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为什么需要做科研 1 人才的能力构成分析

大家好,关于做一个不想做科研的高校教师是种怎样的体验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为什么不建议学习科研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做一个不想做科研的高校教师是种怎样的体验
  2. 为什么经常有人说“读书无用论”呢
  3. 我是大一的一个学生,我现在应不应该跟着老师搞科研呢
  4. 为什么很多人并不看好生物专业

做一个不想做科研的高校教师是种怎样的体验

我们院就有一个老师,当了快30年的讲师了,人家真的不想搞科研,但是在我们学院这老师是出了名的好老师。这么说吧,他上课认真负责,从来不水,有时间会去学生寝室以前打牌喝酒,累了困了就在学生寝室睡,真的是打成一片,亦师亦友说的就是如此吧。所以我觉得科研还得看个人兴趣,不搞科研搞教育也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高校老师。

个人观点[呲牙]

为什么经常有人说“读书无用论”呢

读书有没有用,就是看你把书读好了没有,读好了,读多了,读深了,自然是有用的。读少了,读浅了,自然用处少一点了。

科学家,哪一个不是埋头苦读,悉心钻研。几十年如一日,才出一成果的呢?文学家谁不是有满屋书籍,足不出户,眼看,口念,黙背,手写,有朝一日靠写书过日子呢?诗人村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做了诗圣。诗仙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他的才就是写诗啊!皇帝还召见他呢,赏赐他许多黄金。现代在央视诗歌比赛夺魁的快递哥,因背诵万首诗词,夺魁后改变了命运,听说被有文化的单位聘去了,知识改变命运。不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读的一般好,找份吃的饱,穿得暖的工作,应该是不会难吧!书读的较好,如读到大专毕业,大学毕业,找份办公室的工作应该不会很难吧!书如再读得好点,学士,博士,找份高端的精英工作也是可能的,若再出国去国外名校进修几年,回国后做个院士也有可能了……读多少书上几层楼,不读书就是楼下搬砖头,读书好就是楼上搞科研,这样的例子多了去了,读书更是穷人家孩子上楼的阶梯。

读书是有用的。就是你不愁生计了,读读书也是丰富精神世界,与很多精英交朋友。否则独处的时间该多么无聊无趣啊!一个人独处的时间是很多的。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的朋友”。这样的朋友每天都可伴在身边,寸步不离。请问,若你的朋友遍天下,但能刻刻不离的有吗!唯有书籍也。

读书好可以有较好的生活,但也得喜欢读书。但要读好书还是要下苦功夫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但靠读书,要暴富是难上难的,更不能与当今明星离奇的高收入可比。所以社会上会有“读书无用论”的言论,这或许是为读书人呜不平吧!

一般人,除了读书,别无选择。就是要选择,也要读好书,方有选择。

我是大一的一个学生,我现在应不应该跟着老师搞科研呢

答题/帅小西De--期待为您解惑!

不晓得从什么时候开始,除了硕士生、博士生,本科生甚至高中生也有了“科研热”。事实上,我们也不清楚这里面有多少人真正对从事科研有兴趣。但是,只要想做事哪怕“功利”些,没有问题。只是希望她们真的能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一些东西。之前,小西给大一新生做过一次讲座,重点介绍了大学阶段的“十个问题”,最后一个刚好就是“本科生做科研”的话题。我的建议是整个大学阶段都可以,早晚的选择得看考生的能力和时间安排。讨论到大一新生是否要搞科研,就得说到指导老师、学生两个因素。举个小例子:一个指导老师A,指导一个博士生发表了一篇sci一区论文,或者老师B是指导一个本科生发表了一篇SCI二区论文。哪怕后者论文层次低些,很多人也会认为后者更厉害!为什么呢?因为博士生的阶段发表一些高水平论文,在大家看来是应该的。反而,本科生能有这样的成果,甚至稍差一些,也是非常出色的。因此,一些指导老师就选择另辟蹊径,在指导学生背后就掺杂了些不同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也并不是没有问题。比如说,很多本科生并没有独立完成课题的能力,她们的数据或论文来自指导老师的研究生。记得之前因为这样的事情,已发生过类似的悲剧。学生方面,小西鼓励新生或本科生借助校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的申报,提前参与到一些科研工作中。当然,这里面有个前提-搞好课程学习之余再参加。为什么非要提到这个前提呢?和参加竞赛、协会、学生会等类似,前提都是大学生的本职工作不能丢,就是认真完成课程学习。也许,有人会说某些课程不够尽心,导师上课有点“水”。不否认真的有,但是也不是学生不认真学习课程的理由。给大家再举2个小例子,也许会更清晰些。在我做大学班主任期间,有个学生非常出色,也参与过我们的课题。甚至说,自己组建的小团队(3个人)也独立完成了一篇中文论文,但是大二阶段的他就有挂科一门。尽管在重修阶段通过考试,但是也丧失了推免的资格。去年,还有个大四学生,提前进入课题组熟悉科研工作,非常有潜力和能力。在考研过程中,也是初试高分通过,但是却没有能顺利入学。只是因为他本科阶段有挂科,重修依然未过,不够学分,无法获得双证。真的很可惜。我说这两个小例子的原因是想告诉大家,大学阶段想做点科研,或者是兴趣相关的事情都可以。前提是有精力、有想法,不影响学习即可。当然,大一新生适合做科研的毕竟是少数,脱离开扎实的专业基础、思维,想做点课题研究非常难。这也是为何很多新生进入导师的课题后,抱着很大的期望,课时进入后是什么样呢?理工类的很多人在洗瓶子,简单的记录仪器的数据,没有搞清楚为何做,怎么做。然后一段时间后,就对这类所谓的“科研”生活失去了兴趣。记得有些专业本科阶段搞过创新班,几十个学生报名,分配给不同的导师后,留下的依然就那么一两人。也就是真正有兴趣的,有想法的,不是吗?因此,小西的建议是在自己定位不清楚的大一阶段,不建议跟风做科研,可以试着多熟悉、了解后再做决定。大三进入某个课题组,不晚,一样有收获的。

小西的答题肯定有些许不到之处,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小西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赞,这将是我答题最大的收获!

为什么很多人并不看好生物专业

哇,这个题目对我一个本科四年研究生三年都学生物专业的有点扎心呀!首先呢,我觉得兴趣是最重要的,对生物有兴趣的同学自然不会纠结要不要报生物专业了。但是我在读大学之前对生物啊化学啊这些理科也没什么特别兴趣,女生一般对语言类,金融类比较感兴趣。但机缘巧合,读了生物这个专业之后,就发现了它真的有某些独特的魅力,就有想要去探索生命世界的欲望。至于很多人不建议报考生物专业,可能就是潜意识认为这就是冷门吧,但我觉得就找工作和对前途的规划来说,报考生物专业还是有优势的。一般读完本科之后,生物类专业一般都会选择继续深造,未来的科学家以及大学的老师绝大多数都是这个专业。至于读完本科之后,只想找工作的,我觉得也不愁找不到工作,这么多生物试剂公司,实验助理员,各大农林渔牧研究所都可以去,我觉得只要自己有实力,专业对找工作的困扰并不大。总之呢,我觉得爱好生物的同学们还是都可以报考生物专业的,非常排斥的当然就没有必要咯!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教育部 允许科研人员和教师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