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5位历史人物故事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历史冷知识中的故事大全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两位历史人物故事
1、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2、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3、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儿童历史趣味故事
1.历史上最早的“爸爸去哪儿”——大禹治水
禹的父亲鲧用9年的时间治理水患,最后以失败告终。禹总结父亲的经验教训,采取了疏通的办法,让洪水顺着河流奔向大海。禹出门治水时,他的妻子已经怀孕。在治水的过程中,他多次路过家门口,却一次也没有进去。
他第一次路过家门时,妻子正在生孩子,孩子嘹亮的哭声传到禹的耳朵里雨,他很想进去看望一下妻子和孩子,可是为了尽快解决水患,他狠狠心没有进去。
他第二次经过自己家门口时,看见儿子依偎在母亲的怀里,禹向妻子和儿子挥了挥手,头也不回地又去治理洪水了。
他第三次经过自己家门口的时候,儿子已经10岁了,禹在门口摸了摸儿子的头,和蔼的说:孩子等我把洪水全都治理好,所有人都有了自己的家,咱们一家人再团聚。又带着队伍离开了。
这就是历史上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治水的故事。通过这样的小故事,孩子们记住了故事情节,了解了历史,对历史产生了兴趣。
2.一鼓作气势如虎——曹刿论战
公元前684年,鲁庄公和齐桓公准备打仗。有个叫曹刿的庶民,请求随同鲁庄公一同去战场。曾经打败鲁国的齐军,根本没有把鲁军放在眼里。
见到鲁军摆好阵型,便击鼓挑战。曹刿告诉鲁庄公,命令军士们不准擂鼓,不准呐喊,不准进攻。此时齐兵再次击鼓,呐喊声震天动地。曹刿让鲁军不要迎战,继续等。
当齐军第三次击鼓时,将士们的喊杀声和前两次相比已经弱很多。于是曹刿请鲁庄公擂鼓迎战,经过齐军前两次挑衅鲁国的士兵,早就按捺不住了,他们精神抖擞,听到鼓声立马冲向前去,战场上厮杀声冲天而起,只是原本信心满满的齐军战斗力好像被消耗尽了,他们渐渐不敌鲁军,被打了个落花流水,狼狈奔逃。
双方交战是靠战鼓振作士气,第一次击鼓士气正盛,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已经消耗完了,齐军击鼓三次,鲁军这个成语的来历。气丧失,鲁军士气旺盛,所以能够取得胜利,这便是一鼓作气的来历。
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知道了一鼓作气这个成语的来历,同时了解了曹刿论战,初中课本中在学习这一课的时候。孩子们学起来会更有兴趣,更容易记住。
3.有能力就要展示自己——毛遂自荐
公元前259年,秦国出兵进攻赵国都城邯郸,如果邯郸被攻破,赵国也就危在旦夕了。于是平原君准备亲自去一趟楚国,请楚王出兵救援。平原君想要挑选20名有勇有谋的门客随行,没想到符合要求的只有19人。
平原君很是失望,养了3000多门客,现在竟然找不到20个能帮助他的人。此时一个排在末尾的人站了出来:“大人就让我来凑个数吧,我叫毛遂,来您这里已经三年了”。
平原君认为有才能的人就像一把锥子,就算放在布袋里也能立刻戳穿,露出自己的锥尖,可是毛遂来这里已经三年了,平原君却根本不认识他,说明毛髓的才能不够。
毛遂说,大人以前您没有听说过我,那是因为我今天才把自己放在布袋里面,如果我以前就在布袋中,那么早就露出了整个锋芒,而不仅仅是一个锥尖了。
就这样平原君带着毛遂一起去了楚国,平原君与楚王谈了一上午,楚王也没有答应出兵救援。毛遂带剑来到楚王面前说:“我们来跟您商量联合抗秦,不仅是为了赵国,更是为了楚国,假如秦国吞并了赵国就会变得更加强大,那时候在攻打楚国楚国还能有救吗?”楚王当即答应出兵救援赵国。
回到赵国后,毛遂自荐也成为一个成语,意思是自告奋勇的推荐自己做一件事情。
4.简洁明白的管理规则——约法三章
公元前206年,刘邦的军队已经取得多场战争的胜利,并且一鼓作气攻破了咸阳。起义军的将领们,谁先进入咸阳就可以称王。
刘邦在称王之后与大家约定三件事。凡是杀人的必须偿命,凡是打伤人的,按伤人轻重处理,凡是偷东西的,按偷窃东西的价值处理,除了这三条,其他的秦朝法令全部废除。
百姓们欣喜若狂,后来刘邦定下三条法律的故事,演化成一个成语叫做约法三章。这样的小故事,把历史和语文联系在一起,让孩子们爱上历史的同时学习了语文。
5.开国功臣的结局——兔死狗烹
刘邦称帝后,四海生平,百姓生活欣欣向荣。可有一件事,却始终让刘邦很纠结,楚王韩信功高震主,严重威胁到刘邦的统治。
刘邦以巡游为名,顺路会见各个诸侯,到了楚地,韩信前来拜见。刘邦趁此机会派一名猛士拿下韩信,没有动用一兵一卒解决了危难。
鸟被打没了,弓就可以收起来了。兔子死了,失去作用的狗就会被烹食,兔死狗烹,比喻将失去了利用价值的人杀掉或放弃。
6.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
司马昭带领魏军攻打蜀国,毫无准备的刘禅,只能投降。公元263年,蜀汉正式灭亡,刘禅归顺魏国被封为安乐公。一次司马昭设宴邀请刘禅,宴会上丝竹悦耳,刘禅十分陶醉。
