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韩信要怎样做才不会被处死,以及韩信教学冷知识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韩信为什么逃不过被杀
韩信为什么逃不过被杀?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帮助刘邦平定天下的淮阴侯韩信,最终也没有逃过文种的下场,被吕后诱杀于长安长乐宫,并被灭三族。
韩信为什么逃不过被杀?这里面有一定的必然性,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分封制开历史倒车,韩信沦为历史倒退的“祭品”韩信之死,根子在于分封制!
周朝的分封制延续了近800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被终结,秦朝全面实行郡县制。秦朝二世而亡后,项羽又复辟了分封制,结果四年后被刘邦再次统一。刘邦统一全国后,实行了的是分封制与郡县制相结合的帝制。
韩信是六国贵族后裔,对分封制有浓厚的依恋情结。他带兵平定齐地后,就写信给刘邦要求封他为假齐王,刘邦为了拉拢他,封了他真齐王。但项羽被消灭后,刘邦很快解除了韩信的兵权,并改封韩信为楚王,后又降为淮阴侯。汉11年春,韩信因涉嫌谋反,被灭三族。
韩信之死,表面上是死于刘邦和吕后的猜忌,根子是死于“分封制”和“统一集权帝制”的冲突上,韩信是分封制复辟的“祭品”。
从历史发展规律来看,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是历史的进步。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发生重大改变后,相关的政治制度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以适应新的社会制度发展的需要。
奴隶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交通不发达,周天子的中央政府控制力有限,无法对大面积的国土进行掌控,因此实行分封制,周天子与诸侯们共同掌管天下。
分封制的最大弊端就是诸侯容易做大,当中央政府对诸侯失去节制能力时,就会导致国家分裂,进而引发动乱,民生凋弊,社会倒退。周王朝自周武王分封后,从西周周夷王开始,对诸侯的控制和约束就下降了,东周以后,更是礼崩乐坏,日渐衰微,诸侯争霸、兼并不断,国家经历了近500年才重归一统。
“分封”导致“分裂”的根本原因是“分权”,封建社会为了解决这一弊端,就必须实行“集权”,与集权相配套的就是郡县制。
刘邦要实现“集权”,就必须控制“分封”或者消灭分封。由于分封的历史惯性,在汉初刘邦是实行分封和郡县相结合的制度,这是根据当时的情况做出的权宜之计。
但是从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趋势来看,“分封制”作为历史的倒退,是必然要退出历史舞台的。坚持分封的王朝,不是出现分裂,就是会引发内乱。而享受分封的诸侯王,除了少数善终外,绝大多数沦为分封制这一历史倒退现象的“祭品”:
——项羽分封后,当年就发生内乱,五年后,项羽分封的18路诸侯王,除了刘邦当皇帝,衡山王后改封为长沙王的吴芮善终外,包括项羽在内的其余16个诸侯王全部死于非命。
——刘邦建国前后封了7个异姓诸侯王,分别是楚王韩信、梁王彭越、韩王信、长沙王吴芮、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燕王藏荼。除了赵王张耳早逝、长沙王吴芮以外,五个异姓王被灭族4个,韩王信和继任的燕王卢绾外逃匈奴。
——刘邦封的同姓王,亲儿子除了代王刘恒成为汉文帝,其它封王的儿子都未得善终。到了汉景帝时还引发七国之乱。
——吕后大封诸吕为诸侯王,吕后死后,吕氏被灭族。吕氏女子嫁给刘氏子孙生的孩子都无法幸免于难。
——西晋司马炎篡夺曹魏政权后,同样大封同姓诸侯王。最终引发八国之乱,最后只有东海王司马越活了下来,其它七王全部惨死。更让人无语的是,八王之乱引发五胡乱华,中国陷入了近300年的长期南北大分裂状态。
