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张作霖回奉天为什么坐火车而不坐汽车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张作霖回奉天为什么坐火车而不坐汽车以及杨雨霆建议张作霖不坐火车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如何评价杨宇霆这个人
杨宇霆,原名玉亭,号凌阁,后改邻葛,取以诸葛亮为邻,有自况之意。辽宁法库人,生于1885年8月29日(清光绪十一年七月二十日)。其先祖世居河北滦州戴家岭。清同治年间,其祖父杨正荣携家逃荒,至奉天法库县蛇山沟村定居。杨正荣生有四子,次子曰永昌。永昌生四子,次子即杨宇霆。杨宇霆幼时聪颖好学,先后就读于本村毛麟兆私塾和铁岭县小江屯张秀才书馆。1904年,赴锦州考中清代末科秀才。清廷废科举办学堂后,考入奉天省立中学堂读书。1906年,被清廷选送到日本留学,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炮兵科第七期学习。
1911年,杨宇霆回国,任长春陆军第三镇炮兵见习队官。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杨改任东三省讲武堂教官。不久,又入奉天军械厂,历任科长、厂长。1916年4月,张作霖赶走段芝贵出任奉天督军兼省长,延请各方面人士,调杨宇霆任督军公署参谋长。张作霖“初谋巩定奉局,继则笼吉、黑二省于掌握”,先后平息了五十三旅旅长汤玉麟的叛乱,瓦解了奉天军务帮办冯德麟的势力,逼迫吉林督军孟恩远下台,驱逐黑龙江师长许兰洲等,攫取了东三省的霸权。这一切,都是“杨宇霆参预帷幄,而底于成功”的。
杨宇霆在协助张作霖统一东北的同时,利用与北京政府陆军次长徐树铮日本士官同学的关系,代表张作霖参加1917年4月和12月两次督军团会议,借支持“府院之争”段祺瑞一方,图谋向关内发展奉军势力。是年冬,段祺瑞以对西南主战政策失败而辞去国务总理一职,其心腹徐树铮向杨宇霆提出,以陆军部在日本订购的军火作为交换条件,请奉军入关,逼迫代总统冯国璋下台,并恢复段的总理职务。在杨宇霆居间联系下,奉皖双方达成协议。1918年2月,杨宇霆携带徐树铮送给的空白领取军械证件,率奉军五十三旅张景惠部开到秦皇岛,劫走了冯国璋本打算用来武装直系的价值四千万元的军火,这就是近代史上有名的“秦皇岛劫械案”。张作霖利用这批军火武装了三个混成旅,迅速壮大了奉军。3月12日,张作霖组织援湘军,自任总司令,以徐树铮为副司令,杨宇霆为参谋长,进驻军粮城,直接威胁冯国璋。23日,段祺瑞复任国务总理。从此,杨宇霆之名“崛起于东北,而渐震乎中原”。
1918年秋,徐树铮与杨宇霆合谋利用奉军之名,招募新兵四旅,在洛阳、信阳两地训练,发展自己的势力,引起了张作霖的不满。张作霖下令免去徐树铮、杨宇霆的职务,杨宇霆不敢回东北,遂依附徐树铮,历任总统府侍从武官、西北边防司令部参谋等闲职。三年后,张作霖以东三省巡阅使兼蒙疆经略使,统辖奉、吉、黑三省及热、察、绥三特别区,思杨宇霆人才可用,重新启用他为东三省巡阅使署总参议,赞襄军务及对日交涉事宜。1922年4月,杨宇霆被张作霖任命为镇威军总参谋长,参加了第一次直奉战争。奉军战败后,在杨宇霆的建议下,张作霖决心整军经武,以备再战。杨宇霆将奉天军械厂扩建为东三省兵工厂,并自兼兵工厂督办,大力改善奉军的后勤供应。同时,成立“陆军整理处”,充实东三省讲武堂,培训中下级军官,编练新军。经过一年整训后,奉军共编成二十七个步兵旅,五个骑兵旅,约有三十五万余人,实力大有提高。期间,杨宇霆先后将留日军官姜登选、韩麟春、于珍等人援引过来,逐渐形成日本士官派;而郭松龄凭借与张学良的关系,以北京陆军大学和保定军校的毕业生为主体,形成陆大派。由于杨宇霆“嫉视”郭松龄的崛起,支持郭的张学良也“事事受杨阻碍”,两派的矛盾自此开始。
