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为何选择秦朝统一中国,为何六国联合却打不过秦国一国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自己周围有4个邻国选择,为何秦国要首先打掉韩国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自己周围有4个邻国选择,为何秦国要首先打掉韩国的知识,包括秦国为什么先灭韩国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自己周围有4个邻国选择,为何秦国要首先打掉韩国
  2. 韩国如何被秦国蚕食
  3. 秦国什么时候灭韩国
  4. 为何秦国东出函谷最先要灭掉的是韩国

自己周围有4个邻国选择,为何秦国要首先打掉韩国

因秦始皇采用的是‘’远交近攻“的战略,即结交离得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

灭六国是这么一个顺序:韩、赵、魏、楚、燕、齐。先灭掉韩国,韩国国小力弱,一下就灭,拿杯水泼蜡烛似的。然后是赵国,再是魏国。楚国虽然庞大,但事先已经被打过一回了,首都都给攻克了,屈原都投河了,很虚弱的,所以也拿下。燕太远,多活了几年,不过也是望风披靡的。最后灭齐,因为齐最远,实力又很强。所以他跟齐王田建说,我灭那几国你别管,你看着,等灭完了之后,咱俩平分天下,我是西帝,你是东帝。田建很高兴,后果很凄惨。各国求援他都不救,就等着做东帝,结果那五国一完,他就成了最后一块多米诺骨牌。没什么东帝,关山洞扫地去!最后饿死了。山东六国十年的工夫就被挨个儿灭了,秦国的国力确实是超强,人口500万,军队100万,赶上匈奴了,打一次仗动用60万大军,倾国而出的感觉。

公元前237年,秦王嬴政罢黜吕不韦,亲自执政,开始谋划吞并六国的战争.其作战的总谋略是由近及远,先取赵国、魏国、韩国,再取燕国、楚国、齐国.公元前236年派王翦、桓率军攻赵,公元前229年灭赵.在秦国攻打赵国时,邻近的韩国惧怕秦军声威,于公元前231年向秦军请降.秦国受降后,把韩地划为川郡,韩国亡.公元前225年,秦国任用李信为将率军20万伐楚,结果被楚军打败.第二年又派王翦率军六十万进攻楚国,终于在公元前222年灭楚.公元前225年,秦王任王贲为将率兵攻魏,三个月后魏国亡.公元前222年,王贲又率军攻燕,将燕国灭掉.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又率军灭齐.经过二十多年的战争,秦国最终灭掉六国,统一了天下.

韩国如何被秦国蚕食

秦国的外交大臣姚贾策反了守护韩国南阳的宁腾,轻易拿下了南阳。

韩国的得力人士韩非想离间秦赢政对姚贾的信任,结果被赢政识破,姚贾设计让秦王知道韩非是韩国的卧底,韩非死。秦攻韩,但楚,赵,齐都不帮忙,韩王无耐投降秦国。

秦国什么时候灭韩国

秦始皇在决心发动统一战争之后,秦国内部在选择第一个攻击目标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分歧,主要有两种针锋相对的主张:这其中以李斯为首的一批大臣提出首先集中兵力一举吞并韩国,另一种意见就是以韩非为代表的大臣主张先灭了赵国。

战事在即,内部出现这种分歧,该怎么办呢?

李斯是秦始皇的亲信,王朝重臣,他的主张不无道理。三晋之中,韩国的势力最弱,并且地理位置最为靠近秦国。首先消灭韩国,为开展下一步站略部署扫除了第一颗绊脚石,同时也进一步扩大秦国势力,这种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韩非则不然,他本人是韩国人,本来就是受韩王委派,特意到秦国来游说秦王,以保自己的宗国延续。为了达到自己的这个目的,他必须提出一个中肯的意见,既能让自己的国家免受摧残,同时又能帮助秦国一统天下。他提出的首先灭掉赵国,也是有道理的。他说,韩国向秦国称臣纳贡已经三十余年,并且经常协助秦国出兵攻击别的国家,它根本对秦国不能造成任何威胁。而近在咫尺的赵国则不然,它向来与秦作对,多次参与、组织合纵攻秦,并且国力强大,目前是秦国一统天下最大的障碍。所以他认为秦国应该要先攻赵,灭了赵国后,其它的几个国家也就好办了。

李斯、韩非的意见,秦始皇都看在眼里。他明白得很,李斯忠心耿耿,一心想辅助他夺取天下,建立万世霸业。韩非的意见也很中肯,虽然他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帮助秦国扫灭六国,而是为了让秦赵相拼,削弱秦国势力,借以保存自己的国家。但是精明的秦始皇还是从韩非的意见中看到了非常有用的东西,那就是必须在正式发动统一战争之前,先要给赵国以狠狠打击。

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策略呢?如果先攻击韩国,一方面势必造成赵魏等国联合起来援助韩国,使秦国即使是破韩,也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另一方面,主要是一旦供韩,必然引起其他国家的警觉。而先攻赵则不然。鉴于秦赵两国实力的接近,秦攻赵,胜败难定,其他各国不敢枉然出兵相助,害怕一旦帮错了对象,造成灭国之灾,另一方面,他们也各自在心理打着如意算盘,两强相斗,必然互有损伤,则既可坐享太平,又不伤及自己的元气。这样,秦一旦首先攻赵,必然集中精锐之气,重挫赵军锐气,在进攻其它各国的时候,必然使赵无暇援助。

