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病逝,面对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掌握大权为何不自己称帝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刘备病逝,面对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掌握大权为何不自己称帝和诸葛亮为什么不篡位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刘备病逝,面对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掌握大权为何不自己称帝以及诸葛亮为什么不篡位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刘备病逝,面对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掌握大权为何不自己称帝
  2. 诸葛亮为什么不造反
  3.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一统三国是实力还是运气
  4. 诸葛亮为什么不当老大

刘备病逝,面对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掌握大权为何不自己称帝

谢邀

刘禅此人非常听他老爹永安托孤时候说的话,刘备驾崩,刘禅登基以后把几乎前前后后上上下下,大到国家发展总方针,小到下个月端午节咱们朝中上下吃啥,都是让诸葛亮决定如何干活。称不称帝有什么区别。

再者,蜀汉当时立国的定位是东汉延续,君主必须是姓刘,权臣篡位连立国根基和法理都没了。所以按照诸葛政治理想与政治操守不允许自己这么做。机智如诸葛亮清楚得很,要是他篡夺了蜀汉的天下,必然变成众矢之的。

另外还有诸葛亮自己的自身原因。诸葛亮在卧龙岗的时候就自比管仲、乐毅。他的理想抱负更多的是当个宰相辅佐君主成就大业。

诸葛亮当初选择刘备,一方面是因为刘备有汉室宗亲的缘故,另一方面也是被他三顾茅庐,后白帝托孤所感动,是知遇之恩,是知音难寻。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白帝托孤有人解读为试验,其实我觉得那是无言的信任。于情于理诸葛亮都被刘备所折服。

所以说,一方面他是不能称帝,另一方面最重要的他也不想称帝。

诸葛亮为什么不造反

很高兴回答楼主的问题,都说后主是个“扶不起”的刘阿斗,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不篡位自立?他要是自立会有什么后果?听小编慢慢道来。

诸葛亮在27岁那年被刘关张三兄弟架出了茅庐,开始担任刘备集团的“首席执行官”。不想刚加入刘备集团,刘琮就投降曹操了,刘备又一次面临生死关头。但这也是考验诸葛亮的大好时机,该诸葛亮出手了,如果不能帮刘备度过这次难关,那世人对他过去常自诩管仲乐毅恐怕要笑掉大牙了。

值得庆幸的是诸葛亮不负众望,凭借着自己三寸不乱的舌头说服了碧眼小儿。赤壁一把火烧得曹操丢盔弃甲,经此一役诸葛亮彻底征服了刘备,连关羽张飞都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诸葛亮就此奠定了自己当仁不让的军师地位。

接下来的日子里刘备几乎是把诸葛亮奉为神明,对军师是言听计从。诸葛亮也没让刘备失望,占荆州下益州,刘备的地盘越来越大。但这个时候刘备开始飘了,这一飘就出了大事,从诸葛亮加入“公司”以来,刘备还是第一次没有听诸葛亮的忠告,但就这一次就招来了夷陵大败,自己也丢了性命。

刘备死后,属于诸葛亮的时代来临了。领相父衔,阿斗性情懦弱,基本上蜀汉的军政大权都交给了相父诸葛亮,诸葛亮是否考虑过换蜀汉的招牌呢?在诸葛亮的规划中,可能也有过这样的念头。这是人的本性,但诸葛亮生性谨慎,从不弄险,改换门庭是大事,头脑发热是绝对不行的,诸葛亮迅速分析了改换门庭的利弊:

首先是刘备的白帝城托孤,诸葛亮虽然拿到了“假节钺”相父的权限,但李严同样被刘备托孤,也算一个辅政大臣。而且李严与自己久有不和,这刘备也是知道的。刘备为什么要用两派不和的人同时辅政?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就是想形成权力的相互制约,这样反而有利于权力平衡,刘备用李严大概就是基于这种考虑。

除了李严,刘备还把自己的“大舅哥”,吴壹和吴班安排在诸葛亮身边。二吴的妹妹嫁给了刘备,史称刘太后,也就是刘阿斗的嫡母。从吴太后的角度讲,她是绝对不允许诸葛亮换招牌的,她自己都不用干政,有两个哥哥在军界做高官就够了,她的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刘备在白帝城除了交代托孤大任,还给诸葛亮玩了一把“诛心”的游戏。刘备满脸真诚地告诉诸葛亮:“卿才十倍曹丕,必能成大事,若阿斗可辅,则辅之,若阿斗不成器,卿可自取。”从表面意思看刘备等于是允许诸葛亮换招牌的,但实质是给诸葛亮上套。如果诸葛亮真要换招牌,刘备的这句话会成为他一辈子的阴影,让他永远活在内疚之中。

