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为了给孩子筹备出国留学的费用,我从一个公务员科级干部改行去月子中心当保姆值不值和公务员生病不建议提拔重用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为了给孩子筹备出国留学的费用,我从一个公务员科级干部改行去月子中心当保姆值不值以及公务员生病不建议提拔重用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为了给孩子筹备出国留学的费用,我从一个公务员科级干部改行去月子中心当保姆值不值
都科级干部了,孩子到了留学的年纪,那本身也有四十五上下了。
这个年纪,科级干部,在县里或者区里,也是个部门的头头了,但是作为女干部,还没到副处也就没有什么政治生涯了。
反正我见到过不少东部沿海城市的女干部,科级副科级,孩子在国外的,没听说谁还要辞职打工赚钱的。真不知道这这样的运作能力,怎么能混到科级的。这个问题一看就知道不是真正的公务员提的问题,又是有些人咸吃萝卜淡操心。
可以谈谈你的公务员生活吗
1998年从警校毕业至今,一转眼工龄已23年,始终觉得自己还是年轻人,可仔细一想,已是中年人了。今天看到这个问题,不由得就想回答一下,也想捋一捋自己这些年的工作经历。
我毕业于XX省司法警官学校,学的是JY管理专业,当时的学历是中专,但当年的高考分数是超过了一些普通本科院校的师范、林业等定向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了。
之所以选择上jing校,真的是因为从小我就喜欢police这个职业,说得再现实一些,那是真的包分配工作啊。
当年128斤的小伙比现在182斤的大叔真的是要帅好多,能看出哪个是我吗?后面有两张去年的照片可做参考
到了98年毕业的时候,由于当时的认知不到位,终于领教了选择的重要性。
当年高考的时候,我走的是统招名额,我们班有三分之一不到的名额是统招生,三分之二的是定向或协议委培的。统招考生的平均分是要高出二三十分的,学费是400元一年,定向和委培生是每年要交2800元,当年我和其他几位统招生同学还因为每年少交那2400元而产生过一些优越感呢,甚至内心里想当然地觉得,定向的就得去指定单位,而统招生可以全省、整个zf口来选择工作。
真正到了毕业季,定向和委培生都明确了去向,有去jy工作的,有去公安部门的,而统招生基本都是哪来哪去,生源地是哪儿就分到哪儿。
98年7月,我拿着派遣证到老家所在县城的人社局报到,县人社局的一位科长接待了我,是什么科我有点记不清了,是公务员管理科还是人事科我现在说不准,反正科长是一位40多岁的男士。科长当时给我开了起薪通知书和介绍信,让我拿着去司法局人事科报道,到了司法局人事科,科长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介绍了一下司法局的基本情况,说局长和两位副局长都不在家,但是都听说了要新分来一个小伙子。
科长说,按局长的意思呢,我是要被分到一个镇的司法所去工作的,那个镇离县城28公里,但是编制呢暂时落不了,是因为暂时没有空编,得等编制空出来再落编制,如果选择上班呢也可以,暂时不上班等落编的时候再来也行。
我跟他说我考虑一下,就回家了。
第二天,我坐上去往另外一个乡镇的客车,去看了一个同校上届的师兄,他早我一年毕业,在一个镇的司法所上班一年了,我也没打招呼,直接就去他单位找他了。他所在那个镇政府当年还是由四趟平房围成的四合院,尽管没打招呼,却也没扑空,一去就找到人了。
中午,师兄带我到镇上的一个朝鲜族饭店,要了四个菜一个汤,我俩还合作消化了一瓶白酒。结账的时候,师兄掏出一沓钱来,看上去能有四五百的样子,有两三张一百的,两三张五十的,还有几张十块的,摞在一起然后对折的那种叠法,所以看起来是有点厚度的一沓。
