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中产阶级崛起,家装行业如何应对 丨专访Design Cafe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印度的阶层等级是怎样的,是如何分化的,以及印度的历史冷知识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印度古文明真的断层了么
  2. 印度是如何沦为英国殖民地的
  3. 真实的印度到底是什么样的
  4. 印度的阶层等级是怎样的,是如何分化的

印度古文明真的断层了么

印度古文明真的断层了?现在的印度已发生天翻地复的变化,变得不可思议,变得印度自已都不知道是不是印度了。

印度是一个古文明国家,也是佛教的发源地,往往自已优点不继续发扬,而偏偏接授被殖民思想贯穿了灵魂,:发生巨大变化,也就是古文明与现代脱钩。偌大的一个国家,没有自已的官方语种,而且是学西方国家母语英语,社会种姓制度,教派分支,限制了平衡的发展,贫富悬殊,脏乱差,犯罪居高不下,医疗,农业,工业比较落后,真的,古文明与印度发生了真正断裂。

印度是如何沦为英国殖民地的

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的答案是“大莫卧儿的无限权力被他的总督们打倒,总督们的权力被马拉特人打倒,马拉特人的权力被阿富汗人打倒。而在大家这样混战的时候,不列颠人闯了进来,把所有的人都征服了。”马克思的答案言简意赅,印度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是其沦为殖民地的最主要原因,但是也并非是全部原因。混乱的国家状态只是为英国轻易征服提供了客观条件,而英国在征服过程中的种种手段也是很重要的。首先,来说印度的混乱状态。17世纪下半期,印度莫卧儿帝国出现此起彼伏的人民起义和封建主反叛,并都带有反对宗教压迫的内容。18世纪初,莫卧儿朝廷依然存在,但实际管辖范围越来越小。18世纪上半期,许多封建国家在不同地区彼此无休止地征战,争夺领土、资源和地区霸权。印度的内乱对西北方邻国伊朗、阿富汗统治者是个极大诱惑。1738年,伊朗国王纳狄尔沙率5万大军入侵印度,10年后,阿富汗国王阿赫迈德沙·阿卜达利又步纳狄尔沙后尘大举入侵。1748年起的10多年中,阿富汗军队先后12次侵入。兵祸连年的印度遭此反复洗劫,国穷财尽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印度的割据势力互相削弱,这种形势正好为英国侵略印度提供了便利。(英国东印度公司)其次,来说英国殖民者的手段。在征服孟加拉时,英国通过收买莫卧儿帝国的将军米尔·贾法尔,在普拉西战争中大获全胜。孟加拉被征服使英国人武力征服印度的第一步旗开得胜,但封建王公们依然在那里你争我夺,互相厮杀。当这些王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他们已没有回天之力。当时,南印三国抗英同盟抵抗坚决,英国鉴于三国联盟中迈索尔反英最坚决,就对另两国施展拉拢手腕。当1780年三国反英军事行动开始后,英国人把贡土尔县交还海德拉巴,首先使之脱离联盟。又同马拉特联盟中的朋斯拉单独媾和,给了他一笔钱,使他也停止了军事行动。三国同盟瓦解是个转折点,从此,英国征服全印的大门就敞开了。英国人在征服的过程中,不断使用金钱收买、政治许诺等手段,瓦解印度人的抵抗,加上英国先进的军事技术,最终使庞大的印度沦为殖民地。(沦为殖民地后的印度军队)

真实的印度到底是什么样的

据说不少印度人一直觉得中国很穷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女人!印度女人看到中国女人基本上很少带首饰,在印度哪怕再穷的女人都会有一套金银首饰戴着,而中国女人竟然连首饰都没有!

前几年去过一次印度,主要是闺蜜拉着我去的,她是一个狂热的瑜伽爱好者,每天和一群练瑜伽的人聊瑜伽,后来她说印度瑜伽才是真正的厉害,想去印度学习交流一下!但是她一个人又不敢去,就软磨硬泡叫我跟她一起去!

虽然没去印度之前在网上和各种报道里知道印度大概是个什么样子,但是去了之后还是让我吃惊,印度怎么会是这个样子?

印度初体验

从昆明乘坐飞往印度的飞机,在机场就遇到了一群去印度的小伙伴,他们有不少是去工作的,而去参加瑜伽游学的只有我和闺蜜两个人!大家对我们两个女生前往印度给了很多有益的建议,主要就是注意安全方面以及穿着打扮方面要保守点!

