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赵构面见秦桧为什么靴子里面藏把刀子,他徒手搏击打不过秦桧吗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赵构面见秦桧为什么靴子里面藏把刀子,他徒手搏击打不过秦桧吗以及专家不建议用鞋打秦桧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赵构面见秦桧为什么靴子里面藏把刀子,他徒手搏击打不过秦桧吗
谢邀
《宋史》高宗本纪一记载,赵构能开弓一石五斗。按北宋天圣年间的禁军选补法,赵构凭这门手艺可以进入到最精锐的禁军龙、神卫混口饭吃
然而,从来没有赵构使用弓箭的相关记载,却有他老婆使用弓箭射退金兵勇救赵构的故事:
宪圣尝从上航海,倏敌骑数十辈掩至,欲拿御舟。后徐发一矢,其一应弦而倒,余悉引去。~《四朝闻见录》乙集.刘锜报边
宪圣慈烈吴皇后建炎年间跟随赵构从明州登舟避敌海上,刚刚上船便突然出现了几十名金军骑兵朝赵构的座船冲来,吴皇后顺手抄起弓箭射死了一名金兵,扼止住了这股金军小队的冲击,赵构才得以顺利地扬帆大海。
问题来了,金军冲过来的时候赵构在干嘛?保护妻小不应该是他这个顶级勇士的责任吗?
不是金军没有给过赵构展示射功的机会,而是他自己没有能力把握机会。金军冲过来的时候,赵构大概率正躲在吴皇后裙下瑟瑟发抖
王即帝位,后常以戎服侍左右。~《宋史》后妃传二.宪圣慈烈吴皇后
兵荒马乱把吴皇后逼成了花木兰,赵构惦记的却依然是啪啪啪,他[挽弓至一石五斗]和他出生时[赤光照室]一样既玄且妙
秦桧也曾用嘴展示过他一流的武功
(建炎四年十一月)丙午,秦桧入见。桧自言:“杀监己者,奔舟来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39
秦桧第一次面见赵构的时候说,自己杀死了看押的金兵,抢了一条船才渡江跑到南宋,投奔心仪已久的九哥
秦桧武功高手的身份仅维持了四天就被他自己否定了:
(建炎四年十一月)庚戌,秦桧奏:“臣昨者迂避江路,不归本乡,径泛海洋来赴行在……”~《要录》卷39
金兵没有杀了,船的来历也不清楚了,连江路都没有走了。秦桧说自己一行六人偷偷潜到海边,找黄牛买了几张船票就登上了开往临安的客船
赵构如果跟秦桧单挑,以他们自己嘴里的巅峰水平,这场打斗的场景应该是这样的↓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按哥俩的真实水平,不加特效的话,场景应该是这样的↓
但是,注意“但是”,赵构比秦桧年轻十七岁,俗话说“拳怕少壮”,单挑的话,取得上位的多半是赵构
秦桧会心甘情愿地让赵构骑在身上摩擦吗?秦相公大声嘶吼道:“oh,no!”
如果哥俩公开撕逼,赵构遇到的场景应该是这样的↓
绍兴十二年十一月,礼部侍郎建议,每月初一大朝会赵构视朝文德殿,须要设黄麾半仗,其余时间赵构在紫宸、垂拱殿办公,这两个殿是别殿,不设仪仗。
赵构平常办公身边有多少人呢?[后殿坐及射殿引呈公事,以日景已高,依旧制设卫士、青凉伞十。]算上打伞的,总共就十个人。
~《宋史》仪卫一
社会我秦哥有多少人呢?按朱熹的说法,[举朝无非秦之人,高宗更动不得。~《朱子语类》本朝五]
满朝都是秦大哥的小弟,真掐起来赵构身边那十个人根本就不够看,何况谁又能保证那十个人中没有八个九个早就投奔了秦大哥呢?
