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text-indent:2em;">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要求和风险普查专家建议书模板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要求以及风险普查专家建议书模板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自然灾害普查 实施细则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方案(修订版)的通知》(国灾险普办发〔2021〕6号)、《贵州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方案》和《六盘水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六盘水市防震减灾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与主要任务
(一)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摸清我市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客观认识地震灾害风险水平。为有效开展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和应急管理工作、切实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安全发展提供地震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
一是根据已有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资源与环境等重要承灾体信息,历史灾害信息,全面获取我市地震灾害主要灾害致灾信息,掌握重点隐患情况,查明防震抗震能力。
二是以调查为基础、评估为支撑,客观认识当前我市地震灾害致灾风险水平、承灾体脆弱性水平、灾害链特征,科学预判今后一段时期地震灾害风险变化趋势和特点,形成我市地震灾害防治区划和防治建议。
三是通过实施普查,建立健全地震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分类型、分区域、分层级的全市地震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建立多尺度隐患识别、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制图、风险区划、灾害防治区划的技术方法和模型库,形成地震灾害风险普查与常态业务工作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工作制度。
(二)主要任务
在市普查办和省地震局的领导下开展普查工作。
1.主要任务:
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要素全面调查。查明全市防震抗震能力,建立分类型、分区域、分层级的地震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用好全国灾害风险和减灾能力评估与制图系统,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根据应用需要编制市县级1:5万或1:10万地震灾害系列风险图,编制地震灾害系列风险图、风险区划和防治区划图。
指导各市、特区、区开展地震灾害致灾孕灾风险要素调查、重点隐患排查、风险评估与防治区划工作,协助指导重要承灾体调查、历史灾害调查和减灾资源(能力)调查;审核汇集县级成果数据,按要求统一汇交全市地震灾害普查成果。
2.主要内容:
全面掌握风险要素信息。全面收集获取地震孕灾环境及其稳定性、致灾因子及其危险性、承灾体及其暴露度和脆弱性、历史灾害等方面的信息。
开展多尺度风险评估与制图。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编制地震灾害风险图。
编制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和防治区划图。编制市级、县级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和防治区划图,提出防治对策。
三、普查范围及内容
(一)普查范围
1.普查对象
普查范围。统筹利用相关基础数据,普查与地震灾害相关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各市、特区、区政府及有关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行政村(社区)委员会,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居民等。
承灾体调查对象。统筹利用相关基础数据,调查遭受灾害破坏和影响的居民、生命线工程、公共服务系统和三次产业所涉及的人口、房屋、基础设施、财产、自然资源与环境和区域经济等。
减灾资源(能力)调查对象。统筹利用相关基础数据,调查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各市、特区、区政府及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行政村(社区)委员会,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居民,以及水利工程、灾害防护工程、避难场所等防灾减灾工程。
2.普查时空范围
六盘水市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实施范围为六盘水市全境。具体按照“在地统计”的原则开展普查任务。各市、特区、区在按照市级普查方案完成相关任务前提下,根据本地实际,可适当增加调查、评估、区划的内容,提高调查评估精度、质量和成果应用的范围。
根据调查内容分类确定普查时段(时点),主要地震灾害致灾因子调查收集30年(1990年-2020年)及以上长时段连续序列的数据资料,相关信息更新至2020年12月31日。年度时段为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近三年时段为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结束时点为2020年12月31日。年度历史地震灾害灾情调查时段为1978年至2020年,重大地震灾害事件调查时段为1949年至2020年。
