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 世家书店 孔夫子旧书网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中国历史上有几个中医名家他们都是谁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中国历史上有几个中医名家他们都是谁以及历史名人冷知识1000条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朱姓有哪些历史名人如何看待他们
  2. 中国历史上有几个中医名家他们都是谁
  3. 山西出过哪些名人
  4. 历史上有哪些奇案

朱姓有哪些历史名人如何看待他们

朱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久经考验卓越的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伟大领袖之一,1976年7月6号在北京病逝,享年90岁。

朱瑞: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农红军独立十二军政治委员,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任炮兵纵队司令员。1948年10月在锦州战役中牺牲。

朱宝廷:中国共产党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香港海员大罢工和上海五卅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太平洋职工国际委员,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工会主要负责人之一,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委员,朱宝廷同志于1947年1月24日在陕西安塞病逝。

朱自清: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他在学生时代就经常创作新诗和散文,1924年出版了诗集《踪迹》,曾发表过《奖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背影》等名著。1932年曾游学英国,著有散文《欧游杂记》、《伦敦杂记》、《你我》等。文艺著作有《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等。主要作品是《朱自清文集》四集。

朱蕴山:到年参加光复会,随后加入同盟会。参加过辛亥革命和”八一”南昌起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四、五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等职。1981年4月30日在北京病逝。

朱理治:清华大学肄业。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陕甘省委书记,中国共产党河南省委书记,中国共产党中原局代理书记,中国共产党豫鄂边区军政委员会书记,豫鄂边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东北局任职,1978年4月9日在北京病逝。

中国历史上有几个中医名家他们都是谁

中医作为国粹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是一个以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为指导思想,以阴阳五行学说为说理工具,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临床特色的独特、完整的医学体系。

在中医药的发展史上,出现了许多中医大家。他们大医精诚,仁心仁术,救治苍生,妙手回春,世代扬名。

扁鹊生卒年不详,约生于春秋晚期或战国早期,一说为齐国勃海郡人(今河北任丘);又说为齐国卢邑人(今山东长清)。扁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确切记载的名医,被认为是中医学的鼻祖。扁鹊最大的贡献是创造了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还广泛地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敷等多种方法治疗疾病,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基础。巜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扁鹊遍游各地行医,擅长各科。但是到秦国后,秦太医令李醯因为自己的医术不如扁鹊,而将扁鹊刺杀。扁鹊著有巜内经》和《外经》,都已失佚。

张仲景(约公元150~219年),名机,东汉南阳(今河南省南阳)人,著名医学家,史称“医圣”。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瘟疫流行,张仲景家族200多人因伤寒病死了100多人。张仲景难过之余,立志“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民众治病。他在前人的医书《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医疗经验,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伤寒指的是急性传染病,杂病指的是外科、妇科等方面的病)。全书除病理论证外,系统的分析了伤寒的原困、症状和处理方法,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书中还精选了300多种方剂,为中医方剂学提供了发展的依据,后世很多药方都是从它发展变化而来的。这部书还传到了日本、朝鲜、越南、朝鲜等国。经后人整理校勘,巜份寒杂病论》被编为《伤寒论》和巜金匮要略》。张仲景创造的六经分证、中医诊断病情的八纲(阳阳、表里、虚实、寒热)和辩证施治的原刚,为中医治疗学奠定了基础。

华佗(公元145~208年),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著名医学家。《后汉书?华佗传》说他“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精于方药”,医术高超,被人们称为“神医”。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以外科著称,他一生主要在安徽、江苏、山东、河南一带行医。曹操患头风病,华佗以针刺法治疗,很快治愈。曹操想留他做侍医,遭到华佗拒绝,因而被曹操杀害。

《三国志》上载有华佗治疗的20多个病例,如传染病、寄生虫病、妇产科病、小儿科病、皮肤病、内科病等。华佗首创了中药全身麻醉剂一一麻沸散,并用于腹部外科手术,这在全世界是第一例,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的中药麻醉都是在麻沸散的启发下发展起来的,在世界麻醉学和外科手术史上,也有很大影响。华佗还长于养生,模仿动物动作发明了“五禽戏”,进行医疗体育锻炼。他曾把自己的医疗经验写成一部医学著作,即《青囊经》,可惜失传。