我们在以前的答案中说过,秦桧不但直接控制了中书、枢密、台谏,他还指派秦熺提举秘书省,掌握了赵构的侍从系统。这一招可谓“釜底抽薪”,没有秦桧、秦熺父子点头,赵构想要干点什么连诏书都没人拟,只要秦桧愿意,他随时可以让人封还录黄,驳回赵构曾经发布过的诏令
两宋侍从官从仁宗朝以来就是这样牛逼:
初,刘从德之妻遂国夫人者,王蒙正女也。尝出入内廷,或云得幸于上,后获谴夺封,罢朝谒,久之,出入如故。谏官张方平再以疏论列,皆留中。既而有诏复封遂国,(富)弼缴还词头,封命遂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3.庆历元年九月戊午条
刘从德以绿帽留名青史,他老婆王氏跟仁宗好上了,仁宗一高兴就封王氏为遂国夫人。这种事的关注度一向比较高,朝野议论纷纷,大伙一边打听细节一边对王氏进行了强烈谴责,仁宗顶不住压力就暂停了临幸王氏并撤回了给王氏的封号,时间稍久,舆论平息,仁宗又忍不住思念起了王氏这位玫瑰花一样的女人,再次传召王氏入宫,从此仁宗又开始在午夜里无尽的销魂。
谏官张方平听说仁宗与王氏旧情复燃便数次上疏劝诫,仁宗收下谏书却不给回话,意思就是“寡人这毛病怕是没法治了”。更过分的是仁宗玩得happy,便下诏再次封王氏为遂国夫人
当时任中书舍人的富弼封还了这道诏令,从此不单给事中可以封还诏令,中书舍人也可以,两宋文官的权限又一次得到扩张
秦桧充分利用游戏规则,在与赵构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屡获全胜,赵构想保的人一个没保住,赵构想杀的人可以在他眼皮底下富贵终老
赵构想保枢密使韩世忠,绍兴十一年十月韩世忠被罢
赵构想保枢密副使岳飞,绍兴十一年十二月岳飞被杀
赵构想保枢密使张俊,绍兴十二年十一月秦桧指使殿中侍御史江邈告张俊阴谋造反时,赵构明确表态[俊有复辟功,无谋反之事,皆不可言。]但是秦桧一党没有罢手,再次对张俊发起弹劾,迫使张俊递交了辞呈出守宫祠
罢张俊前两个月,秦桧刚提拔元祐皇后的本家孟忠厚为枢密使,孟忠厚虽然是帝党,但一直与秦桧交厚,是秦桧早期的重要助手。张俊被罢十八天后,孟忠厚也因[言者引故事论列]而罢,出判福州
从此枢密院完全掌握在秦桧手中
秦桧的手段当然不仅仅是利用规则,他还善于利用各种突发事件或创造条件替自己开发新规则。举两件绍兴二十年发生的事为例
绍兴二十年正月丁亥,太师尚书左仆射秦桧趋朝,有挟刃于道者,遮桧肩舆欲害之,伤行程官数人。一军校奋而前与之敌,众夺其刃,遂擒。
从秦桧上朝途中遇刺事件我们可以看到,秦桧出门时随从有行程官、军校等,防护措施已经比较严密。遇刺后[至是,每出则列五十兵持长梃以自卫。]秦桧以防刺客为名,随从人员在原有基础上又增加了五十名手持长棍的士兵
绍兴二十年十月,秦桧声称自己病得快死了无法上朝,秦党马上向赵构提出与之配套的建议:
十月庚午,参知政事余尧弼、签书枢密院事巫伋请:[自今朝参退,依典故权赴太师秦桧府第聚议。]从之。
秦桧不上朝的时候,大臣们只按例拜见一下赵构就要赶往秦桧家商量正经事。秦桧真病得快死了吗?不见得。如果秦桧病情严重秦党应该最清楚,他们应该让秦太师它老人家好好休养、尽快战胜病魔才是
秦桧这一病就病到了十二月,秦桧告诉赵构,俺病快好啦,但是俺腿脚无力走不动路呢,您看俺是上朝好哩还是让大臣们继续到相府汇报工作好哩?上朝的话又咋个上哩?
