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3次大便和3天1次大便,哪个更可能是肠癌 医生说清楚了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哪几类人群需要定期做肠癌筛查,青少年不建议做肠镜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淋巴瘤到底可怕不可怕
  2. 为什么很多人不建议喝粥
  3. 大肠癌目前是高发癌症,能够早期发现吗
  4. 哪几类人群需要定期做肠癌筛查

淋巴瘤到底可怕不可怕

这是淋巴分布的一张简易图。稍微有些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淋巴遍布全身。那么得了淋巴瘤,岂不是坏哉?岂不是免不了全身扩散?其实不然。

淋巴瘤临床上分80多种,和细菌感染有关的,甚至可以口服药物就可以临床治愈。

北京肿瘤医院淋巴瘤专家刘卫平曾表示,淋巴瘤和肺部、肝部等部位的肿瘤相比,不过是小肿瘤,发病率排在10多位开外,而临床治愈率(5年生存率)一般在2/3左右。

所以,淋巴瘤并不是那么可怕的肿瘤。

淋巴瘤的发病原因,和某些感染有关,也和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化有关。高油高脂高蛋白高营养的饮食,都是不利于防癌抗癌的,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淋巴瘤的诱因。

一般来讲,如果出现发热、盗汗、消瘦和全身淋巴结及肝脾肿大,那么要高度怀疑是淋巴系统疾病发生。在诊断方法上,通过胸片、B超和CT等都可以查出深部淋巴结肿大,而确诊必须经过淋巴结病理检查才行。

科学认识疾病,才是防病的前提。科学认识淋巴瘤,也是这样的!

靠谱的健康科普,关注辽沈名医!

为什么很多人不建议喝粥

喝粥,是几千年老祖宗留下了的生活习惯,也是我们早餐的重要内容,哪里用的着“很多人”建议?

1,中国人吃什么早餐?绝大多数人,早晨应该是稀饭咸菜,如果丰盛一点,加上馒头花生。再奢侈一点,就加上鸡蛋咸鸭蛋。在家吃腻了,偶然上街吃早点。天津,早点比较丰富,稀的,有面条、豆腐脑、豆浆、锅巴菜、馄饨、云吞;干的,有大饼、果子(油条)、炸糕(麻团)、包子等等。

2,几千年来,都是这样过来的。大多数人养成了习惯。一个地方的饮食,大凡和这个地方的气候有关系。为什么南方北方普遍都喝稀饭?比如夏天,天亮和太阳出来大约有两三个小时是下地干活的黄金时间,等太阳大了,赶快回家。因此,必须争分夺秒,做早餐必须简单。稀饭,就可以很快煮熟,就一点咸菜,很快解决问题。

3,稀饭的好处。除了上面说的方便。另外一个因素就是省钱。稀饭咸菜,吃饱了一个人也就一元钱;加上馒头、花生,也就2元钱。但如果上街买早点,怎么说都得五六元,如果吃馄饨,那就需要10多元。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健康。那么多中国人喝稀饭,第一,中国人口全世界第一。第二,中国人够聪明。这还不够吗?明显,中国人饮食比较清淡,中国人肥胖的比例不大。

天天在街上吃早餐,就够呛。油炸食品火气比较大,牙齿痛起来要老命。馄饨云吞,馅是不是干净很难说。

4,如果按照个别人的提议,吃得就不一定健康。就是土不土,洋不洋的牛奶面包火腿肠。大多中国人不习惯、不适应、吃了不舒服。早餐吃肉,如果是我难受一天。

大肠癌目前是高发癌症,能够早期发现吗

没错,大肠癌(结肠癌)是非常常见的肿瘤,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以40-65岁人群发病率最高。近20年来尤其是大城市发病率明显提升。

如何较早期发现结肠癌的存在呢?我想有两方面的东西要注意。

第一,要重视相关的症状。事实上,结肠癌早期通常无特殊症状,所以,如果试图通过临床表现来发现早期的结肠癌可能是不显示的,因为一旦有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腹痛、腹部肿块、肠梗阻、慢性贫血等等症状时,说明结肠癌已经不是早期了。

但不论如何,排便习惯改变及粪便性状的改变仍然是结肠癌最早期的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腹泻、便秘、粪便中带血等等,但这些症状都不特异,并不能据此就认为是结肠癌。比如腹泻、便秘,大把人便秘啊,但不是所有人都是结肠癌,更多的是只是单纯便秘而已。而粪便中带血这个值得警惕,如果是痔疮的便血,应该是大便和血泾渭分明,如果是结肠癌的便血,应该是两者融为一体的。但也不一定。

