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为什么一直没有打开,打开以后对中国会有什么帮助吗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秦始皇陵为什么一直没有打开,打开以后对目前的中国会有什么帮助吗,中国为什么不建议挖墓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怎么那么多人总是讽刺考古认为那是盗墓
  2. 秦始皇陵为什么一直没有打开,打开以后对目前的中国会有什么帮助吗
  3.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大案要案
  4. 乾陵为什么不开挖

怎么那么多人总是讽刺考古认为那是盗墓

考古不是盗墓!考古不是盗墓!考古不是盗墓!重要的事情估计说三万遍还是会有人把考古等同于盗墓吧。作为一个半考古专业的来讲一讲我自己对于考古与盗墓认知吧。

很惭愧的说,第一次接触到考古这个名词是从《盗墓笔记》这本小说里来的。那时候我也幻想过穿上帅气的衣服,经历重重的冒险,带着主角光环逃出墓室,再把宝贝交给国家不留名,就是这么侠气又不失正义。可是真正的考古告诉我盗墓就是盗墓,无论抱着怎样的想法,盗墓就是犯罪,就是破坏国家利益。

网上有人说考古就是官方盗墓,他们根本就不明白什么样的墓可以发掘,发掘后的文物和遗址如何保护,考古的目的在于什么。

(玉猪龙-红山文化)

定陵的发掘确实是一个失败的案例,但是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绝不发掘没有被盗的墓穴,这也是为什么秦始皇陵、乾陵等大型墓葬一直没被发掘的原因。这里也说到了一个概念“抢救性发掘”,抢救性发掘就是在遗址遭到或即将遭到人为或自然的破坏的情况下被动的进行发掘。所以,考古的最终目的是保护,而非破坏。考古是一项严谨的工作,所有遗址都要进行勘探,确定遗址大体范围,然后挖探方,一层一层清理遗址。所有步骤都需要记录,现在的科技也是越来越发达,考古工地也会利用高科技仪器来辅助发掘。出土的文物会在现场进行简单的保护,然后被送到实验室进行全面的检查,清理,修复。

(盗倔现场)

前文一直用“遗址”两个字,是想告诉大家考古不仅仅是挖墓,聚落、城址、墓葬、窑址等遗迹都是考古学者们发掘、研究的对象。“地层学”“类型学”才是学者们手里真正的武器,地层学让我们知道遗址的叠压打破关系,推算相对年代。类型学让我们明白器物特点和演变过程。被发掘后的遗址或者回填或者建为遗址博物馆,这些都是对遗址的保护。

试问盗墓贼会怎么做呢?不顾一切破坏墓室,为了拿走“值钱”的宝贝,破坏棺椁甚至把墓主人的遗骸丢出,再把宝贝卖给国内或国外的私人“收藏家”手里,文物从此不见天日。所以,考古和盗墓如何画上等号?

(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

“被告人姚某忠犯抢劫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倒卖文物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人民币20万元,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这是对红山遗址盗墓大案头号主犯姚某的审判结果,同时以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判处3名被告人无期徒刑,判处多名被告人有期徒刑3—15年不等,并处罚金。

真正的考古学家会彪炳史册,而盗墓贼面对的是无尽的唾骂和铁窗。

秦始皇陵为什么一直没有打开,打开以后对目前的中国会有什么帮助吗

秦始皇陵是中国第一位皇帝的陵墓,必然有着巨额的金银财宝和古董文物,但是自从1974年发现秦始皇陵以来,几十年了只挖掘了皇陵外围的兵马俑,主题陵墓一直没有被挖掘。这样很多人不理解,都已经发现了陵墓,为什么不把它打开,把里面的文物拿出来呢?