(绍兴二十年十二月)甲子,秦桧始朝。诏肩舆至宫门,命二孙直宝文阁埙、直宝谟阁堪掖以升,且命毋拜。
秦桧通这次大病获得了“入朝不趋,扶掖上殿”的特权,正式升格为宋版董卓
以常识判断,时隔两个月,这次两宋绝无仅有的君臣会面应该有很多重要的军国大事需要商讨。但是笑死老子的是:
上甚喜,曰:“且得与卿相见。”桧顿首谢上,曰:“瑞雪应时,可喜。又,使人在途中并无须索,足见省事。”
赵构见了秦桧就满脸堆笑,深情诉说自己对秦桧的思念之情;秦桧很礼貌地点了点头,聊了聊天气,又夸奖了金使萧颐、王竞比较规矩
事出反常必有妖。赵构这人没有大智慧,小聪明还是有几套,秦桧这次“大病”,赵构既没有去视疾,也没有派出御医去相府诊视,他对秦桧逢“病”必闹妖蛾子的套路门清。在“举朝无非秦之人”的情况下,他只能同意秦党的请求,在相府开朝会;也只能给予秦桧“副皇帝”的特权请秦桧上朝,以维持朝廷体面
面对如此威风凛禀、满肚子妖蛾子的秦桧,英明神武基本靠吹的赵构能不害怕?
赵构撸不动秦桧,秦桧为什么在架空赵构后也没有真下手弄死赵构呢?这个问题在上一篇答案中已经引用朱熹的话作过粗略解答。在此问题下不赘述,不回复。
岳飞死后,秦桧过得怎么样他是怎么死的
绍兴二十五年十月,在得知秦桧已经病逝的消息后,隐忍多年的宋高宗赵构对亲信杨存中说:“朕终于不用在靴子里藏刀了”。
公元1140年,此时在反击金国入侵的前线上,正值南宋军队占据优势之际,金军在南宋的接连打击下,可以说是节节败退。
但就在这种前线捷报频传的形势之下,宋高宗赵构月宰相秦桧唯恐有碍对金议和,因此执意决定执意决定将已经占据优势的各路宋军撤回,以此来取悦金国人。
紧接着,在秦桧的建议下,宋高宗赵构将韩世忠、岳飞、张俊三位大将召至临安,名为论功行赏,实则是借此解除了三人的兵权。
最终,宋金之间的绍兴和议签定,而在绍兴和议达成不久,宰相秦桧便诬告岳飞犯有“意图谋反”、“受诏不救淮西”等罪,在他的运作下,一代名将岳飞被赐死在大理寺狱中。
那么,在诛杀岳飞得逞后,宰相秦桧的过得怎么样呢?可以说,秦桧的小日子是要多开心有多开心,不仅大权独揽,并且朝堂上下全部都是秦桧安插的亲信,以至于到了后来,宋高宗为了自保,不得不在靴子里藏了一把刀以防不测。
在杀害岳飞这件事上,秦桧绝对不仅仅是替赵构背黑锅这么简单。
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金国眼见无法全面消灭南宋,因此就起了与南宋继续议和的心思,而在当年年初,有意议和的金国大将完颜兀术,在写给秦桧的信中,就提出了一个让南宋朝廷无法拒绝的条件。
这个条件就是,如果要议和,那么南宋必须先将岳飞杀掉,不然免谈。
“尔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且杀吾婿,不可以不报。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也。”---《金佗稡编》
那么,金国人为什么要以杀掉岳飞为条件呢?实际上很简单,就是岳飞以及他所组建的岳家军实在是太厉害了。
在当时整个南宋的将领中,岳飞的军事才华,可以说是最突出,也最全面的。
首先,岳飞是当时唯一一个擅长组织进攻,并且还能在进攻中给予金军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的将领,这一点,在岳飞曾经指挥过的数场战役中就已经得到体现。
比如,在绍兴十年,岳飞北伐之战中,除了面对面将完颜兀术揍到精锐尽失、接连惨败外,还利用他已经实施十年之间的“连结河朔”策略,组织起当地的民间义军,对金军造成了全方位的打击,最终造成了金国在中原两河地区的整个行政系统全面瘫痪。