孙思邈(公元581~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隋唐时期著名医药学家,被后人尊为“药王”。孙思邈自幼体弱多病,家人为给他看病几乎耗尽家财。因此,他从小就立志要从事医学研究。他认真阅读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古代医书,钻研民间方药,向经验丰富的医生学习。到二十多岁时孙思邈已经成为一个有名的医生了。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都曾请他出来做官,但都遭到了他的拒绝。

孙思邈不但精通内科,而且擅长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还掌握了针灸技术和渊博的药物学知识。他最早描述了下颌骨脱臼的手法复位,一直沿用到现在。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孙思邈深切感到过去的方药医书浩博庞杂,分类也不科学。因此他一方面阅读医书,一方面广泛搜集民间方药,编成《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之所以用“千金”命名,是因为孙思邈认为人命比千金贵重。

金元四大家

金元四大家是指刘完素、张从正、李杲和朱震亨四位医学家,他们开创了四大医学流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刘完素(约1110~1200年),字守真,号通元处士,河间人。在医学上,他大力提倡运气说,宣扬五运六气盛衰之理。刘完素的学说流派称“寒凉派”。著有《图解素问要旨》等。

张从正(约1156~1228年),字子和,睢州考城(今河南民权西南)人。他非常推崇刘完素,用药也多寒凉,创制了“张子和汗下吐法”。张从正的学说称“攻下法”。

李杲(约1180~1251年),字明之,号东垣先生。镇州(今河北正定)人。少时好医药,师从刘完素。李杲用药主张以脾土为主,认为土为万物之母。他的学说流派称“补土派”。著有《伤寒会要》、《脾胃论》等。

朱震亨(1281~1358年),字彦修,婺州义乌人。他主张“因病以制方”,反对拘泥于“局方”,主张重在滋阴。他的学说流派称“养阴派”。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伤寒辨题》、《本草衍义补遗》、《外科精要》等。

李时珍(约1518~1593年),字东壁,蕲州(今湖北蕲春)人,明代医药学家。出身于世医家庭,受家庭的熏陶,李时珍从小就喜爱医药,立志悬壶济世。经过刻苦学习和实践,在30岁李时珍已经成为当地名医。后楚王聘李时珍到王府掌管良医所事物,3年后,推荐他上京任职于太医院,一年后辞职回家。

在李时珍之前,中国医学书上记载的药物有1558种,这些药物不仅品种繁多,而且名称混乱。医生在行医时非常不方便,有时候还会开错药。李时珍决心把这些药物整理出来,重新编定一本药典。他深入民间,向农民、渔民、樵民、药农请教,查阅医书800多部,对药物一一辨别和考证,纠正了古书中的很多错误,还搜集到许多新药物,历时30多年,写成了《本草纲目》一书。《本草纲目》对药物进行了分类,首先为纲,其次为目,再次是药名、产地、形色、药用等。《本草纲目》对后世影响很大,还传至日本、朝鲜、越来等国。

中医药是中国的传统医学,是中国的国宝。在现代医学发展的同时,我们绝不能轻视甚至否定中医药,而应该重视和加强中医药研究,推进中医药的发展,造福社会,造福人民群众。

山西出过哪些名人

山西名人辈出,不过在这里说几个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1.华国锋(1921-2008),山西交城人。原名苏铸,字成九,因革命工作需要改名华国锋,并以此知名。1938年参加革命,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49年南下到湖南工作,一直到1971年,在湖南工作20多年,为湖南建设做出贡献。1971年到中央工作后,先后担任重要职务:国务院副总理兼公安部长、政治局委员、国务院代总理及总理、党中央第一副主席及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到1976年,他身兼党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央军委主席三个重要职务,在历史上绝无仅有。

1980年不再兼任国务院总理,1981年6月在十一届六中全会上辞去党中央主席和军委主席职务,担任党中央副主席至1982年党的十二大召开。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仍然被选为中央委员,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特邀代表。

在1976年那个特殊年份,他首先提出并决策了解决“那四人”的问题,为国家立下大功。之后积极推动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2008年逝世后,中央高度评价其一生: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

2.纪登奎(1923-1988),山西武乡人。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建国后在河南许昌工作,被视察工作的毛泽东发现并赏识。后到中央工作,历任党政军要职。1980年代初相继辞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等职务,享受正部级待遇。

3陈永贵(1915-1986),山西昔阳人。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建国后任山西昔阳县大寨党支部书记,并以此知名。1970年代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1980年辞职。被称为“永贵大叔”。

历史上有哪些奇案

2001年9月5日,台湾富豪洪若潭携娇妻钻进特制焚化炉,关门~启动~焚烧,短短几分钟共赴黄泉。洪若潭临终前还留下一份遗书,表明3个子女皆已被焚烧,骨灰磨粉抛撒至大海。世人皆惊这会是一场怎样凄惨的灭门自尽案?