这其中涉及到的东西太多了,一不小心就会铸成大错,且听我分析一下其中缘由。

1、技术条件不成熟,没有把握保护好里面的文物

挖掘陵墓并没有想象那么简单,很多人以为直接用挖掘机不断掀土就行了,大错特错。

首先要弄明白我们挖秦始皇陵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的目的是保护里面的文物,研究历史文化,其中重在“保护”两个字。帝王陵墓一般都设置有机关,用来保护自己墓葬不被盗窃,威胁前来盗墓者。秦始皇陵作为中国目前为止发现的占地最大、建造时间最长、修建人数最多的皇陵,自然有着非常复杂的内部结构和机关,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据《史记》记载,皇陵中的布局“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意思是秦始皇有可能在自己的墓地用水银模拟了一个世界,追求另外一种永生。考古学家也证实了这一点,秦始皇陵内有大量水银(即汞)。水银是一种有毒物质,如果一不小心,这水银就会造成泄露,危害周围生态和生命安全,同时水银挥发造成墓地坍塌,损失不可估量。

其次,皇陵古墓里面经过两千多年时间,早已变成真空无氧气状态,一旦挖掘,里面有的文物碰到氧气会立即氧化,灰飞烟灭。按目前的考古技术水平,还达不到有十分把握保护好文物的要求,自然就不能贸然动手挖掘。

2、皇陵占地面积大,土坡高,挖掘工程巨大,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高

秦始皇陵有多大?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没有概念,我大概描述一下。

经过2000多年变迁,如今皇陵土坡还高达76多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单独占地面积达56.25平方千米,据新闻报道有78个故宫左右那么大。据相关推算,要将这土坡挖开,单独施工费至少需要568亿元巨款。如果再加上保护措施、移民安置、科研经费,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守卫着主体建筑,即秦始皇的寝宫。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陪葬坑和墓葬,已探明的有400多个,其中包括“世界第八大奇迹”中的兵马俑坑。

在时间成本上,也是一个超长的过程。据悉,我国1976年至1986年开掘的陕西凤翔秦景公一号墓占地面积为5334平方米,耗时10年左右才能完成清理工作。而秦始皇陵面积达56.25平方千米,是秦景公一号墓地的46倍左右,不考虑深度和文物之多,意味着至少需要耗时460年左右才能挖掘出来。

如果用兵马俑坑的挖掘速度作参考,挖掘秦陵的时间就更加惊人,兵马俑坑挖掘了4500平方米,用了三十年左右,那么秦皇陵需要多少年?需要1600多年!这么长的历程,成本可想而知。

3、数量庞大的文物,需建设新的储存地和储存器具,还要花费大量时间、金钱、人力物力进行修复

秦始皇作为中国古代第一位皇帝,修建了长城、阿房宫等大型工程,其花费毕生精力修建的自己的墓地,肯定具有大量的陪葬品。

文物出土都是需要进行保护的,这就用到地方,用到大量金钱修建储存地和储存容器,这无疑又消耗过多社会有限资源。

一般文物经过上千年的时间考验,都已经残缺不全,出土之后必然要经过一番修复重现,这么多的文物,这个工程绝对是空前庞大的。所以,文物的处理也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现在还没有到达挖掘的时机。

4、吸取惨痛教训,文化瑰宝不容破坏

中国在挖皇陵方面是吃过亏的,有过很深的教训。1955年,郭沫若挖掘定陵,造成了中国考古史上的重大事故。由于当时技术条件不成熟,没有研究透彻就贸然开墓,造成了里面大量文物瞬间灰飞烟灭,给国家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当时定陵才几百年的历史,长期在无氧情况下,内部都已经腐化成这样了,更别说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秦始皇陵了。

鉴于这次教训,国家制定了禁止主动挖掘皇陵的政策,只保留抢救性和保护性的挖掘,至今没有改变过。这政策也是在保护中华文化艺术瑰宝,保存文物古迹。

那么如果打开,对目前的中国会有什么帮助呢?