1、一到印度就被一种奇怪的气味熏倒了!空气中散发着一种气味,不是香也不是臭,无法描述!后来才猛然发现这个气味就像方便面汤坏了的气味!可能是我鼻子特别灵敏,对这种气味无法接受,与我们同行的人就觉得还好!

2、来到印度最大的感受就是人多,人超多!坐火车天天像春运,车票必须提前预定!坐公交车完全靠速度,车子一边开着门一边跑,自己去追,追不上就没办法啦!

3、街边有不少要钱的小孩,乞丐,他们饿得皮包骨,眼神里充满了绝望和凶狠,一旦发现外国游客就冲了上来!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务必记住马上赶紧离开!千万不要因为心软给钱!个人经验告诉你给了一个后面就有一群小孩冲过来拦着要钱,很难脱身!

4、来印度除了必带护照,还要带上纸巾和一次性马桶垫!必带!必带!在印度很多酒店没有纸巾,景区的厕所更没有,买纸巾不是在超市而是在药店!

5、在印度中国手机很多,小米,oppo,华为手机的广告牌形象店各地方都有,巨大的广告宣传牌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制造,祖国的强大!

6、印度有一种女人千万不要惹,就是带鼻环的女人!这种一般都是已婚妇女,在印度文化里,女性的地位是相当低的,鼻环代表着接受约束。配戴鼻环,代表她们对自己丈夫的完全臣服,印度女性嫁人后不允许随便和陌生人搭话或者对视。

来了印度之后才知道的事

印度,全称是印度共和国(RepublicofIndia)。位于南亚次大陆,印度洋的北岸,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公里。首都是新德里。使用的货币是卢比。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仅次于中国。作为中国的邻居,可不是一位让人省心的主!

1、印度很多地方并没有限制一夫一妻制!据说在印度有一个男子娶了39个老婆,从17岁娶第一任开始就不停的娶妻,生下一大群孩子,形成了一个180多人的家族,住在同一栋楼里!

2、占星师在印度备受尊崇,在印度至少有200万家占星师和1万家占星师培训学校!并且有30多所大学开设了占星学本科和硕士学位!有些人会问了占星师是干嘛的?其实就是算命的!

3、很多人会看到印度人都是用手抓食物吃,其实在印度北方基本是用餐具吃饭的!但在印度南方大部分还是用手。而且有些地方是一定要用手吃饭,不然会很失礼。在南方的高档餐厅,吃饭前会有服务员端一碗装着柠檬的茶水给你,记住那是洗手用的,别当水喝了,而且,只洗右手哦!

4、牛是印度的圣物,牛有着非常高的地位,在印度不能吃牛肉,但可以喝牛奶!在印度的街头有很多卖牛粪饼的,牛尿做成的饮料,而且在印度还非常畅销!

5、印度有个奇葩的牛粪节,类似于咱们中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泼水节!用向对方扔牛粪表达祈祷和祝福!而且谁家的牛粪越多,越表示这家人有实力和地位!

6、在印度的大街上大摇大摆的不一定是有钱人,还可以是一头牛!牛在街上无人敢管,可以毫无顾忌的撞到一辆车也可以随便闯入一家店以及随处大小便!

7、印度的女人地位非常低,比你想象的还要低!在印度嫁女儿需要给男方彩礼,给的越多则在男方家越有地位!年纪越小嫁妆就给的越少!所以,在印度,特别是穷人都不想生女儿!还有不少给不起嫁妆的7.8岁就给了别人当童媳!

8、印度厕所非常少,在印度家里有独立厕所的是有钱人!在大街上很难找到厕所,而且非常简陋,还有露天厕所!所以来了印度在空气会闻到各种不可描述的气味!

9、在印度厕所文化非常特别,女人要上厕所怎么办?女人一般等天黑有伴的时候一起出去解决!在那边旅游我们出门最不能忘记的一件事就是必须在酒店上完厕所再出去,如果出去了要上厕所就会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10、印度人刷牙不用牙膏,有些是用牙粉,直接含在嘴里用手指当牙刷!还有一种是用树枝!一种叫做印楝的树枝当牙刷,据说具有清洁口腔美白牙齿的作用,还有杀菌驱虫的效果!

