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关于年号的历史知识有哪些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关于年号的历史知识有哪些的知识,包括为什么不建议写年号了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写小说,帮忙想个朝代,国家,的名字,还有国家的年号,在线等
比如国号“焱”,(因为尚火德),年号参考历史上改一改就行,什么建明、开明、中兴、永兴……而这个国家的皇子可以全部用火字旁的名字(单字,古代一般以单名为尊,双字名字一般出身不高),比如烁、煌、灯(囧,这个字是俺恶搞的^_^)等等~!~~
清朝十二个皇帝中为何只有皇太极一人用了两个年号
中国自汉武帝时(一般认为从元狩元年即公元前122年开始,此前年号为补授)开始使用年号,在正史承认的政权中一直使用到20世纪初。
最初的年号是可以改的:年号产生前的汉文帝有前元、后元,汉景帝有前、中、后三元,汉武帝本人则先后用过九个(加上补授的十一个)年号。因为年号诞生于汉武帝所谓“捕获麒麟”的“祥瑞”,所以习惯是每逢“祥瑞”或灾难,或重大政策转变,就会改元,如公元184年底东汉平定黄巾,为庆祝胜利,就在当年把年号从“光和”改为“中平”;公元538年,东魏在砀山附近捕获一头大象,送到首都邺城(今河北临漳附近),东魏孝静帝认为是祥瑞,就把年号从“天平”改为“元象”;宋徽宗继位之初表示要在王安石派和司马光派中走中间路线,就定年号“建中靖国”,第二年态度转变,改为尊王贬司马,就把年号改为“崇宁”(推崇重用王安石、年号熙宁的宋神宗)……王莽曾宣布每六年改元一次,但没说依据为何,或许是因为汉武帝第一次定年号到改年号正好是六年的缘故。
元代在中原的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也是在位期间改元的,先后用过元统、至元(后至元,元世祖忽必烈也用过至元年号)、至正三个年号。或许鉴于元代帝王频繁改动年号但国祚不久,或许为了体现明代“去胡气”的成果(明初包括官制、诏旨文书行文等都和元代仿佛,后来全改了),自明代开始帝王一般都是一个年号用到底,明朝唯一的例外是明英宗,他先后用过正统、天顺两个年号,这是因为土木堡之役他被瓦剌俘虏,皇帝郕王(景泰帝)自行即位,战后迎回英宗尊为太上皇,予以禁锢,8年后英宗才趁景泰帝病危“返正”,也就是说从太上皇重新做回皇帝,这个皇位是失而复得的,等于重来一次,因此才定了个新年号,否则中间空出来的八年不好办。
清虽是明的死敌,但很多典章制度是照搬照抄明代的,官制、法律体系等都不例外,年号方面也大同小异,因此原则上清也是一帝一年号。皇太极之所以有两个年号,是因为天聪十年以前他是金(后金)的“天聪汗”,而此后国号改为大清,他本人也从“汗”改为“皇帝”,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值得一提的是这年同时也是天聪十年)是他做“大清皇帝”的第一年,也是“大清”的第一年,当然要定个新年号了。
还需要指出,后金时代满洲的年号制度是比较马虎的,努尔哈赤自称“天命汗”,皇太极自称“天聪汗”,当时后金对正朔的称呼则是“天命汗某年”、“天聪汗某年”,严格说这不能算很正规的年号。入关后制度逐渐完善,《清实录》里把“天命”、“天聪”都算作正式年号,称“建元”,也能成其说。
不过皇太极并不是“清代唯一有两个年号的皇帝”——首先,他的两个年号只有一个是“清”的,另一个是“后金”的;其次,清朝还有一个有过两个年号的皇帝。