1924年9月,江浙战争爆发,张作霖即以粤、浙、奉三角同盟为由,组织镇威军,以杨宇霆为总参谋长,率十七万大兵入关,向直系宣战。第二次直奉战争历时约有两月,奉张大获全胜,入关与冯玉祥推段祺瑞为临时执政,杨宇霆的声名也煊赫一时。1925年8月,段祺瑞执政府任命杨宇霆为江苏军务督办、姜登选为安徽军务督办,奉张势力达于苏、皖两省。杨宇霆到南京任职后,以胜利者自居,对直系将领、军务帮办陈调元多有歧视。陈遂与浙江督办孙传芳秘通款曲,共同反奉。10月初,孙传芳举兵进攻松江、上海,陈调元在南京策应,杨宇霆被迫离苏北上。
本来,奉军取得第二次直奉战争的胜利,以郭松龄的战功最大,张作霖原打算派郭松龄督皖,但因杨宇霆的反对而改派姜登选,郭松龄对杨颇为不满。此次杨宇霆督苏不到两月,便丧师失地、铩羽而归,而张作霖仍任他为奉军总参议,更引起了郭松龄等一些奉军将领的愤懑。11月22日,郭松龄在直隶滦州倒戈反奉,要求张作霖即日下野,严惩杨宇霆。杨宇霆先避居大连,后又求助日本关东军禁止郭松龄军队“越过南满铁路线”,为张作霖争得了缓兵的机会。12月24日,郭松龄兵溃被俘,乃致书张学良,词颇哀恻,杨宇霆担心张学良对郭宽释,“纵虎贻患”,便将信焚烧,并急谏张作霖,将郭松龄夫妇就地处死。可见,郭松龄之死,是与杨宇霆密切相关的。
同年12月,杨宇霆受张作霖之命,与吴佩孚的代表蒋方震在大连会晤,就共同对付冯玉祥的国民军“大体上达成了谅解”。1926年1月,直奉联合进攻国民军,并于4月进占北京。6月,经杨宇霆与吴的幕僚多次密商,张作霖与吴佩孚“聚首怀仁堂”,正式结成了“反赤”联盟。12月,为对抗国民革命军的北伐,张作霖出任“安国军”总司令,杨宇霆任安国军总参谋长,并制定了先利用吴佩孚、孙传芳、张宗昌与北伐军火并,再消灭北伐军统一全国的计划。无奈这一计划在连战连捷、势不可挡的北伐军面前,只是个泡影而已。1927年6月,杨宇霆协助张作霖成立安国军政府,并任元帅府总参议,以与北伐军作最后一搏。1928年1月,奉军第四方面军军团长韩麟春以病痿不能治军,由杨宇霆接任,与张学良一起负责京汉线作战。5月30日,鉴于北伐军逼近京、津,张作霖召集张作相、杨宇霆、张学良等举行紧急会议,决定即日下令总退却。6月4日晨,张作霖途经沈阳西北皇姑屯车站南满铁路与京奉铁路交叉口时,被日本关东军埋设的炸弹炸死。张学良得知消息后,将全军委托杨宇霆指挥,自己化装成士兵秘密回到沈阳。7月4日,张学良经东三省议会推举,当选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驻关内的奉军在杨宇霆指挥下也陆续撤回关外。
张学良主政东北后,为缩减军事开支,撤销了旅以上的军、师番号,以旅为军队最高单位。杨宇霆脱离军旅,以“兵工厂督办”的身份寓居沈阳,张学良仍不时就商政事。而杨宇霆却怏怏“非少主臣”,对张的诸多措施有异议,甚至肆意阻挠。他表面上称张学良为“少帅”或汉卿,背地里却不止一次地叫他“小六子”(张学良行六),对张学良极不礼貌。起初,张学良对杨的意见颇为尊重,“凡事得宇霆之关白,学良无不许可;凡人得宇霆之品题,学良无不擢用”。但“学良愈恭谨,而宇霆愈跋扈”,东北的一些官员们以为“宇霆之果能操纵学良也”,“故趋赴者愈多”,杨公馆辐辏如市。张学良对杨“心渐厌之”,两人的矛盾逐渐激化。
