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初中化学小知识的一些知识点,和初中化学拓展冷知识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化学初中定律
??一、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按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1.金属位置越靠前的活动性越强,越易失去电子变为离子,反应速率越快。
??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酸里的氢,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酸里的氢,跟酸不反应。
??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排在后面的金属跟排在前面的金属的盐溶液不反应。
??4.混合盐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近”。
??注意:*单质铁在置换反应中总是变为+2价的亚铁离子。
??二、金属+酸→盐+H2↑中:
??1.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Al>Mg>Fe>Zn。
??2.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
??3.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三、干冰不是冰,是固态二氧化碳
??水银不是银是汞;铅笔不是铅是石墨;纯碱不是碱是盐(碳酸钠);塑钢不是钢是塑料。
??四、物质的检验
??1.酸(H+)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红,则证明H+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如果蓝色试纸变红,则证明H+的存在。
??方法3: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小于7,则证明H+的存在。
??2.碱(OH-)的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3:将无色的酚酞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酚酞试液变红,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4: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大于7,则证明OH-的存在。
??3.CO32-或HCO3-的检验
??将少量的盐酸或硝酸倒入盛有少量待测物的试管中,如果有无色气体放出,将此气体通入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果石灰水变浑,则证明原待测物中CO32-或HCO3-的存在。
??4.铵盐(NH4+)
??用浓NaOH溶液(微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五、金属+盐溶液→新金属+新盐:
??1.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2.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轻,金属变重。
??3.在金属+酸→盐+H2↑反应后,溶液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六、物质燃烧时的影响因素
??1.氧气的浓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碳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
??2.氧气的浓度不同,现象也不同。如: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是蓝色火焰。
??3.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应程度也不同。如:铁能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
??4.物质的接触面积不同,燃烧程度也不同。如:煤球的燃烧与蜂窝煤的燃烧。
??七、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
??1.搅拌或振荡。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2.升温。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3.溶剂。选用的溶剂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也不同。
??八、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1.同一周期中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依次递增。
??2.同一族中的元素核外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从上至下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九、原子结构知识中的八种决定关系
??1.质子数决定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因为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
??2.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3.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4.电子能量的高低决定电子运动区域距离原子核的远近,因为离核越近的电子能量越低,越远的能量越高。
??5.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类别,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4为金属,>或=4为非金属,=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稀有气体元素。
??6.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4为失电子,>或=4为得电子,=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稳定。
??7.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合价,原子失电子后元素显正价,得电子后元素显负价,化合价数值=得失电子数。
??8.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原子失电子后为阳离子,得电子后为阴离子,电荷数=得失电子数。
??十、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1.使用托盘天平时,首先要调节平衡。调节平衡时,先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然后转动平衡螺母到达平衡。
??2.加热使用试管或烧瓶给药品加热时,先预热,然后集中加热。
??3.制取气体时,必须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药品。
??4.固体液体相互混合或反应时,要先加入固体,然后加入液体。
??5.在试验氢气等的可燃性时,要先检验氢气等气体的纯度,然后试验其可燃性等性质。
??6.用还原性的气体(如H2、CO)还原氧化铜等固体物质时,一般需要加热。实验时,要先通一会儿气体,然后再加热。实验完毕,继续通氢气,先移去酒精灯直到试管冷却,然后再移去导气管。
??7.稀释浓硫酸时,先往烧杯里加入蒸馏水,然后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浓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冷却后装瓶。
??8.用重结晶的方法分离食盐和硝酸钾的混合物,当食盐占相当多量时,可以先加热蒸发饱和溶液,析出食盐晶体,过滤,然后再冷却母液析出硝酸钾晶体;当硝酸钾占相当多量时,可以先冷却热饱和溶液,析出硝酸钾晶体,过滤,然后再蒸发母液,析出食盐晶体。
??9.在做中和滴定的实验时,待测溶液一般选用碱溶液,应先向待测溶液中加入酚酞试剂,使之显红色,然后逐滴加入酸溶液,搅拌,直至红色恰好退去。
??10.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应把混合气体先通过盛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然后接着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11.在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应把混合气体先通过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然后再通过盛有石灰水的洗气瓶。
