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初二现象 初二现象怎么破 家长一定花5分钟看看此文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初二现象怎么破,以及初二现象解决办法有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 初二出现两极分化怎么办
  2. 初二现象应该怎么理解和化解
  3. 如何化解“初二现象”
  4. 初二现象怎么破

初二出现两极分化怎么办

俗话说得好,初一差距不大,初二两极分化,初三距离拉大。所以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哪个段的学习都不能松懈,知识都是具有连贯性。只是看自己的掌控力。初二是转折点,出现了两极分化时就要重视。我建议:1.端正学习态度,不能让弱科任其发展;2.各科要齐头并进,不能出现偏科;3.对学习始终要拥有浓厚的兴趣;4.及时与老师沟通出现的问题,努力弥补;5.学习要持之以恒,要有自控力和约束力;6.找到学习的乐趣,开心投入。7.注重劳逸结合。

初二现象应该怎么理解和化解

初二年级是身体开始发育,心理还很幼稚的年龄阶段。

初二学生具有叛逆、盲目、易受外界影响、情绪容易激动、暴躁、成绩两极分化普遍、违纪违规频繁、存在心理障碍等特征,又具有可塑性、主动、追求独立等特点。因此,初二阶段既是发展的危险期,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成为教育的关键期。在所有问题学生当中,初二学生为数不少,而且似乎还呈越来越多的增长趋势。初二年级是学生的一个事故多发的危险阶段吗?在学校,许多的老师班主任都深有体会,在初二年级,大多数学生在思想道德、学习成绩以及能力培养等方面都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而在初二同学心中,自己像是学校的老大,刚刚入学的初一没本事,初三的又要进入中考的备战阶段,自然最后剩下的就是初二的同学们,许多原来听话守纪的学生,这时开始出现程度不同的对抗情绪、抑郁自卑等心理障碍以及说谎、破坏等不良行为,因此这种在初二特定的阶段,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学生个体所显现的相对比例偏高的不良心理、情感和行为特征,就是一种值得注意和研究的“初二现象”。

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

1、初二学生,其年龄一般在13到14岁左右,正是他们人生的第二次生长发育高峰。在初一年级,随着生理发育的急剧变化,青春心理的萌动,逐渐使他们突破儿童模式的束缚,开始体验与感受一些新的从来没有过的东西,但由于学生新到初中,环境的更新以及学校老师家长对入学教育的重视力度,又迫使他们不致于过多张扬由此的渴望和好奇,随着独立自我意识的增强,在初二年级,学生个体对新环境的磨合和适应已不再是关注的中心,但建立在“新环境”之上的新的矛盾与冲突又开始左右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他们开始试图摆脱父母老师的控制,自已处理自已的事务,开始希望独立尝试一切,但又由于他们在很多方面如经济、生活、情感和学习上还得依赖父母和老师,不能自由地支配自已的时间、行为和生活,这就构成了他们内心错综对立的矛盾和冲突状态。

表现在自我的觉醒:独立意识与依赖父母的心理冲突上!

2、从学校的教育环境来看:面对长时间而不知哪里是尽头的应试教育,学生们在繁重的课业任务压力下,完全没有了快乐感和良好的心态,与初一年级相比,初二年级的各学科无疑增大了很深的广度和难度,而新增开的物理学科,毫无疑问又起到了雪上添霜的负效果。学生之中,原先在小学和初一还比较稳定的学习成绩,现在开始充满了动荡和分化,这是一场竞争更为激烈紧张的重新定位,随着他们承受力的个性差异和平等意识的增强,他们产生了强烈的自尊心和被他人尊重的需要,但由于学习成绩的逐渐落伍与分化,老师和学校往往缺乏一种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习惯于领导和控制学生的教师,也就常常有了随便打骂挖苦学生,居高临下的训斥学生等等变异的教育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平等的待遇与内心深处渴望被尊重平等交流的情感,产生了激烈的冲突。

学生平等意识(要求师长把自己当成人对待)与师长要求控制产生的冲突!

