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只角马就这样静静的看着花豹杀死自己的同伴,连花豹都惊到了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角马不养别人幼崽的问题,以及和角马为什么不建议养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角马一胎生一只,狮子一胎生多只,为什么角马数量比狮子多
  2. 为什么角马不养别人幼崽
  3. 角马、野牛等食草动物在被食肉动物猎捕时,为什么不同样张嘴咬它们
  4. 为什么斑马不能骑

角马一胎生一只,狮子一胎生多只,为什么角马数量比狮子多

每年的5月份开始,东非大草原迎来了旱季,同时一场让人震撼的动物大迁徙也上演了,届时有上百万头各种食草动物会自发的组成迁徙大部队,开启长达3000公里的迁徙,去到草木丰盛的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大草原。

每次大迁徙的主力军都是角马、斑马以及瞪羚(数量最多的三种动物),其中以角马的数量最多,超过了150万头,其次是瞪羚,数量超过了35万头,最后是斑马,数量在15万头以上,而角马不仅仅是此次大迁徙数量最多的动物,也是非洲大草原上数量最多的食草动物。

在非洲的食肉动物中,也有三个“老大”,“一哥”狮子,“二哥”鬣狗,“三哥”非洲野犬,只不过相比较食草动物“三巨头”的数量,这三位“大哥”就有些“可怜”了,其中非洲狮的数量仅有2.2万、“二哥”斑鬣狗的数量只有3.7万,而“三哥”最惨,以3000只的数量成为了濒危物种。

因此,从数量上看,连斑马的数量都是狮子的7倍,角马更是没法比,它是狮子数量的至少70倍。但是,从繁殖力上看,角马是不如狮子的,首先角马一胎只有一只幼崽,而狮子一胎平均有2-3只幼崽,其次,角马的妊娠期平均在8个月左右,而狮子的妊娠期平均只有不足4个月(110天),最关键的是角马还是狮子的主要猎物之一。

既然这样,为何狮子的数量只有角马数量的1/70呢?我们从下面三个角度来聊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是寿命

在繁殖能力有差异时,一个物种想要弯道超车,寿命更长是很关键的,狮子和斑马通常都是3岁左右性成熟,这就意味着它们能“生娃”的年龄都是差不多的。但是,它们的寿命却有着较大的差异。

首先,雌狮比雄狮的寿命虽然高一些,但是也仅有平均15年左右(雄狮更惨平均11年左右),在这15年内,抛去3年的发育期,我们姑且算它一年生一胎,一胎平均2只幼崽,一生最多也就是24只幼崽。

而角马的平均寿命在20年左右,也就是说,同样成年后开始繁殖,角马一生能生17只幼崽,比狮子平均少了7只,这个差异其实是不大的,而且后面还有几个因素能够影响它们最终的数量。

其次是繁殖周期

虽然狮子的繁殖力看起来比角马强,但是我们上面说到的“一年一胎”只是理论上,为了好计算。事实上,狮子远远达不到一年一胎的频率,因为狮子与角马的哺乳期虽然都只有6个月左右,但是,6个月后的小狮子依然靠雌狮来照顾,期间包括了先吃肉,然后再捕猎小型动物,最后再跟随雌狮一起捕猎大型动物,此时的狮子才能完全脱离母亲。

而在此期间,雌狮是没有发情期的,它们要等小狮子2岁左右后才有发情期,正是因为这样,狮王更替时,新上任的狮王要么杀死老狮王的幼崽(小于1岁的幼崽),要么将幼崽赶出去(大于1岁的幼崽),新狮王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什么斩草除根,而是为了刺激雌狮再次进入发情期。

如此来看,雌狮的平均繁殖周期最快也得2年一胎(算上妊娠期),这样的话狮子一生就能生6胎左右,平均12只幼崽。

而角马就不同了,它们的幼崽6个月哺乳期过后,虽然依然跟母亲待在一起,但丝毫不影响雌性角马繁殖,而且雌性角马会带着自己的第一胎,直到第二胎出生,这时第一胎就长成了,离开母亲独自生活。

正是这种生存方式,让角马的繁殖周期大大缩短,平均只有不足一年半的周期,这样算下来,角马一生能生11胎左右,尽管一胎只有1个幼崽,也已经与狮子的繁殖力相当了。

第三就是幼崽的成活率

在繁殖力相当的前提下,物种的幼崽成活率越高,显然种群数量就越多。从表面上看,狮子是“草原之王”,属于食物链最顶端的动物,但是生态位高,不一定代表着幼崽成活率更高。

首先,狮子是一种“一夫多妻”的群居动物,它们的繁殖往往会出现一个情况:多只成年雌性在相近的时间受孕和生产,这就导致了阶段性幼崽的出生率是比较高的,这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食物和精力和照顾幼崽。

狮子作为一种群居动物,其捕猎成功率平均在20-30%之间,这也就意味着它们每出动3次以上才能捕猎成功一次,这使得雌狮实际上是没有足够的营养来喂养所有的幼狮的。再加上斑鬣狗等动物会趁狮子外出觅食时,偷偷地潜入狮子领地杀死狮子的幼崽以及狮王更替时主动地杀死小狮子等行为,所以,狮子幼崽的综合成活率只有20%左右。

