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

其实科举制度从什么朝代开始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历史冷知识科举,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科举制度从什么朝代开始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1. 科举制为什么能持续那么长时间
  2. 历史上科举考试,状元,探花,榜眼分别会有什么样职位和工资待遇呢
  3. 科举制度从什么朝代开始
  4. 什么是科举制度

科举制为什么能持续那么长时间

科举制度持续时间长,这是有特定的历史原因的。

话说科举制度诞生的前世今生: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制度伟大发明之一,在中华文化传播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科举制度诞生于隋朝,隋文帝开始,隋炀帝确立并且发扬光大,主要目的就是削弱门阀和大姓士族对国家管理权的垄断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贵族都有养士之风,也就是所谓的门客或者食客,这些士人能为各自的主公卖命、出谋划策,这个随“士”不只是苏秦、张仪这样的文人纵横家,还有豫让、荆轲、专诸这样的义士,这些士人随着着自己主公的崛起,成为了诸侯国的各级官员和贵族。

秦朝大一统前,各个诸侯国对于这些有能耐的士人都是招贤纳士,非常渴求,得到纵横天下的牛人,以便于诸侯王称霸中原。这个时期,诸侯国众多,能人齐国不要,鲁国要;鲁国不要,魏国要;又能耐的人几乎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卖方市场,天下能人还是很好出头的,社会由很良性的循环,那个诸侯国重用牛人,那个称霸中原。

但是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后,这个市场状况被打破。现在由原来的六七家买家就变成秦国这一个买家,变回买方市场,而且就一家垄断。那些身怀文韬武略的人突然没有了用武之地,而且天下一统,没有这么多仗要打。

更重要的是由于早期成为重要官员和贵族的士人成了治理国家的管理者,秦国确立九品中正制,各级官员都是有这些士族出任,并且只有这些士族的后代才可以成为各级官员,典型的继承制,士族成了国家管理权垄断者,而且这有这些人普通人或者寒门由于出身不好,无论再牛都没有出头之日,社会出现阶层固化,普通庶族百姓没有了上升的渠道。只有少数幸运的寒门子弟通过非正常渠道被重用,如朱买臣。

士族经过秦汉两朝已经发展到难以想象的地步,而且士族以家族为单位诞生出了超大的姓氏,一个士族大姓高达数万或者数十万人,影响力就更不要说了,大的士族都可以影响朝廷的政策或者帮助皇帝稳定天下。

例如曹操之所以能成为汉末枭雄,雄霸一方,三分天下有其一,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外,这和自己本来就是士族出身和大士族帮助分不开的。普通百姓起义起家的黄巾军则成为众矢之的,天下围攻,只就是因为黄巾军是一群屌丝出身,不是高富帅出身,士族不会鸟他们的。看见没,士族还垄断天下的话语权,皇帝治理天下,离开大士族都可能玩不转。

还有五胡乱华后,司马睿南逃江左,建立南方东晋政权,这就是所谓上有名的你“衣冠南渡”,知道司马睿是如何在南方站稳脚跟的,这就是有一个超牛的大士族琅琊王氏的支持,这个大士族的族长就是王导,他还是《兰亭集序》作者、书法大家王羲之的叔父,而王导也因此做了东晋丞相。

直到北周太祖宇文泰建立的关陇武川集团,鲜卑、汉族的将领加入这个军事集团,也就是所谓的“八柱国”,而后的隋唐两朝掌权者都出自这个武川集团。

而后武川军事集团出身的杨坚篡夺了北周的政权,称帝,建立隋朝,而后大隋灭了北齐和南朝陈统一全国,自五胡乱华后的大分裂数百年的中原再次一统。

但隋文帝虽然是皇帝,依然面临两个两个很大问题挑战者皇权,一是武川军事集团被几家门阀世家所控制,如早期太原李氏、独孤氏还是割据一方,听调不听宣。二是大、小姓士族垄断国家管理权和话语权,经过千年发展后,无论在地方或者在中央,势力早已经在盘根错节,诞生不少世家,无论是谁当皇帝,都要用他们,他们还是文化的垄断者,这时是已经食利千年的特权阶级。

面对军事门阀的做大和士族阶级的阶层固化,巩固皇权对天下的控制,必然要打破这个局面。就放出这个大绝招“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对于皇权的好处:

(一)科举制度就是选拔天下贤才,为才适用,无论你是士族、寒门、庶族,不论出身,都可以通过科考来施展抱负,报效朝廷,打破了士族对官职的垄断,这些通过科考上来进士,对皇帝绝对是中心耿耿,因为他们是天子门生,他们都官位来自于皇帝,不是自己的家族继承。

(二)特别这些庶族科考出来的进士,是引入的第三方势力,可以平衡士族和军事门阀,大大加强了皇权对天下控制力,话语权这个天平慢慢向皇权倾斜,这也就是重用科举文官打压武将早期状况。

科举制度对天下的好处:

(一)科举制度是士族垄断天下话语权的瓦解的开端,自从之后,所谓的春秋大义那群人慢慢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新的阶层开始诞生,就是科考进士阶级。普通老百姓里面的精英又有个可以“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渠道了,有了出头的希望了,可以通过读书科举来改变自己以及自己家族的命运。

(二)由于平头百姓有了上升的渠道,制度出现了流动性,社会趋于安定,因为只要是读书人就是安定因素,而且读书人能影响一大批人,这些秀才们做了很大的贡献。

儒家思想大一统得到进一步传播,隋朝以后,中国哪怕打的再惨烈,很少出现分裂了,全部是大一统王朝,为封建社会繁荣昌盛做了巨大贡献。

(三)科举制度是个非常先进的制度,她拥有制度输出的文化性,周边受中国影响的藩属国都是按着科举制度那一套治理国家,读圣贤书,是中华文明传播利器。

综上所述,大正整理了我的观点,科举制度持续时间长是有她的合理性,是一个中国一个非常先进原创制度。

清末才废除科举制度,当时科举制度已经不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了。科举制度从开始到结束近1500年历史,对中国影响深远,现在考大学制度就是科举制度的延展。

科举制度能做到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起点,给普通百姓一个施展抱负舞台,功德无量。

历史上科举考试,状元,探花,榜眼分别会有什么样职位和工资待遇呢

古代的科举制兴起于隋朝,发展于唐代,兴盛于宋朝,到了明清两代巳经成了寒门子弟改换门庭,步入上层社会阶层的必经之路。而科举考试后的前三名,就会由当时的皇帝亲笔钦点为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成为这次科举考试最耀眼的古代明星。而状元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古代科举考试第一名称元,魁首之意。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殿试第一名就叫状元,因为殿试前,士子们皆要向礼部投递报名状获得考试资格之故。

第二名榜眼的称呼,在唐朝时是没有的,唐朝只有探花郎称第二名。榜眼代表第二名是从宋朝开始的,真正把状元,榜眼,探花作为一甲前三名称呼形成定制的是在明朝。称呼很形象的把名次含义透露出,眼为双目是二,所以称榜眼第二名。探花之意即摘花朵,你必须用三根手指摘啊,三指即第三名也。这样约定成俗,明清两朝后你一说名称,人家就知道你一甲前三考到了第几名。那么考中状元,榜眼,探花,到底可以授于你什么官职呢?

这个各朝代都不同,一般宋朝后所授官职较高,宋朝状元会授于正八品官职,明清两代的状元又更吃香,一般会授于正七品官职,以此类推,榜眼,探花的官职比起状元又会稍低,从八品至正九品不等。说到了官职,我们就再八卦一下,作为一甲前三名的状元,榜眼,探花授于的官职工资待遇到底有多少?比起现代是高是低呢?状元授官正八品的话,他的工资年收入折合人民币是24万元。那么榜眼,探花只能是稍低了。按明清两朝状元正七品授官,工资待遇是27万人民币的年收入了。

科举制度从什么朝代开始

从隋朝开始,兴盛于唐朝。

在隋朝之前,做官的权利都在世家大族的手上。为了防止世家大族的权力过重,当时隋朝皇帝就设立了科举制度,选择从寒门学子中挑选官员。

什么是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简称科举,是中国古代用于从读书人中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受中国影响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也采用过此制度。

