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1762年,乾隆为何会与缅甸开战以当时清朝强大综合国力又为何会铩羽而归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乾隆为什么不建议开战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1762年,乾隆为何会与缅甸开战以当时清朝强大综合国力又为何会铩羽而归
清朝与缅甸的战争,总体而言,清军表现的还可以。不仅阻止了缅甸吞并泰国,一统中南半岛,成为威胁中原王朝的力量,而且还拖垮了缅甸。只是由于连续几任清军统帅对缅军都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盲目自大。再加上缅甸的恶劣气候让清军忍受不了,这才导致清军没有达到乾隆皇帝的战略预期。
乾隆皇帝继位之前,由于清朝和缅甸东吁王朝都有一摊子烂事要处理,所以双方关系一直都还凑合,大致上维持了一种和平局面。
不过当时间来到公元1752年,随着缅甸贡榜王朝建立,缅王囊陀基频繁在中缅边境无端找茬,清朝与缅甸的和平局面便被打破了。
面对缅甸的挑衅,乾隆皇帝因为忙于调兵攻打准噶尔,不想双线开战,因而他便给云南官员授意,让他们自行妥善解决。当时连续几任云贵总督秉承上意,奉行绥靖政策,不敢擅开边衅,清朝也就这么忍了十年,云南的武备也这么荒废了十年。
公元1762年,清朝彻底平定准噶尔,终于从西北脱身,再加上当时缅甸贡榜王朝在边境咄咄逼人,激怒了乾隆,于是乾隆皇帝便在当年下旨,对缅甸开战。时任清朝云贵总督刘藻收到上谕后,不敢怠慢,迅速调集兵马对入侵的缅军进行了反击。
按照刘藻的设想,缅军都是乌合之众,只要天朝大军一到,渣渣们自然缴械投降。
但是战争的结果让刘藻丢脸丢到了家,云南绿营兵荒废了十年,战斗力简直低到了让人莫名其妙的程度。几千人追击几百缅军,除擒获五人外,别无战果。并且就这五个俘虏还不知道是不是在路上随便找来的替死鬼。
刘藻知道这个战绩拿不出手,就给乾隆谎报了战功,说自己取得大胜,缅甸撮尔小邦不敢再犯我天朝。乾隆本来也没太在意,觉得缅甸不算什么难对付的敌人,他对刘藻的奏报因而也没太在意。
然而现实再一次打了刘藻的脸。由于缅军根本没有损失,并且缅军上一次犯境,有了一些经验,所以过了几个月,当缅军再次来袭时,清军又是一毛一样,几千人追击,结果一个俘虏都没抓到。
就这样,连续“玩”了清军几次后,缅甸军也算是看穿了清军的虚弱。于是又过了几个月后,缅军搞了个大事件,派出了一支几千人的部队,直接杀到了清朝云南省腹地的思茅县(今天的普洱市)。
丢失领土这在清朝是杀头大罪,刘藻看见这事闹大,他要掉脑袋了,于是他急忙令数千绿营兵前去围剿,收复失地。然而还是老问题,清军战斗力不行,并且缺乏反游击战的经验。这导致清军与缅军交手后,陷入了猫捉老鼠的游戏。
缅军这只老鼠把清军这只猫耍得团团转,最后成功退到边境。临退回缅甸之前,还设了一个埋伏,歼灭了一百多清军。
此前清军没有损失,即便没有战功,刘藻都还能自己兜着,但现在损兵折将,这事他兜不住了。所以消息很快传到了北京,把乾隆皇帝气的要死,下旨将刘藻降职(刘藻降为湖北巡抚,后来因自责而自杀),并随即派遣陕甘总督杨应琚到云南接替刘藻。
杨应琚跟刘藻是一个德性,他到任后,连基本情况都没摸清楚,天真的以为只要天朝大军一到,缅军自然会投降。再加上当时缅军主动撤退了,清军陆续收复了失地,云南诸多地方官员被表面的军事顺利所蒙蔽,纷纷向杨应琚建言,鼓动他继续对缅作战。于是杨应琚被热情冲昏了头脑,最后拍板,调集了一万清军发动反击。