而角马就不一样了,它们属于食草动物,低头就能吃到食物,而且即便是到了旱季,它们也可以通过迁徙来找到草木丰盛的新栖息地,这就保证了食物的充足。

而且虽然是食草动物,受食肉动物的威胁,但是,角马幼崽的成活率是非常高的,至少要在一半以上,这是因为食肉动物虽然威胁着角马,但是角马是群居动物,一旦遇到食肉动物,最先被捕猎的其实是老弱病残,而且通常这些成员被捕杀时,角马群是冷眼旁观的。

但是,一旦牵扯到幼崽,角马们就会空前团结,而这些老弱病残原本就在优胜劣汰里,没有影响到幼崽,所以,角马幼崽成功率远远高于狮子幼崽,也是它们数量远多于狮子的原因。

总结

在自然界中,动物是有营养级排序的,简单地说就是生态位越高,动物的数量越少,换句话说没有足够的食草动物是养不活一定量的食肉动物的,所以注定食草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就多于食肉动物。

但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幼崽的成活率上,幼崽的成活率关乎着动物种群的未来,所以,角马必定比狮子要多得多。

为什么角马不养别人幼崽

角马属迁徙性动物,自然不会养。

角马、野牛等食草动物在被食肉动物猎捕时,为什么不同样张嘴咬它们

你问错了,食草动物也会咬食肉动物

食草动物并不是不会咬,只是我们不常见到它们用嘴撕咬。

自然界弱肉强食,面对食肉动物的进攻,稍微的懈怠就是生命的代价。在自卫,自救的时候,一但机会来了,食草动物立马撕咬,并不比食肉动物差。

善于用嘴的食草动物,逐渐趋向杂食动物,甚至某些已经开始杂食化了,未来从食草变成食肉都有可能。

一般食草动物用嘴都是以下几种情况:

1、有角用角顶,一有机会,立马咬。

角马、野牛、羚羊等长有又长又尖的利角的食草类,角是它们强有力的进攻武器,常常能达到致食肉动物死地,顶死食肉动物的作用。

如果改用不厉害、没有锋利牙齿的嘴攻击,那是舍本逐末,但一有机会,它们会马上改用嘴。

例:这只插死狮子的野牛,满嘴是血,完全可以证明它嘴咬功夫不差于角。

例:狮子在攻击野牛的时候,被野牛抓住破绽,反咬住狮子的脖子,拖行狮子几十米。(注:下图太模糊,不能充分证明牛咬狮子,也有可能是狮子咬牛)

2、腿强用腿踢(抓),想赢还是要咬。

并不是所以的食草类都有角,袋鼠的前肢也长有利爪,斑马、野驴等的蹄子后踢更踢伤、踢死狮豹那是常有的事。

例:这里袋鼠与人摔跤打斗,前肢被控制,后脚难以踢起,在不敌的情况下,它马上改咬脖子。

例:鸵鸟是踢的高手,但在追逐的过程中,也只有用嘴啄的份。

3、天生嘴善于咬

并不是所有食草动物的牙齿都是平的,也不是所以食草的都有尖角,重蹄。很多食草动物也是牙尖嘴利的,善于嘴咬。

例:嘴咬是河马的主要攻击方式,这里就是咬鳄鱼。

例:河马身陷狮群,反击中,咬穿了一只狮子的喉咙。

例:下面三种,獐、麝、麂,都是食草鹿,因为没有犄角,长出了好似剑齿虎的牙齿,这牙好像是求偶用的,相当于犄角,也有攻防的作用。

例:骆驼也善于嘴咬,看看这犬齿、尖牙。看到这,你还认为食草的都是平齿吗?

例:下图骆驼咬死、咬伤人。这类事,每年都有发生。

食草的蛇、龟、果蝠,因为没有找到张嘴图,这里就空着。

4、对付弱小,嘴弱也敢上前咬

例:这里一只家驴,咬死了狐狸。

例:赛马咬向了黑背儿狼狗。

例:鸡吃老鼠,这是经常有的。

5、求偶、护犊,本能的嘴咬

动物在发情求偶,保护幼崽,有危险时,都会本能的用咬去攻击,自卫。

例:河马争夺地盘的打斗。

以前我看到过一张斗马图,两只马满嘴是血,身上道道伤口,非常血猩,可惜这次没找到。

最后,有养荷兰猪等宠物,相信它们的主人,对被咬的经历,都仍记忆犹新。

为什么斑马不能骑

因为斑马不适合骑行。因为斑马的背部有黑白相间的条纹,这是一种自然的保护色,可以让它在大自然中融入背景,以逃避天敌的追捕。

然而,如果骑在斑马背上,会对它的保护色造成破坏,斑马感到惊恐不安,对骑手也可能造成危险。因此,斑马不适合骑行,应该给予它们和其他动物一样的尊重和保护。

关于为什么角马不养别人幼崽,角马为什么不建议养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非洲平原小丑 角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