还原案发现场

最先发现洪家出事的是洪若潭下属苏泉锡。年已51岁的洪若潭创办众源贴纸公司,自任董事长,是台湾彰化县赫赫有名的富翁。而苏泉锡则担任众源公司总经理一职。

洪若潭前妻十几年前因车祸丧生,随后续弦娶了小娇妻姚宝月。洪若潭不愿前妻所生3个子女受委屈,遂与姚宝月达成不再生育的协议。

所幸姚宝月对丈夫言听计从,不仅主动做了结扎手术,甚至对继子女视如己出。由此3名子女不仅未受丧母影响,反而更加追求上进表现相当出色。总之洪家出事前,一家5口一派和睦,未有一丝反常迹象。

9月5日下午,一张到期支票需要洪若潭签字,可其却一反从不迟到的自律习惯,不仅迟迟不到,甚至连电话都打不通。苏泉锡实在等不及就亲自跑到洪家别墅找人。

洪家别墅占地3000余平方米,是洪若潭亲自设计建造,庭院内诸多装饰绿植皆是西方舶来品,红墙白瓦气派非凡,堪称当地数一数二的别墅豪宅。

俗话说财不外露,洪若潭怕招小偷又养了两条狼狗看家护院。苏泉锡来到洪家别墅,只见大门紧闭,按门铃也久未有人回应。于是苏泉锡翻墙进入别墅,诺大别墅一片寂静中透着一丝诡异,就连平素欢实的狼狗都未见踪影。

苏泉锡在别墅四处察看未见人影,只在客厅茶几、神桌以及卧室桌上,看到三封洪若潭亲笔写给妹妹洪玉燕的遗书,信中内容大体相同,皆有他们夫妻带着孩子离开这个丑陋世界,三个儿女已被火化磨粉抛入大海的语句。

苏泉锡感觉不妙随即选择报警。警员闻讯赶到洪家别墅,四处搜查未发现什么线索,只是被空气中弥漫的一股烧焦恶臭气味,引到后院角落里一台崭新的焚化炉面前。

焚化炉体积巨大,高宽各有170厘米,深度足有240公分。焚化炉旁摆着一台研磨机,上面还有一个装柴油的油桶,炉前整整齐齐摆着两双洁净的拖鞋,炉门没有关严透出浓浓得足以让人呕吐的恶臭,门边还有高温灼烧后留下的焦黑印记。

紧接着警员又从磨粉机里发现一些类似人类骨骼渣子,只不过太过细碎,已经无法直接辨认。

警员们望着炉前一黑一红,一大一小两双头朝里的拖鞋,就像亲眼看到两个人脱下拖鞋走进焚化炉般,心中陡然冒出一丝不安。

警员又察看焚化炉电源箱,发现电源呈开启状态,液晶屏上显示焚化炉已被设置连续两次,每次两小时的高温焚烧程序。

警员们怀着忐忑心情试图打开焚烧炉,却发现炉门只能打开一道缝隙,无论怎么用力都不能完全打开,遂上前仔细察看才知炉内有铁丝反复缠绕反锁痕迹。

警员们随即又设法利用强力打开反锁炉门,炉内景象不禁让警员们头皮发麻后背发凉。焚化炉内部高与宽皆有90厘米,深度则有165厘米,炉内散落着两个玻璃瓶、用过的注射器以及两具上下交叠的烧焦死尸。

死尸是一男一女,姚宝月颈部以下完全烧化,洪若潭尸体趴在姚宝月身上,似乎是想保护妻子,但其尸体唯有腿部已呈白骨状态,其胸部以上部位还算比较完整。

经过法医检测,洪若潭气管内有积碳,说明洪若潭死亡前还有呼吸,极有可能还曾剧烈挣扎过。而姚宝月的气管内未发现积碳,足以说明她被焚化前就已陷入昏迷甚至早已死亡。

散落的玻璃瓶一个已经破碎,另一个虽已被烧变形,但还残存着部分不明液体,经检测确认液体中含有大量麻醉剂成分。

后来警方清查现场又发现两副已经破碎的眼镜,经问询眼镜行职员确认眼镜主人正是洪若潭夫妇。除此之外,警方在洪家别墅只发现一堆焚烧后的灰烬,不仅未发现洪家三子女踪迹,甚至连照片都未找到。