挖掘皇陵对国家肯定是有好处的,主要有两点:

1、最直接的就是出土大量的金银财宝,文物古董,增加国家的经济实力。

2、对考古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具有突破性意义。秦始皇作为中国第一位皇帝,历史典籍对那个年代的历史记录遗留下来的较少,其墓地里面肯定有描述秦始皇经历的传记类文献,是我们重新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

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弊大于利,相对于挖掘成本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而言,这点好处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国家一直没有动土挖掘,让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一直在原地保存,留给子孙后代。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大案要案

谢谢邀请。

中国历史上大案要案为数不少,但真正称得上特大案件的,首推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扰乱朝纲,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大清帝国的毁灭。与此案并列的,就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案,这起反人类罪案,直接导致数千万中国人伤亡。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乾陵为什么不开挖

定陵出土的丝织品不敢动,一动就成碎末了;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文物,特别是丝绸,至今放在冰箱里冷藏不敢拿出来示人;当年挖掘在水里泡着的马王堆墓时,有一片藕片在水里漂着,很漂亮,可拿出来一见阳光就烂光了,跟鼻涕一样,只有痕迹,没有样子了;马王堆里的文物刚挖出来的时候,非常光鲜,但一天天看着它变化,却毫无办法,太无奈了……看到这些,就知道,开挖乾陵很简单,但挖出来的文物如果没有能力保护,挖出来还有什么意义?

(乾陵开挖容易,但挖出来的文物如何保存好是个难题。)

乾陵埋葬着盛唐时期的唐高宗李治和大周皇帝武则天,是我国仅有的一座两个帝王的合葬墓,也是目前所知唯一没有被盗掘过的唐代帝王陵墓,被誉为“唐陵之冠”。从其墓道被发现一直到2000年,陕西省一直想要挖开乾陵,但都没有被批准。

原因在于:其一,开挖定陵的教训,让人们认识到没有保护条件下就开挖帝王陵墓,是可悲的,等同于破坏文物;其二,周总理的“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的批示成为帝王陵不能开挖的规矩,也成为乾陵不被允许开挖的重要原因;其三,考古学界已经认识到,挖宝式的考古方式早已被国际学界唾弃,文明的成果不能当成商品,抢救式发掘并非最佳的文化遗产保护方式。

1.民工差点打开乾陵地宫,陕西曾拟定1959年7月1日打开地宫

(关中唐十八陵,保存相对完好的,要数乾陵了。)

最近去了一趟关中,看了关中唐十八陵中的两个陵墓,建陵和昭陵,都是依山而建,这是唐陵的特色。陵墓依山而建,也就是挖空了山成为墓穴,按说是很坚固的了,但唐陵的命运却很悲惨。《新五代史》中记载,有个叫温韬的节度使,将关中的唐陵挨个发掘了个遍。尤其是昭陵,墓也打开了,里面的珍宝抢掠一空,李世民的骸骨也被弄了出去,被富豪们当作文物收藏,北宋建国后宰相赵普特意花高价将李世民的骸骨购买下来,重新安葬。但这个温韬,挖遍唐陵,“惟乾陵风雨不可发”,意思是,挖的时候刮大风下大雨,没挖成。没挖成的原因,还是因为其山上的石头太坚固。

《新唐书》就说,“乾陵玄阙石门,冶金固隙”,十分坚固了。后来,又说黄巢40万大军挖了几年,也没有把乾陵打开;民国时期孙连仲的部队炸开了三层墓道石条,传说在爆破中突然出现了一条黑烟龙,卷得飞沙走石,砸死了7个士兵,孙的人马害怕了没有再挖等等。至于乾陵到底有没有挖开,或者被盗,也很难说,也有争议。

(乾陵的地宫差点被民工撬开,当然,其地宫应该不是这个样子。)

直到1958年11月27日,修建西安到兰州的西兰公路时,几个农民在梁山开山取石时,发现了雕刻整齐的石条,就报告给乾县人民委员会办公室,找到一个姓杨的干部,说不小心把武则天的陵墓炸开了。