刘备虽然给了诸葛亮绝对的大权,但同时也在他身边布下了这么多棋子。诸葛亮何等的聪明,表面上自己大权在握,但文武大臣跟着自己走是有前提的,一旦自己换招牌,就指挥不动这些人了。

如果诸葛亮真的要决定改朝换代,就必须先铲除这些异己势力,否则只能痴人说梦。也就是说虽然自己看似大权在握,但换招牌也是有极大风险的。成功了还好说,万一失败就是身败名裂遗臭万年,多年后他的侄子吴国太傅诸葛恪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诸葛亮的潜意识中,与其冒着极大的风险去换招牌,不如做个无冕之王。比如曹操就是很好的例子,曹操虽然称魏王,大权独揽,但终其一生都还是汉朝的臣子。诸葛亮现在也是相父,蜀汉军政大事都由自己掌握,实现平生抱负即可。如果能北伐成功,那么历史丰碑上刻的必然是诸葛亮的丰功伟绩,而不是刘禅。所以自立并非明智的选择,作为相父的好处要远远大于冒险自立。

那么如果诸葛亮就是喜欢过皇帝瘾,非要冒险一把会有什么后果呢?毕竟这样的人很多,同时代袁术就属于这类人,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三国鼎立的局面随时会崩坍。

前文已经说到,诸葛亮一旦换招牌蜀汉内部必然立时混乱。且不说诸葛亮能不能成功,内乱一起曹魏孙吴必然都会趁机入侵。蜀汉底子本来就弱,很可能会提前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至于是魏一统天下还是吴一统天下就不得而知了,但蜀的快速灭亡是显而易见的。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一统三国是实力还是运气

诸葛亮没有一统三国,是实力的缘故,不能归结为运气。

1、作为执掌蜀国军政大全的诸葛亮,每日陷入具体的事物中,事务不分大小,皆决于己,这是领导者的大忌。聪明的领导者是决不会这样做。司马懿说:“孔明食少事烦,岂能久矣?”诸葛亮53岁病死与他事必躬亲、操劳过度有关。

2、诸葛亮不仅不会用人,而且往往在关键时刻或重要地方用错人,并导致严重后果。战争无情意可言,倘若在赤壁之战中,华容道上把关、赵两位置对换一下,既能让关羽还恩,又可以捉住曹操。还有让关羽驻守荆州,使关羽被杀,导致张飞被刺,刘备被东吴火烧连营。导致蜀国元气大伤,一蹶不振。这一连串的事件,皆是错用了关羽。至于错用马谡,导致街亭失守,诸葛亮自己差点成为司马懿的阶下囚。诸葛亮不会用人和错用人,却用“大意、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说法轻描淡写地掩饰过错。

3、诸葛亮的实力不够还表现在他不能招贤。“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便是一个证明。刘备死后,诸葛亮执掌大权,虽然招了一个姜维,但未能保住蜀国江山。

4、不自量力。蜀国和魏国力量悬殊,况且刘备死后,蜀国元气大伤,但诸葛亮还要六出祁山,进攻魏国。

5、阿斗平庸,无才无德,诸葛亮不取而代之,帮助刘备施行“兴复汉室”的大志,缺少勇气和决断。刘备死前,曾对诸葛亮说:若阿斗无才,可取而代之”。群臣都听见了,还怕什么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硬扶,此乃愚忠。综上所述,诸葛亮没有一统三国,是实力的缘故,不能归结为运气~

诸葛亮为什么不当老大

张飞,关羽,赵云,这三位武功就不必说,桃园三结义连赵运也就成了四结义。不愿同年同月生,但愿同年同月死,这是结盟誓词,他们都是奔着刘备的仁义二字去的,加上刘备一直对他们不薄,世代享受皇恩,说简单一点是刘备自己人。还有刘备身边的卫戌部队白毦军50O多人,可以说是杀人不眨眼的人,也是刘备的人,只有刘备知道陈到的户籍,可能连诸葛亮都不一定知道,只知道是河南人,这些人都是刘备的人。张飞为了给关羽披麻戴孝连脑袋都被搞丢了,关羽走麦城愿死都不投降孙权,赵云城府很深,这些人根本不是诸葛亮所能利用的人。白帝城托孤,刘备说,你诸葛亮强过曹丕十倍,你能安国终成大事,如果嗣子可以辅就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表面上看是托孤,实际上也是警告。不论是刘备生前和生后刘禅,诸葛亮敢取而代之吗?他不忠都不行,就连后面的姜维朵沓中屯田也不敢取而代之。这就是刘备真实的一面,并不是罗贯中笔下遇事就流濞子的刘备,也并不是刘备运气好,碰到一个就是忠诚。不尽欲言,诸希赐教。

关于刘备病逝,面对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掌握大权为何不自己称帝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刘备病逝,面对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为何不自己称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