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为什么要扣押永历帝

投稿 为什么 2023-08-24 03:48:52 -
大明朝史 永历帝为什么会被缅甸出卖 看缅甸王的品行就知道了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缅甸为什么要扣押永历帝和永历帝为什么没能复明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缅甸为什么要扣押永历帝以及永历帝为什么没能复明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为什么李定国那么忠诚却失败退到缅甸
  2. 张煌言抗清二十年为什么会失败呢
  3. 假如当年永历帝不逃缅甸,走海路逃菲律宾会怎么样
  4. 缅甸为什么要扣押永历帝

为什么李定国那么忠诚却失败退到缅甸

这个问题问得就有问题,第一,失败、败退与忠诚不忠诚没有关系,失败和败退是因为形势和兵力的问题;第二,败退到缅甸的不是李定国,而是永历帝和一些大臣,李定国最后是退到泰国。

李自成和张献忠虽然是明朝的掘墓人,但是在他们死后他们的部下却成了明朝抵抗清军的中流砥柱。李自成的大顺军余部改编成“忠贞营”,在湖南、江西、两广等地与明军并肩作战,而张献忠的大西军余部则更具实力,孙可望、李定国等人率领数十万大军进军云南,以云南为后方修养生息,后出滇抗清,成为南明永历政权抗清的主要力量。

李自成

而这些农民军将领中,又以李定国将军战斗力最强,对明朝最忠心,自从大西军决定联明抗清后,李定国对明朝忠心耿耿,至死不渝。论战斗力,李定国被称作战神,在出滇之后,他两厥名王(清敬谨亲王尼堪和定南王孔有德),打得清军闻风丧胆。

但是,由于孙可望的野心膨胀欲取代永历帝,最终与拥护永历帝的李定国发生火并,孙可望大败后投降清朝,之后南明的抗清形势急转直下。

永历帝剧照

1659年,永历帝率领一部分大臣退到滇缅边境,随后又在清军的步步紧逼之下退到了缅甸境内,成了流亡境外的政权,也将自己置于了缅王的控制之下。

南明形势图

而此时,南明的土地已经基本丧失殆尽,仅剩下云南部分地区、东南沿海和尚未收复的台湾,而此时还在坚持抗清的将领也只剩下李定国和远在东南的郑成功。李定国一直在云南边境坚持抗清,并寻找机会迎回在缅王控制下的永历帝。

但是由于清军对缅甸的压力,李定国一直未能成功迎回永历帝,而自己身边也仅剩下数千兵马,游走在云南西双版纳一带。此时,泰王派出使者与李定国联系,邀请李定国率军队退到泰国境内的景线地区修整,提出泰国愿意资助马匹和大象,以便李定国修正后恢复云南使用。

云南、缅甸和泰国示意图

更令人感动的是泰王还拿出当年明神宗赐给的敕书、勘合(调遣军队的兵符),表示自己仍然感念大明王朝的恩情,李定国闻之也大为感动,于是派人与泰王联络入境事宜。

泰国大皇宫

之后,南明的形势更加恶化,在吴三桂的撺掇之下,清政府决定出兵缅甸抓捕永历帝,最终缅王迫于清军压力交出了永历帝君臣,永历帝被吴三桂大军俘虏。后吴三桂又上书清廷,担心夜长梦多,建议将永历帝在昆明处决,最终清廷同意了吴三桂的建议,将永历帝在昆明街头处死。

吴三桂剧照

永历帝被俘的消息传到远在泰国境内的李定国处时,李定国大恸,悲伤不已,大明的最后一面旗帜倒下了,自己对此无能为力,而在泰国的坚持也变得毫无意义。1662年六月,李定国忧愤交加而病倒,六月二十七日李定国病逝于泰国景线。

李定国

在临死之前,李定国还叮嘱儿子和部下,绝不投降清朝,“宁死荒徼,无降也!”可惜最终他的儿子和部下却没能遵守李定国的遗言,他们最终选择了向清军投降。

李定国的一生,前半生致力于推翻明王朝,而在清军入关之后又审时度势联合明朝共同抗清,在抗清过程中两厥名王,威震华夏,在南明朝廷江河日下之时仍坚持抗清,其忠心可鉴日月,值得我们铭记。

张煌言抗清二十年为什么会失败呢

张煌言是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的举人,此时明朝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随着京城被攻破,清军也开始大举南下,南明弘光政权短时间便土崩瓦解,面对此情此景张煌言愤而投笔从戎,从而开启了他悲壮的二十年抗清生涯。

张煌言

张煌言

在杭州,张煌言参与拥立鲁王朱以海监国,随着清军南下,张煌言不得不诀别妻儿开始了漂泊不定的生活,先是追随鲁王来到了舟山,随后鲁王继续南下,张煌言则留在舟山招募抗清义士继续抗清活动,可谓九死一生。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在抗清高潮的时候主要的抗清势力有三部分,分别是西南的孙可望,两广的李定国以及东南沿海的郑成功、张名振、张煌言。

在抗清这件事上郑成功的功劳不容置疑,但是也不能否认郑成功一些时候过于保存自己的实力,如果不然的话抗清力量在很多时候能够取得一些更大的战果!