第二,必须借助必要的检查才能早起发现结肠癌。如果是直肠癌,那么直肠指检相当重要,医师直接把食指深入你的肛门直到直肠,如果直肠有肿块,能摸到,但如果肿瘤在其他结肠(比如降结肠、横结肠),距离肛门太远了,手指根本到不着,所以直肠指检并不能发现问题。这时候就需要借助结肠镜了,医生会用一个内镜从肛门捅入,掰开菊花,直捣黄龙,说起来恶心,做起来也恶心,但其实这是相当有帮助的检查。有没有结肠癌,一看便知,看到肿块之后,还能钳夹一部分组织出来化验做病理,看清楚是不是肿瘤、是哪种肿瘤。

上述说了,结肠癌早期症状多不明显,容易被忽视。所以,学界内认为,凡是超过40岁的人,有下列任何一项表现都应该列为结肠癌的高危人群:

1、I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

2、有癌症史或者肠道腺瘤或息肉病史;

3、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4、以下五种表现有两项以上:粘液血便、慢性便秘、慢性腹泻、慢性阑尾炎及精神创伤史。

对上述高危人群,最好是做结肠镜或者X钡餐检查,一般来说都能明确诊断。

早期发现结肠癌,更关键的还是自己,自己有这个意识,那就有机会。如果自己都是浑浑噩噩,直到肠梗阻了才知道来看医生,那么基本都是晚期的了,晚期结肠癌,非常悲惨。

哪几类人群需要定期做肠癌筛查

以下回答摘自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傅传刚教授主编的《大肠癌100问》图书中的第31问:社区经常组织大肠癌筛查,其意义何在?哪些人需要筛查?何时开始筛查?有哪些筛查方法?

1.年龄大于50岁的人群。

2.既往有大肠息肉、大肠癌、血吸虫病、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等病史者。

3.家族成员中有大肠息肉和大肠癌病史者。

4.长期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和长期酗酒者。

5.有大肠癌的可疑表现者:有便血、黑便或长期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者;大便有粘液、脓血者;大便次数多、不成形或腹泻者;近期出现的排便困难或者大便不规律者;大便变细变形者;长期腹痛、腹胀者;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消瘦者;不明原因的贫血者;不明原因的腹部包块者;不明原因的CEA升高者;长期便秘久治不愈者;慢性结肠炎久治不愈者。

一般人群的筛查方案:

根据美国NCCN发布的大肠癌筛查指南,一般人群的筛查方案有以下几种:(1)50岁以上人群每年检查1次粪便隐血,阳性者行结肠镜检查。(2)每5年做1次乙状结肠镜(长度至少大于60cm)。(3)每10年做1次全结肠镜检查。(4)每5年做一次CT仿真结肠镜。(5)每年查1次粪便隐血+每5年做1次乙状结肠镜。以上五种筛查方案任选一种就可以了,目前还没有证据表面哪一种筛查方案优于其它方案。如果全结肠镜检查未能完成全部大肠的检查或者肠道准备不好,则需要重新复查全结肠镜检查或者采取其它的检查方法。

在美国,一次全结肠镜检查平均需要花费3000美金,价格非常昂贵,而乙状结肠镜则相对便宜很多,所以推荐行乙状结肠镜检查。而我国行一次全结肠镜检查仅需300元人民币。所以,我国很少做乙状结肠经检查,通常是直接做全结肠镜检查。全结肠镜筛查的频率也高于美国,一般推荐50岁以上的人群每3-5年行1次全结肠镜检查。

高危人群的筛查:

1.一级亲属患大肠癌史者:直系亲属中60岁前患过大肠腺瘤或55岁前患过大肠癌者,每1~2年需行结肠镜检查1次。

2.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家族成员:应每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一旦有多发息肉应预防性切除全结肠+直肠。

3.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HNPCC)家族成员:应从20岁开始随访,每1~2年行全结肠镜检查1次,40岁以后每年检查1次。观察结果表明,从20岁开始患大肠癌的危险性增加,而且小腺瘤可很快发展为癌。

4.既往大肠息肉(腺瘤性息肉)者。结肠镜检查如发现多发腺瘤或1个>1cm的腺瘤,应内镜下切除,并且每1~3年复查一次全结肠镜。任何大小的息肉均可癌变,息肉越大癌变的危险性越高,而与形态无明显相关,大量的临床、病理及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腺瘤的癌变率为1.4%~9.4%,多数大肠癌是由腺瘤癌变而来,整个癌变过程需10年左右。

5.曾患大肠癌者。术后第1年进行1次全结肠镜检查;如正常,3年后再复查;再次复查仍正常者,可每5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任何一次全结肠镜检查发现大肠腺瘤,则应按腺瘤进行监视检查。

6.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多年不愈、病变范围较广的溃疡性结肠炎,应在患病8年后,每1~2年检查一次全结肠镜;如病变仅累及左半结肠,可以在患病15年后进行监视检查。

由于大肠癌高危人群患病危险更高,对这一人群直接采用全结肠镜普查。

哪几类人群需要定期做肠癌筛查和青少年不建议做肠镜吗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台湾名主持因肠癌去世,快看看,哪些人群要定期做肠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