当时我问师兄,一个月工资多少钱,他说380多,1998年,新参加工作的基层公务员的工资基本上也都是那些吧。而我上警校期间,每月父母给的生活费是500块。我心想,这我要是有个儿子也上警校,工资全给他都不够用啊……
后来我才知道,我师兄口袋里的那些钱基本上也就是他当时的全部家当了,他是习惯于把钱全部带着的,也是习惯于把钱叠的板板正正随身揣着,以备不时之需的,请我那顿饭,他花了一百多,基本上是他小半月的工资。
当年乡镇司法所的工作环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旧的办公桌椅,门窗还是木头的,以至于多年后看到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祁同伟大学毕业后到一个乡镇司法所工作的剧情的时候,我脑子里就会立刻会浮现出20多年前去看师兄时的场景。
说实话,我一直觉得我不比那些留在省城工作的同学差,甚至很多地方我是有点小小的自负的,可说那些,有啥用。
当时我可以选择的就两条路:一是服从局党组分配,到那个离市区28公里的乡镇司法所去工作,边工作边等着落编,二是自己选择出路,去应聘一个工作。
其实落编是没有问题的,因为那时候是包分配的,只是早晚的问题。
想了几天,我决定,暂时先把工作放这,我自己回到省城去找一份干销售的工作。跟我妈妈要了500块钱,在9月18日那天,坐了4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回到了我依然留恋的省城。
当时我的警校同学多半都已成为了光荣的人民警察,有公安民警、监狱的司法警察,只是臂章上的两个字有所不同,个个英姿飒爽、器宇轩昂、风流倜傥、羽扇纶巾的。
而我,要在身上的500块钱花光之前找到一份工作。
回到省城,我投奔的是还在上大学的曾经的高中同学,人家本科四年,还没毕业,我就去他们的男生寝室蹭吃蹭喝。白天出去找工作,晚上去同学那找宿。
半个月后,我终于被一家厦门的电子企业相中了,分公司的老总决定派我去一个地级市去开拓市场,当时,主营产品是影碟机、家庭影院等产品,这份工作我很珍惜,我所负责的区域有8个县市,基本上每天都在出差。
那时候真的是年轻,整天奔波也不知道累,当年,也正赶上影碟机市场爆火的年代,到哪个县城都是跟当地排名前三的家电零售商合作,那时候还不流行叫卖场,也不习惯管老板叫什么总,都是李哥、张哥的,但是那些“哥”比现在的好多“总”要有实力,那时候,一天纯利润过万的“哥”就有十几位。
我第一个月的工资到手是3650块,当时的摩托罗拉掌中宝308C是3850元,买它。当时好像还挪用了两三百的公款,那时候每天身上都有几万、几十万的货款在经手,没贪污过啊,最严重的就是这次买手机挪用的那点钱了,不到一个月如数归还。
当时的手机号是接打都花钱的,接电话都要4毛钱一分钟。我给警校时同寝的一个好哥们打了个电话,他当时是在一个县公安局的经侦科工作,当告诉他我的手机号码时,他似乎不太相信是我的。大概一周后,一个座机电话号打了过来,那边传来不太大的声音:“哥们,是你吗?”,不愧是搞经侦的同志,问话之前还是很谨慎地做了个确认。
我用一个人民警察十个月的工资买了一部手机用,现在看来,有点奢侈了。
之后的几年里我又应聘到总部位于广东惠州的一家知名的家电企业,也是做销售工作,又干了几年,在外漂泊的经历有很多,今天在这里不多赘述了。
2006年,老家司法局换了局长,新局长让人秘科长通知我回去上班,说如果不回去,那公务员的身份就保不住了,当然了,局里也缺年轻干部。