黑龙江省省长常荫槐是杨宇霆的心腹。他身兼省长、东北交通委员会委员长、中东铁路督办等要职,是东北的实力派人物之一。常荫槐虽精明干练,但也与杨宇霆一样,根本未把张学良放在眼里,甚至对张的命令拒不执行。常擅自在黑龙江省成立山林警备队,由杨宇霆从其兵工厂提供军械,“有替杨宇霆培养势力的企图”。这对急欲统一东北政令的张学良来说,无疑是一大心患。
杨宇霆与张学良的政见分歧突出表现在“东北易帜”上。杨宇霆反对张学良与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合作,而主张联合西南桂系李宗仁、白崇禧,抵抗蒋介石,保持东北“独立自主”的政治局面。1928年8月25日和10月7日,杨宇霆两次背着张学良与白崇禧会见。白崇禧劝杨宇霆推翻张学良取而代之,并愿意提供帮助。蒋介石获悉此事后,立即密告张学良,叫他“先下手为强”。杨宇霆虽没有谋害张学良之心,但坚持反蒋不变。12月29日,东北正式“易帜”,南京国民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司令长官,杨宇霆为国民政府和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张学良宣誓就职时,杨宇霆当场表示不接受其委任,乃拂袖而去。与此同时,日本竭力挑拨离间张学良与杨宇霆的关系,大川周明送给张学良一本《日本外史》,并用红笔将丰臣秀赖被权臣德川家康推翻的一段史实勾画出来,暗示杨即德川家康,张为丰臣秀赖。关东军还设法将一些杨宇霆与日本人密谋联系、要篡夺张氏政权的假情报传到张学良手中,希望张、杨互相争权、火并,日本好从中渔利。
1929年1月7日,杨宇霆为其父祝寿,杨公馆门前车水马龙,盛况为沈阳向所未有。张学良偕夫人于凤至亲往道贺,杨宇霆竟以普通礼节相待,与一般宾客无异。席间,杨的一举一动俨然以东北领袖自居,而来自全国各地的贺客也对杨恭维备至。张学良目睹这些情景,更感到杨宇霆是他施政的最大障碍,遂决心除掉杨宇霆。
1月10日,杨宇霆、常荫槐一起来见张学良,以管理中东铁路为名,要求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以常荫槐为督办。张学良表示,目前东北刚刚安定,涉及外交的事情应慎重考虑,须从长计议。杨、常则要求立即决定,并拿出已拟好的文件要张学良签字。张学良认为杨、常欺人太甚,忍无可忍,便推托吃过晚饭后再说。当杨、常二人吃过晚餐来到帅府老虎厅坐下时,辽宁警务处长高纪毅等人奉张学良之命将杨、常处死。
张学良处决杨宇霆的历史意义
首先,张学良认为杨宇霆的存在,阻碍了他对东北军阀的完全控制。杨宇霆是张作霖的亲密助手,他在军中的地位非常高,甚至可以与张学良相提并论。这让张学良感到了威胁。他想要完全控制东北军阀,那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消除所有的威胁,包括杨宇霆。
其次,张学良想要改变东北军阀的发展方向,而杨宇霆的存在,成为了他实现这一目标的障碍。在张作霖在世时,杨宇霆的谋略和智慧,帮助张作霖打造了一个强大的军阀政权。然而,张学良对此并不满意。他认为,东北军阀需要变革,需要摆脱过去的影响,走向新的未来。而杨宇霆,作为过去的象征,自然成为了他改革的障碍。
因此,张学良决定杀杨宇霆,这并非出于个人的恶意,而是出于政治的考虑。
张作霖收到情报,得知日本暗杀计划,为何仍执意坐“死亡专列”
张作霖坐上死亡列车前,已经收到了日本刺杀他的情报,为何还要坐呢?
