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球手很难取得好成绩,为什么还有人打

其实削球手很难取得好成绩,为什么还有人打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胡丽梅为什么成绩不好,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削球手很难取得好成绩,为什么还有人打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1. 还记得当年的削球手丁松吗为什么这种风格的球员越来越少
  2. 削球手很难取得好成绩,为什么还有人打
  3. 2019国际乒联葡萄牙挑战赛有什么看点

还记得当年的削球手丁松吗为什么这种风格的球员越来越少

丁松是著名的削球手,他和同时代的削球手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丁松在打球的时候并不是稳削,而是有着大量的削中反攻,所以丁松的削球也特别复有攻击性,往往在对手松懈的进攻环节中,出其不意的反攻得分。

丁松的这种打法,其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指引着削球打法的发展方向,面对进攻能力越来越强,质量越来越高的对手,一味的防守是不行的,总有防不住的时候,加入进攻,一方面增加自己的得分手段,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另一方面,削球是特别讲究节奏的打法,用进攻打乱对手的节奏,也是得分点所在。

但为什么过了这么多年,我们能数得着的削球手,特别是男子削球手除了韩国大叔朱世赫之外,拿得出手的几乎没有呢?原因其实有几个:

1、男子攻球的质量太高:男子比赛的回合一直都要比女子少,原因就在于男子运动员的力量暴发力更强,削球手在防守对方的大力拉冲时,比较困难,特别是连续的拉冲,男子运动员可以做到不过渡板板发力,这对于削球顶大板的难度太大。

2、削中反攻的难点其实在于自己的节奏:虽然削中反攻是很好的手段,但是对运动员本身的要求,要比顶尖的进攻打法球手还要高。因为削球是一个从紧张到放松的过程,而攻球是要求由放松到紧张,这两者的发力过程互相矛盾,并且乒乓球选手最怕的是前后移动,削球的合位点和攻球又不处在一个平面上,所以能把这些全都熟练掌握的运动员本就不多,能作为尖子脱颖而出的就更少了。

3、新球改革旋转下降:削球是很依赖旋转变化的打法,现在新材料球的改革,让乒乓球本身旋转的威力下降很多,力量更大,这对于削球的防守来说,无论是防守难度还是回击的变化都不如从前,想打出成绩就更难了。

削球手很难取得好成绩,为什么还有人打

众所周知,当今乒坛,主流打法是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之所以出现这种主流打法,主要还是弧圈球的出现,该技术很好的融合了速度、力量和旋转几大要素。但是老球迷们一定知道,在我们国乒历史上,还有一种打法当年非常盛行,那就是削球打法。

每一个时代都有比较出名的削球大师,比如“长胶鼻祖”张燮林、有着“削球王子”美誉的梁戈亮、“天罗地网”陆元盛、“哲学家”王浩、“激情王子”陈新华和“魔术师”丁松。

在乒乓球领域,进攻和防守是对永恒的矛盾,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说白了,到底矛之锋利还是盾之坚固,往往决定着一场比赛的胜利。

在运动员打法风格上,要么偏向进攻,要么偏向防守,很难做到二者的平衡,尤其对于进攻型选手,如果加入太多防守的意识,势必会减弱进攻的威力,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大家都知道,削球打法属于防守型打法,早些年的削球手老前辈们很少采用进攻方法进行还击。

直到削球手梁戈亮的出现,他是国乒史上首位真正意义上的“削中反攻”选手,在防守中伺机反攻,出来机会一锤定音,这打法给了削球手很大的启发,只是一味地防守,尤其面对高质量的弧圈球,很难取得比赛的胜利,梁戈亮老师硬是凭借着这种防反打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再后来丁松的出现彻底颠覆了削球打法,他把老前辈的“削中反攻”进一步发扬光大,变成了“攻削结合”。别看字面意思差不多,但是实质内涵天壤之别,攻削结合崇尚的是攻和削的均衡性,比削中反攻又进了一步,之所以丁松能够实现攻和削的完美结合,主要得益于他早些年本身就是崇尚进攻打法,后来改成削球打法后,很自然的把攻球融入到自己的技战术体系。再加上他出色的发球抢攻,迷惑性极强的旋转变化,让很多高手栽在了他的拍下。

值得一提的是,削球打法因为本身有局限性,过分强调防守,即使丁松将进攻和防守实现了完美结合,但是本质上还是偏防守的打法,在弧圈盛行的年代,削球手并没有取得非常理想的成绩。

近几年取得世界大赛最好成绩的当属削球大师朱世赫,2003年巴黎世锦赛,他一路过关斩将,接连战胜崇尚进攻打法的庄智渊、马琳和格林卡闯进决赛,但是最终2-4不敌奥地利名将施拉格屈居亚军,而后者更是讲究大开大合进攻打法(据说打球动作还不太标准)的选手。从那以后削球手再也没有染指过世界大赛的亚军,就更别说冠军了。

削球手虽然很难打出成绩,但是并不代表没有生命力,因为有进攻就会有防守。况且打削球的选手并不多,物以稀为贵,在业余届,削球高手非常吃香,往往能削掉一大片,最终笑到最后。

