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的20条冷知识,就连老上海人都不一定知道...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关于上海的七条冷知识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关于上海的七条冷知识的知识,包括有什么关于安徽的冷知识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关于上海的七条冷知识
  2. 上海马路命名的冷知识

关于上海的七条冷知识

1、意大利有比萨斜塔,上海也有一座比萨斜塔,而且倾斜角度更大,也就是松江区佘山镇天马山景区的“护珠塔”。

2、上海虹口区有个“下海庙”,是当地渔民和居民为祈佑平安奉祀海神的神庙。

3、上海简称为“申”或者“沪”。在古代时“沪”是一种捕鱼工具,把呈喇叭形向外扩张的水道为“渎”,而上海就在松江口处呈喇叭形的海湾成“沪渎”后来又改为“沪”,而“申”是因为战国时期这里是春申君的封邑。

4、“印度阿三”这个外号其实是从上海租界传出的,因为那时候在租界里印度人多是充当保安维持治安,由于他们的巡捕制服上有三道杠,于是上海人就叫他们为“阿三”。还有一种说法是当时在租界里,洋人是老大,华捕是老二,而印度人专门指挥交通和守门的,所以被称为“印度阿三”。

5、同济大学以前叫德意志大学。

6、崇明岛并不都是上海的,有些是属于江苏省的。

7、上海最长的马路是沪太路,足足有38.5公里。

上海马路命名的冷知识

1862年,《上海马路命名备忘录》发布,规定凡南北走向的道路用省来命名,最早有福建路、山东路、四川路、河南路、江西路还有云南路等等。

而东西走向的道路用城市来命名,最早有福州路、南京路、汉口路、九江路等等,到目前为止,基本囊括了中国所有的省份。

但是依然有4个省份没有用来命名上海的道路,分别是安徽路,河北路,内蒙古路,黑龙江路。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2020年上海冷知识年中测试卷 ,最后一题我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