11、在印度很多地方是禁酒的,而且也买不到,只有在可以喝酒的地区,才能在有专卖酒的店里有酒卖!去旅行需要了解一下当地的风俗习惯,并遵守相关规则,以免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12、印度人很少抽烟,烟是可以按一根一根卖的,而且价格还很贵!他们更多的是喜欢嚼一种粉,一小包的,听说是和抽烟差不多,而且还有各种不同的口味!

13、印度的贫富差距巨大,亚洲首富在印度,世界豪宅排名前十的首富豪宅就在孟买,而旁边就是印度第一大城市孟买的贫民区!一边是繁华闹市一边是落后与贫穷,鲜明的对比!

14、在印度第一大城市孟买的城市中心有一个著名的景点“千人洗衣场”,有100多年历史的千人洗衣场,每天各地的衣服运到这里,由人工纯手工清洗!洗衣工在印度是世袭职业,父母退休了子女可以继承职业!

15、北印度和南印度最显著的一点就是:南富北贫!南印度不但经济更好,环境和卫生都比比印度要好!

16、在印度据说美白产品是销量最好的,即使安全的饮用水和电力还没有普及全印度,美白产品却已经卖到了最偏远的地方!在印度男人和女人对白皮肤的着迷,已经到了不正常的地步!

17、印度是一个全民信仰宗教的国家,几乎人人都信教,其中印度教人数最多,达到80%左右,然后是伊斯兰教(14%左右),再然后是锡克教、基督教等其它教派!

18、印度的仿制药全世界有名,前两年有一部电影【我不是药神】讲的就是印度的仿制药!这里的仿制药和正品差不多,但药品价格非常便宜,是正品的三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每天都有世界各地的人来印度购买仿制药!

19、世界上最奇葩的神庙,在印度有一座老鼠庙,这座庙专门供养老鼠,在这个庙里养着2万多只老鼠,当地的人把最好的粮食和牛奶送来供养这些老鼠,把这些养的每一只都长的肥头大耳的!

20、印度没有保险公司愿意做车险业务,所以绝大部分印度司机甚至都不知道车险是个什么!主要是因为印度人开车太过彪悍,连后视镜都没有!

印度十大经典美食

1、印度飞饼,2、奶茶,3、印度手抓饭

4、拉西Lassi,5、咖喱羊肉,6、塔里(Thali),7、印式套餐IndiaThaliPlatter

8、波亚尼炖饭Biryani,9、炸三角Samonsa,10、恰巴提(hapati)

在印度吃的东西很多,口味偏重,这里的食物以咖喱为主,几乎所有的食物都会添加几种香料!其实只要不随便吃路边摊,还是不用担心闹肚子问题的!

印度最值得去的十大景点

1、泰姬陵

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世界上最美最震撼的陵墓,来印度旅游必去的地方!

注意:进入泰姬陵有外国人专用通道,可以省下不少排队时间!

2、粉红之城斋普尔

印度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整体风格都是粉红色!

3、蓝色之城焦特布尔

这是一座迷人的蓝色之城,整座城市大部分的房屋都是蓝色的!

4、金色之城杰伊瑟尔梅尔

位于塔尔沙漠边缘的黄金之城,也是古印度重要的贸易地!

5、白色之城乌代布尔

最不像印度的城市,这里环境整洁,气候清爽!

6、圣城瓦拉纳西

印度著名的历史古城和印度教圣地!

7、莲花寺

允许任何信任的人进去参观,莲花的外观造型非常漂亮别致!

8、金庙,锡克教的圣地,这里免费提供食宿,成为许多游客和流浪者最喜爱的地方!

9、克久拉霍

印度历史上的月亮王朝的都城,有很多独具特色的寺庙建筑!

10、达拉维贫民窟

亚洲第一大贫民窟达拉维已经成为了印度排名第一的旅游胜地!

印度的交通

没有比印度的交通更疯狂的了。

出租车、公交车、摩托车,牛车、马车、tutu车,还有人力三轮车,全都开到了马路上,混乱不堪,让人觉得分分钟都会出事。

火车票必须要提前预定,天天像春运!

以前网上大家看到的开挂的火车图片,现在很少见了,但乘车环境卫生还是非常差,除了各种混合气味,车上还有小强!

值得注意的一点:在印度的各大火车都有外国人专用购票窗口,如果当次车票在网上售票没有了,很有可能可以在外国人售票窗口买到!