可见洪若潭事先已有意销毁家人照片资料。后来警方还是从洪家子女就读学校找到几张洪家全家福图片。洪家惨案震惊社会顿成世人舆论揣测焦点。

洪若潭事业有成,夫妻和睦;长子洪崇釜24岁,刚刚考取中原大学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次子洪崇荏23岁,在众源公司任职;女儿洪孟瑜19岁,就读致远管理学院幼教系。

前不久洪家五口刚参加了洪崇釜本科毕业典礼,一家人其乐融融,难道真像洪若潭遗书中所言自愿集体赴死吗?

自尽还是他杀

案发一个月前,洪若潭借口焚烧椰子与动物,从销售焚化炉好友处订购了焚化炉,并提出安装延迟打火装置以及能从里面反锁的炉门。

只是源于材料缺失,好友未能按照洪若潭要求安装反锁炉门。随后好友将焚化炉送到洪家后院时,曾留心观察洪家除了两条狼犬,并无其它动物。就在同一天,洪若潭居然将两条狼犬当做检验焚化炉功能实验品,并致电好友声称焚化炉烟太大需要调整。

后来警方发现洪家焚化炉门之所以关不严,因为一根固定炉门的铁丝一端栓在焚化炉外左侧底部,另一端则伸进焚化炉拴在炉门后一个圆形螺丝上。

从洪若潭购买焚化炉的要求以及用铁丝反锁炉门等种种迹象,推测洪若潭夫妇应是有预谋的自尽无疑。因为如果是他杀,凶手可以从外面关闭炉门,又何须费事用铁丝反锁固定炉门呢?而且如果是他杀,凶手会力求毁尸灭迹,又怎会故意关不严炉门以致焚尸不尽呢?

于是警方推测洪若潭先给妻子注射麻醉剂使其丧失意识后,将其放入焚化炉轨道平车上。然后洪若潭设置好焚化程序后,自行注射麻醉剂并钻进焚化炉用铁丝固定好炉门,再趴到妻子身上静静等待焚化炉启动。

根据尸检报告,洪若潭临终前意识清醒,在1200℃高温下曾痛苦挣扎以致身体扭曲变形。但洪若潭抵死将妻子紧紧护在身下,只不过因铁丝在高温下融化,致使炉门未能关严,尸体未能完全焚化,给警方留下了破案线索。

还有洪家3个孩子情况又怎样呢?警方在洪家别墅卧室内的床罩上,发现两处微量血迹,经DNA检测,应是洪家子女所有。这两处血迹呈点状分布状态,遂警方怀疑这是用针头注射药物所致。

随后警方又仔细勘察洪若潭汽车发现,其白色吉普车左前踏板,以及黑色凯迪拉克左右两侧前踏板皆有海沙、海水成分。

由此警方怀疑洪若潭真的将孩子焚化成灰,并将骨灰撒向大海。可孩子们真的心甘情愿跟随父母自尽吗?洪若潭次子的日记揭示了答案。

原来洪崇荏在2001年3月的日记中,曾说父亲因为奶奶的事想死,继母也抱同样想法,同时父亲说如果只留下3个孩子会被人看不起,遂问其是否会跟着一起去死,但其并不同意父亲的想法。

由日记可以推测洪若潭自2001年3月就开始谋划自杀,可其子女并不同意全家自尽计划。

尤其是长子洪崇釜并未打算在8月31日回家,是接到继母电话说姥姥病故才请假回家奔丧。可洪崇釜未在约定的9月2日返校,同学打电话讯问,接电话的梁宝月称其带妹妹出去玩了。同学们皆知洪崇釜与妹妹关系好,所以对此并未起疑。

警方综合各方信息推测,洪家子女很可能陷入了一场假借“爱的名义”的谋杀。很有可能洪若潭夫妇于9月1日夜,趁子女熟睡为其注射麻醉剂,然后又将孩子们用焚化炉一起焚化,再研磨成骨灰撒入大海。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推测,因为研磨机中的骨灰残留,只能测出部分骨灰属于洪家狼狗,其余骨灰都无法构成检测条件,不能确定这些骨灰残留是否属于洪家子女,也无法确定洪家子女是否存世。