(二)普查内容
1.地震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
调查与汇集全市已开展相关工作成果,建立全市范围的地震活动断层、场地地震地质条件基础数据库,编制县级1:5万活动断层分布图。
2.承灾体调查
在全市范围内统筹利用各类承灾体已有基础数据,开展承灾体单体信息和区域性特征调查,重点对区域房屋、基础设施、矿山(煤矿、非煤矿)、危化品企业、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资源与环境等重要承灾体,人口、GDP、农作物(含小麦、玉米、水稻等)、企业固定资产等重要统计数据,土地利用、地形等重要孕灾环境的空间位置和地震灾害灾情属性和空间信息进行调查。
房屋建筑调查。依据内业提取的城镇和农村住宅、非住宅房屋建筑单体(户)轮廓,掌握房屋建筑的地理位置、占地面积信息;在房屋建筑单体(户)轮廓底图基础上,外业实地调查并使用APP终端录入单体(户)房屋建筑的建筑面积、结构、建设年代、用途、层数、使用、设防情况等信息。
基础设施调查。针对交通、能源、通信、市政、水利等重要基础设施,共享整合各类基础设施分布和部分属性数据库,通过外业补充性调查基础设施的空间分布和属性信息。基础设施属性信息主要包括设施地理位置、类型、数量和设防情况等内容。
民用核设施调查。核查民用核设施的抗震设防标准、洪水设防标准等地震灾害防护要求执行情况,调查和统计民用核设施地震灾害防护达标情况。
矿山(煤矿、非煤矿)、危化品企业。调查矿山生产企业、危化品企业(产业园)空间位置和设防情况等信息;核查矿山、危化品产业园的抗震设防标准执行情况;调查和统计矿山、危化品产业园地震灾害防护达标情况。
公共服务系统调查。针对教育、卫生、社会福利等重点公共服务系统,调查学校、医院和福利院等公共服务机构的人员情况、功能与服务情况、应急保障能力等信息。
三次产业要素调查。共享利用最新经济普查成果,掌握行政单元二三产业固定资产价值信息;调查第三产业中大型商场和超市等对象的空间位置、人员流动、服务能力等信息。
资源与环境要素(含孕灾环境)要素调查。共享天地图系统、整理其所含地形信息,共享整理第三次国土调查形成的土地利用现状分布图及相关资料。
人口与经济普查等统计数据整理。充分利用最新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及各级政府统计局年度统计资料,共享整理行政单元人口、GDP、农作物(含小麦、玉米、水稻等)等统计数据,制作全市人口和GDP格网分布图。
3.历史灾害调查与评估
各市、特区、区全面调查、整理、汇总1978年以来本行政区年度地震灾害灾情统计数据,建立1949年以来全市重大地震灾害强度、范围、灾情等要素完整、内容翔实、数据规范的长时间序列重大历史地震灾害时空数据集。
年度历史地震灾害灾情调查统计。调查1978-2020年各县级行政区年度地震灾害灾情信息,主要包括灾害基本信息、灾害损失信息、救灾工作信息、社会经济信息等。
重大历史地震灾害调查。调查1949-2020年全市重大地震灾害信息,主要包括重大地震灾害强度、范围等基本信息、灾害损失与应对信息、救灾与恢复重建等工作信息。
历史年度地震灾害灾情评估。评估1978年至2020年发生的年度地震灾害灾情,包括年度每十万人受灾人口、年度每十万人死亡人口、年度直接经济损失、年度直接经济损失占GDP比重。
4.减灾能力调查与评估
在全市范围内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调查单元,兼顾市级单位,统筹利用相关基础数据,调查评估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乡镇、社区和家庭在抗震减灾和救灾方面能力的现状水平。
政府减灾能力调查。主要调查市县两级政府涉灾管理部门、各类专业救援救助队伍、救灾物资储备库(点)、灾害避难场所、地震灾害监测站点、人员队伍情况、资金投入情况、装备设备和物资储备情况。
企业和社会组织减灾能力调查。主要调查有关企业救援装备、保险与再保险企业综合减灾能力和社会组织减灾能力。
乡镇和社区综合能力调查。主要调查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基本情况、人员队伍情况、应急救灾装备和物资储备情况、预案建设和风险隐患掌握情况等内容。
家庭减灾能力调查。抽样调查家庭居民的地震灾害风险和识别能力、自救和互救能力等。
5.地震灾害重点隐患调查和评估
重点调查其可能引发重大人员伤亡或阻碍社会运行的承灾体,按照可能造成的影响(损失)水平建立地震灾害隐患分级标准,确定主要承灾体的隐患等级。
6.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建立典型房屋建筑、生命线工程地震易损性数据库,结合地震危险评价成果和房屋建筑普查成果,评估房屋建筑地震破坏直接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风险,给出不同概率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结果,编制全市地震人口和直接经济损失风险区划图。
五、普查成果与成果汇交
(一)数据成果
包括地震灾害风险要素调查数据、主要承灾体调查数据、历史地震灾害调查数据、减灾能力调查数据,地震重点隐患数据等,形成地震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涵盖各类空间数据和统计数据。
(二)图件成果
主要包括市县两级地震灾害致灾孕灾要素分布与危险性评估图谱,主要承灾体空间分布图谱,历史地震灾害灾情调查与评估图谱,减灾能力调查与评估图谱,地震重点隐患分布图谱,地震风险评估与防治区划图谱,形成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图谱数据库。
(三)文字报告成果
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的文字报告,即包括地震灾害风险普查过程中各个阶段工作总结报告,地震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成果、图件成果、风险评估与区划等各类成果分析报告,地震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技术总结报告。
(四)成果汇交
