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李安喜宴饮食男女三部曲,以及李安喜宴冷知识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电影喜宴深度解析
深度解析:
《喜宴》电影中的传统元素是喜宴,这种我们最习以为常的婚礼习俗,在电影中却是一种被“抵触”的事物。
电影开始于赵文瑄饰演的美籍华人高伟同,被郎雄饰演的高爸爸及归亚蕾饰演的高妈妈催婚。但由于伟同是同性恋者,与对象美国人赛门已经恩爱相处五年。父母的催婚无疑让他陷入两难中。
一方面,由于传统家庭观念的束缚,他无法开口向父母承认自己是同性恋者的事实。另一方面,出于对赛门的爱,又让他难以接受父母不断安排的相亲和催婚。
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伟同的烦恼,赛门建议伟同与好友兼租客,高金素梅饰演的落魄艺术家顾葳葳“假婚”,一方面能应付高家父母,一方面也解决了顾威威的“绿卡”问题。
没想到高家父母得知儿子要结婚,直接飞来美国见证婚礼,并且还要求举办一场喜宴,广邀好友参加。
伟同的矛盾处境,注定了他会对喜宴这种寻常的婚嫁习俗产生反感。因为喜宴其实是父辈对子女成婚的一种祝福仪式,但伟同认为自己的同性恋情并不会得到父母的祝福,所以又怎会喜欢喜宴这种习俗?
电影中,喜宴更是被各种丑陋的“婚闹”行为渲染成一出闹剧,李安也直接下场客串,用“这是五千年性压抑的结果”给喜宴下了一个看似“低俗”的定义。
在《推手》和《饮食男女》中,传统元素表现得比较正面,而且在剧情中备受欢迎。而《喜宴》的传统元素却成为了“反面教材”,而且还稍有丑化。
这反映了李安在运用传统元素构建故事时,并不会因为个人情感而落入俗套。
他先巧妙地把传婚俗的意义,与主人公现实的遭遇构成了一组对立关系,然后看似在展示喜宴中让人难堪的环节,实际上却让观众通过一系列“恶俗”的婚闹,更加体会主人公此刻尴尬的心情。也为后续矛盾爆发,作一个合理的情感铺垫。
这种对中国元素的别致处理,让《喜宴》在“父亲三部曲”中成为“异类”。
但“异类”的处理方式,并不代表李安否认这种中华传统习俗的意义,毕竟“婚闹”并不是喜宴的全部。
在电影的结尾,李安通过一家人看合照的方式,把喜宴中温馨的部分展现了出来。
对应相互谅解的大团圆结局,我们可以理解为高家父母虽然在认知上无法认同伟同的爱情观,但情感上已经接受并认可了伟同和赛门的关系。
喜宴作为贯穿全片的元素,最后“洗白”成功,变成提示一家人相互谅解的证明。
另外,虽然“婚闹”的内容表现得比较俗气,但不少都是真实存在于各种婚礼场合中的,李安还原了许多别致的“婚闹”环节,让不了解喜宴的人能更全面更真实地体会这种中华传统。
李安的故事
李安,华语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纽约大学。
1990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推手》,该片获得第2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评审团特别奖提名。
1993年,拍摄剧情片《喜宴》,该片获得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李安凭借该片获得第3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1994年,执导了剧情片《饮食男女》。
李安三部曲
、李安的三部曲为:《推手》(1991)、《喜宴》(1993)和《饮食男女》(1994)。
2、这三部片子还有一个名字叫“父亲三部曲”,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三部片子的父亲都是由演员郎雄(老戏骨)所饰。
李安的父亲三部曲
《推手》,《喜宴》,《饮食男女》。
1、《推手》
“养儿防老”是老一辈中国人生育观念中的执念,在深受这种观念影响的东方文化环境中,为父母养老早已是不容置疑。
2、《喜宴》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古人把孝顺与传宗接代挂钩,并且认为不延续香火是最大的不孝。
3、《饮食男女》
以传统父亲代表的东方文化和以“洋媳妇”为象征的西方文化产生了激烈的碰撞与融合。
关于李安喜宴饮食男女三部曲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