——成吉思汗横扫亚欧后建立大蒙古国,并分封四大汗国。但在蒙哥死后,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尔汗国只是名义上承认元朝为宗主国,事实上是四个独立国家,四个国家之间还经常发动战争。
综上分析,除了蒙古四大汗国以外,分封制下的诸侯王大多没有好下场,能善终是侥幸,不能善终的才是常态。韩信作为一方诸侯王,最后落得身首异处,也是历史发展客观作用下的必然结果。
二、韩信的忠诚度并不高,坐地起价引发秋后算帐作为君主而言,分封也好,托孤也好,最大的担心是诸侯或重臣忠诚度出问题,这样往往会鸡飞蛋打一场空,不仅起不到分封或托孤的效果,还会祸及子孙或江山社稷。魏明帝曹叡临死前将曹芳托孤给司马懿,结果司马懿篡夺了曹魏江山,这是最典型的案例。
刘邦剪除异姓王也是担心异姓王忠诚度不足而祸及子孙及刘氏江山,而这一帮异姓王忠诚度又确实需要打问号,韩信在楚汉战争中的表现就让刘邦不放心。
首先,韩信两次背主。
韩信本来投奔项梁的,未被任用;项梁死后,划归项羽,好不容易混了个郎中,多次向项羽提出军事建议,项羽都不采纳。灭秦后,项羽大封天下为18路诸侯,刘邦被封汉王,离开关中去汉中,项羽东返彭城,韩信这时从项羽处逃离,追随刘邦入汉中。
韩信被刘邦任命为连敖,因违反军令差点被杀死,幸亏夏侯婴救了他,又被任命为治粟都尉,不久又逃亡,被萧何月下追回。
韩信两次背主,“打工”心态暴露无疑,人生经验丰富的刘邦对此是心知肚明的,哪个打工者会对老板绝对忠诚?
其次,韩信在刘邦危难时,多次见死不救,引起刘邦不满。
刘邦彭城被项羽击败后,逃到荥阳与项羽对峙,在取得京索之战胜利后,分兵一路,让韩信、张耳率领,讨伐其它诸侯。韩信用计,破魏、灭代,连战连捷。这个时候刘邦在荥阳与项羽交战不利,士卒损耗较大,韩信没有及时救援刘邦,军队精锐被刘邦强行调走一部分。
刘邦在荥阳兵尽粮绝,被楚兵围困,幸亏纪信逛楚,才让刘邦逃得一命。这个危急时刻,韩信也没有伸出援手。
刘邦在成皋被围后,只有自己和夏侯婴逃出,二人一路向北,来到韩信军营,强行夺取了韩信的主力部队,回来继续和项羽死掐。命令兵微将寡的韩信去攻打齐国,可见刘邦的内心极不满意。
《史记.高祖本纪》:汉王跳,独与滕公共车出成皋玉门,北渡河,驰宿脩武。自称使者,晨驰入张耳、韩信壁,而夺之军。乃使张耳北益收兵赵地,使韩信东击齐。汉王得韩信军,则复振。其三,韩信关键时候坐地起价,公然讨要齐王,活脱脱一副“奸商”嘴脸。
韩信身为兵仙,兵少兵弱都难不倒他。他乘郦食其说服齐国放松警惕的时刻,出其不意攻破齐国,害得郦食其被齐王田广处死。随后,韩信又在潍水击破20万楚军,斩杀了项羽帐下第一大将龙苴。
韩信平定河北和齐地后,按道理应该将主力去驰援刘邦。结果这个家伙不仅按兵不动,还派使者去请求刘邦封他为“假齐王”,惹得刘邦破口大骂。
《史记.淮阴侯列传》:汉四年,遂皆降平齐。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原为假王便。”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於荥阳,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於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经张良、陈平提醒,刘邦知道韩信这时候不能得罪,于是就派张良去齐地封韩信为真齐王,让他尽快带兵过来协且刘邦破楚。
韩信被封为齐王后,依然不发兵来救刘邦,刘邦打不嬴项羽,只得与项羽签订鸿沟协议,骗项羽放回刘太公和吕雉。项羽引兵东归,刘邦听从张良、陈平之计,撕毁和议,率兵追击项羽,又被项羽打败,只得在固陵坚守。派人召韩信、彭越来会战,二人不听。没办法只得采用张良的计谋,分封大量的土地给他们,韩信、彭越分到土地才答应出兵。后来就是著名的垓下之战,项羽兵败后自刎乌江,楚汉战争结束。
在刘邦最困难的时刻,韩信不仅不发兵救援刘邦,而且还坐地起价,封王了还不满意,还要增加封地,完全是一副“奸商”嘴脸。刘邦怎么不可能不忌恨韩信,又怎么不可能不对韩信、彭越这些“奸商”秋后算帐?