3、从社会的教育环境来看:面对剧烈的社会变革,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标准更看重个体的综合素质与实际能力的高低,与此良性引导相比,社会对学生们的负诱惑又远远超过社会对学生们的约束,从充斥于现代文化生活中处于放任状态的暴力文化中,学生们养成了暴力倾向,习得了暴力经验;从人类高科技结晶电子游戏机、互联网中,学生们在虚拟的梦幻世界里,寻找到了现实中没有的成就感;从不负责任只求经济利润的药店或地摊中,同学们可随意购得致人死命的药物等等;另一方面,在初二阶段,对学生们而言,其性意识的觉醒和第二性征的出现,使他们开始关心自已的容貌打扮,产生了接触异性,与异性交往的愿望,受影视文化氛围的耳濡目染,很多同学加入了早恋的行列,由于初中学生对自已意志发展不稳定不成熟的特点,他们的情感又有很多冲动和盲目的成份,因此,早恋的结果是多是挫折,这种挫折对于耐挫折精神缺乏的学生来说,往往成为一种意志消沉和致命的催化剂。

性意识觉醒与现实生活产生的冲突!

4、由于父母的期望过高(独生子女居多)可以说将此生全部的希望和理想,都寄托在自己的子女身上,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呵护,甚至溺爱,心理上,又将孩子当作自己早年理想的实践者,处处严要求高标准,却没将他们看成是有独立人格的平等者。

另一种情形家庭残缺不全型:由于社会化分工以及价值观的重新整合,逐年攀升的离婚率和一些家庭出现的意外变故,使“不完全家庭”(父母离异、一方或双方死亡、外出打工等)的学生数在逐年上升,在这些家庭中,其直接监护人的失去或不完整状态以及隔代亲情的溺爱,使学生的家庭教育得到了弱化或者干脆出现真空。

第三种情形:放任自由型。竞争使下岗造成一种窘迫的生活。调查表明:15.6%的学生家长下岗以后整天忙于打牌、搓麻将或找工作,他们无心过问子女的学业,有54.3%的学生家长整天忙于做生意或应酬,他们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另一项调查显示:在放学以后的大部分时间里,48.29%的孩子只能独自在家,有43.7%的家长一周和孩子在一起聊天、游戏的时间只达4~~8小时,由此说明,有相当多的家长对子女教育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他们不关心,不过问,也很少和子女沟通交流,一切任其自然发展。学生是发展中的生命,一个发展中的生命自然会与环境保持和谐与平衡。面对如此扭曲的家庭教育环境,学生的心理发展必然要受到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心灵得到不同程度的扭曲,而在初二年级,由于学习成绩分化的结果,这种扭曲更具危害。他们则更容易形成自卑、逆反、闭塞、放纵和报复等不良心理,最后发展成为较严重的心理障碍。

对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资料显示,自杀是我国未成年人死亡的第一原因,同时,近两年还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造成这种令人震惊的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无法正确对待一些突发或超出常规的问题,因此,作为学校,就要从人文的角度,能给学生提供准确、及时的心理辅导,全体老师都要参与,面向全体学生,使心理教育渗透到教育的全过程。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只关注分数,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要能埋身于学生之间,走进他们的生活,去发现影响一个个真切的生命,达到彼此的相识相知,在不断的心灵互动中达到理解,对初二学生,要冷静关注,适度介入,给孩子指明方向,给孩子留一片自主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在一种自由的精神状态下,个性的张扬得到生成。

学校组织心理课形成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是未成年人生活时间最长,最重要的外部环境,作为家长,父母要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多激励他们,对他们的不足要有充分的耐心加以引导,同时调节自身的教育心理,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不只关注分数,不把过高的期望变成压力向学生施压。组织社会协同教育要让学生顺利地渡过这个心理和生理的危险阶段,还必须有社会的参与,惟有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合力互动,才能达到好的效果。要清理学校周围那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营业场所,精心选择一些素质高和善于和孩子交朋友的知心家长,组成家长委员会,建立经常性的沟通和交流制度。还可以通过建设德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访问,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使爱幻想的学生们丢掉幻想,直面社会,增强他们对社会的承受能力。

另外,初二学生好奇性强,探索欲望强烈。精力充沛。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力比多能量必须要有一个发泄岀口。因此在初二年级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让不同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活动达到能量的发泄。同时获得相应的自尊体验!

我是心理问答达人,心理领域创作者:夏虫不可语冰2008,点赞评论转发关注。阅读更多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章。

如何化解“初二现象”

初二现象到底是一个什么鬼?难道真如你题目描述里说的,出现了很多“初二综合症”,问题少年,早恋,打架,喝酒抽烟等等?

