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为什么政治如此枯燥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为什么不建议学政治学科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为什么高中政治课老师不好上,学生不愿意听
问渠那得清出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为什么高中政治课老师不好上,学生不愿意听?我也想知道原因呀!你一个“不好上,不愿学”,让高中政治真的好难看,好好尴尬呀!
但高中政治课自成体系,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系统性,在学生成人化教育过程中,具有塑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功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学好高中政治,于高考并学生健全人生的培养,更具意义。
就这样一门有意思的学科,大多数高中学生在政治学习方面有一种“死翘翘”感觉,都认为政治难学,不喜欢和反感政治,这是事实,而且是当前政治教学中最大的“政治”,是政治老师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的原动力,因时间关系,去掉许多大道理,浅谈几个原因。
一、碎片化的初中政治教育教学,打击了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
无庸悔言,高中生不是空降的,高中生是拔高拔尖的初中生,且高中许多知识,在初中政治教材里都能找到影子,因此初中政治的教学,为高中政治的可持续奠定了基础。
但由于种种原因,高中之前的中小学对政治课教学的重视不够,如开卷考试,教师欠缺,政治一直处于边缘学科,勾勾画画的读背,既没有激起学生的兴趣,又没有达到育人之目的,蜻蜓点水造成的知识碎片化,进而催化思维的僵化,一门本跟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就这样死掉了。
二、狭窄的知识面,对时政的漠不关心,造成其对政治生活认识的短视!
我敢断定,当前学生知识面是狭窄的,他们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娱乐而娱乐,电视看多了,手机抠烦了,却鲜有看新闻、读报纸、品经典等等习惯,进而造成其对世界的认知是片面的,如一部《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就会带坏多少个孩子,孩子们仅仅是模仿,却不知去粗存精思考,而家长的引导教育多是粗线条的。对孩子粗线条的锻造,容易形成学生认识行为的偏执,这就是所谓的喜好!
三、不良的环境与行为,也潜移默化持久深远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环境与行为,存在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与特定的文化活动中,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着人们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而当下,家庭、社区、甚至是学校的某些班级,都忽视了优秀文化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如此积累,学生对政治学习的积极性,就成渣渣了!
四、快餐式的只讲知识不讲方法技巧的政治教育教学与学生学习,打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俗话说,知识越学越多,书本越学越薄,有用的与无用的知识、重点与两点的知识处理,都需要讲究技巧的,而技巧是需要引导、模仿与消化的,那么多知识杂乱无章地堆在脑海里,背了忘忘了背那些痛苦的体验,别说学生,就是大人也是痛苦不堪的!故方法的引导,知识的梳理,简单复杂的割舍,有助于学生学习信心的坚定!
五、应试下的高中政治,没有过多的兴趣素质培养时间,有的是日甚一日的题海战术,因而会挫伤近半成绩摇摆的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素质和快乐,应是教育立德树人的本质,这是社会所公认的,但现状是,玩与不学,是大多数学生的快乐,在快乐教育氛围中,只有简单粗暴的素质,只有公主、少爷的野蛮成长,这个不多说,你明白的!
目前社会最大的公平,是无论贫富贵贱一律划线招生的高考。而高考,是少年进入成人最后的考试,因此高中政治教育教学是在高考指挥棒指引下进行的,无论你的课讲的多么素质完美快乐,唯一的检验标准就是高考成绩,说句不客气的话,高中老师凡有野心的,谁玩素质快乐,三年之后就死翘翘。而成绩是榨来的,一斤骨头四两油,到最后学生恨死政治老师了,政治老师也恨死自己了,而跃龙门的鱼儿,从此快乐了,不久便素质了。
六、批判创新精神的欠缺,是高中学生政治学习创造性泯灭的主要原因。
目前高中政治(以河南为例)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哲学生活》《文化生活》四本,各由四个单元组成,共十六单元,四百多个考点,知识看似较多,高考却是有限,因此每个单元高频热频考点不多,次重点、黑马题也很有限
高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目录也纳入在教学要求中,但学生基本上不讲目录不谈框架不讲系统,因此知识仍是破碎与杂乱无章的。
高中政治教学讲究重点与两点,针对高考试卷,老师引导出每一单元每一课的高频热频考点要求熟记,并结合典型题例感悟尝试,这是讲重点;两点内容多用于选择题,读懂看懂即可,但学生仍是全面撒网,不懂重点逮鱼。
高中政治教学即讲质量,更讲效率,但学生只求数量而不究质量,做题随意性宽泛性不假思索性,缺乏必要的去粗存精的创造性批判,只讲感性不讲理性,进而造成学习效率的底下,失去了政治创造性学习,也就失去了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主动性……
总之,高考是公平的,但教育教学资源师不公平的,从事文科学习的高中生基于政治学科的分化,更带给学生新的不公平,学的越学越好,不学的越学包袱压力越大,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负责任的态度提高教育教学技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谢谢邀请!
