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听李宗盛,听懂已是不惑年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为什么说有人说“少不听李宗盛”呢有谁能分享一下听李宗盛的歌的感悟吗,为什么李宗盛的歌听不了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为什么说有人说“少不听李宗盛”呢有谁能分享一下听李宗盛的歌的感悟吗
  2. 为什么年龄越长越爱听李宗盛的歌,什么样的经历才让他的歌变得如此悲伤
  3. 为什么有人说喜欢听李宗盛的歌,大多都是过了四十岁的人
  4. 怎么评价李宗盛的唱歌水平

为什么说有人说“少不听李宗盛”呢有谁能分享一下听李宗盛的歌的感悟吗

就算年龄不大,可是经历的东西触动内心的深处,受伤,挫折,现实的社会,我感觉无时无刻不对现在的年轻人一种无形的打击。李宗盛的歌有一种让人安静去听,好像他懂我们所经历的,像一个朋友一样,给我们力量,加油。并且李宗盛的歌唱出了他自己人生的一些不同程度的感悟,如果有共鸣的地方,不一定是俞过半生,而是发生了俞过半生甚至一生也不会忘记的事儿。谢谢

为什么年龄越长越爱听李宗盛的歌,什么样的经历才让他的歌变得如此悲伤

听某一个人的歌曲是一个人坏习惯,建议改正。另外喜欢听某一类歌曲是一个人心声的表现。越来越喜欢听李宗盛老师的歌曲说明你越来越沉稳了,从另一个角度说是好事。

为什么有人说喜欢听李宗盛的歌,大多都是过了四十岁的人

李宗盛被誉为“华语乐坛的音乐教父”很多的明星都以他为标杆,向他致敬。他写的每一首歌似乎都隐藏着一个故事,都是一段情,一段辛酸的经历。所以才会有些人说“年少不听李宗盛”,他的歌你听懂了几首呢?

有人说:“年少不听李宗盛,听懂已到不惑年,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终人,人生漂泊几多年,回首铁泪如断弦,光阴流逝弹指间,再见不知是何年"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要说少不听李宗盛,这话虽然显得有些过于狭隘,但乍一看的感觉确实是对味的。先不说年轻时候是否能听得懂他的歌词,就说那歌词中多少存在的说教意味都让年轻人在接受程度上会有所减少。比如《凡人歌》里唱的“多少同林鸟,已成分飞燕;人生何其短,何必苦苦恋”,再配上他那粗犷洒脱的嗓音和叙事式唱法,就像在说“年轻人我跟你讲,不要急,这些事你慢慢会懂的”。从他关于人生之类的歌词角度上来说,某种意义上,上了年纪的人听来会更有感觉,听的透彻就是醍醐灌顶的恍然,即便是听的一知半解也会有一种感同身受在里面。

在《给自己的歌》里他说“想得却不可得/你奈人生何/该舍的舍不得/只顾着跟往事瞎扯/等你发现时间是贼了/它早已偷光你的选择”这种经历过岁月的洗礼后得到的结论,对于年少的人来说,就像一个父辈的谆谆教导,他试图让你明白对于时间的珍惜,对于选择的果敢有多麽重要,而这样的言辞说教在正是叛逆的年纪里往往是很难听进去的。即便是当时欣然接受,隔日也会忘得一干二净,因为没有经历过,也没有尝过那种苦头,也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耐心,听到这种类似的道理太多也就当作大白话给消化了。李宗盛的这类歌词往往从立意上来说大多都是着眼于“大”,站在一个较为宏观的层面去思考人生的问题。他曾经在演唱会和梁静茹说:希望你永远听不懂我的歌,因为不想你经历我那么多事情。

他的成就及其故事从1980年代至今,李宗盛创作、制作了大量经典歌曲和畅销专辑,有“华语流行音乐教父”和“百万制作人”之称,是华语乐坛最具影响力的音乐人之一。李宗盛发掘和提携了周华健、辛晓琪、张信哲、光良、品冠、梁静茹、五月天、白安、杨宗纬等多位歌手。李宗盛的确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在经历了华语歌坛教父的辉煌,还有情感生活的坎坷之后,回归平凡的李宗盛如今是制琴师,他制作的“李吉他”被罗大佑、周华健等一大批歌星采用。

他的经历李宗盛因为成绩不好,所以只考了个工专,但是在上工专的时候,李宗盛认识了木吉他,结交了一群喜欢玩音乐的伙伴,还组建了“木吉他合唱团”。1982年,由于当时李宗盛女朋友郑怡的制作人去了大陆,李宗盛机缘巧合就成了制作人,为郑怡制作了《小雨来得正是时候》等歌曲。对于李宗盛来说,这可是他人生中最黄金的机会。两年之后,李宗盛进入了滚石,创造了陈淑桦、周华健、赵传、娃娃、辛晓琪、张信哲的销量神话,也有了后来的《凡人歌》《当爱已成往事》等备受好评的歌曲。

怎么评价李宗盛的唱歌水平

年少不听李宗盛听懂已是不惑年,现在也到了可以听懂李宗盛歌曲的年龄了!

李宗盛其实嗓音条件其实很一般,音域不宽,没高音,低音也没有那么吸引人。而且为人朴实,不喜炫技。用他自己的话说“小李就是个写歌的”。听他唱的《领悟》,多次重复的副歌部分并没有用很多技巧“秀”出来,而只是利用发音的强弱和对节奏的把握来演绎这首歌的内在。作为对比,你听听关喆唱的版本,就明白李宗盛唱歌“质朴”的特点了。

李宗盛唱歌的第二个特点是唱歌的节奏把握的很好,何时断何时拖,而且这种好并非刻意为之。是由于对人生和音乐感悟之深刻、演唱时刻感情的些微变化,而信手拈来的发挥。有点武林高手落叶即可伤人,树枝即能为剑的意思。李宗盛厉害的地方是,所有的歌词都好像说出来的一样。我仔细的想了一下,他是在写的时候,充分利用了汉语本身是一种声调语言这个特点,汉语的特点是有变化的声调,而印欧语则没有(或者不丰富),他们那种是所谓的重音节拍语言,所以他们的歌词不存在“倒字”的问题,音节间只有轻重之分(所以对于rap,重音语言有先天的优势)。汉语每个字都有调,一连串音节本身就能形成抑扬顿挫,就看作者怎么把它安排好。如果词曲对不上,那么就会出现所谓的“倒字”,一个第一声的音节可能因为曲调的关系要勉强唱成第二声,那样就很不好,李宗盛的歌里很少这样(黄舒骏也做的很好),不仅没有倒字,而且给人的感觉就是曲子是跟着词变化的。。。。。又到了思绪起伏的时候,就该听一听李宗盛的歌。

他的歌都是真情所至,真正是自己的心血之作。如果你有类似的经历,肯定会被感动。尤其很多都是关于情伤,总有适合你的那一款,打动你的新房。虽然他声线不如周华健,但唱起《鬼迷心窍》依然不输。在他的歌声里找到自己,这就是他的歌为什么那么感人的原因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能电艺术站 年少不听李宗盛,听懂已是不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