主要包括调查数据类成果、评估与区划图件类成果、文字报告类成果。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成果汇交要求和规范开展成果汇交工作,按照普查工作实施进度安排,分阶段进行汇交,保障相关后续工作的开展。
六、实施计划
2021年—2022年,完成全市地震灾害风险清查、调查和部分地区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编制地震灾害防治区划图,汇总普查成果。
(一)摸底登记。针对市、县、乡镇各级开展普查对象清查工作,摸清普查对象的数量、分布和规模,准确界定普查对象的普查方式及填报单位。市县按照省级清查实施方案,组织开展清查工作。
(二)全面普查。市级组织县级通过档案查阅、实地访问、现场调查、推算估算等方法获取普查数据,并通过普查软件进行填报,完成逐级审核上报。
(三)汇总分析。市级负责审核汇集形成本地区地震风险普查数据成果,并按照统一要求向省级层面提交,形成市级普查数据库。
(四)风险评估与区划。市级结合各县区工作基础,地震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区划工作。
(五)成果汇总。自下而上逐级报送普查成果,并统一纳入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管理系统在对调查数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适合数据特点的风险评估方法;开展多层次、多角度成果分析,编制地震风险普查成果报告。地方组织有关单位进行普查成果开发应用研究,建立地震灾害风险普查与常态化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隐患调查与评估业务工作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工作制度。
七、有关要求
(一)组织保障
为切实加强对全市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六盘水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地震灾害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市应急管理局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应急局,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负责普查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县级要成立由县级应急管理局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分管负责同志作为领导小组副组长负责地震风险普查相关工作,推动普查工作落实,切实强化对普查工作的组织保障。
(二)技术保障
技术保障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完成。以购买第三方服务以及相关涉灾行业领域技术支撑单位、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及知名专家组成普查技术组,综合分析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风险评估和区划已有成果和业务现状,做好地震灾害风险普查的技术框架设计,工作方案编制等任务,牵头负责地震风险普查技术指导和总结等工作。县级要加快建立健全专家和技术队伍,有效做好地震风险调查、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与区划的支撑。
(三)经费保障
全市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经费由市县两级保障为主,中央、省通过专项转移支付给予地方适当补助。市县两级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及时安排专项财政预算、调整资金予以保障,确保经费落实到位。
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怎么填
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应该如实填写。普查对象范围比较广,包括与自然灾害相关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和省、市、县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重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部分居民等。
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要求
综合风险普查情况举行发布会
一要摸清自然灾害风险底数。全面获取全国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海洋灾害、森林和草原火灾等六大类22种灾害致灾信息,以及人口、经济、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等重要承灾体信息,掌握历史灾害信息,查明区域综合减灾能力。
二要把握自然灾害风险规律。客观认识当前全国和各地区致灾风险水平、承灾体脆弱性水平、灾害综合风险水平、综合减灾能力和区域多灾种特征,提出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防治区划和防治建议。
三要构建自然灾害风险防治的技术支撑体系。建立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调查评估指标体系,形成分区域、分类型的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健全风险评估与灾害防治区划等技术方法体系,形成适应我国国情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制度体系。
风险普查需提供的资料怎么填
企业风险档案中要填写风险偏好一栏,一般填写一般就可以,如果是资金充足的就可以填写低风险!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