乘坐飞机的话,座位上的小毛毯可以带下飞机,这张小毛毯在印度期间很有作用的!

印度打车可以用Uber,而且可以用支付宝支付!

注意事项

1、转换器:最好备一个万能转换器,全球通用款!

2、带上一次性鞋套(瓦拉纳西的巷子真的能让你无从下脚)、一次性马桶垫(必备!必备!),防晒用品!

3、印度人很会宰客,不管是购物还是搭车都要砍价并确认好价格!

4、印度人很热情喜欢和游客拍照,但注意别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要不然会拍到停不下来!

5、印度是一个全民宗教的国家,注意尊重当地的风俗和相关的规则!

写在最后

印度在不同人的眼里有不一样的存在,有人喜欢这里的瑜伽,有人喜欢这里多姿多彩色调分明,有人喜欢这里的风景,有人喜欢这里美食!但这里却一样有着让人无法忍受的脏乱差,比想象中更脏更差更乱,也比想象中更好和更坏!

印度就是这样一个一面充满阳光美好一面又充满着阴暗邪恶的地方!

如果来印度旅游最好不要一个人,特别是女性,印度的治安真不敢恭维!

以上是我了解的印度,如有不妥或不足之处欢迎补充和交流!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印度的阶层等级是怎样的,是如何分化的

说起印度,那么肯定就要谈到英国,就像是印度的脸上已经深深地烙着英国的符号。英国统治印度最值得书写的就是印度次大陆首次实现了政治统一。印度的史学家潘尼迦说过:“英国最为出色的统治就是印度的统一。”从莫卧儿王朝开始,印度就承袭了部分民族国家的思想,而英国的到来使得这一思想具体化了。这也使得印度人有了国家统一的概念。

英国能够有效地在土邦之内行使权力,而且是将整个印度融成一个国家。铁路、邮政和电报、货币、盐务管理等等,这些都是获得这一统一的集中的主要外表形式。

在统一印度的基础上,英国人建立起同以往时代不同的政治行政制度。

英国人在统治印度过程中,建立并完善了文官制度。1833年的《特许状法案》规定可以任用印度人,甚至可以担任最高的官职。

通过公开竞争的考试来任用的制度开始于1853年,1858年又加以肯定。凡女王治下出生的臣民,无论是欧洲人或印度人,都可以参加竞试。允许报考的最低年龄起初定为23岁,1859年降为22岁,录取的报考者须留在英国试用一年。

文官划分为帝国文官、省文官及下级文官,第一级官职主要由英国人充任,其他两级差不多全由印度人充任。这个制度一直维持到英国人统治结束。

对英国人的行政制度和文官制度建设,潘尼迦也作了积极的评价:

一个庞大的行政机构逐渐建立起来,这种巨大的全印的制度,如印度文官制度、警察、印度的稽核与会计制度,各省的行政制度(特别是税务和司法制度)构成了一套行政机构的体系,担负起治理三亿印度人的责任,这是过去任何印度王朝政府不曾有过的,也是同时代其他亚洲国家所缺乏的。这样庞大的机构,不但从事于日常的政府工作,而且也能应付饥荒、瘟疫和洪水灾害。

以上可见印度的精英阶层对英国的统治是认可的,甚至于是崇拜的。

无论是行政制度的建立还是文官制度的实施,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同制度建设一样重要的是英国人在印度推行的现代西方教育。

英国本土地小人少,突然要治理地域辽阔人口数亿的南亚次大陆,困难很大。

英国人最初是为了做生意来到印度的,他们不懂地方语言,无法直接同印度人做生意,很快一批操着洋英语的印度中间人出现了。

随着英国正式统治印度次大陆,英国人需要更多的各式各样的印度人为其统治服务,英印军队需要兵员,英印政府需要下级官员和办事员,新建的工厂和铁路、码头需要工人。

印度不同于美洲殖民地,英国人有意限制西方人移民印度,1825年时在印度只有2010名欧洲人,其中1595人住在孟加拉,主要在加尔各答,马德拉斯有116人,孟买236人,其他地方只有69人。

这一问题只有通过培养和使用当地的人才来解决,而印度本土历史上就有从事政府管理职能的阶层。

这一机构的组织之所以有可能,只是由于至少是从孔雀王朝时代就承袭下来的印度的官僚政府的历史传统。

这些组织之中,只有百分之零点几是欧洲人。其余的人员历来都是从印度过去的帝国也曾经倚赖过的同一阶级里面来的:北方的婆罗门、官吏阶级和刹帝利、南方的婆罗门和一些别的识字的种姓的人民。

