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天子守国门,明朝为何一定要把首都从南京迁往北京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天子守国门,明朝为何一定要把首都从南京迁往北京的知识,包括明朝为什么定都北京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北京是如何成为明朝首都的
谢邀。很多朋友都知道明成祖朱棣下诏迁都,但却不了解其迁都的详细过程,也不了解北京城真正成为大明首都经历了哪些波折。要知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北京的地位只是“行在”,只是事实上的政务中枢和首都,并非法定层面上的首都。事实上,从成祖朱棣迁都算起,一直到明英宗朱祁镇继位,北京才真正成为正儿八经的大明首都。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南京城钟磬齐鸣,镇守大明北疆的燕王朱棣在奉天殿即位,实现了长久以来的夙愿。同年12月18日,朱棣下诏给予北平“北京”称号,同时力排众议要将中央朝廷迁往自己的“龙兴之地”。次年二月,朱棣又下诏改北平为顺天府,“北京”这一称呼则被换成了“行在”。
▲明成祖朱棣画像
元末明初期间,中原各地战争频繁,北京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重建还需要大量时间。此外,由于北京缺乏良田,粮食难以自给,一旦迁都必将导致人口激增,需要通过漕运的方式从南方运来大量粮食,势必大幅消耗人力和财力。出于这两方面因素的考量,明成祖朱棣并没有立即迁都。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朱棣下诏直隶、江浙等地官员组织百姓迁移到北京,以充实当地人口。接着又要求长江沿岸各省造船200艘,以便运送粮食物资。为统一管理迁都北京各方面事宜,他还在北京成立了六部,时称“行在六部”。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各类物资筹措完毕,兴建北京城的大幕由此拉开。
▲明朝北直隶顺天府地图
对于这件国家大事,明成祖朱棣显然非常重视,先后于永乐七年、十一年、十五年三次亲临北京,视察建设进度。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虽然北京城还未建设完毕、朝廷也未北迁,但朱棣仍下诏要求由“行在礼部”主持科举考试,这一事件标志着在北京的部分中央机构开始行使全国管理职能,也就意味着北京成为实际意义上的首都。
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九月,朱棣下诏从次年正月起称北京为“京师”,不再冠称“行在”,留守南京的各类机构则统一在前加“南京”字样。十一月,浩浩荡荡的北迁队伍挥袖作别南京。第二年2月2日,朱棣在新落成的大殿里接受百官朝贺,宣告南京应天府正式成为陪都。
▲故宫红墙
然而就在四个月后,建成仅百日的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因遭雷击引发火灾。群臣纷纷进言,认为迁都北京激起民怨,劝朱棣还都南京,以顺天意。朱棣闻言后勃然大怒,下诏将言官萧仪等人杀头以儆效尤,主张南迁的大臣们纷纷偃旗息鼓,不敢再言。但大家心里都明白,迁都北京导致朝廷远离经济重心,大量矛盾因此催生。
▲洪洞县明代监狱实景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去世,但还没来得及下葬,当初被他打入大牢的原户部尚书夏原吉就被新皇帝放了出来。一出狱,夏原吉就奏请新皇帝朱高炽还都南京,以减少漕运来应对日益激化的财政问题。十天后,朱高炽即位后,是为“明仁宗”。他首先叫停了下西洋等之大型耗资项目,随后又下诏停止采购建设材料。在众臣的一次次进谏中,曾经在南京度过十几年东宫生活的仁宗,迁都南京的想法日趋鉴定。
▲南京明故宫城墙遗址
从永乐二年被封为太子至永乐十八年回到北京,朱高炽一直待在南京,后者可谓是他的“龙兴之地”。更重要的是,他从奏章中确实看到了迁都北京所带来的种种弊端。于是在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3月,朱高炽又将北京改为“行在”,南京重新成为首都。为表示自己回銮南京的决心,仁宗还派太子朱瞻基留守南京监国,太监王景弘主持修葺南京宫殿。正当众人为还都南京而努力时,仁宗朱高炽却突然在这一年的5月病逝。在弥留之际,仁宗皇帝还不忘还都南京,以减轻南北漕运之劳,因此留下遗诏要新君和大臣共同努力完成这一夙愿。
▲明朝南直隶应天府地图
仁宗在位时期,南京地震突然变得十分频繁,即便重新确立“京师”地位后也依然地震不断。虽然这并未阻止仁宗回都南京的决心,但这却使宣宗朱瞻基和大臣们产生了强烈的恐惧。更何况,对当初在南京监国的皇太子朱瞻基而言,他在南京的那段时间恰恰是地震最为频繁之时,这给他留下了极大的心理阴影。如果要回銮南京,无疑是和阎王爷握手。
▲明仁宗朱高炽献陵