??12.混合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近”;金属混合物与一种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也是“先远”“后近”。
??十一、反应中的一些规律
??1.跟盐酸反应产生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一定是CO32-(也可能为HCO3-离子,但一般不予以考虑),凡碳酸盐与酸都能反应产生CO2气体。
??2.跟碱反应能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的,一定为NH4+(即为铵盐)。
??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只有NH3(NH3+H2O=NH3·H2O)
??3.可溶性的碳酸盐加热不能分解,只有不溶性碳酸盐受热才能分解。
??CaCO3=CaO+CO2↑
??酸式碳酸盐也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十二、实验中的规律
??1.凡用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都选用高锰酸钾制O2装置(固固加热型)。
??2.凡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制气体的都选用双氧水制O2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3.凡是给试管固体加热,都要先预热,试管口都应略向下倾斜。
??4.凡是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5.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6.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都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7.凡是制气体实验时,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应露出橡皮塞1-2ml,铁夹应夹在距管口1/3处。
??8.凡是用长颈漏斗制气体实验时,长颈漏斗的末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下。
??9.凡是点燃可燃性气体时,一定先要检验它的纯度。
??10.凡是使用有毒气体做实验时,最后一定要处理尾气。
??11.凡是使用还原性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时,一定是“一通、二点、三灭、四停”。
有机合成材料初中化学知识点
答:有机合成材料化学知识点
有机化合物
化合物可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
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属于无机化合物。
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甲烷(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乙醇(俗名:酒精)、乙酸(俗名:醋酸)、葡萄糖、蔗糖、蛋白质、淀粉等
有机物数目庞大的原因: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在有机物中,碳原子可以和氮、氢、氧等原子直接结合,而且碳原子之间可以互相连接起来,形成碳链或碳环。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有机物可分为小分子(如甲烷、乙醇、乙酸、葡萄糖)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淀粉等)
含碳、氢(含碳、氢、氧)的有机物在充分燃烧时,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而在不充分燃烧时,产物是一氧化碳和水。
有机合成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棉花、羊毛、蚕丝、天然橡胶等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棉花点燃后产生烧纸气味。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是三大合成材料。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链状结构--热塑性--如:聚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
网状结构--热固性--如:酚醛塑料(电木)、脲醛塑料(电玉)
具有热塑性的塑料可以进行热修补。
鉴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乙烯塑料:点燃后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乙烯塑料。
聚氯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
鉴别羊毛线和合成纤维线:
物理方法:用力拉,易断的为羊毛线,不易断的为合成纤维线。
化学方法:点燃,产生烧焦羽毛气味,不易结球的为羊毛线;无气味,易结球的为合成纤维线。
“白色污染”及环境保护
危害:
①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
②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
③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解决途径:
①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②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③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④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塑料的分类是回收和再利用的一大障碍。
我们要控制使用保鲜膜。
初中生物与初中化学知识联系
答:有联系
初中生物与初中化学在生活中的联系非常紧密,都属于能够提升国民基本科学素养的基础性学科。因此,它们的学习内容都离不开生活。下面列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生物学科中的血液循环系统部分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血液循环的构成,掌握心肺复苏急求措施,学会看懂血常规化验报告单;人体的免疫防线部分内容帮助学生掌握传染病相关知识,学会自我保护;遗传与生殖部分内容作为中学生了解自我的一个重要渠道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化学学科中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章节以氧气、二氧化碳和水三种物质的学习作为依托,带领学生从物质的角度去认识世界,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建立科学唯物主义世界观;金属部分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工业化现代化的基石之一,掌握金属的正确使用与防护;化学变化——“燃烧”的学习从理论上帮助学生理解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和使用新能源的重要意义;物质的化学式与化学性质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看懂药品与日化用品的有效成分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初中化学史人物知识点
1.历史人物知识点在初中化学中是必要的,因为了解历史人物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还可以了解科学进步的历程和人类智慧的成果。
2.在初中化学中,有一些历史人物是需要掌握的,例如阿基米德、路易斯·巴斯德、达尔文等,这些人物的贡献对于化学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3.学生需要在学习中认真对待历史人物知识点,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和实验现象,提高学习效率和理解能力。
关于初中化学小知识和初中化学拓展冷知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