从岳飞北伐中原取得的战果就能够看出,他的军事才能,不限于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和运筹帷幄,而是全面性的,他能有无数个办法来打击和消灭金军。
而更重要的是,岳飞当时的年纪,还算是比较年轻的,这也就是说,他将来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会是金国人的噩梦。
像岳飞这种人才,金国人打是肯定打不过了,也从来不敢想会打得过,因此,就必须想点办法,让岳飞不再成为威胁。
怎么才能不让岳飞成为金国人的威胁呢?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拉拢他,但这显然是天方夜谭,而第二种则是怂恿南宋朝廷将其罢免或者流放,但这样一来,以后说不定岳飞还会被启用,对金国人来说,始终是一个隐患。
那么就只能使用第三种方法了,这个方法则是肉体消灭。
基于这种前提和目的,完颜兀术才会在与南宋的议和条件中,加上了”必杀岳飞“这个条件,只有南宋先杀掉岳飞,才能将议和继续进行下去。
说白了,杀岳飞相当于南宋递交给金国的投名状,是表明其决心的重要前提。
那么说,南宋方面为何会如此听话的按照金国人的要求去做呢?这就要从当时宋高宗赵构以及宰相秦桧两人各自不同的小心思说起了。
先说宋高宗赵构,我们都知道,赵构这个皇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意外得来的,如果没有“靖康之难”,他是当不了皇帝的,因此,在他登上皇位后,最想做的就是如何保住这个位置,这是大前提。
在这种前提之下,赵构对于北伐成功与否并不十分在意,换句话说,只要能保住现实中的安稳,不耽误他个人的声色犬马,其他的都是虚的,都不重要。
至于祖宗基业以及黎民疾苦,不好意思,在赵构的心里,这些暂时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可能有人会说,纵然是赵构不在乎这些,那么他作为皇帝,总该在乎自己的生前身后名吧?难道他就不怕一心求和,会招致后世的痛骂吗?
坦白来讲,他还真不怕,之所以如此,与他没有儿子有很大关系。
赵构最初是有一个儿子的,但死在了战乱之中,而他本人又因为受到惊吓,导致无法生育,也就是说,他已经绝后了。
如果他有亲生儿子,那么他作为父亲,可能还会有给儿子留点基业之类的想法,也会因此努力一下,但可惜的是,他没有。
既然没有儿子,那么即便是他再努力,再费心思,将来这一切都是别人的,这种结果既然改变不了,还不如现在就躺平,去偏安一隅,去及时享乐。
而要享乐,那么就必须议和,不然他偏安的心愿就无法实现,而要实现他的心愿,那就必须答应金国人杀掉岳飞。
说完赵构的小心思,我们再来说说秦桧,秦桧之所以坚持杀掉岳飞,同样也有他十分自私的想法在里面。
秦桧这个人,他本身是没有什么政治资本和能力的,但他能凭借着平平之资进入南宋的权力中枢,并当上宰相,是因为有金国人在背后给他撑腰。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宋徽宗、宋钦宗被金人掳走时,秦桧也随同徽、钦二帝一起被金军拘往北方,自此,秦桧开始了他向金国人摇尾乞怜的日子。
先是靠着厚礼贿赂完颜宗翰,使完颜宗翰得以赏识秦桧,之后在他不断活动下,得以被任用,担任“参谋军事”一职,在金国攻击南宋的数场战争中,秦桧作为马前卒,没少出谋献策。
比如,在建炎三年的楚州保卫战中,秦桧就亲自向楚州的守将写过劝降信,劝说楚州全体军民投降,但最终楚州军民在守将赵立的指挥下,哪怕是弹尽粮绝去啃树皮,也死守不屈,而在城破之日,城中军民“抑痛扶伤巷战,虽妇人女子亦挽贼俱溺于水”,以英勇就义的方式,回报了秦桧的劝降。
