前中学生组织思想和表达思想的能力也很为欠缺。“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曾对中学生语文状况做过调查。从调查取样的三百篇作文来看,很多学生在智力的发展上有以下几种缺陷:(1)观察和理解的能力差;(2)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差;(3)思维和表达能力差。三百篇作文反映的情况有一定的代表性,基本可以体现当前我国大多数中等学校学生语文的实际水平。水平的低下是令人吃惊的,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值得引起普遍的注意。该编辑室还选了三百份测验卷,从语法、修辞和逻辑知识等方面了解中学生的情况。调查的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没有掌握最起码的语法、修辞、逻辑知识,更不会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用词不当、句子不通顺的情况相当严重。逻辑方面的错误主要是概念不清,逻辑关系模糊,主宾概念不相应。总的看来,除少数基本上符合评卷要求外,大多数水平低下。”

此后,高中语文课本确实一度增入了一些与语言运用、思维表达相关的逻辑基础知识。但在1988年,中学语文教材再次删除了有关逻辑学的教学内容,一些“专家学者”进而又提议取消师范院校课程中的逻辑学。

此次删除,让许多一线中学语文教师深受打击。他们在1988年留下了许多痛彻心扉的文字。比如,有人如此写道:

“正准备写一篇文字呼吁加强中学逻辑知识教学,不料修订后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却将中学语文课中的逻辑知识删掉了!……据说,中学语文删掉逻辑知识是为了降低难度……'让学生真正扎实地把基础知识学好。’(参见1987年1月22日《中国教育报》)我以为这个理由是不可思议的。……(逻辑)可以帮助人们去正确地进行思维并尽快获得新知识(包括学习和发现发明),更准确严密地表达和论证思想,更敏捷地识别和纠正错误,它是给人们提供科学方法的一门基础学科。……总之,我认为中学决不能没有逻辑知识的一席之地。”

《燕大周刊》1930年第13期刊登署名觀槐的文章,强调逻辑应是大学生的必修课。

还有一些语文教师,在失望中尖锐地抨击了当时的中学语文教材自身所犯下的逻辑错误,然后无奈地感叹道:

“建国也有几十年了,为什么就一直这样糊里糊涂地在编、在教、在学……而且还编得、教得、学得津津有味!这难道不确实说明了我们这个民族轻形式逻辑、思维习惯有点儿问题吗?这难道不确实说明我们的编者、教者、学者,乃至整个民族,不但不应该删除逻辑知识,而且应该大力地、急迫切地普及逻辑知识吗?”

但这些声音并不足以让事情好转。

进入90年代,情况变得更为恶劣。在很多大学,逻辑从必修课变成了可有可无的选修课——最典型者,莫过于从1998年起,根据国家教委颁布的文件,逻辑被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的专业基础课程中踢了出去。

对于这种变化,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吴家国如此总结: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逻辑教学走入困境。……主要表现是:第一,部分学校、专业的逻辑课被别的课程取代,开课面大为减少;第二,保留逻辑课程的学校、专业,有的减少了教学时间,有的把必修改为选修;……第四,在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应考面相当大的几个专业(如中文、法律、行政管理等),把原已考了多年的'普通逻辑’给取消了……”

这种状况,时至今日,也未见改观。

逻辑课在大、中学校的这种命运,背后的原因是多重的,高校市场化仅是其中之一。曾昭式曾如此总结道:

“目前,许多学校的逻辑课被取消,或者逻辑的课时量被压缩。这既有一些高校领导的责任,也与一些高校没有逻辑教师有关,甚至政府有关部门也不支持逻辑的教学与普及。”

艰深的数理逻辑,自然不必人人修学。但作为通识教育的普通逻辑课缺席数十年,实在是不应该的事情。普及逻辑常识,是造就一个良性社会的必要前提。比如,要真正落实言论自由,就必须讲究逻辑,做到“就事论事”,如殷海光所言,“只问是非,不问是谁说的。…无论赞成或反对,应该完完全全以论题为范围,而不旁生枝节。这是言论自由必需的态度和修养。”