从98年到2006年,8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很多事,这期间,我已娶了妻,买了房,买了车,也参加了公务员过渡考试,于是有了落编的事实。但落编后,我在外已经有了万元左右的月薪,每个月通讯补助都是800元的标准,光是出差补助一项都比我回去当公务员的工资要高,所以在没回去上班的8年里,我一直跟局长谈的是我会积极的为局里提供有价值的招商引资信息,帮助局里完成一些招商引资的任务。那个时候,我们当地政府正大力招商引资,甚至鼓励在职人员领创办企业,所以我当时那种停薪留职的状态也是局里认可的。但是后来风向变了,新局长要求我立刻回去上班。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我决定还是回去吧,当时我毕竟还没有内心强大到可以把公务员身份随意放弃的程度。
这里要感谢老婆,当时我俩在外都发展得还算凑合,为了我,她也必须放弃干得不错的工作,一起回到不是她家乡的我的老家去生活。
2006年3月份,我回到老家司法局上班了。局里给我安排的是到人秘科当打字员,一个十几平方的办公室里挤了三张桌子,我的座位更是狭小,当时我已生长发育到了180斤,一坐就是三个多月,一顿智能全拼的敲啊,打了几百份材料是有了吧。后来前打字员休完产假回来上班后,局长才又把我调到宣传科,协助老科长负责普法宣传工作。
2007年夏天,全市(县级市)组织副乡局级后备干部考试,实际上就是副科级后备干部考试,在县城,副科级实职那就是领导了,我当然要报名参加了。
当时是那个市组织的第6次后备干部考试,有时候是一年一考,有时候是两年一考。我局里的同事里有人是参加过前几次考试的,据说有参加过前5次的,对于他们,考试的形式是不陌生的。而对于我这是全新领域的挑战,通过笔试、面试要确定30名后备干部。笔试我不占优势,成绩是56名,好在前60名是能入围进入面试的,在面试阶段我只是发挥了正常水平,拽下了28人,最终的综合成绩是28名,成功入围。尽管名次不突出,但是给组织部的常务副部长和党校常务副校长等一众考官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一个才回体制内一年多的人,在公文写作上真的就是小白一枚,幸好那年笔试里天文地理诗词歌赋的占了一定比重,要不我可能连入围进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当时局长要求35岁以下的年轻同志必须参加考试,全局共有11人参加,他们中很多人都很优秀,里面有两人都是超过390分通过司法考试的选手,应该不弱吧?但是最终幸运入库的就我一个。
接下来,便有了组织部的抽调,以后备干部的身份参与了全市的一些中心工作,自己也得到了历练。
2008年,副乡局级领导干部公选开始了,要求报名对象必须是后备干部库中的人选,我必须报名啊。
当时是6个乡镇副职岗位,27名后备干部报名,经过笔试、面试,综合成绩我第3,于是顺理成章地到了一个乡镇去任副乡长一职。
乡镇副职,官不大,但是从回去参加工作到副科实职,两年半的时间里我跨过了很多基层公务员一辈子都难以跨越的小壕沟。
那个时候没有现在的职级并行,乡镇领导职数也不像现在这么多,我下乡的时候,政府里五十几岁都当爷爷了还是科员的是普遍现象。
到任后,班子成员里我是最年轻的,党委书记大我6岁,乡长大我11岁,人大主席大我16岁,还有一个女副乡长大我10岁,武装部长大我18岁。当时我自己都感觉自己是属于年轻有为的那种,当时在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里看到一个副镇长上去征婚,我还在心底里笑话他,不是笑话他征婚的举动,而是笑话他那么大岁数才干到一个乡镇副职……
2020年五一小长假再回当年工作地
结果我这一干就是7年,在这7年当中,除了计划生育和党务工作我没有分管过,其余的农、林、水、畜牧、综治、司法、信访、土地、安全生产、招商引资等工作我基本都管过一遍。
