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自称 朕 孤 寡人,三个词有什么不同

大家好,关于古代君王自称的“朕、孤、寡人”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看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为什么皇帝自称寡人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古代君王自称的“朕、孤、寡人”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看
  2. 寡人名称的来源
  3. 为什么纣王自称孤,秦始皇自称寡人,其他皇帝都是自称朕
  4. 为什么叫寡人或者孤王不叫朕

古代君王自称的“朕、孤、寡人”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看

1、朕

朕,作为皇帝配套的专属称谓,始于秦始皇赢政。

我们今天看到的“朕”字,其实是简化字,实际上,“朕”字,由“舟”和“灷”(zhuan)组成。

“舟”指小船(非常窄小的那种船),“灷”(zhuan)指火种。小船和火种合一起,引申为小船的裂缝。

清戴震撰《考工记图·函人注》:“舟之缝理曰朕”。

《尔雅·释诂》:“朕,身也”。

在先秦时代,“朕”就是个第一人称代词,像“我”一样普通的称呼,因为不管高低贵贱,人人皆可自称“朕”。

变化始自秦始皇嬴政统一天下,建立秦朝后。

《史记·秦始皇本纪》明确写道:“天子自称曰朕。”从此,“朕”只属于皇帝自称,其所有人都不能再自称“朕”了。秦始皇嬴政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自称“朕”的“皇帝”,自此以后,“朕”也成为皇帝的专用词。

那么秦始皇为何偏偏选用了“朕”这个字呢?

秦朝建立以前,第一人称代词除了“朕”之外,还有余(予)、我、吾等等。

秦始皇称帝时,“朕”的使用频率持续下降,在战国后期的口语中已经不常见了,故秦始皇将“朕”字作为自称,实际上避免了一些避讳上的麻烦。

古语词“朕”还含有古雅、郑重的色彩。"凡言朕兆者,谓其几甚微,如舟之缝,如龟壳之裂纹也"。表明天子要防微杜渐,哪怕预示一丝小小裂缝,也要时时独省自身。经过引申,成为皇帝的专用自称后,可以说已经是一个谦虚到极致的自称,却也能大大提高了自己自省自励自谦的逼格。当然,也有皇帝”有权任性“,比如出身草根的明太祖朱元璋,他说话时就不那么讲究,诏书中什么“俺”“我”“咱”都还照用。

2、孤、寡人

“孤、寡人”多用于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

“孤”是孤家的简称,跟“寡人”意思相近。

《礼记·玉藻》:“凡自称,小国之君曰孤。”

“孤”从春秋时期开始,多用作诸侯王在遭遇危难而丧败后的贬损自称

“寡人”即寡德之人,用法上比“孤”复杂些,意思是“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

战国时期,战国七雄虽自僭号称王,但仍自称“寡人”,不过楚国是个例外,楚王多自称“不谷”。

秦末项羽和刘邦所分封的诸王,都自称为寡人。

汉朝诸侯王,多自称寡人。

东汉末年,“孤”较为流行,比如曹操称魏王,孙权称帝,都自称“孤”而不称“寡人”。

老子曰: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是其贱之本与。

中国讲究“以德治国”、“以德配天”,君主、诸侯的权位是老天给的,老天只会把天下给予有德之人,如果失德便会失去尊贵权位,所以他们无比谦卑地称自己为“寡人”,时刻提醒和鞭策自己“德寡不足”。

各位,看明白了吗?

喜欢历史的朋友,给个赞,加个关注哦!

寡人名称的来源

寡人,古代君主、诸侯王的自称。

出处:中国古代的君主分为皇帝和国王,皇帝从秦始皇开始,把原来每个人都能自称的“朕”用于皇帝的专称,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人不能用。

国王则不一样,古代中国的国王(主要是秦朝以前的国王和后来分封的诸侯国王)不称“朕”,而是称“寡人”、“孤”、“不毂”等等。

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诂》说:“朕,身也。”在先秦时代,“朕”是第一人称代词。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朕”。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帝统一天下后,规定:“天子自称曰朕。”从此,一般人不能自称“朕”了。

为什么纣王自称孤,秦始皇自称寡人,其他皇帝都是自称朕

明代绘商汤像

关于商纣王的自称,没有看到自称“孤”。《史记*殷本纪》里关于商纣王如何自称,有两条记录可以证明。

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意思是,我生来就是承受天命做国君的。在这里,纣王自称“我”。

后面还有一处。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这是纣王王剖心比干的时候说的。自称“吾”。

在殷商时期,君主的自称和普通人没有区别。君主的自称和普通人开始相区别人是从秦始皇开始的。秦始皇统一六国称帝之后自称“朕”,而且规定从此以后只有皇帝能自称“朕”。在此之前,普通人也可以自称“朕”。

屈原的《离骚》开篇第一句就是“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屈原说,我的先祖是天帝颛顼高阳氏的子孙。屈原在这里用的自称就是“朕”。

从秦始皇开始,后代的统治者继承了皇帝的称号,大部分也继承了“朕”的自称。

在殷商时期,其他帝王似乎也没有过自称为“孤”。《论语》尧曰二十篇里有一条:

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这是商王汤说的话。汤自称“予小子履”。履,是商汤的名字。“予小子”是一种谦虚的自称。同在这一条里,后面还有“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在这里又自称为“朕”。

同样在《诗经*周颂》里也有一首诗《闵予小子》,这是周成王亲政时前往社庙祝告的祝辞。这首诗开篇就说“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qióng在疚。”意思是:我这可怜的人,遭遇了家庭的不幸,孤独无依地生活在忧患之中。在这里周成王也自称为“予小子”。

还有一种自称“余一人”。《尚书*汤誓》“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赉汝。”这是汤伐夏桀之前誓师之辞,意思就是我们如果肯辅助我,完成上天对暴君的惩罚,我就会大大地赏赐你们。“予一人”是甲骨文、金文、古籍里常见的君主自称。

上古时期的帝王自称,基本就是“我”、“予”、“朕”。《尚书》里夏启、殷盘庚、周武王都是用这样的自称。《大诰》里周公代替周成王祷告,自称“予惟小子”,这也是一种谦虚的自称。

先秦时期的诸侯国国君很多僭越称为,用的自称就多起来。“孤”、“寡人”、“不谷”等等都是这个时期的邦国君主自称。

为什么叫寡人或者孤王不叫朕

1、寡人这个称号是在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称,春秋战国时期比较常用。之后,皇帝一般都以朕自称。各朝各代的体制习惯虽各有不同,但是一般被封诸侯王者均可自称"寡人"

2、中国古代的君主分为皇帝和国王,皇帝从秦始皇开始,把原来每个人都能自称的“朕”用于皇帝的专称,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人不能用。而国王就不一样,古代中国的国王不称“朕”,而是自称“寡人”、“孤”、“不毂”等等

3、孤王,也是指中国古代帝王的自称。早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前,中国处于群雄割掉的状态,即战国七雄时代。此时,7个国家的领导人都没有皇帝这个概念,他们都是一国之主,国王就是最高的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而作为一个国家的国王,由于地位超人一等,且权利最大,等级制度很强,一般人都是不敢轻易和国王走近的。所以,此时的国王身边能亲近的人很少,仿佛自己是一个人,没有人能和他相比,才称孤,或孤王,或寡人。寡人,寡德之人。

这个词的用法比“孤”复杂些。古代王侯可自谦为寡人,《左传》:“请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虽死亦无悔焉。”

关于本次古代君王自称的“朕、孤、寡人”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看和为什么皇帝自称寡人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古代皇帝为何自称 孤 或 寡人 皇帝为什么叫九五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