当今乒坛已经来到大球时代,世界各国也在加强对削球打法的研究和跟进,尤其在女线,削球打法还是非常活跃的,比如我国就涌现出了像武杨、胡丽梅等优秀削球手,韩国有美女削球手徐孝元,日本有削球手桥本帆乃香、佐藤瞳等等。

如今新材料的大球,直接导致旋转和速度降低,尤其是旋转受到的影响更大,原先进攻方的一板爆冲往往能撕开削球手的防线,但现在回合数增多,这就给了削球手更多机会,本身就擅长纠缠,大球时代能够多抗几板,对进攻方的体力消耗更大,很多时候就能把对方给磨死。

但是不可否认,当今乒坛削球手依然很难取得佳绩,尤其在男线,因为在绝对的力量面前,在高质量的弧圈球面前,削球手很难招架住对方的攻势。当然会不会出现第二个“丁松”,取决于削球手及研究团队对于大球时代乒乓球运动规律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目前,我们男乒比较出名的削球手只有马特一人,还真有点独木难支的感觉。

最后,可以肯定的是,削球打法虽然比较小众,但是在业余届和专业队依然有很强的生命力,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点外,无他!存在即合理!

以上是我的回答,认可请转发和关注;坚持原创,我是第六人,敬请热烈赞!

2019国际乒联葡萄牙挑战赛有什么看点

葡萄牙挑战赛国乒最大黑马登场,最受重视居然不是林高远和刘诗雯

2019年2月13日备受关注的国际乒联葡萄牙挑战赛+即将打响,林高远身兼三项、刘诗雯直指女单冠军、梁靖崑和王楚钦也是信心满满力争奖金和积分都不高的冠军归属。然而此次比赛最受重视的居然不是他们,而是属于国乒有史以来最大黑马——杨蕙菁。

为啥说杨蕙菁受重视?杨蕙菁与林高远都是身兼三项,同时参加女单、女双(与范思琦配)、混双(与王楚钦配)。现在还没有世界排名名不见经传的杨蕙菁与现世界排名第4的林高远享受同等待遇,对其重点考察的意味十分明显。

为啥说杨蕙菁是国乒最大黑马?今年22岁的杨蕙菁在2018年9月份前还默默无闻,她在所在的四川省队都不是主力队员,在乒超联赛经常以双打身份登场亮相。而且杨蕙菁从来没有入选国家队或国家二队的经历,可以说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省队球员。2018年9月7日至16日进行全国乒乓球锦标赛杨蕙菁一鸣惊人。由于李晓丹、盛丹丹等队员不参赛,杨蕙菁挤上了女单末班车十分幸运地被列为女单第32号种子选手。女单首轮比赛杨蕙菁4-3险胜国家队陈可;第二轮杨蕙菁4-0横扫削球手张钊;第三轮杨蕙菁4-1国家队顾玉婷爆出不小冷门。连胜三场的杨蕙菁杀入女单八强,1/4决赛不敌后来夺冠的王曼昱,最终名列女单第五名。

按照国家队规定,全国比赛打进八强的球员可以直接进入国家一队。2018年9月28日体育总局乒羽中心公示杨蕙菁、孙闻两人入选国家一队。杨蕙菁从省队边缘队员到国家一队,完成了鲤鱼跃龙门式的跨越称得上国乒最大黑马!

之后的乒超联赛杨蕙菁代表的四川穹窿先锋俱乐部虽然成绩不佳,她个人战绩也只是9胜18负,但是依然表现的可圈可点。战胜过孙铭阳等国字号球员,与陈梦、孙颖莎、陈幸同、冯天薇等人的较量中也是2-3惜败。整体上来看,杨蕙菁缺少的就是大赛经验和过硬的心理素质。这也就是为什么让杨蕙菁在葡萄牙挑战赛上身兼三项,就是为了锻炼她的抗压能力期望快速成长起来。

中国乒乓球经过数代人的苦心经营底蕴深厚。杨蕙菁所代表的是一大批有天赋年轻选手,他们有实力、有梦想,只需要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愿中国乒协多提供参赛机会让他们在风雨中锻炼成长,这才是国球长盛不衰的根本。

附葡萄牙挑战赛+中国选手参赛名单:

1、男子单打(15人):林高远、梁靖崑、王楚钦、曹巍、刘夜泊、牛冠凯、全开源、赛林威、孙闻、向鹏、徐海东、徐英彬、于何一、曾蓓勋、张煜东

2、女子单打(11人):刘诗雯、陈熠、范思琪、郭雨涵、胡丽梅、黄颖琦、蒯曼、李佳原、吴洋晨、杨蕙菁、张缤月

3、男子双打(3对):林高远/梁靖崑、孙闻/张煜东、曹巍/徐瑛彬(候补)

4、女子双打(2对):蒯曼/吴洋晨、杨蕙菁/范思琪

5、混合双打(2对):林高远/刘诗雯、王楚钦/杨蕙菁(候补)

6、U21男单(4人):刘夜泊、赛林威、向鹏、曾蓓勋

7、U21女单(4人):陈熠、范思琪、蒯曼、吴洋晨

关于削球手很难取得好成绩,为什么还有人打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削球手很难取得好成绩,为什么还有人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