首先,这位亲爱的老师,我也是一个初中数学老师,班主任。我对你的这个问题有一些不一样的看法。初中生天真烂漫,如你所说问题少年,应该还是少数。

每三年,我从初一带个班到初三毕业。初一的时候,孩童稚气,个子矮小。三年之后,个个都是小伙子大姑娘了。这种陪着孩子一起成长的喜悦,作为老师最懂,也最幸福。

但是现在坊间,流传一种说法,所谓初二现象,或者说八年级现象。困惑太多人。

也许吧,孩子都还是这些孩子,只是我们家长或者老师太过于焦虑,正好外界又有所谓初二现象的说法,于是总觉得这里面肯定有大问题。

第一,所谓的初二现象是个什么鬼?就是孩子到了初二的时候,正处于青春期,生理上的各种变化,导致孩子有些情绪上的变化。具有叛逆、盲目、易受外界影响、情绪容易激动、暴躁、成绩两极分化普遍、违纪违规频繁、存在心理障碍等特征,又具有可塑性、主动、追求独立等特点

第二、真的存在初二现象吗?确实存在。除了生理上的变化之外,初二的学习压力在初一的过渡之后,难度加大,内容增多。现在的孩子从小有没有吃过什么苦头,于是开始厌倦,不耐烦,开始暴躁,不愿意和父母交流,有自己的个性想法。

第三、为什么初二现象现在这么多?初二现象被放大的原因?

1、社会风气原因:坊间流传一首歌谣,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孩子们就认为初二啦,我应该有个性了,我应该初二现象一把了。然后摆出一副,我现在初二现象,我现在青春叛逆期,你们最好都别惹我的架势来。其实没啥事,故意整事,装酷。

2、家庭教育的原因:这一代父母从小都还是吃过苦头的,而且这几年的努力,经济条件都还不错,所以补偿心理作用,觉得自己吃了太多苦了,不应该再让孩子吃苦。所以,对孩子娇惯溺宠,从小助长了孩子的叛逆,助长了初二现象。

第四、如何化解初二现象?对所谓初二现象有了全面了解之后,就应该想办法化解。

1、淡化初二现象的说法。就好比,你不觉得痒,它就不痒。你说它痒,它还真的痒不可忍。孩子青春期,有个性,品质原则没有问题,从某种角度,这是好事情,因为孩子开始长大了呀。这就不应该当做问题。如果你当做问题,孩子就开始痒了。

2、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合力互动,化解所谓初二现象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多一些正面引导,多一些正能量的引导系,适时给孩子指明正确的方向。一定要清理学校周围那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营业场所。孩子身心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3、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真的大,家长和老师不要过分要求孩子的考试分数,别老是盯着孩子的分数看。不把过高的期望变成压力向孩子施压。当然话有说回来,学习不抓紧,不看分数又看什么呢?(方老师也好矛盾,只是说适当的放松一下)

4、对待孩子,一定不能娇生惯养。娇生惯养的公主少爷,没有用的。我们那时候怎么就没有青春叛逆期?我们那时候怎么就没有所谓的初二现象?我们那时候怎么就想着怎么去给父母减轻经济负担?

5、家庭环境很重要。父母夫妻和睦,亲子关系融洽,多抽时间一起出去户外活动,有时间可以在家里坐一个疯狂的哈哈大笑的游戏,家庭关系融洽,也是孩子身心健康,学习进步的良好土壤。孩子也不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少年来。这是肯定的。

说了这么多,观点也不尽全对,欢迎大家评论区里一起讨论,一起面对,一起解决现在确实面临的孩子的教育问题。

我是初中数学老师,班主任,学校中考科普专员。在今日头条开通,方老师数学课堂,专门讲解初中数学和中考科普,欢迎大家关注。

初二现象怎么破

初二现象又叫“心理性断乳期”,破解方法:希望我们的家长要有这个思想准备,有这个信心和耐力,有这个认识高度,有教育孩子健康发展的能力。学校和家庭一起研究,共同努力,让这个“事故多发的阶段”平稳度过,让所有初二的孩子都能得到发展,都能逐步优秀。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初二现象怎么破和初二现象解决办法有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班主任 令人抓狂的初二现象,家有初中生的家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