杨干部赶紧报告给书记、县长,俩领导不相信,就让杨干部去现场考察,果然有石条。回去报告给县长书记,俩领导便上报给省里。12月4日,陕西省文管会听了汇报后,就派人去现场勘查,清理出了墓道口。这是乾陵墓道第一次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勘查清理时,当时有民工要撬开金刚墙,眼看着要打开了,被一个叫杨正兴的阻止了。这让乾陵躲过了一劫。不然,以当时的条件和环境,很可能乾陵的文物如定陵的文物一样,毁于一旦。

杨正兴要汇报给上级之后再做决定。他回到省城汇报后,省委一班子人大喜,如果能把乾陵打开,肯定对发展陕西大有好处。于是,陕西省当即成立了“乾陵发掘委员会”,并拟定在1959年7月1日打开乾陵地宫大门。

2.郭沫若力劝挖开乾陵,周总理回他:“十年之内不开帝王陵”

(周总理的一纸批示,让乾陵和其他帝王陵得以幸存下来。)

后来,这个委员会可能感觉到自己的决定是不是有点太仓促了,是不是要给国家文化部请示一下?他们吃不准省里有没有这个权利,就派人到北京向文化部及有关领导汇报。那时,全国还没有发觉帝陵的法律条文,文化部也弄不清楚这件事究竟该谁来管。为了慎重起见,便给周恩来总理送上了一份“乾陵发掘计划”。这个时候,周总理已经获悉定陵的发掘情况太差了,当然知道发掘乾陵的分量了。还有个情况,就是当时全国发生了大的自然灾害,他手里没多少钱,多少大事都没法办。于是总理提笔在报告上批示:“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

(郭沫若极力主张打开乾陵,就是想看看《兰亭序》的真迹。)

当时听到要开挖乾陵时,有个人特别兴奋。这个人就是郭沫若。他盼望有生之年能亲眼目睹传说中保存在地宫中的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手迹。所以,他打算以与周总理多年的老交情以及中国社科院院长的身份说服周总理。但当他讲完开挖乾陵的好处及必要性后,周恩来总理只说了一句:“十年之内不开帝王陵。”

此后,不主动挖掘帝王陵成为一项中央政策延续至今。在当时,多少地方都准备大动干戈挖自己地盘上的帝王陵,听了这话,估计小心脏都摔得稀碎稀碎的。

当然,郭沫若的心也是稀碎的,他失落之余,写下了“待到幽宫重启日,延期翻案续新篇”。到死,他也没有“延期翻案”。

3.定陵教训:万历尸骨被烧,丝织品一动就成碎末

(定陵挖掘后,不少出土的文物没有能力保存,是一个永远的遗憾。)

周总理之所以不让挖掘乾陵,是因为挖掘定陵的教训太深刻了。

是谁最先提出挖掘帝陵这一建议的,至今不可考了。但有案可查的是,1955年10月4日,由郭沫若、沈雁冰、吴晗、邓拓、范文澜等联名起草的《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可能是最早的。这份报告很快也到达了陈毅副总理和周恩来总理的案头。

这份报告让人很惊讶,因为发起人吴晗是北京市主管文化的副市长,又是著名的明史专家。当时的文化部文物局局长郑振铎、中科院考古所副所长夏鼐都很震惊,极力劝说称,当时的技术水平还难以承担这样大规模陵墓的发掘工作,出土文物在保存、复原方面的技术也不过关。但吴晗反驳说解放后人力物力有条件胜任这项巨大工程。郭沫若、吴晗还特别在中央领导人那里加强宣传攻势。最后获得了毛泽东的首肯。

(定陵出土的丝织品,用涂料防腐,涂料老化龟裂,丝织品跟着碎裂,太可惜了。)

随后,“长陵发掘委员会”成立,但阴差阳错,长陵发掘进展缓慢,便转移到了定陵。1957年5月,考古人员使用铁铲、手电筒等工具,打开了定陵地宫,取出丝绸、青花瓷等大量文物。但正如反对的人们所说的那样,出土的艳丽的丝绸很快变得类似树皮,大量文物未保存下来,万历皇帝的尸骨更是被红卫兵焚毁了。