这一阶级二千年来曾在更迭的帝王之下治理过印度。没有这一阶级的忠心协助,这个庞大的官僚机构的组织是不可能实现的。

历史上的征服者往往在征服之后,出于统治的需要,在大局稳定后会运用原有的选拔机制,使用当地人为自己服务,久而久之连外来的统治者也被当地的文化所同化。

英国人不同于历史上的征服者,资本主义产生出的先进生产力使他们对自己的文化极为自信,他们将自己的文化看作远在当地人文化之上。

尽管如此,在统治初期,在统治者中,在发展传统教育还是推广西方教育上,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一部分人主张保持旧式的印度教育制度而加以资助,另一部分人主张实行西式教育制度,以英语为媒介。

两部分人争论长达一二十年。前者被称为东方派,后者称西方派。东方派担心西方教育会把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带到印度,导致反英情绪的增长。

一位东印度公司董事这样说:“我们刚失掉美洲,因为我们太愚蠢,竟允许在那里建立学校和学院。我们在印度不应再做这样的蠢事。”

曾任过总督的哈斯丁斯也说:“在人们中传播信息就会鼓励对权威的不服从和离心力,这种做法不应允许。”

西方派最有名的代表人物是马考莱。1834年,马考莱由英王任命为印度公共教育总会主席,1835年2月写了一份有关教育的备忘录,陈述他对东方教育和英语教育的看法,该文件集中体现了西方派的教育思想。

他认为“文学”一词既可指阿拉伯文学和梵语文学,也可指英语文学;“印度本地的学者”既可指梵语学家和穆斯林法律专家,也可指精通密尔顿的诗句、洛克的形而上学、牛顿的物理学的印度学者。

马考莱在备忘录中极力贬低东方文化的价值,认为:“一所好的欧洲图书馆中的一个书架,即可同印度和阿拉伯的全部本土文学相媲美。”他赞同英语教育的理由大致可归纳如下:

(1)英语是掌握现代知识的关键,即使在西方的诸种语言中,英语也是首屈一指的;英语会给印度带来整个的复兴,就像希腊语和拉丁语曾带来英国的复兴或像西欧的语言使俄国文明复兴一样。

(2)在印度,英语是统治阶级使用的语言,它也可能成为整个东方海域的商业用语,因而印度人是渴望受到英语教育的。

(3)英语教育虽不能普及到全体人民,但通过英语教育可以造就出这样一个阶级:“一个成为与被我们统治的几百万人民之间的通话的阶级;一个在血统和肤色上是印度人,但在爱好、观点、道德和知识上却是英国人的阶级。”

通过他们,可以把西方知识与道德用本地语言的著作传递到人民大众中。备忘录还提出停止资助出版梵语或阿拉伯语著作,关闭加尔各答的马德拉沙和梵文学院两所学校。

政府不应再向贝那勒斯梵文学院和德里穆斯林学院学生提供奖、助学金,而是将这些经费用来资助建立英语学校。

该备忘录受到了当时印度总督本廷克的赞许与支持。1835年总督参事会做出决定,此后教育拨款只应用来推广西方教育。

当年,第一所官办的医学院在加尔各答开学。19世纪40~50年代,当局创办了一批近代学校和学院。1843年,教育委员会控制的学校有28所,到1873年增加到55所。

1857年,按伦敦大学模式,印度的第一所大学创立,1857~1887年增加了孟买、马德拉斯、拉合尔与阿拉哈巴德四所新大学。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接受西方教育,1837年规定以英语代替波斯语作为公务语言,1844年又采取了优先录用会英语者为公职人员的政策。

据有关统计,在1873年到1893年的20年里,印度的学院数从55所增加到原来的3倍,在校大学生数从4499人增加到18571人,增加了3倍多,到独立初,印度各类大学生数上升到38万人。

印度教育的一大特点是,受的虽然是西式英语教育,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仍然带有浓厚的印度特色——“读书为做官”,为了在政府中谋个一官半职。