我是三少,为你答疑解惑。
张作霖得罪了日本人张作霖,字雨亭,汉族,今辽宁省海城市人。奉系军阀首领,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乳名叫“老疙瘩”,他喜欢别人叫他"张大帅"。
张作霖自幼出身贫苦农家,卖过烧饼,当过兽医,受父亲的影响,他喜欢赌博,他的人生也在一次次赌博中改变。
1900年,贫瘠的辽西,乞丐难民遍野,散兵游勇成群。张作霖在这个三不管的地方,成立了一支小小的自保武装组织。这支小小的队伍,就是后来张作霖手握大权最原始的根基。
1918年9月,张作霖被任命为东三省巡阅使。在日本人的支持下,他控制了奉、吉、黑三省,成为奉系首领。也就是说,奉系是靠日本人扶植起来的一个派系!
的确,张作霖是个很圆滑的人。在1904的日俄战争中,他左右逢源,弄得无论是沙俄还是日本,都不敢得罪他。夹缝中生存的他其实得罪了沙俄,也得罪了日本。
虽然,张作霖一直都好像很巴结日本人。但张作霖对日本人的态度,有些土匪的气息,一直都有些阴奉阳违。
这让日本人很恼火,感觉张作霖很不听话!
日本人也是大大地狡猾,表面上堂而皇之地说"严守中立"。实际上偷偷地与郭松龄接触。1925年,郭松龄倒戈。拉拢郭的计划失败后,日本人又去拉张作霖。
当郭松龄占了锦州、新民等地时,沈阳开始告急。张作霖惶恐!
他慌不择路地与日本订立了反郭密约!等危机解除之后,面对日本人提出的侵害国家主权的无理要求,张作霖断然不答应!在利益和卖国之间,张作霖还是知道轻重的。
“一切亲日的军阀,我们通通抓住。有利用价值时就援助,不能利用时就设法除掉!”
这是日本人的原则,于是,张作霖就成了日本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日本人第一次谋杀日本人之前显然轻视了这个土匪出生的枭雄,他们以为这个没读过几天书的张作霖,不过是头脑发热的草莽英雄罢了。
张作霖断然拒绝了日本的妄想,他们才知道这个血性的东北人,是日本进军大东亚的绊脚石。
1916年5月中旬,日本军方组成了“满蒙决死团”,主要任务就是执行刺杀张作霖。
5月27日,日本天皇的弟第,闲院宫载仁亲王从俄都回日本,要路过奉天。
张作霖,当然得去!
这次他亲自带领二十七师五十三旅旅长汤玉麟,乘坐5辆豪华俄式马车,在骑兵卫队的护卫下,恭恭敬敬地前往车站。却在回来的途中,张作霖突然遭到炸弹袭击。
这次袭击,没有成功。原因是刺客认错了人,把汤玉麟当作张作霖了。
这个刺客可能没有太多的经验,看到目标靠近的时候自己却会吓死。
张作霖来到小西关附近,有些紧张的刺客,瞧见那个很气派的人,就误以为是张作霖,连忙就把炸弹丢出了。
立刻,小西门的大街上,硝烟弥漫,人仰马翻。而汤玉麟,也只受了点轻伤。
日本人第二次谋杀话说去车站迎送日本人的张作霖,其实就坐在后边马车内。经过小西门的时候,突闻炸弹声。
机警的他立刻跳下马车,迅速地蹿上马背,同时又以最快的速度和卫兵互换了衣服,在卫兵的护送下,绕道从胡同穿过大西门。
但是,在经过大西门的奉天图书馆的时候,图书馆的门洞里,突然跑出一个人,手里拿着炸弹,一看到张作霖,就把炸弹扔了过去。
这次的炸弹又没有炸到!张作霖土匪出生,骑马打枪非常娴熟。一见这个人脸上的杀意,不等他手扬,张作霖立刻蹿上马背,逃之夭夭。
身边的卫兵都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见张作霖的坐骑一溜烟的串了出去!