最可气又最可笑的是,1959年9月30日早晨,当时的博物馆办公室主任指使民工说,上级要来检查,让他们把地宫清扫一下,把万历皇帝等三人的棺椁清理掉。这三个棺椁,被几十名警卫战士推进了山沟。一个星期后,考古大师夏鼐知道了,赶紧让博物馆找回来保护,但已经找不到了。被附近的村民捡走当木柴烧了。

(马王堆出土的文物,刚挖出来非常光鲜,但随后一天天地变化,毫无办法。)

定陵保存下来的文物,有些袍服的处理,都不尽如人意。比如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加入软化剂涂在半腐的衣服上。这种涂料是不可逆反的,不久涂料老化龟裂,丝织品也随之碎裂,太可惜了。

1965年,郭沫若等人再提发掘长陵,被周恩来总理予以否决。这也是后来,乾陵要发掘时被周恩来总理否决的重要原因。

著名考古学教授宿白说,定陵出土的丝织品是一个教训。现在不敢动,一动就成碎末了,万历至今才三四百年历史,乾陵有一千多年历史了,怎敢保证万无一失?法门寺地宫出土文物,特别是丝绸,至今放在冰箱里冷藏不敢拿出来示人,不是足以说明保护条件不过关吗?

中国考古学会会长徐苹曾回忆,当年挖掘马王堆墓时,墓被水泡着,有一片藕片在水里漂着,很漂亮,可拿出来一见阳光就烂光了,跟鼻涕一样,只有痕迹,没有样子了。马王堆里的文物刚挖出来的时候,非常光鲜,但一天天看着它变化,却毫无办法,太无奈了。

4.挖宝式的考古方式早已被国际学界唾弃

(陕西一直想挖乾陵,但都没有得到批准。)

陕西方面想要挖掘乾陵的心思,自从发现乾陵墓道后,一直就没有停止过。

一位国家文物局的前领导透露,陕西方面力主开挖乾陵由来已久。早在1986年就提出过报告;1995年9月西安召开全国文物工作会议,陕西省领导又提出来,国家文物局还是不同意。2000那边老山汉墓发掘后,陕西又有人提出“抢救性发掘”秦始皇陵、乾陵的计划,都被国家文物局予以坚决的否决了。

陕西提出“抢救性发掘”的主要理由是乾陵处于地震带,可能在地震中遭遇破坏,而且它还属于喀斯特地形,地下水会毁损文物。当时北大考古学一位教授刚考察完秦陵,他认为,秦陵几千年都没有震坏,等几十年就震坏了?他勘探时发现秦陵地宫保存得相当完好,抗震性能很强,地宫也没有进水。同样,乾陵也应当如此。

(考古不是寻宝,挖宝式的考古方式早已被国际学界唾弃。)

考古学家宿白说:帝王陵有些省份为何一直主张要挖?无非是受经济利益驱动。

事实上,想要挖帝王陵的,都是把考古工作当成了广告,把文明的成果当成了商品,从上到下把它当作商品来对待。其实,考古本身只有一个价值,就是历史价值,但时下经济价值人们最愿意听,主政的也最愿意讲。

有著名的考古学家就呼吁考古界要去除浮躁,仔细想一想:我们挖帝王陵到底是为了什么,要考虑到这是全人类的文物遗产。挖宝式的考古方式早已被国际学界唾弃。

其实,发掘本身就是一种破坏,它与保护是一对矛盾。这种抢救式发掘是否就是最佳的文化遗产保护措施?这种仓促发掘究竟是真正在保护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还是在保护名义下的合法破坏?我们应该扪心问一问:我们究竟要抢救什么?我们该怎样对子孙后代进行交代?

关于秦始皇陵为什么一直没有打开,打开以后对目前的中国会有什么帮助吗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秦始皇陵为什么一直没有打开,打开以后对目前的中国会有什么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