新高考政治该不该选
感谢邀请。针对你的问题,谢云峰老师分三个方面给你解答如下:
一、首先来了解一下新高考改革选课演化过程:
1、浙江试点七选三组合可选择35种组合
打破文理分科,将选择权还给学生“2014年浙江进行了高考改革试点,一举打破了原先文理分科的局面,迈出了高考改革的第一步。”2017年高校招生录取的考试科目为“3(语数外)+3(7选3)”,“7选3”的科目“一考两用”,其中“必考题”(70分)的成绩作为高中学考成绩,“必考题+加试题”(100分)的成绩作为高考选考科目的成绩。”
按照“7选3”选课规则,考生可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中任意选取3门故含有35种组合方案它们分别是:
2、上海试点6选三模式,可选择20种组合
以上海模式为例(6选3),2017年上海新高考一共有20种选考科目组合,如下图:
上图是上海六门科目选课的概念图,一共有20种组合,在上图中,我们将传统的三门理科标记为蓝色,传统的文科标记为红色。
每一个选课结果都能形成一个三角形,通过三角形里红蓝颜色的对比,能看出你的选课是偏文还是偏理,比如:
一般是三理纯理,三文纯文,两文一理偏文,两理一文偏理,不过,这里有两个特殊情况:
我们看到,当出现历史+化学+生物以及物理+政治+地理时,明明是二理一文,颜色却是红色多,明明是二文一理,颜色却是蓝色多。
因为物理和历史分别是理科和文科里的“强科”,所以搭配其他两门普科时,仍然表现出强烈的理科性和文科性。
以物理+政治+地理为例子,虽然是两文一理,但是由于物理一门,这个组合的学生就能满足99%的高校专业要求。
3、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等八省试点的3+1+2模式可选12种组合
3+1+2选科方式
“3”: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不分文理科);
“1”: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中,考生在物理或历史中所选择的1门科目;
“2”: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的2门科目
二、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选择政治的好处:
1、高二少学一科:因为政治要高二上学期结束才参加合格考,而理化生地史等学科在高一下星期结束课程,那就意味着,如果不选政治,高二上学期就要多学一门政治,而如果选政治,则不会存在这个问题。
2、赋分“分母”较大:艺术生、体育生和其他文化课较差的学生一般来说只能选择政史地组合,选择整治的学生多数是这种情况,这就意味着“分母”比较大,如果你政治学的比较好,就完全可以选。
3、考研、考公务员有用:大学政治是公共课,也是必修课!考研需要考政治,不管你考哪个专业;考公务员也有大量政治的内容,这对你以后都有帮助。
三、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选择政治的弊端:
1、选择人数少,组班难:选择人数越多的学科,组建班级越容易;选择人数越少的学科,组建班级越难。因为选择政治学科的人数少,那么组班就出现了困难。比如学校可以组建2个政史地班,但是你选择理化政组合,你的政治学科就得走班,而学生只要走班,对学习状态都会有一定的冲击。
2、内容变化大,得高分难:“得分容易,得高分难”,这是政治学科的特点。政治学科的特点就是和时政联系密切,学生往往到了高三,课本就“过时”了,需要到高一借新教材,这种情况下,原来背诵的大量内容可能就使用不上了。另外,由于新高考对能力要求较高,即便背诵了大量的内容,也未必能得高分。
3、选择人数少,赋高分更难:新高考实行“等级赋分”模式,选择人数对于赋分很关键。比如有1000人选择这一学科,前1%就是10人可以赋分90分以上;如果有10000人,前1%就是100人可以赋分90分以上,显然后者机会更大。由于政治选课人数少,赋高分就会比较难。
总之新高考政策,选科固然可以某些程度上“扬长避短”,但是,选科不仅仅会影响未来所报考的大学的属性,还会影响未来的就业。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就业都是大学对口专业,但是有一些职业的专业性还是很强的,比如:你想要学医,选科史地政肯定是不行的,所以科学理智面对新高考,不要盲目跟风,踏踏实实学习,才是王道。
高考改革后,政治学科是不是边缘化了
高考改革现在3+3,3科高考,三科会考,明白人都知道,这样的改变后能够拉开分数的只有语数外了。其他的六科,都是按各自的条件斟酌选择,不存在边缘化的问题,一切为了高考。
为什么政治如此枯燥
政治,大多是单纯的理论学习。比较枯燥。通过学习理论,明白一些道理。发展规律。
它没有物理化学那样的学科,很多重大定理,都可以通过做实验来验证。而做实验,可以极大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相比较,政治学习,更多的是死记硬背和阅读分析。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