这表现在学生大多选择读文科,轻视理工医农。据1910年的统计数字,当时印度大学生中85%学习文科,2%学习自然科学,9%学医,只有4%学习工科,这明显地是印度传统种姓制度中重人文理论轻务工实践的反映,大学生们及其家长们仍然认为出身高级种姓的孩子到属于商业种姓的公司或务工种姓开办的工厂服务是一件很耻辱的事。

由于缺乏理工技术人才,殖民地印度的工厂企业不得不从英国聘请技术人员。

由于读书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文官考试,在政府谋一席职位,或得到一张法学文凭,获得从事律师的资格,这些需要学生必须完成大学学业。

这使得印度的大学数目与在校学生数目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中小学的发展速度,如中学从1881年的4122所增加到5029所,增加22%,人数从22万增加到51万,增加132%;小学情况更差,1881~1893年从9.22万所增加到9.7万所,增加5%,学生数从228万增加到295万人,增加29%。而同时期大学生数目和大学生数目分别增加几倍。

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基本来自高级种姓,尤其是婆罗门以及传统上从事政府工作的一些种姓的子女,他们受到西方教育的熏陶,又带有浓重的印度传统文化的特征。

英国人不同于印度历史上的其他入侵者,英国人不承认种姓制度的合法性,不承认婆罗门比其他印度种姓高贵,这些经过资产阶级革命洗礼的入侵者,虽在实际生活中从来都是轻视印度文明和侮慢印度人的,却主张所有印度人之间应该平等,所有印度人,无论是婆罗门还是贱民,在英国人眼中,都是低于英国人的二等公民。

虽然如此,在很长时间里,接受西方教育并在英印政府任职的绝大多数是婆罗门种姓,正如印度社会学家斯里尼瓦斯所指出:“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在印度半岛各地的行政和自由职业界,都是婆罗门居统治地位。”

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种姓制度和印度教的影响在殖民地印度仍然是很强大的,另一方面说明婆罗门高级种姓在社会变动中有很高的调适性,他们比印度社会中的其他种姓更能抓住机会。

种姓身份是永恒的,但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则会发生变更,一旦失去土地,婆罗门就无权从农民那里得到生活来源。

在多子平分制和频繁的土地买卖下,加上婆罗门不善也不愿经营土地,如果不寻找新的出路和生活来源,一些婆罗门家庭的破落是必然之势,而接受西方教育后的出路的前景是如此诱人,实际上婆罗门高级种姓趋之若鹜。

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种姓和社会阶层不想接受西方教育或谋取社会上新出现的有利职业,实际上是,婆罗门高级种姓做出各种努力来垄断这些机会。

最著名的莫过于安德贝卡尔,作为一名自低种姓的成员,他受过完整的西方教育,获得美国的法学博士学位,独立时主持印度宪法的制定,当上印度政府的第一任司法部长。但总体上讲,这些都是特例,婆罗门高级种姓在印度社会中的特权地位并未受到根本的冲击。

尽管如此,西方教育和文官考试制度所遵循的平等原则还是在严格种姓等级制度上打开了一个口子,为日后印度民主的发展提供一个前提与条件。

英国统治印度以及教育行政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促使印度知识阶层向现代知识精英转变。许多年轻人,对西方文明显示出很高的热情和适应性。

新式教育的推广还对知识阶层的地理分布产生影响,旧知识阶层深深植根于农村,新知识阶层则集中在通商口岸、大城市。新式学校毕业的学生往往厌恶农村生活,认为自己在学校所学在自己的家乡得不到施展的机会。

他们羡慕的是在政府中谋个一官半职,或进入律师、记者、学者行列,这些机会只存在于大城市,尤其是像孟买、加尔各答、马德拉斯和德里这样的政治中心、通商口岸、大城市。

知识精英凭借其传统文化上的霸权代表了印度民众,另一方面又由于其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成为西方统治者与印度民众之间沟通的桥梁,成为印度社会中的领导阶层。

英国人领导精英阶层,精英阶层领导国内民众。

在这种意义上讲,知识精英阶层的成长也是英国统治印度最重要和具有深远意义的成果。这些知识精英阶层的人往往向往西方的物质文明,这些人以穿西服、打领带、用刀叉、说洋文为时髦。认同英国给予他们的权利和地位。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印度的阶层等级是怎样的,是如何分化的和印度的历史冷知识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阶层分化与阶层认同专题 三 许琪 混合型 主观阶层认同 关于中国民众阶层认同的新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