因为洪若潭生前将其子女照片等资料一并销毁,是否有意制造子女死亡假象,让他们远离是非隐匿身份平静生活呢?所以警方当时只将洪家子女视为失踪,直到7年后仍未发现洪家子女踪迹,才正式宣布洪家3子女死亡。

洪若潭堪称人生赢家为何突然做出如此决绝之举

“阿潭这是以死对抗谣言!”与洪若潭私交甚好的洪文瑞,听闻好友留下遗书主动赴死遂向警方痛心直言。

原来洪若潭为人低调,不愿像其他富豪那般高调炫富,遂建成洪家别墅后,又在别墅四周筑建高墙以保护自己的隐私安全。

所以洪若潭在乡邻心中留下了“刻板小气”的印象,但洪若潭对此倒也未太在意,直到一张大字报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洪若潭的人生。

2001年5月,洪家别墅附近菜市场突然贴出几张写有“洪若潭强抢弟弟财产”的大字报。舆论为之哗然,乡邻静等观看这场豪门内斗的瓜。

这一切还得从洪家别墅说起。其实洪家别墅占地是洪家祖产土地,原本应属洪家三兄弟共有财产。谁料洪父以此地抵押贷款300万做生意周转资金,可其生意失败,贷款长期未能归还,以致这块祖地成为烫手山芋,只有先还完贷款才能拥有土地所有权。

当时洪家兄弟中只有洪若潭钱多人脉广,由此洪若潭独立担下300万还款任务,就手将其他两兄弟手中土地所有权收归己有。

要说这事也算合情合理,毕竟洪若潭付出了300万巨款。而其兄弟当时也相当感激洪若潭,毕竟是洪若潭解决了家庭债务危机。

可是后来随着洪家别墅越建越大,越来越气派,洪家兄弟内心失衡遂联手母亲花样找事。于是洪若潭在母亲哭天抹泪攻势下,成为“男版扶弟魔”,不仅为兄弟还贷款,还要为其买房、买车甚至找工作。

久而久之,谁能忍受这般无休止的“吸血”重负?谁又甘愿将自己辛苦赚来的钱白白送人?由此年届5旬的洪若潭面对亲情困局开始选择反抗。

可想而知洪家母亲与兄弟岂肯放弃可以不劳而获的“提款机”,遂开始跳脚公开辱骂洪若潭。而洪若潭公众形象也瞬间逆转,由当地富豪一夜间变成了“不孝子,不把兄弟当人看的黑心强盗哥哥。”

洪若潭面对声誉受损苦不堪言,不仅生意受影响,就连家人都被困扰,甚至还有至交好友都劝其息事宁人。

洪若潭为之暴跳如雷:“贷款是我还的,两个兄弟各一栋房子,何来我抢兄弟遗产之说?”任凭母亲与兄弟怎样折腾,洪若潭这次铁心不妥协,也直接导致洪母更过分的戏码上演。

洪若潭发妻出车祸去世后,洪若潭曾得到一笔超千万的保险赔偿金,洪若潭创业也正是依靠这笔钱做启动资金。洪母为此不仅凭空捏造“洪若潭杀妻骗保”谣言,甚至还跑到儿子家一味挑拨家庭关系。

洪母先跑到姚宝月面前说:“阿潭心里忘不掉孩子妈,你在阿潭眼中不算啥!”后又跑到孙子孙女面前说姚宝月这个继母如何如何不好。

其实洪若潭与姚宝月夫妻感情很好,真正不能接纳姚宝月的反倒是洪家父母,以致洪若潭当年迎娶姚宝月违逆了父母之命。

而姚宝月为维护家庭关系,不仅主动做了节育手术,还视继子如亲生,与继子关系融洽并无嫌隙。可是三人成虎言语诛心,洪若潭一家在洪母挑拨之下,人人各怀心事烦恼不堪。

洪若潭从未想到母亲居然做出如此有违道德,颠倒黑白之事,不禁为之气结,再加上公司生意频频受挫,银行贷款已逾2亿,各种压力一起袭来早已不堪重负。洪若潭面对难缠的家庭纠纷以及债务危机在洪家子女日记中都可寻到端倪。

洪孟瑜曾在日记中写到:“不敢跟父亲说父亲节快乐,家中风波不断,一波不平一波又起,为什么我的家会这么糟糕?”