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在热河病逝,独子载淳继位,在肃顺等顾命八大臣的授意下宣布第二年改元“祺祥”,但不久后爆发“祺祥政变”,西太后、恭亲王除掉顾命八大臣,建立两宫垂帘、亲王辅政的格局,并宣布第二年改元“同治”,但也未宣布此前改元“祺祥”的诏旨非法(毕竟诏旨是以皇帝名义发的),这样一来“祺祥”虽然实际上一天也没正式用过,但“祺祥”的年号却是合法存在过的(中国历史上一年有几个年号的事发生过多次),也有很多带“祺祥”年号、但并未被当局下令修改的文物文献保留至今。
古时候皇帝们的年号有什么意蕴吗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除了是用于纪年以外,另外还表示祈福,歌颂,和改朝换代。年号是历代帝王纪年的名号,也是时代的标志。
年号,是一个封建或割据政权的标志和象征。因此,自汉武帝时采用年号起,历朝历代帝王或分裂割据者、农民起义首领基本上都取一个或数个年号,表示正统,图个吉利祥瑞。沿袭到清末,采用过的年号约八百多个,历时2500多年。
汉武帝以前没有年号,以帝王的年次纪年,史书记载时则连同帝号合称。比如周宣王元年、二年、三年,鲁隐公元年、二年、三年等,一直延续到出皇帝位,下一嗣王即位或改朝换代新帝即位,则用嗣王或新帝的年次纪年,称元年、二年、三年等。继承王位者,只采用王号记年,不建年号。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封建帝王们出于政治的需要,便逐渐改变了记年的方式。我国历史上正式改元是从?汉武帝开始。正式建立年号作为制度沿袭下来。即在前140年汉武帝继位后,年号实行后,每一位新皇帝登基都要重建年号,即称为改元。一直延续到清末“宣统”为止。
称年号自汉武帝始。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共有11个年号,前六个年号,每六年一换;后四个年号,每四年一换;最后一个年号仅二年。
他第一个年号名建元,颜师古于《汉书·武帝纪》建元元年下注曰:"自古帝王未有年号,始起于此。"
实际上,汗武帝亲定的年号是其在位三十一年的"元封",下诏书"以十月为元封元年"。这是汉初因秦制,以十月为岁首。据史家考定,元封前五个年号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等都是追加的。因此应该说,我国古代历史上年号起于"元封"。
年号的拟定,均选吉利样瑞词语,一般选用两个字。如东汉章帝年号建初、章和;晋武帝司马炎年号泰始、太熙等等。也有四字的,如唐武则天年号“天册万岁”;宋太宗赵光义年号太平兴国等等。个别也用六个字的,如西夏惠帝赵秉常年号"天赐礼盛国庆"。年号没有超过六个字的.因年号过长不便称谓。
年号的改变也叫改元,改元有除旧布新之意。一帝多号,因某种情况需要或获天瑞改元,如汉武帝见长星现,改号元光,获得白麟,改号元狩;获得宝鼎,改号元鼎等。改朝换代均需改元。
可以说年号是历代一个正统王位、皇枚的标志,有了年号就有了正统王位、正统皇权,否则就失之。比如历代番国奉行某皇帝的正朔就是一个明证。所谓"奉正朔",就是奉行某皇帝的年号纪年。如三国的以谁为正统,陈寿《三国志》以三国并列,各用各的年号纪年纪事。
年号纪年,原是我国古代史上特有的产物,在记载史事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仍然断断续续不十分方便。建国后,我国正式采用公元纪年,历史上的年号纪年也可用公元对照,时间前后概念清楚。
封建帝王年号在用词上是十分考究的,总要经过反复筛选,采撷吉祥字眼,多用“大、太、应、元、天、中、永”等字开头。因此历史上历代年号的采用,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重复现象,如用“建武”作年号的有7个;“建兴”有11个;“太平”做年号的达9个之多;究其原因,有的是皇帝大臣缺乏历史知识,有的是有意追慕摹仿前朝,因而导致年号重复。
