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text-indent:2em;">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铁破了个洞怎么修补这个问题,粘土头发平头怎么弄好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泥书的发展史和起源是怎样的
两河流域是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孕育了很多灿烂的文明,其中苏美尔文明是整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发展最早、同时也是全世界最早的文明之一。1。在泥版上刻字的苏美尔人约公元前4000年前后,苏美尔人创造性地发明了象形文字。到了公元前3000年,这种文字发展成为楔形文字。
苏美尔人通常用平头的芦秆在未干的软泥版上印刻出字迹,笔迹呈现楔形。最初,楔形文字被刻成直行,后来逐渐演变成由左而右、由上而下的刻写方式。这里发现的含有楔形文字的泥版,是目前公认的最早的文字记录。由于古代苏美尔人将要书写的楔形文字刻在这种泥版上,所以取名为泥版书。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迄今通过考古发掘出来的泥版书中,最古老的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那为什么苏美尔人不用纸草、羊皮等书写文字,而偏要把文字写在泥版上呢?原因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木材稀少,甚至连石料也奇缺,但却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两河冲积所携带的平原上的泥土。
这些泥土土质好、黏性强,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聪明的苏美尔人就把它制成泥版,当作书写材料。这种书写材料比起纸草、羊皮纸、木材等书写材料来,具有两大优点:一是随取随用,成本低廉;二是坚固耐用,能够持久保存。在埃及,由于纸草书写的文字不易保存,文献的失传造成了埃及文明的断层。
相比之下,这种泥版书记载文明困难就要小得多,苏美尔文明的延续与美索不达米亚人独特的书写材料所起到的作用密不可分。泥版的制作过程很简单,先把黏土揉搓,根据需要做成大小不一的长方形状,并把棱角磨圆。一般情况下是一面较为平坦,而另一面凸出。泥版做好后,就可以在上面书写了。
首先用细绳在上面画好格子,然后用芦苇笔或其他的书写工具在泥版上刻字或画图。为了避免把另一面擦掉,书写时通常要先刻平滑的一面,然后再把泥版翻过来,在凸面上刻写。小的泥版可以拿在手上刻写,大的则把它放在特制的架子上。两面写完后,就把它晾干或烧制,经过晒干或火烤的泥版非常坚硬耐磨,印刻在上面的文字或图案可以长久保存而不至于遭到腐蚀。
泥版书是无法装订的,如果一块泥版写不下一篇文章,那么几块泥版上都有全书的标题和编号,而且下一块泥版一般要重复上一块泥版最后一行字,以便读者查寻,这种书籍检索的方式在当时是最先进的。而像这样的泥版文书,现在已经发掘了几十万块,涉及政治、经济、数学、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不能不说泥版书在很大程度上很好地传承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泥版书也因此成为了人类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2。最早的成文法典古巴比伦王国统治时期是两河流域文明的全盛时期,而这个时期最伟大的君王莫过于汉谟拉比(公元前1792?前1750年)。在他统治时期,古巴比伦王国无论是政治、军事还是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较阿卡德王国与乌尔第三王朝更加繁荣昌盛。汉谟拉比在位的42年中最为辉煌、让他名垂千古的成就是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汉漠拉比法典》刻在一^根局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L90米的黑色玄武岩柱上,共3500行,由8000个左右的楔形文字组成。法典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共有282条,包括诉讼手续、损害赔偿、租個关系、债权债务、财产继承、对奴隶的处罚等社会的方方面面,相当于一部民法和刑法的综合。
该法典历经30年的编修,在汉谟拉比执政后期(约公元前1762年)才正式公布于世,距今已有近4000年的历史。《汉谟拉比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其中的两个基本原则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和“买方要小心提防卖方,否则就自认倒霉”。