洪崇荏则在日记中透露:“父亲后悔投资扩大厂子规模,以致资金链断裂。”

而洪若潭则在遗书中又透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诸多负面情绪压垮了洪若潭心理防线,可真正致其决绝采取“灭门自尽”方式的,还是其极端追求完美的偏执。

“他那个人就是道德洁癖、精神洁癖相当严重,无端被舆论受不了的。”多数认识洪若潭的人几乎都提到其性格中颇为极端的一面。

洪若潭的姑父曾说其是个完美主义者,容不得半点瑕疵。这些在洪若潭日常生活点滴中可窥见一斑。常去洪家别墅做客的林姓朋友介绍说,在洪家别墅抽烟不能弹烟灰,甚至有时等不及客人离开,洪若潭就开始打扫卫生,可见其对洁净的追求已到病态程度。

而洪家别墅庭院内的松柏间距都严格控制在90厘米,毫厘不差,可见洪若潭对细节的追求已颇有强迫症倾向。

还有一次,一位朋友说洪若潭收藏的茶壶是赝品,洪若潭居然当场将茶壶摔碎。洪若潭对完美的追求就是这样刚烈极端,也正是源于这种偏执,其不仅对妻儿负责,而且热心公益,对当地教育以及彰滨工业区贡献极大。

洪若潭苦心维护自己完美形象,却被母亲与兄弟破坏。也许洪若潭自知如果杀害母亲、兄弟,社会舆论依旧不会放过其家人,遂采取“灭门自尽”最惨烈方式报复,以便母亲与兄弟永远生活在阴影之中。

结语

如果换成其他性格的人,也许面对压力会不以为意,然后逐渐化解。可洪若潭作为极端完美主义者,钻入牛角尖就难以摆脱各种洁癖桎梏。

其实完美主义者表面自负,内心却极度自卑,很少看到自己的优点,而是更多关注自己的缺点,如果长期受挫就很容易导致习得性抑郁,从而会逐渐形成恐惧和逃避心理。

我们反观洪若潭性格就是完美主义中最为广泛典型的社会期许型:害怕负面评价,过度迎合社会期待的高标准,一旦出现瑕疵就害怕遭到世人贬损或看不起。所以巨大压力并不能成为动力,反会使其失去动力陷入颓废。

完美主义就是一种病态,只有懂得顺应、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才能更健康生活。可是洪若潭无法认知自己极端追求完美的病态成分,无法容忍世人的白眼,所以才会采取极端死亡方式,甚至其完成死亡过程都透着完美主义的影子。

洪若潭有了自尽倾向后,就开始购买焚化炉筹谋离开这个世界的方式。2001年9月3日,洪若潭夫妇在银行提取2000余万现金,分别以委托代理人、亲自还款以及汇款方式,给贸易伙伴或亲戚还钱。

9月4日上午9点,洪若潭夫妇赴台中看望妻兄姚瑞吉。下午,一位代理人电告洪若潭,其归还现金中有一张假钞。不到二十分钟,洪若潭亲自拿一张真钞来换。

9月5日凌晨四点三十七分,路口监控录像显示洪若潭夫妇驾车向二林市区开去。九点四十七分,洪若潭夫妇返回,也许他们就是在这段外出时间给妹妹邮寄了遗书。

随后洪若潭夫妇就按部就班启动自尽计划,甚至临终前连拖鞋都要摆放的整整齐齐。洪若潭在遗书中告诉妹妹,要将他们夫妇的骨灰磨成粉投入大海,不举行仪式,不入祖先牌位,不入塔里,一切回归大自然。

洪若潭的告别仪式除了遗书,什么也不想留下,但却透出其追求极致完美,不希望留下赊欠人情不讲信誉的坏名声。

七年后,警方正式宣布洪家三子女死亡。也许源于逼死亲人的愧疚,洪若潭的兄弟姐妹放弃继承其遗产。

2006年,洪家别墅由法院第三次拍卖。退休医生李世杰购买后,斥巨资将洪家别墅改建成当地有名的休闲度假好去处。

人生而不完美,我们总是在不停犯错并不停修正自己的错误。只有承认这一点,我们才能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想法与感受,才能更好的生活。

OK,关于中国历史上有几个中医名家他们都是谁和历史名人冷知识1000条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站在全球史视角,你可以看到明朝的 大变局 中国历史的书单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