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河套永济渠历史,以及历史冷知识永济渠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历史上的杨广真的造龙舟了吗
真的
隋炀帝在即位之后便开始筹备营建东都的事情,每月抽调两百万民夫参与东都的的建设,历时十余月才建成。东都在旧洛阳城的西面,规模十分洪大,周长五十余里,分宫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在营建东都的同时隋炀帝又下令开凿大运河,造龙舟等各种船数万艘。
河套永济渠历史
据史料记载,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正月,隋炀帝“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今北京城区西南隅)。”这表明隋炀帝当年开凿大运河时,沁河是永济渠的源头。明朝周梦旸编撰的《水部备考》中的记载也印证了这一史实:“沁水一支,自武陟小原村东北,由红荆口(今获嘉红荆嘴)经卫辉府,凡六十里,入卫河。昔隋炀帝引沁水北通涿郡,盖即此地也。”武陟小原村现存明代石碑也明确记载了隋代在当地建闸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沁河下游在隋代是地下河,沁河下游堤防是金代以后逐步修筑起来的。
隋代沁水的流路,在今武陟县城以上大体同现流路,在今武陟县城南折东再转东南注入黄河。北魏郦道元撰《水经注》记载为:“……又东,过武德县(大城村)南,并于县南水积为陂(大坑),通结数湖(陂和湖约在今水寨一带)……又东南,至荥阳县北,东入于河”。由此不难想见,隋代沁河入黄口一带由黄河、沁河冲泄成多处大的坑塘,是难以通行大型船舶的。所谓“南达于河”,应当是对沁水河道加以疏浚。
北戴河的历史文化
北戴河位于中国河北省河北秦皇岛市境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下是北戴河的历史文化:
海滨文化:北戴河海滨地区自秦代开始,就是海滨度假胜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海滨文化。
戴河水文化:戴河是北戴河地区的母亲河,历史上戴河是一个重要的水上通道,古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文化遗址和遗迹,如“北戴河文庙”、“戴河古城”等。
红色文化:北戴河是中国革命的重要战场之一,有着重要的红色文化,如“227高地”和“天元湖”等景点。
美食文化:北戴河地区有着独特的美食文化,如“海草房”和“海滨餐厅”等,是游客前来北戴河必去的景点之一。
北戴河的历史文化非常丰富,是北戴河地区旅游的一大吸引力。
永定河改道历史
按年代划分,有四次改道
1、宋元以前
永定河古称治水、?水,又名卢沟河、浑河,是一条善徙、善淤、善决的河道
2、宋元时期
北宋(960~1127年)时期,永定河仍如唐代,中道、南道并存。只是作为永济渠上源的桑干水已逐渐枯变为支津,中道已逐渐变为主流。政和元年(1111年)的永定河河道便是。
3、明代变迁
明代以后,永定河洪水愈趋严重,迁徙改道更加频繁。
4、清代变迁
明末清初(1595~1698年),永定河在庞各庄、礼贤、旧州、旧安次县和金门闸、杨先务、南里、蒲落垡之间来回摆动。最南曾到过南里、蒲落垡、咎岗、张岗一带,夺现代大清河河道东行(如顺治十三年,1656年);最北曾到过鹅垡、庞各庄、礼贤、旧州一带入三角淀(如崇祯元年至十六年,1628~1643年)。因此,此时的永定河有无定河之称。
文章分享结束,河套永济渠历史和历史冷知识永济渠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