关于年号的历史知识有哪些
年号是中国历史上记叙年份的一种方式,影响极大,亚洲国家的日本、越南、朝鲜都有效仿采用年号记叙年份。
简单的说一些年号的小知识。
1,第一个年号和最后一个年号。
第一个年号是西汉武帝刘彻的建元,汉书记载,武帝在位的第十九年,公元前122年,武帝出去狩猎捉到一只独角兽,大臣们认为是祥瑞,建议用来记年,武帝遂创立年号元狩,并从自己即位开始的那一年追定年号为建元,六年一更换,依次是建元、元光、元朔、元狩。
最后一个年号是清国逊帝溥仪的宣统,1909-1911,使用三年,清亡废除年号制度。【之后的洪宪康德之类并不被承认,故不算。】
2,开国君主建立新年号,叫建元,之后变更年号就叫改元。
年号是重大事件的标志,例如帝王更替、天降祥瑞、内忧外患等等大事,都要更改年号。老皇帝死去,新皇帝即位变更是表示以后是自己的新纪元了;天降祥瑞必须要改元,表示这是上天赐给的吉祥物需要铭记;内忧外患更是改元频频,需要吉祥的年号更改气运,让旧年的不幸都随着改元烟消云散。
3,年号的字数。多半都是两字年号,也有特殊的三字年号、四字五字甚至六字。
第一个四字年号是汉哀帝的太初元将,只存在了两个月,就复旧年号建平。
第一个三字年号是王莽的始建国,使用五年。
第一个五字年号也是王莽的,始建国天凤。
第一个六字年号是西夏的元昊,天授礼法延祚。
4,重复使用的年号。
年号都要选择寓意美好的字,但是常用的也就那么多,就免不了会有年号的重复了,比如太平、太安、中兴、永平、永安、永兴、等等,都是使用频率很高的年号。
5,改年号狂魔夫妻组。
李治和武则天这对夫妻可以说是改年号狂魔,李治在位34年,改了14个年号,特别是最后一个年号弘道,改元当天晚上李治就死了,并没有给他续命。武则天用了17个年号,还是奇奇怪怪的年号,什么久视,什么大足。
6,字数最少的年号和字数最多的年号。
这两个极端都在西夏,夏仁宗仁孝有一个年号叫人庆,笔画好简单,夏毅宗凉祚有一个年号叫奲都,足足二十三笔。【字数最多的还有李治的麟德和刘聪、吕光的麟嘉。】
7,使用最久的年号。
清国的康熙,使用61年。
使用最短的很多,没有最短只有更短,例如西晋的白痴皇帝司马衷在位时,改元频频,290年正月他爹才改元太熙,四月司马衷即位改元永熙,用到第二年正月又改元永平,永平还没用俩月,291年的三月又改元元康。频繁的改元其实也标志着国家的动荡,局势不稳。以司马衷为例,永平改元康,是贾南风干掉了外戚杨家的标志。九年后,贾南风被司马伦弄死,司马伦又改元永康,永康二年301,司马伦废掉司马衷自立,建元建始,存在三个月就被杀,之后换一个摄政就改一次元,特别是304年,正月改元永安,七月改元建武,十一月复永安,十二月改永兴·····可以想象司马衷的朝局多混乱。
8,稀奇古怪的年号
8.1,动物年号,例如汉宣帝的五凤、黄龙,魏明帝的青龙,孙权的赤乌、神凤,孙皓的凤凰,还有后秦的白雀,北周的大象,北魏的神龟等等。
8.2,地名年号,例如司马睿的大兴,段随的昌平,萧衍、德光的大同,宇文邕的保定,赵构的绍兴。
8.3,现代企业类年号,孙权的嘉禾,陈伯宗的光大,宇文赟的大成,李忱的大中,完颜守绪的正大,萧纲的大宝,还有很多人使用的中兴。
9,意味深长一目了然的年号。
比如孺子婴的居摄,一看就知道刘婴是傀儡。例如宋仁宗即位后的第一个年号天圣,意思就是二人圣,表示太后与皇帝同在。再例如清国的同治,表示两宫太后同时执政。
10,最后说一个奇葩的人,南朝的萧衍,他的年号非常令人无语,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不晓得如果没有侯景之乱他继续下去会不会就是大统,中大统了哈哈。
请大家多多关注喜欢少族历史后宫八卦的蛮大人小满,谢谢!
关于年号的历史知识有哪些和为什么不建议写年号了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