也就是说,通过秦桧在金国时的所作所为,当时的他可以说是一个标标准准的“带路党”。
而在他携带着全体家眷回到南宋时,面对群臣的质疑,秦桧还给自己编了个“杀死金兵,夺船而逃”的英勇形象,以此来换取宋高宗的信任。
而在回来之后,经过审时度势,秦桧知道如果自己想在新朝廷里出头,那么就必须要想点办法,主战肯定是不行,一来他没这个能力,二来和他的人生宗旨相违背,而如果主和的话,那就是他极为拿手的事情了。
不过,秦桧的主和,与当时朝中的主和派并不相同,当时朝中的主和派是在战略上保守,而秦桧所主张的主和,完全是丧失国家利益,一心要把南宋给玩完的节奏。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如果他不这样做的话,那么他的高官厚禄是不可能保住的。
秦桧知道宋高宗一心想求和,而求和就需要有人和金国搭关系,而说到搭关系,纵观朝中上下,没有一个人能比他有这个经验,毕竟他可是曾经在金国有“工作经验”的人。
因此,秦桧要想出头,那就必须让议和达成,满足金人的要求,只有让金人满意,才能体现出他的价值,也只有让金人满意,宋高宗才会满意,秦桧也就能常保禄位。
而让金人满意,从而达成议和的最大前提,就是必须杀掉岳飞。
所以说,不管是站在宋高宗的角度来讲,还是站在秦桧的角度去看,当时的岳飞必须死,这也就是为什么岳飞最终被杀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杀害岳飞这件事上,秦桧并不仅仅是替宋高宗背黑锅这么简单,所谓秦桧属于“不得已而为之”这种言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并不正确,他的责任最轻也是狼狈为奸。
而在杀了岳飞之后,秦桧的日子过得可谓是相当的舒心。
从岳飞被害的次年,也就是绍兴十二年开始,秦桧的官位是一升再升,先是在绍兴十二年九月被加封为太师,之后又在当年十月进封国公,还被宋高宗赐以祭器,最终在绍兴二十五年,被宋高宗批准可以享受乘金根车,并加九锡这等最高殊荣。
要知道,加九锡这个待遇,是古代君王对臣子的最高赏赐,历史上曾经得以加九锡的人无一不是在朝堂上说一不二的人,比如当年的曹操和王莽,以及唐朝末期的朱温等,都曾经被皇帝赏赐加九锡。
也就是说,此时的秦桧,已经是达到了权倾朝野的地步,整个南宋朝堂上下,基本上都是他的人,就连宋高宗赵构身边,也都布满了秦桧安插的亲信。
在这种大权独揽的情况下,秦桧已经达到了肆意决定官员生死的程度,只要是反对他的,统统遭到了秦桧的打击。
武将中,秦桧设计陷害了韩世忠,迫使其罢官归隐,还有几个中层的将领,也遭到了他的排挤和陷害。
而最惨的,就是当时的文官,比如著名的爱国重臣洪皓,因为知道秦桧在金国时的所作所为,加上对秦桧的政见不同,因此就被秦桧罗织罪名,最终在其六十多岁的高龄之际,被贬往人迹罕至的英州。
另外,还有宰相赵鼎,他曾被称为南宋中兴贤相之首,为南宋中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样也是遭到了秦桧的陷害,最终被秦桧逼的于异乡绝食而死。
这个名单很长,其中不乏有当时朝中宰相和副宰相这样高级别的官员,而他们在秦桧的不断打击下,要么被罢官,要么被流放,其中很多人甚至到死也没能翻身。
除了积极打击那些反对自己的人,秦桧当时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粉饰太平。
绍兴十三年(公元1143年),秦桧向宋高宗奏报有瑞雪,又奏报楚州奏盐城县海水清澈,自此,在秦桧的授意下,上报朝廷的各类祥瑞几乎是接连不断,而各地庆贺祥瑞的礼仪也络绎不绝。