炸弹在张作霖跑过的身后瞬间爆炸,爆炸的气浪炸飞了张作霖的帽子。反倒是丢炸弹的刺客被炸弹片击中要害,当场在大街上就死了。
30年的戎马生涯,一直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张作霖说自己遭遇的暗杀,不计其数。
可是这一次连续两次密集地把炸弹丢向自己,幸亏他胆大心细,临危不乱。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惊慌失措的张作霖跑回了大帅府,才发现他的那匹马,通身是汗,后腿正滴着血,马肚子也受了伤。
此情此景,真是后怕得很!大帅府顿时如临大敌,立刻封锁了浙江会馆、通天街等周围地区。
日本人第三次谋杀1928年开始,张作霖的奉系军队一直受到压抑。4月,奉军全线崩溃,张作霖被迫离京。
张作霖要离京回东北的确切消息,听说是张作霖的六姨太无意泄漏的。
张作霖的六姨太名叫马岳清,出身天津“天宝班”妓院。日本人得知后,就派女间谍混入天宝班,接近并笼络马岳清之前的闺蜜,最终与马岳清结交,而且逐渐取得六太太的信任。
一次,女间谍说:
“天宝班的姐妹喜欢六太太有空能多走动走动,万一您与大帅回东北了,那见一面就真难了!”
蒙在鼓里的马岳清,惋惜地说道:
“哎!估计是没空了,近日就要随大帅回东北了!”
这是典型的说者无意,听者用心!之后日本人做了周密的计划。
河本大佐,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一个极端的法西斯主义者,考察了许多铁路地段,最后选择了皇姑屯。
皇姑屯是个交叉路口,是张作霖回奉必经之处,恰好也是日本关东军守备之地。
河本大佐将炸药分别装在30个麻袋里,伪装成护路的沙袋,安放在铁轨左右。并且又准备了刺刀小组,万一爆炸失败,刺刀队就冲上去趁乱刺杀张作霖。
其实在张作霖出发之前,已经收到了密报,说:日本人在皇姑屯一带建造工事,希望张作霖能够提高警惕。
当时身边的人都劝张作霖,不要坐火车回去,久经江湖的张作霖没有当回事。
不过,张作霖再三考虑,还是决定坐火车。但是临时三次更改行程,当天的专列依然按照原计划开往奉天。车上安排了几个仆人,用来扰乱日本人的视线。
这次的日本人,却做足了功课!
除了暗地里结交六姨太,还花重金在张作霖身边安插了两个线人。6月1日当晚,线人就把张作霖动身的日期和车厢号都秘报给了河本大佐。
当天,张作霖加强了沿途守备,他以为在去火车站的路上有埋伏。到了火车站后,见自己安然无恙,张作霖就认为危险已经解除了。
当时,张作霖在铁路沿途中都布满了士兵,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然而,工作总有疏忽!
在京奉铁路与南满铁路交汇处的三洞桥,只有日本人看守。日本人利用这个没有中国人看守的空隙,在桥洞上安置了重磅烈性炸药,等到张作霖专列到此,就引爆炸药。
6月3日晚,张作霖坐上了开往奉天的专列。一路上,他们一边说话,一边打牌,丝毫没有意识到危险。
6月4日5时,火车驶到皇姑屯附近的三洞桥,日本人引爆了预先安置的烈性炸药!
立刻,南满铁路桥塌下,专车从四号到七号全部被炸翻,张作霖所乘的车厢只剩下钢梁底盘。
爆炸发生后,吴俊升当场死亡。张作霖身受重伤,送到元帅府后就不行了。
临死前,张作霖说对家人说:“让小六子(张学良)赶快回来,叫他要以国家为重,好好地干!”
这就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
结束语:
张作霖,不亏是最有骨气的军阀。
不过,有人说张作霖,成也在日本,败也在日本。
你,怎么看?