更有意思的是,在洪武、永乐年间,南北两京的地震频率基本差不多,人们还很难判断何处更适合建立国都。但从人力消耗的角度而言,南京显然是最佳选择。然而到了洪熙元年,持续频繁的地震却让人们开始接受北京作为大明首都。由于仁宗在遗诏中明确指出要回銮南京,朱瞻基在这件事上不敢逾越,但他却以以南京地震为由常年留在北京办公。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朱瞻基下令恢复北京行在六部职权,又回到了北京有实无名、南京有名无实的时代。
▲明宣宗朱瞻基朝服像
此后的种种迹象表明,朱瞻基在定都问题上的态度日趋坚定,不过他还是保持了孝子的形象——长期保留北京的“行在”地位,但就是不回南京。何况要迁回南京,朝廷又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还可能引发蒙古势力趁虚而入,对明朝统治显然极为不利。正是看到了这两点,朱瞻基一直到驾崩也没回南京。
▲明英宗朱祁镇剧照
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英宗朱祁镇继位,年仅9岁,由宣宗生前指定的三杨(杨荣、杨溥、杨士奇)辅政。做为守成之臣,三人都将保持政权稳定作为第一要务。如果宣布迁都,必会引起天下震动,他们绝不会冒这样的风险,而9岁的小皇帝显然也没有祖先那样的魄力。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朱祁镇下诏恢复北京首都地位。至此,牵涉4代皇帝、历时74年的“还都之争”终于落下帷幕。
明清两朝为什么都选择定都北京
1.政治中心,军事要地。
北京不仅有悠久历史,更有不少朝代定都于此,也有较完备的军事地段,是政治中心,军事要塞。
2.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处于中国东部中心,东部为国家发展主要地区,掌握得天独厚的资源,也就是地利握在手,自然有利于发展。
3.气候相对适宜。
不像太北方的干燥,南方湿热潮湿,北京相对来说比较适合人及农作物生存。
4.经济较为发展。
经济一向为国家发展生存的命脉,必须紧抓经济。
5.安全。
远离外疆人员,就算入侵也需要一段时间。紫荆城修建的也较为高大。
天子守国门,明朝为何一定要把首都从南京迁往北京
自古以来,中国的亡国,都是来自北方的威胁,最近的一次是日本从朝鲜入侵。朝鲜战争,毛泽东英明出征,也是顾忌这个。北方不断崛起武装势力,对南方频繁冲击。蒋介石的北伐,也是形式上到北方,真正的北方东北还处在日俄威胁之下。当时朱棣在北方经营,更能感受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元的势力还有不断壮大之势。何况北京是他的地盘,坐着踏实!
元明清为何建都北京
中国古代定都北京的,一共只有三个统一王朝,也就是题主说的:元、明、清。
虽说都定都北京,但他们定都北京的原因和目的却不尽相同。
先说元吧。
蒙古帝国初建时,其实定都在元上都。元上都位于今天的内蒙古,对于控制漠北游牧民族非常有利。
但是随着蒙古在中原战场的顺利推进,大片的中原及南方领土落入了蒙古人之手,如何有效管理南方领土,就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1260年,忽必烈继承帝位。而在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帝位的过程中,蒙古帝国不可避免的分裂为元帝国+四个汗国,北方的大片领土就从元帝国分裂了出去。
失去了北方的大片领土,元上都的战略意义就不再重要了;而此时,对于中原和江南地区管理不便的问题也开始逐渐凸显,向南迁都就成了最佳选择。
在彻底解决阿不里哥问题后,1264年,忽必烈将“燕京”定为陪都,而后在1267年决定迁都燕京,后又在1272年改“燕京”为“大都”,并迁都。
可以说,元朝定都北京,是为了便于掌控这个庞大帝国的必然选择。
而在灭元之后,朱元璋首先定都在南京(彼时叫“应天府”),这是朱元璋发家的地方。
但在朱元璋去世后,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从朱元璋的孙子手中夺去了帝位,是为明成祖。这一段历史大家都比较熟悉了。
朱棣为什么会选择北京为都城呢?这就值得说道说道了。
首先是“天子守国门”。明朝面临的最大威胁还是来自北方的蒙古(鞑靼),加强北方防务是必要之举,这就意味着北方需要驻守重兵。
而朱棣并不放心由他人去做这件事情,毕竟,他的皇位就是凭仗着驻北军队硬抢来的。所谓“天子守国门”,追究其本质,是不放心他人而已。
而第二个原因,是朱棣的根基就在北京。
众所周知,朱棣称帝前被封在“燕京”,也即“燕王”。朱棣在燕京经营数十年,迁都北京对于朱棣巩固统治确有莫大好处。
如此一来,迁都北京成了朱棣的最佳选择。
时间来到清朝。
相比于元和明,清朝定都北京就显得顺其自然得多了。
首先,和元朝类似,清朝也面临着管理庞大疆域的问题,选择地处中原的北京作为都城是合乎逻辑的。
其次,明朝已经在北京经营了200年之久,北京早已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在整个中国已经很难找出这样的城市了。
再次,北京离蒙古和东北老家都比较近,定都北京,对于蒙古盟友和本族民众而言都是更容易接受的选择;
基于以上种种,北京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清朝的唯一首都。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