缅军当时已经撤了,见清军杀来,就想给清军一个教训,采用迂回战术,绕到了清军主力的背后,吓得清军以为被包围了,仓皇撤退。于是缅军又乘胜杀进了云南腹地。
清军被追杀了几十里后,也照猫画虎,设了一个伏击,将追击的缅军团团包围。然而被包围的缅军硬的跟石头一样,清军想吃掉缅军,结果把牙给磕崩了。一万多清军最后反而全线崩溃,落荒而逃。
战败的消息传到昆明后,杨应琚慌了,他害怕担责任,就一面谎报前线大捷,一面跟缅军议和。缅军当时也想议和,见清军主动议和,就全盘答应了。
然而议和之后,缅军在撤退过程中,又出了幺蛾子。
由于杨应琚急于收复失地,便令清军紧跟在回撤缅军后面。缅军不知道杨应琚当时急于收复失地的迫切心理,还以为清军毁约,就前军改后队,打了清军一个措手不及,杀死清军一名游击、一名都司、一名守备,和几十名士兵。
杨应琚当时也不知道缅军在想什么,他也以为缅军毁约了,便调兵万余人,在清缅交界处的木邦土司地区与缅军对峙。然后他再次向乾隆皇帝上报,说自己取得了大捷。
这三番四次的大捷传到北京,累计杀敌已有万余人,乾隆也不是傻子,查看地图后,他发现清缅交战地方几乎都在云南内地,如果真的是如杨应琚所言,清兵屡屡获胜,怎么缅兵反倒越打越进来了?于是乾隆派人去实地调查,结果这一调查才发现,前方的捷报全都是假的。
乾隆皇帝听说后,雷霆震怒,派人将杨应琚逮捕进京赐死。又改派广东将军杨宁接任云南提督,负责追剿缅军,收复失地。
杨宁到任后,心态跟刘藻、杨应琚一样,他也是外来和尚,搞不清楚具体情况。他以为自己亲自带兵出击,缅军就会拱手而降。结果导致清军新一轮的反击,又被已经打出了心得体会的缅军击败了。
战败的消息传到北京,乾隆皇帝蒙了,自己连换了两个人都吃了瘪,他也开始反思自己要不要继续打下去。不过深思熟虑后,乾隆还是下令反击,因为他认为缅军连续取得胜利,如果不能压制,必然会后患无穷。另外从越南、南掌、泰国等藩属国传来的消息也能证明缅甸的野心极大。
并且乾隆还得知,在缅甸军中有欧洲雇佣军的影子,这是非常不好的一个讯号。
于是,乾隆调伊犁将军,自己的心腹宠臣明瑞接任云贵总督,继续主持对缅战事。另外乾隆还给明瑞调了八千四川绿营兵和三千满洲八旗兵助战。明瑞手头上的兵力高达两万五千人。
明瑞与之前的刘藻、杨应琚不同,他是真懂兵略。清军在他的指挥下,连战连捷,缅军被清军围住后,死伤高达两千多人,被缴获枪炮粮食牛马甚多。清朝也在自清缅战争爆发后,取得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捷。
不过,明瑞的运气不好,他率军反击到缅甸境内后,缅甸也结束了与泰国的战争,缅军主力北调,在阿瓦设了一个伏击圈,将包括清军统帅明瑞、总兵胡大猷、胡邦佑等人击毙。只是由于缅军不善于打歼灭战,再加上清军本来也擅长逃跑,所以清兵的主力才没被歼灭,大部分人都逃回了云南。
乾隆听闻明瑞大败、力战而死的讯息后,简直要晕了。他终于认识到了自己先前的自大傲慢是不对的,因而他开始正视缅甸这个对手,决心与缅甸认认真真的打一场。
几个月后,乾隆任命小舅子傅恒为经略,心腹阿里衮、心腹阿桂为副将军,舒赫德为参赞大臣,大臣鄂宁为云贵总督。同时乾隆还增派了满洲兵一千五百人,贵州绿营兵三千人,以加强前线清军的战力。后来乾隆心里不踏实,又加派了三千满洲兵和两千福建水师兵。加上之前的兵力,一共三万人。
公元1769年二月,傅恒领命出征。
傅恒临行时,乾隆帝亲自在太和殿送行,并把自己用的甲胄赠给他,以表示对他的信任和期望。傅恒也表示自己不胜不归,绝不辜负皇帝的期望。