七年当中也不是没有遇到过转任或提拔的机会,其中被市委组织部抽调一年半的时间去京津唐地区参与全市的招商引资工作,也接触了书记、市长,在即将迎来曙光的时候我闹着玩似地参加了省会城市市直机关的公务员遴选考试,结果没有压力的应试真的就发挥不错,于是离开了乡镇来到省城工作。
至于说乡镇工作的感受,我觉得,7年的历练使我收获了很多。乡镇工作很辛苦,春秋两季要防火值班,雨季要防汛值班,我们那个乡辖区内有20个村子52个自然屯,其中就有几个村是修建高速公路时涉及到占地的,在中铁某局建设完工撤走后,其中一块拌料场答应给复耕的土地达不到复耕标准,我还因为老百姓的利益跟某局领导一顿干,最后通过多方协调来的资金支持,给利益受损的百姓做了相应的补偿。
三楼最左侧那扇窗是我曾经工作过的办公室的
乡镇工作尽管饱含酸甜苦辣,但是只要你真心付出,真的为老百姓办实事,一定会感到人生的充实,收获很多真情实感。我离开乡镇6年了,至今仍有一些村书记到农业大学参加培训的时候会打电话给我,我会请他们吃饭喝酒唠家常。
乡镇的工作经历是一个人职业生涯中的宝贵财富,即便是来到省城,除了级别上和机关的处长们相比是吃了一些亏,但是这些处长甚至局长们也不会小看有过基层经验的同志的。
说了这么多,也不知道您是否看烦了,感谢您耐心地阅读。
今天出于篇幅的考虑,回到省城之后的工作感受暂且不说了,如果朋友们感兴趣,可以留言给我,我视情况再考虑是否续写吧。
你对农村的乡村医生有什么好的建议他们经济条件怎样
应该取消乡镇卫生院,现在的卫生院不干活,与乡村医生挣饭吃,工作有乡村医生干,经费卫生院用,只有取消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将原卫生院和原卫生室工作人员重新聘用,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有县卫健局在人,财,物,统一管理,才能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解决干活的拿不到钱,不干活的光拿钱,才能解决乡镇卫生院大病看不了,小病不愿意看,医疗资源闲置浪费,从根本上解决乡村医生保障的问题。
县直公务员有机会到乡镇任副镇长,可以去吗
30岁之前可以去,超过了30岁还是安心在县城吧。理由很简单,现在乡镇班子成员平均年龄都只有30岁左右,一个大龄青年去乡镇干副镇长任职没有优势。
30岁之前为什么可以去?
干部任职年龄是个宝,年纪小就任副镇长,再干五年提拔晋升的机会多。本单位就遴选了一个副乡长,30岁考到本院感觉一个乡镇也只有镇长和书记有发展前景,多数副镇长在乡镇调来调去,不能提拔,也难以进城,副乡长转为乡长实在太难,多数乡镇党政一把手都是从县市直单位空投下来。年纪大了去乡镇任职镇长,超过了提拔年龄,跟镇长和书记都会无缘。现在乡镇镇长和书记都是县处级主要领导后备干部,将来的县长和县委书记多数都会在有乡镇党政一把手任职的干部中产生,乡镇干部年轻化趋势从今年的换届中可见一斑。
30岁以后了,去乡镇任职要慎重。这个年龄段的的人了,上了老下有小,家里没有两个年富力强的老人带小孩,没有老婆的体谅支持,去乡镇任职也难以安心。乡镇平台太小了,想提拔晋升的人却很多,在县里任职,提拔晋升多般靠关系背景,那些三两年一个台阶的人,工作能力其实跟很多人差不多,但为什么他可以提拔快,背后的套路大家都懂的。
年纪大了没有继续提拔的优势,不如在城里好好干,争取在职级上晋升,解决了四级主任科员,在县里工作也没有了遗憾。30岁以后,好好干,争取任个股长,成为了县直单位中层干部,提拔晋升还是有机会,之前职级上晋升比普通干部要多。
以上是个人不成熟的建议,如果有关系背景,下乡任职解决职级快,三五年就进城了,去乡镇任职只是一个过度,丰富履历罢了。
关于为了给孩子筹备出国留学的费用,我从一个公务员科级干部改行去月子中心当保姆值不值和公务员生病不建议提拔重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