百度百科对科举的解释,主要是狭义科举,指的是从隋朝创立的进士科举。

狭义的科举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二百余年。

狭义科举的介绍网上的版本和说明比较多,大家有兴趣可以搜索下。由于广义的科举介绍较少,我在这里重点介绍下,也对后面的科举的发展有一个更清楚的历史渊源的了解。

察举制是广义上的科举

广义的科举主要是汉代的察举制度,后来三国的魏国提出九品中正制作为察举制的升级版,一直延续到隋朝。所谓察举制,是分为察和举,“察”是考察,“举”是举荐,主要是由地方官员查访人才,再举荐给朝廷的制度。察举制度设立了贤良方正、孝廉、秀才、明经等科目,具有推荐资格的官员要根据科目想朝廷推荐人才。由于察举制的提前是推荐,只有有人推荐,士子才能做官。虽然察举制也采用了考试的形式,但考试主要是水平考试,不是竞争性考试,即考察考生是否合格,前期在政治清明的背景下,察举制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官员选拔制度,这么说主要是因为第一它能及时发现人才,第二它能节约培养和任用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同时它既避免了一试定终身的缺陷,也一定制度上消除了缺乏标准引起的选私舞弊的弊端。但到了东汉后期,由于该制度在士大夫中形成了累世公卿的家族,这些人既是当时地方大地主,又是门生、故吏遍于天下,最终逐步发展成为影响中国的门阀士族,影响国家政治。这种由于利益阶层固化的来带的影响,产生了中国的士族政治和门阀政治,直到唐末期的黄巢起义才被打断。

因而,深入了解察举制的由来,才更深刻明白隋朝创立科举制的初衷和意义,实际上后来科举制就是要纠正魏晋以来的士族对做官的垄断,这就要求降低士族为官的比率,提升寒族(普通小地主)入仕为官的比率,以维护帝国权力的稳定,虽然唐朝继续开放科举,但普通文人通过考试当官的比率很低,像李白、黄巢都是属于屡试不中,原因就是考试制度更有利于士族阶层。

第一次察举制的开端

根据《汉书·高帝纪》记载,汉高祖十一年(前196)二月,曾发布了一条著名的求贤招数,算是中国历史帝王第一次公开下诏广泛察举人才。

在《大秦帝国》热播的当下,一定有人会有要问,不是还有历史著名的秦孝公亲自写成的《求贤令》吗?为什么不算进来呢?原因有二:一是当时秦国还是诸侯,不是实际上的中央政府,从今天的意义上来说不能算是全国性质的发布;二是秦国的《求贤令》的主要目的是招揽大才,振兴秦国,属于特殊人才的定向招募,不是一般性的管理人才。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秦孝公的《求贤令》还不属于一种官吏的选拔政令,而是当时历史时期的客卿制度的特殊化表现。

第一次殿试策问的开端

在西汉,真正具有一定考试性质的察举选材是从汉文帝时期开始的。这也作为文景之治的一项功绩,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也可以理解汉文帝的初衷和不易,朝堂上都是刘邦建汉以来的军功大臣的亲戚子女,自己本身的外戚(母亲、老婆)又不是很强,能用的人少,为了加强中央权力,一方面制衡地方(各地藩王),一方面掌握中央政府,他必须也需要更多的优秀人才。因此,汉文帝十五年(前165年)下诏要各级官员举荐贤良,并采用了策问的这种考试方法,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策试。当然,汉文帝二年(前178年)也下过诏要各级官员举荐“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但不具有开创性。

根据《汉书·晁错传》记载,在策试考试汇总,文帝要求“著之于篇,朕亲览焉”,即皇帝要亲览答题策论。这种皇帝下诏制定策试科目,地方官员举荐应试者,皇帝提出策问,君子对应回答而后区别评定定级的书面考试方式,后世一直沿用,是一种重要的考试形式。在汉唐间策试秀才孝廉、唐宋时制策试、明清时殿试对策,广泛采用,存在时间长达两千多年。

察举制向科举制过度的开端

随着察举制的弊端日益明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以推荐为核心的察举制在悄悄变化,选材标准从以道德、文化为主,逐步演变为以文化考试为主,且考试程序和规则也日趋制度化,严格化。实际上到了南北朝后期,不经过官员推荐而自由报考的人数也增加,庶族取代士族走向历史舞台的大戏以悄然开启。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广义的科举(察举制),在选取人才方面主要还是以推荐举送为主,以考试为辅,从考试文化的视角学术上通常讲察举制称为科举制的前身,概念上多用狭义的,即严格意义上的科举概念。类似的现象,有点类似我国1977年恢复高考前,大学录取主要是招收“工农兵学员”,这些主要都是推荐录取。可见考试制度也有历史的延续,有时候还有反复,这就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魅力和乐趣所在,从古至今我们会更深深的热爱我们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也会更理解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责任和担当。

最后感谢大家的支持,喜欢的关注、点个赞。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关于科举制度从什么朝代开始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举制度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