张作霖回奉天为什么坐火车而不坐汽车
皇姑屯事件是改变中国历史的一件大事。在事件发生之前,恐怕没人能猜想到日本人会如此铤而走险。
为何选用火车?原因有二:
第一,火车仍然是当时最为安全和方便的选择之一。况且张作霖的火车身份有些特殊,是当年西太后的花车。晚清历史上有一段著名的段子,说大清朝的老佛爷慈禧太后惊诧于火车的方便快捷,却又迷信火车会破坏风水,于是在故宫里修了一段铁轨,命小太监拉着火车走。
这段子是真是假不好说,但是西太后乘坐的花车却留下来了,这节车厢经过特殊材料制作,坚固程度比一般火车要强上很多,后来辗转落在了张作霖手里,成为张作霖的出行必备,几次进进出出山海关全是乘坐这辆“西太后”牌花车。
并且真实的情况当然和传说略有不同,其实张作霖乘坐的专列共有20节车厢,其中的第十节车厢就是当年慈禧太后乘坐的蓝皮花车,编号为80号。
车厢内部也被装饰一新,富丽堂皇,内有沙发、茶几、麻将桌、座椅等一应设施;此外还特设有卧室一间,窗帘是极为讲究的金黄色丝绒。绝对是移动版的豪华宾馆,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人老张办不到。在西太后的蓝皮花车之后是餐车,供给全车人员餐食,在前方的两节则是蓝钢车,整辆列车在安全性上绝对是高标准、严要求。
这是火车比起汽车的优势所在,汽车左右就那么大点地方,汽车的安全性不见得比火车的安全性更高。况且从九门口沿线返回奉天,一路之上道路颠簸,张作霖此时已经是老人也受不来汽车颠簸的洋罪。再说汽车出行一样也需要成群结队的人护送,也是大阵仗,反倒不如坐火车已经有固定范式可以遵循。
第二点原因是,张作霖本人对自己的危险处境完全没有敏感性。张作霖撤回东北之前北伐军已经是势如破竹,眼看着就要打到北京城下了,张作霖见军队败绩无可抵抗,才撤回关内。而日本人对张作霖早已失去了耐心,日本对张作霖在东北的统治给与了一定的便利,但是等到要张作霖办事儿时,张作霖便会开始耍流氓。双方之间达成的多项秘密协定,张作霖往往顾左右而言他,或者是拖下来,这最终惹恼了日本人。
日本国内从田中内阁东方会议之后,武力解决满蒙问题就一直是军方和强硬派的呼吁,连田中首相也做了两手准备,若是张作霖不听话就给他来硬的。
日本关东军甚至制定了一个计划,集结两个旅团的兵力,占领奉天,进占锦州,在东北军出关第一站时就把东北军全部缴械。鉴于计划太冒险,这才没有实施。
日本政府派出使节诱惑张作霖,称愿意动用武力手段阻挠北伐军继续进攻。张作霖却不愿领受,他心里明镜似的,日本人帮忙的价钱肯定高,还不如回关外过自己的小日子。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的使节们开始出动,从满铁总裁山本,到日本驻华公使芳泽,再到张作霖的日籍顾问,都开始游说张作霖。他们希望张作霖能够尽快签署《满蒙五路条约》,并且希望获得能够深入东北的经济权益。这几位使节开始对张作霖进行无差别轰炸,无论是张作霖开宴会,接见外宾,处理政务,这几位使节都坚持不懈的要求面见张作霖。
张作霖被日本人缠的不厌其烦,日本公使芳泽甚至说出了威胁张作霖“未必能回到东北的话”。这倒是惹恼了老张,他曾经隔着一道门就开始怒骂道:“日本人真他妈不够朋友,在人家危难的时候掐着脖子要好处,我张作霖最讨厌这种事儿!东北是我家,祖宗父母的坟墓都在东北,我不能出卖东北,不能做让子子孙孙都抬不起头的事儿!我什么也不怕,大不了我这个臭皮囊不要了。”
这一切的一切都表示日本人可能对张作霖已经失去了耐心,他们对东北的野心已经按捺不住了。
但是张作霖似乎没觉得日本人会怎么样,临行之前,部下杨宇霆和儿子张学良都曾经提醒,日本人最近有异动,是否换日子启程。而张大帅则表示:不怕,东北是我的家,我想啥时候回去就啥时候回去。
于是,张作霖坚持坐上了返回关内的火车,走向了他的命运终点。
作者:我方团队书剑为酒
关于张作霖回奉天为什么坐火车而不坐汽车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