司马昭特意为刘禅安排了一出蜀国的歌舞。蜀国的官员都放下了筷子和酒杯,不由得热泪盈眶。刘禅却一边鼓掌,一边说,跳的好,真好看。司马昭满意的笑了。就这样刘禅在洛阳安度余生,直到公元271年才去世。
现在用乐不思蜀来比喻,在新环境中找到乐趣,不愿意再回到旧环境中。
就是这样一个个历史小故事,把上古时代到三国时代讲的清清楚楚,让孩子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了解了各个成语故事的来历,增强了对历史的兴趣。
中国古代历史人物故事
【凿壁偷光】
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这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苏秦刺股】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牛角挂书】
李密牛角挂书。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王羲之苦练书法】
王羲之小的时候,练字十分刻苦。据说他练字用坏的毛笔,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们叫它“笔山”。他家的旁边有一个小水池,他常在这水池里洗毛笔和砚台,后来小水池的水都变黑了,人们就把这个小水池叫做“墨池”。
长大以后,王羲之的字写得相当好了,还是坚持每天练字。有一天,他聚精会神地在书房练字,连吃饭都忘了。丫环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催着他吃,他好像没有听见一样还是埋头写字。丫环没有办法,只好去告诉他的夫人。夫人和丫环来到书房的时候,看见王羲之正拿着一个沾满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弄得满嘴乌黑。她们忍不住笑出了声。原来,王羲之边吃边练字,眼睛还看着字的时候,错把墨汁当成蒜泥蘸了。
夫人心疼地对王羲之说:“你要保重身体呀!你的字写得很好了,为什么还要这样苦练呢?”
王羲之抬起头,回答说:“我的字虽然写得不错,可那都是学习前人的写法。我要有自己的写法,自成一体,那就非下苦工夫不可。”
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摸索,王羲之终于写出了一种妍美流利的新字体。大家都称赞他写的字像彩云那样轻松自如,像飞龙那样雄健有力,他也被公认为我国历杰出的书法家之一。
5位历史人物故事
1、凿壁借光
汉朝元帝时的匡衡,从小喜好读书。可是家里很穷,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上学读书呢?他只好白天干活,晚上自己学习。家里没有钱买灯油,怎么办呢?匡衡没有向困难屈服,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墙壁上凿了个小洞,借邻居家照射过来的微弱灯光看书学习。他勤奋刻苦,学到了许多知识,后来做了宰相。
2、悬梁刺股
汉朝的孙敬刻苦好学,每天一早就起来就读书,直至深夜。因为疲劳瞌睡,常会不知不觉打起盹来。他就把绳子的一头悬在屋梁上,一头系着头发。这样,一打盹,头皮就会被扯痛。后来,他终于成为儒学大师。
战国时的苏秦因为游说秦国失败,家里人不理他,就发愤自学。每当瞌睡时,就拿锥子刺自己的股(大腿),直至鲜血淋漓。后来他成为有名的学问家。
后人将两人的事迹合在一起,用“悬梁刺股”形容刻苦自学的人
3、李白的故事
李白小时候很贪玩,经常逃学。一次,他从学堂跑出来,到河边玩,看到一位老婆婆正拿着一根铁棒在石头上磨来磨去,李白很惊讶,就问老婆婆磨铁棒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又问“这么粗的铁棒何时能磨成针呢?”老婆婆说:“只要有恒心,铁棒一定能磨成针。”李白听完很惭愧,从此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伟大的诗人。
4、映雪夜读
孙康,晋代京兆(今河南洛阳)人,官至御史大夫。
孙康幼时酷爱学习,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他想夜以继日攻读,可家中贫穷,没钱购买灯油。一到天黑,便没有办法读书。特别到了冬天,长夜漫漫,他有时辗转很久,难以入睡。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白天多看书,晚上睡在床上默诵。
一天夜里,他一觉醒来,忽然发现从窗外透进几丝白光。开门一看,原来下了一场大雪。屋顶白了,地上白了,树上也白了。整个大地披上一层银装,闪闪发光,使他眼花缭乱。他站在院子里欣赏银装素裹的雪后美景,忽然心中一动:映着雪光,可否读书呢?他急急忙忙跑回到屋里,拿出书来对着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迹清楚,比一盏昏黄的小油灯要亮堂得多呢!
5、屈原山洞读诗经
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好了,关于5位历史人物故事和历史冷知识中的故事大全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