法典将人分成奴隶主、自由民和奴隶几个等级,上等级的人相对于下等级者享有更多的权利和承担更少的义务,犯相同的罪时处罚也较轻。汉谟拉比表示制定法典的初衷是要“倡导公平正义”的社会风气,使臣民“不得恃强凌弱”,以期达到人人平等的民主社会。但纵观法典的全文可知,其本质还是在竭力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奴隶权利依然少得可怜,稍有过失即受到断肢的严酷惩罚。
正是依靠这部法典,汉谟拉比时代的巴比伦社会成为古代东方奴隶制国家中统治最严密的专制国家。至今,这部刻在石柱上的法律条文仍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完整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作为流传至今的以楔形文字书与的最为完整的一^部法典,不可否认它是奴隶制社会进步的光辉写照,继承了两河流域原有的法律精华,使其发展完善到相当高的程度,使得这部法典不仅被后起的古代西亚国家如赫梯、亚述、新巴比伦等国家继续使用,而且还通过希伯来法对西方法律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中世纪天主教教会法中的某些立法思想和原则便渊源于该法典。
颇为可惜的是,汉谟拉比去世后,他所建立起来的古巴比伦王国也随之土崩瓦解,他所制定的法典也被逐渐遗忘。《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在深埋地下千年后,终于在1901年12月,由一支法国人和伊朗人混编而成的考古队在伊朗西南部一个名叫苏撒的古城旧址中发掘出土,才使得这部对后人产生深远影响的法典没有永远埋没。
该石柱现藏于法国巴黎的卢浮宫,供世人观摩。3。神秘的外来民族然而,开创了辉煌文明的苏美尔民族却是一个外来的民族,他们的长相、语言、生活习俗、宗教信仰,都与他们的邻居截然不同。苏美尔人喜欢在平原上堆起土丘,然后在土丘上面建起神庙。苏美尔的富人们也常在山顶上建起堡垒或大厦,甚至在苏美尔人消亡多年后,犹太人来到巴比伦时,仍会看到这些矗立在绿色平原上的奇怪矮丘。
这表明苏美尔人可能原先居住在山林中,后来,他们虽然为了追求肥沃的土地而离开了山林,却并没有拋弃他们的习俗,仍然在平原上堆筑起无数小山般的矮丘。在苏美尔人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圆柱形的印章。它们大多由贵重的金属或玉石制成,印章外壁刻上了精美的图案和文字。
这样的印章在印度河流域也曾大量发现,这似乎表明苏美尔文明与印度河文明存在着某些联系。是苏美尔文明来自南亚印度,还是印度河文明传自西亚呢?苏美尔人的语言又与汉语有些相似。含有不少汉语的语音,这是不是表明苏美尔人来自远东呢?还有些人认为如此发达的文明只能来自外星球,这一点可以从苏美尔人的传说中找到证据。
据说他们的祖先是降落到人间的众神子孙,从一些古老的史诗中也能发现类似描写空中飞行的词句段落。苏美尔人究竟从何而来,至今仍未有明确的答案。也许,随着进一'步的考古发掘,我们会对苏美尔人有更深的了解。
铁破了个洞怎么修补
1.蛋清和砂锅片
铁锅有洞,可找一破砂锅片,磨成细粉面,和鸡蛋清调成稠泥状,做成略大于锅眼的沙泥饼补在洞眼处,再放在火上烧两分钟左右,沙泥便和铁锅结成一体了。
2.生猪油
用生猪油粘土,捣成泥状,补在漏洞处抹平。越烧越牢。
3.稻草灰
把稻草灰放在小块布上,然后把融化好的铅倒在稻草灰上,往铁锅窟窿补,另用占少许油的布团锅内相压,就成功了。
4.铁丝
用比砂眼稍大点的钻头钻通,看看钻眼边的薄厚程度,如很薄,则用更大一号的钻头再钻通,然后用相同直径的铁丝取比铁锅厚度长约2-2.5mm一段,放进钻孔,锅的两面各露出1mm多点,垫在稍大点的硬质物件上,如平头的铁棍顶住铁丝头,用锤子把铁丝两头打铆就行了。实际就是在有砂眼处打一个铆钉。注意要用和铁锅材料接近的铆钉,不能用铝丝和铜丝,否则会形成原电池现象,很快就又坏了。
铁锅太薄怎么加厚
1、大蒜头+蛋清,大蒜头捣碎加鸡蛋清糊住漏洞,待干了就补好了,方案比较环保,但容易漏。
2、生猪油,用生猪油粘土,捣成泥状,补在漏洞处抹平。越烧越牢。
3、铁丝,用比砂眼稍大点的钻头钻通,看看钻眼边的薄厚程度,如很薄,则用更大一号的钻头再钻通,然后用相同直径的铁丝取比铁锅厚度长约2-2.5mm一段,放进钻孔,锅的两面各露出1mm多点,垫在稍大点的硬质物件上,如平头的铁棍顶住铁丝头,用锤子把铁丝两头打铆就行了。实际就是在有砂眼处打一个铆钉。注意要用和铁锅材料接近的铆钉,不能用铝丝和铜丝,否则会形成原电池现象,很快就又坏了。
4、棉花,是把食油、棉花和细石灰粉放在一起,用锤子砸,使三种原料粘合,用这种粘合物糊铁锅的裂缝和小窟窿,干后就可使用。
5、蛋清和砂锅片,铁锅有洞,可找一破砂锅片,磨成细粉面,和鸡蛋清调成稠泥状,做成略大于锅眼的沙泥饼补在洞眼处,再放在火上烧两分钟左右,沙泥便和铁锅结成一体了。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