因为韩信对刘邦的忠诚度并不高,天下平定后,立即遭到刘邦清算,先是军权被夺,随后不久又先后改封楚王、降为淮阴侯,直到被灭族。
三、韩信军事能力太强,忠诚度又不高,哪个帝王都不放心俗话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韩信忠诚度不高刘邦倒不害怕,真正让刘邦害怕的是韩信的军事才能。
韩信被萧何推荐给刘邦时,就显示了卓越的战略眼光。并献“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刘邦非常顺利地就灭了三秦,还定关中,当上了他梦寐以求的关中王。
兵败彭城后,楚汉荥阳对峙,韩信开始了他开挂般的军事表现:
——用疑兵之计声东击西,偷袭安邑,俘虏魏王豹,平定魏地;
——轻松击破代地,打跨代国军队,在阏与擒获夏说,平定代地;
——在主力被刘邦抽走的情况下,在井陉之战中背水一战,运用奇计击破赵国20万军队,斩成安君、俘虏了赵王歇和广武君李左车;
——用李左车计谋,一封书信就让燕国归顺;
——用蒯彻之计,一举而下齐国,平定齐地;
——潍水之战,水淹楚军,射杀大将龙且;
——垓下之战,十面埋伏,打败项羽,帮助刘邦取得最终的胜利。
整个楚汉战争中,刘邦消灭的诸侯只有关中三秦王及韩王郑昌,其余诸侯魏、代、赵、燕、齐、楚基本都是韩信消灭的,消灭的诸侯军队至少达到了70%以上,特别是强大的、几乎不可战胜的项羽楚军都败在韩信手下。被后世誉为“兵仙”。
这么杰出的军事才能,忠诚度又不高,哪个皇帝都不放心。哪怕是兵权被褫夺,也不放心。只有杀了,才会安心。
因此,韩信之死,不是因为功高震主,而是因为能力太超强了,“庆忌不死,鲁难未已”,刘邦为了让“汉难”不再发生,只能处死韩信。
当然,韩信之死还有其情商不高、政商低下、没有真正朋友等因素,但这些都不是决定因素,造成韩信必死的决定因素就是:分封制是开历史倒车,谁开谁翻车;忠诚度不高、军事才能又奇高,这让任何皇帝都无法安心!有了这些因素,韩信之死就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
韩信要怎样做才不会被处死
韩信怎么做都会被处死。韩信为刘邦的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没有韩信,大概西汉王朝的建立,不知道会推迟多少年。但韩信在西汉王朝建立后被处死,这跟他的能力和战争中的做法有很大关系。
首先,韩信能力太强。我们都知道一个成语,“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这个成语来源于刘邦对韩信的提问。韩信刚投奔刘邦时,刘邦问他,可以带多少兵?韩信回答了这样几个字:多多益善。对于这个回答,刘邦从心里来说很不高兴,因为韩信之前曾说,他刘邦最多能带十万兵。这样的回答把他这个汉王放在哪里?于是,刘邦接着问,为什么你这个百万军队的将军对被我这个统领十万人的人捉住呢?韩信说,您不善统兵但善御将。对于这个回答,刘邦大概是满意的,因为韩信说的是实情。
其次,韩信曾经要求刘邦封他为齐王。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203年。那时候,刘邦节节败退的时候,而韩信在山东打了胜仗。韩信派人从山东带来求升职的信,请求刘邦封他为假齐王,以便于对当地的管理和控制。对这个要求,刘邦很生气,他这里简直就是过火焰山,而韩信却在这个节骨眼上讨封要官,刘邦张嘴就骂人。不过,张良和陈平都劝他冷静,刘邦醒悟过来,赶紧说,要封就封个真王,哪有假王的事?
刘邦很聪明,他根本没有能力阻止韩信称王,他现在要做的,大概就是笼络韩信。
再次,是韩信的软弱性格。刘邦对韩信封王这件事,也让韩信心生愧疚。后来,韩信手下人几次劝他谋反,他都犹豫不决。这样,最终让自己成了阶下囚,最后被处死。
好了,关于韩信要怎样做才不会被处死和韩信教学冷知识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