实事求是的说,清军这一次下了真功夫,打出了水平,从头到尾都是攻,压得兵力有优势的缅军只能守。缅甸国力弱,被清军这么逐步蚕食,即便不亡国,也会元气大伤。事实上,后来贡榜王朝就是因为这次战争而元气大伤,丧失了崛起的机遇。
但是清军能克服自己自大的问题,却克服不了缅甸的瘟疫。清军此次出征三万人,真正战死的才几千,而染病的却高达两万人。如总兵吴士胜、副将军阿里衮、水师提督叶相德先后在前线病死,就连统帅傅恒本人也染病卧床,被送回了北京。(傅恒最终也因医治无效病死)
傅恒回京后,接替他的副统帅阿桂认为再打下去已经没有意义了。于是他便在没有取得乾隆皇帝同意的情况下,自己做主,与缅军议和停战。值得一提的是,缅军的主帅也没有征得缅王的同意。
最后,阿桂与缅军主帅议和成功。长达八年之久,花费清朝九百多万两白银的清缅战争也至此结束。
总体而言,清朝没在清缅战争中吃亏,真正吃亏的是缅甸(缅甸被拖垮了,清朝体量大就是可以为所欲为)。但是清军在与拥有欧洲雇佣军和燧发火器的缅军对阵时,明明可以在战争中提升自身军事组织、训练方法以及武备,却没有抓住机遇,丧失了契机,这是非常可惜的一个结果。
如果英国在乾隆时期向中国开战,清朝会提前革新吗
不会。英国真正达到巅峰时期是在19世纪中叶,虽然英国在乾隆所在的18世纪已经很强了,那时的英国已经是海上霸主,与法国在世界上竞争殖民地是英国的主要国策。但当时英国尚未完全征服印度,18世纪后半叶,北美进行了独立战争以及建立美国后与英国对抗,同时,英国一直在应对法国大革命,组织反法同盟。英国无精力挑战一个当时的东方大国。
而此时,清朝国力尚可,人口迅速膨胀,八旗一直在征战大小和卓,如开战,清朝不一定会失败。
乾隆时期和俄罗斯打过吗
没有,乾隆时期和俄罗斯没有打仗,但是有交涉,主要是是土尔扈特部东归和平定准格尔部叛乱时期,叛乱头目阿睦尔撒纳叛逃俄罗斯境内,和俄国交涉。
土尔扈特部东归在乾隆三十一年,土尔扈特部回到清朝,清朝和沙俄交涉,平定准格尔阿睦尔撒纳叛乱,在乾隆二十二年,阿睦尔撒纳跑到俄国境内。理藩院和俄国交涉。
闭关锁国到底好不好为何乾隆拒绝马嘎尔尼被认为是狂妄自大
闭关锁国最终导致国运走到尽头,是乾隆一生中犯下的大错。当时的大英帝国已经属于世界一等一的强国,和中国相比只是财力稍微不如中国。开放程度和文明程度已远超中国。
鸦片战争前中国属于东方第一大国,但是乾隆拒绝马嘎尔尼也就错失了武备改革发展海军的良机,当时乔治三世为了表示外交诚意,让马戛尔尼把英国当时最先进武器和舰船模型献给了乾隆,并且马戛尔尼来中国的使团乘坐的风帆战列舰在当时就能装备近60门火炮,最新战舰是装有110门重炮的超级军舰。试想一下如果当时乾隆接受了这些,中国的海防将会是什么样的!乾隆当时的一句“天国物产丰盈,本不需互通有无”的大话直接导致中国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千载良机。
试想一下如果不闭关销国与国际接轨哪怕是当时接受了英国的外交贸易,这样武备资源会源源不断的发展起来。中国海战失利导致了日本后来通过海线直接登陆,如果中国战防随着中英通商发展强大起来,历史将会是另一个模样!
后来要打仗了中国才开始买战舰但是已经晚了,虽然买了当时先进的战舰但是之前的底子太弱加上清末已经腐败成风又成为甲午战争的一个败点。
1762年,乾隆为何会与缅甸开战以当时清朝强大综合国力又为何会铩羽而归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乾隆为什么不建议开战、1762年,乾隆为何会与缅甸开战以当时清朝强大综合国力又为何会铩羽而归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