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为什么历史书上不写永乐大典,以及历史冷知识书与永乐大典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为什么历史书上不写永乐大典
  2. 深度解析永乐大典
  3. 永乐大典为什么会丢失
  4. 永乐大典这本书为什么没有编入历史教材

为什么历史书上不写永乐大典

1.历史书上不写永乐大典。2.这是因为永乐大典是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在位期间编纂的一部巨大的百科全书,收录了当时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然而,由于明朝后期政权的更迭和历史的变迁,永乐大典逐渐被遗忘和淡化,最终没有成为后世历史书的重要内容之一。3.尽管永乐大典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学术和文化价值,但它的影响力和传承并没有持续到后世。历史书的编纂和选材往往会根据时代的特点和重要事件进行选择,而永乐大典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并没有产生足够的影响力和重要性,因此在历史书中没有被广泛记载和提及。

深度解析永乐大典

永乐五年(1407),新稿编定进呈,朱棣阅后十分满意并将之命名为《永乐大典》。一年后,正本全部抄录完成。

据记载,《永乐大典》共缮写22877卷,目录60卷,成书11095册,约3.7亿字,规模是前代《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书的5倍不止。从体例上看,《永乐大典》不囿经史子集而按韵首字、用字系事,以方便查找。其中,韵以《洪武正韵》为准,其下以字为纲目,其中大约采择了近8000种典籍。如此旷世大典,后来也被《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誉之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为什么会丢失

《永乐大典》失传的原因:

1、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占北京,翰林院遭劫掠,丢失大量《大典》。

2、光绪元年(1875年)修缮翰林院建筑时,清查《大典》不足5000册,《永乐大典》之所以迅速流失,主要是职员监守自盗,据说文廷式一人即曾盗走百余册《永乐大典》。

3、光绪二十年(1894年)六月翁同龢入翰林院清查时仅剩800册,现今尚存约400册,810卷,不到原书的4%。

4、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翰林院被义和团的拳民焚毁,《永乐大典》损坏三百余册。

5、光绪二十七年(1901)六月十一日,英使馆交回《大典》330册。不久又遭到监守者瓜分。1912年翰林院所藏《大典》移交京师图书馆时,仅剩60余册。

永乐大典这本书为什么没有编入历史教材

因为字数太多3.7亿字,当时没有批量发行的技术。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初名《文献大成》,后明成祖亲自撰写序言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22877卷(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朱棣决心修一部巨著彰显国威,造福万代。宗旨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

最初令解缙主持编纂(规模147人),一年后修成《文献大成》,但朱棣亲阅后甚为不满,钦点姚广孝担任监修,同时编纂队伍扩大到了2196人(累计达3000多人),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定稿,朱棣亲自作序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才抄写完毕。

历史价值:

《永乐大典》有关宋元的史料极为丰富,清乾隆年间开四库全书馆时,安徽学政朱筠奏请“校《永乐大典》,择其中人不常见之书,辑之”,得到了乾隆皇帝的批准,并专门成立了“校勘《永乐大典》散篇办书处”,开始时人员为30人,后又增加9人,著名学者戴震、邵晋涵、周永年等参加了这项工作。

到乾隆四十六年(1781),共辑出书籍:经部66种,史部41种,子部103种,集部175种,总计385种、4946卷。4620至14629收有《吏部条法》一书,这是一部有关宋代官吏铨叙、考绩制度的档案汇编,所记载至南宋理宗一朝,可补《宋会要》修至宁宗朝为止的这一段空缺。

关于本次为什么历史书上不写永乐大典和历史冷知识书与永乐大典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