顺治十五年(1658年)清军调派三路大军南下围剿南明永历政权,内地兵力空虚,郑成功,张煌言见此机会率军北伐,此时郑成功已被永历政权封为延平王,张煌言也被封为兵部左侍郎,郑成功兵强马壮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

张煌言

郑成功

郑成功、张煌言凭借强大的实力很快连下多地围困南京。南京曾是明朝两京之一,如能攻克南京势必会掀起新一轮的抗清热潮,从而将清军赶回关外也不是没有可能。面对一片大好的形势,郑成功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采纳张煌言登陆的建议,而是选择从水路进军,同时为了彰显功绩郑成功选择先去祭拜明孝陵,这样就给了清军喘息的机会,最终郑成功在南京遭遇惨败只得退回海上。

此时的张煌言已经在南京上游有所作为,所率义军连下城池三十座,郑成功在南京的失败使得张煌言进退维谷,之前的大好形势转瞬即逝,面对清军的围攻张煌言历经千难万险逃回沿海地区继续从事抗清斗争。

北伐失败导致抗清的实力大受损伤,张煌言的海上的日子非常难过,面对清廷的多次招降,张煌言不为所动,康熙三年张煌言在极度绝望中遣散义军,后来由于叛徒出卖,张煌言被清军俘获从容就义。“我年适五九,偏逢九月七。大厦已不支,成仁万事毕。”

张煌言凭借强大的实力很快连下多地围困南京。

假如当年永历帝不逃缅甸,走海路逃菲律宾会怎么样

假如永历帝逃到菲律宾,那么凭永历帝剩下的军队,再加上郑成功协助。郑成功虽然比较自私,但是永历政权灭亡对他没什么好处,这个招牌在比不在的好。

当时菲律宾是西班牙殖民地,西班牙在菲律宾残酷统治,而且菲律宾当时汉人很多,当地汉人受到残酷压迫。所以当地汉人发来求救信,希望郑成功萌率兵来赶走西班牙人。当时的情况是郑成功做了收复菲律宾的打算,可是不久郑成功病逝,这件事就做罢了。

假如永历帝走海路到了菲律宾,所谓走海路肯定是郑成功水师护送,因为在当时郑成功有一支可以说是亚洲最强的海军。永立帝加上李定国的残军至少还有几万人,奎东十三家是不可能跟过来,张煌言也不一定会跟随,因为张煌言是反对离弃本土孤悬海外的,他觉得对于复明是毫无意义。

那么最终到达菲律宾的就是李定国的几万人,那么当时菲律宾的西班牙驻军有多少呢?我去搜了一下没找到结果,但是估计撑死了也就几千人。因为在几百年前航海技术还没有今天发达,再说今天西班牙有多少军队,在当时他不可能派数万军队来占领菲律宾,因为菲律宾可不是他唯一的殖民地。

在明末中国军队装备还没有落后世界很多,所以凭李定国的战争艺术再加上以兵力的绝对优势和当地汉民的内部响应,赶走西班牙人问题不大。永立帝在此保留南明政权可能性是有的,关键是永立帝在此建国也只能是保命,就像当年郑成功退守台湾一样,复明永远没希望。而且退守菲律宾也不是一个长久之计,因为满清拿下台湾以后绝对不会放过菲律宾,那时一个孤悬海外的政权有能力抵抗满清的大军吗

缅甸为什么要扣押永历帝

1644年3月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明祟祯帝在景山自杀殉国,后满清入关,李自成逃走,明朝遗臣先后拥戴福王朱由崧,鲁王朱以海,唐王朱韦键登基抗清,但都以失败告终,后桂王朱由榔于1646年在广东肇庆登基,即永历帝,史上将这段时间称为南明,永历帝朱由榔是南明的最后一位皇帝。缅甸人怎么会扣押永历帝呢?永历帝朱由榔登基后,抗清无兵可用,当时正值另一支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因抗清在作战中被箭射死,其余部群龙无首,永历帝派人笼络,因为共同的抗清目标,张献忠余部李定国,孙可望率军拥戴永历帝在俩广.云.贵.湘.赣.川等地区坚持抗清,1658年12月永历帝迁至昆明建立滇都,后孙可望拥兵自重,欲自立为王,永历帝调李定国部将其击败,孙可望兵败降清,1661年清军攻入云南,永历帝被清军追击,被迫逃至缅甸,被缅王莽达收留,不久缅王莽达的弟弟莽白发动政变,处死了老缅王,新缅王莽白因向永历帝索要钱财不成,便斩杀其随从300余人,其时,清军吴三桂部向缅王索要永历帝,缅王将永历帝献于吴三桂,1662年1月,永历帝朱由榔在云南昆明被绞死,终年39岁。

以上所述,便是缅甸扣拥永历帝的前因后果。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缅甸为什么要扣押永历帝和永历帝为什么没能复明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永历帝逃至缅甸,清廷都想放弃了,为何吴三桂坚持要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