当然,与排除异己,粉饰太平相比,秦桧干的最绝的一件事,就是篡改历史。
从岳飞死后,秦桧就开始着手销毁各类关于岳飞、岳家军的资料,为了彻底销毁,秦桧更是任命自己的儿子秦熺等人担任史官,把岳家军的各类战功和战报全部修改销毁。
具体销毁到什么程度呢?根据史料记载,在后来宋孝宗为岳飞平反时,所有大臣们都知道岳飞是功居南宋中兴诸大臣第一,但就是找不到任何正式的记录,不得已之下,只得重新搜集和整理。
除了销毁岳飞和岳家军的资料外,秦桧也十分注意销毁自己当年的黑历史。
不管是当初在金国的经历,还是秦桧回到南宋后,曾经被罢免相位一事,这些都在秦桧的销毁范围之内,并且,这种销毁不仅限于资料,包括知道这些的人,无一不是在秦桧的运作下结局凄惨,前文提到的洪皓就是十分典型的例子之一。
除此之外,秦桧对于民间百姓口耳相传的各类的野史,也是相当“重视”,他曾先后多次下令禁止民间撰写任何形式的野史,还特意为此制定了一个举报制度,其目的就是为了抹掉自己不好的形象。
可以说,由于秦桧的刻意销毁资料,让我们后人对历史上真正的岳飞认识的并不全面,也对秦桧的当年他的功绩,绝对要比目前史料中记载的要光辉的多,而同样的,历史上的秦桧,也绝对比当前我们所认识的更加腹黑。
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这一年的秦桧六十六岁,已然是一个行将朽木的老人,就在这一年,秦桧的党羽主动找到宋高宗,向他奏请让秦桧可以乘金根车、加九锡,对此,宋高宗表示同意,批准了这个奏请。
到了当年十月,秦桧病危,宋高宗前往秦府探视,彼时的秦桧已经说不出话来,在看到秦桧即将油尽灯枯后,隐忍多年的宋高宗暗中松了一口气,这个老匹夫,终于要不行了。
已经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宋高宗就经常会在自己的靴子里塞上一把短刀,他要防的,正是日渐权重的秦桧,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身边,布满了秦桧的人,只要秦桧一个点头,自己就可能命丧黄泉。
而正当宋高宗准备从秦府离开的时候,秦桧的儿子秦熺当着宋高宗的面假意追问继任的宰相是谁,而宋高宗冷冷的回了他一句“这不是你该参与的事”。
次日,宋高宗下诏,免去秦桧祖孙三代一切职务,勒令秦桧致仕,至此,秦桧以及其儿子等人的职业生涯彻底结束,当晚,在这种意想不到的刺激之下,秦桧病逝。
数年后,宋宁宗赵扩再次下诏,追夺秦桧的所有爵位,并将秦桧的谥号改为“谬丑”。
小结:
在岳飞被害后,秦桧的权势得到空前的高涨,并通过培植党羽,打击反对自己的人,最终让秦桧达到了权倾朝野的地位,宋高宗也在秦桧的滔天权势下,不得不选择暂时的隐忍,而秦桧最终是在被罢官以及勒令致仕的多重刺激下因病去世,虽说秦桧曾有意篡改历史,意图堵住世人悠悠众口,但对于他设计陷害岳飞这件事上,是永远都洗不清的。
日上三竿不起床原句
日上三竿解释: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出处:《南齐书·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唐·韩愈《岁华纪丽》卷一:“日上三竿。古诗云:日上三竿风露消。”示例:及~,方有旨意出来道:“朕心不快,众官免朝。”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回。
文章分享结束,赵构面见秦桧为什么靴子里面藏把刀子,他徒手搏击打不过秦桧吗和专家不建议用鞋打秦桧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