逻辑课的长久缺席,必然给社会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使之呈现出一种思维上的病态。诉诸情感、诉诸传统、诉诸暴力……等背离逻辑的交流方式,常常在社交媒体上泛滥成灾。公共话题的讨论,也往往因参与者缺乏基本的逻辑常识,而沦为无意义的互撕口水战,乃至发展成“用U型锁说话”。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骂教育,骂教师教育如何成为人们尊重的行业

为什么那么多人骂教育,骂老师?没有数据统计那么多人是多少人,但比例一定不低。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是今天……

问题出在哪里?

1:令人深恶痛绝的补课问题

“上课不讲下课讲,目的为补课捞钱”。某些公众人物,莫些媒体的推波助澜,一夜间让老师的形象大损。

把个别当全普遍,把极端当规律。绝对不是事实,或者说不是事实的全部。

别忘了,我们的基础教育大部分在乡村,留守儿童补课是无偿的。我学校就是用晚自习给学生上课辅导,连学习材料都是用有限的生均经费统一购买,无偿发给学生,而住校老师连宿舍都控电,就是为了节省有限的办公经费。城市需要补课的也就语数英少数等几门课,所以也不是人人都补课。而补课的生态,还不是从培训机构,私立学校开始,而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图方便,贪便宜求孩子的老师补课而形成的吗?(据我了解,老师补课,比培训结构私立学校便宜)。

补课,这个锅我不背,绝大多数老师也不背。

2:饱受诟病的批改作业问题

“家长陪孩子做作业到深夜,可教师不用批改作业早早睡了”。这一般发生在小学低年级,老师有没去睡觉我不懂,但家长陪孩子做作业到深夜我深信不疑。教育部文件明文规定小学生不能留家庭作业,不能让家长批改作业。家长可以和老师沟通,有证据也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老师明知既违规又不受家长待见,吃力不讨好的家庭作业为什么还依旧傻傻的布置?搞得里外不是人?教育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讨论,老师也是迫不得已罢了。再说,有几个家庭孩子上了初中高中,家长还能辅导甚至代劳?以个别人的行为把所有老师都骂了,这不是胡扯吗?这个锅,我不背,绝大多数老师也不背。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1600多万基础教育的老师,总有极其个别的害群之马,对这些害群之马,举报!举报!!

还我教育的朗朗乾坤,让学校成为一片净土,让尊师重教的传统得以传承。

为什么学校的教育会让大多数人一生碌碌无为

把大多数人的碌碌无为归咎于学校教育,我不敢苟同。

学校教育,不管是初中小学,还是高中大学,都是很好的知识储备阶段,也是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阶段,所以学校教育对每个人踏入社会成功与否是有着非同一般的作用,但却不是绝对作用。

有许多人不无道理的这样认为:一个人的情商决定着自己未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大学校友一起走出校门,踏入工作岗位,有的在单位混得风生水起,步步高升;有的却步步维艰,度日如年。为什么?知识水平都差不多呀,差就差在情商的差异上。跟同事怎样相处?跟领导怎样交流?都需要许多学校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必须赶快学,赶快用于实践,方可找到自己的立锥之地。这样一来,如果谁失败了,也怨学校教育?

曹德旺五年级毕业,马云杭州师范大学毕业,都谈不上什么高学历,但人家的成绩却世界瞩目,原因何在?情商太高。曹德旺布局海外工厂,马云在各种论坛上侃侃而谈,字字珠玑,无不显示了他们高情商,睿智,善变,技压四座,令人叹为观止,这诸多的诸多,也不是光凭书本就能掌握的。

充分发挥智商,认真挖掘开发情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

关于中小学教育阶段十二年为何不鼓励一门学科学到很深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部发出消息,将中小学生到校时间延后,学生可以睡到自然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