秦始皇十一年(公元前236年),秦军开始大举进攻赵国,这期间虽然遇到了赵国的顽强抵抗,却大大消耗、削弱了赵国的实力。等到赵军逐渐丧失了牵制秦军、救援韩魏的能力,秦始皇立即转移站略目标,发动起消灭六国的战争,矛头直指韩国。

秦始皇十六年(公元前231年),秦始皇将战略目标锁定于消灭韩国。九月,秦军大兵压境,韩国为了延续一线生机,割地向秦求和,献出了南阳全境。然而,战争机器已经启动,不可能会停下来。秦始皇没有给韩国任何机会,势在必得。占领南阳之后,第二年就命令内使腾灭了韩国,活捉韩王安。公元前230年,韩国灭亡。

为何秦国东出函谷最先要灭掉的是韩国

公元前237年,秦王赢政和李斯定下统一天下的大计,开始了大规模的向东方六国进军。他把第一个目标锁定了韩国。韩国是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大夫分割晋国之后建立起来的一个诸侯国,拥有今天的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块南北狭长的土地。那么秦国兵出函谷关为何要先灭韩国?

第一个原因:韩国早已被秦国削弱

秦国削弱韩国是从公元前294年开始的。在公元前293年,秦国有两个大将是战国时期四个著名的将领之一,第一个就是白起。白起非常能打,杀人极多。秦国灭整个天下杀了120多万人,白起一个人就杀了90多万,所以白起有个绰号叫“人屠”。这个人在伊阙,也就是洛阳东南和韩、魏两国联军打了一仗,一下子杀了24万。

到公元前290年,韩国被迫把200多里的土地全部割给秦国。到了公元前263年,白起干脆把韩国太行山以南的地方也给占了。再往后到公元前262年,秦军又占了野王,就是今天河南的沁阳。这是个咽喉地带,韩国的土地很怪,这个国家的领土有一部分是在山西南部,有一部分是在河南,另外在河北还挂了个角。野王是韩国山西和河南的领土连接的一个咽喉,野王这个地方一丢,韩国在山西的这一块国土和河南的都城新郑就完全失去联系。这是一个郡,有17座城。韩国没有办法,一被割断以后,整个山西这一块只好献给秦国,这样它的领土面积更小了。

秦国是从公元前294年开始打击韩国,连续打击了40年,到公元前254年,史书记载韩国入朝,它的国君去朝拜秦国的国君,成了秦国的附属国。这还不算,秦王赢政即位以后,吕不韦执政期间秦国的军队继续向东打,攻占了韩国的13座城,又攻占了魏国的一大块土地,在今天河南的濮阳又建立了一个东郡,把北面的赵国、燕国和南面的韩国、魏国割断了,南北合纵无法进行了。

等到韩国快要灭亡的时候,它在山西、河北的国土全部丢光,只剩下今天河南的南阳和新郑这样一个狭小的地带。所以在公元前231年,赢政正式打响了统一中国的第一枪——灭韩。这一年,秦王嬴政首先派兵攻灭了韩国在河南南部的一个重要城市南阳,南阳之战打得非常顺。南阳拿下以后,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30年,秦王赢政派驻守在南阳的秦军,向韩国的都城新郑(今天河南的新郑)进兵。这一仗打得更顺,韩国几乎没有组织起来有效的抵抗就完了,最后一任韩国的国君韩安被俘虏。

这样,韩国就成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第一个被灭掉的国家,而且这个仗打得非常顺。《史记》记载秦王赢政灭韩的总字数就几十个字,什么仗也没打,就把韩国灭了。

第二个原因:韩国孤立无援。

战国时期,六国以“合纵”来对抗秦国,任何一国受到秦的攻击,其余五国都要出兵援救。但是韩国在外交上做得很差,它在侍奉秦国和抵抗秦国中间摇摆不定,不知道该做什么。它想去抗秦,其他国家不和它联合;它侍奉秦国,等于是帮助秦国灭六国,加速自己的灭亡。

岸门之战,韩国想联合楚国对抗秦国,战斗打得激烈的时候,韩宣惠王不断催促楚国出兵,但是楚国一兵一卒都没有来,这下把韩国坑苦了,结果打了个大败仗。最后没有办法,韩王只好把自己的太子派到秦国做人质求和。

这个战例,我们可以看出几点:第一,韩国确实想联合楚国去对付秦国,这是它最重要的一个外交方针。行得通吗?行不通。因为六国之间互相矛盾很深,楚国其实是想借韩国跟秦国交兵,双方都削弱力量,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不想真正援助韩国。韩国最后被秦国打得没有办法,成为秦国的一个附属国,苟且偷安,能延长一年算一年。

所以韩国作为弱国,在“国际上”孤立无援,所以秦国攻打韩国,是不会遭到其他国家的联合对抗的。

第三个原因:恫吓其余五国。

李斯与秦始皇商议统一大计之时,曾对秦始皇说:“现如今诸侯服从秦国就如同郡县服从朝廷一样。以秦国的强大,大王的贤明,就象扫除灶上的灰尘一样,足以扫平诸侯,成就帝业,使天下统一,这是万世难逢的一个最好时机。倘若现在懈怠而不抓紧此事的话,等到诸侯再强盛起来,又订立合纵的盟约,虽然有黄帝一样的贤明,也不能吞并它们。

李斯随后就主张先迅速地灭掉韩国,借此恫吓其余诸侯,使他们无法结成联盟。

OK,关于自己周围有4个邻国选择,为何秦国要首先打掉韩国和秦国为什么先灭韩国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赵魏韩同为邻国,为何首先拿韩国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