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大一统王朝全盛时期的基本特点

励志名言 冷知识 2023-08-26 13:58:29 -
中国所有朝代皇帝的顺序,太全了,收了给孩子涨知识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西汉大一统王朝全盛时期的基本特点,以及历史冷知识汉武帝时代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汉武帝时候的西汉版图到底有多大,包括现在的哪些国家
  2. 汉武帝时期为什么会改变汉朝初年的政策,从无为转为有为
  3. 西汉大一统王朝全盛时期的基本特点
  4. 西汉历史中汉武帝后期的政治动荡格局变化

汉武帝时候的西汉版图到底有多大,包括现在的哪些国家

汉武帝时期的西汉版图面积有400余万平方公里,包括了现在的越南和朝鲜。

汉武帝时期大规模对外开土斥境,陆续收复秦朝的领土,并在此基础上大幅度扩张了国土,将汉初的两百余万平方公里拓展到四百余万平方公里,奠定了汉地基本范围。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遣卫青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置朔方、五原二郡;后又修外长城之光禄塞、居延塞,将西汉北疆推至戈壁沙漠一带。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将霍去病出陇西击灭居于河西走廊的匈奴部落,以其地设武威郡、酒泉郡,后又分出张掖郡、敦煌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攻灭南越国并进占海南岛,于该地设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珠厓、儋耳九郡,又平西南夷置武都、牂柯、越巂、沈黎、文山五郡。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军又平定东瓯、闽越,其地划入会稽郡;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吞并滇国置益州郡,将边界推移到云南哀牢山和高黎贡山。;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汉军吞并卫氏朝鲜设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自此边疆形势大为改观。

扩展资料:

面对历史上空前辽阔的疆域,汉武帝分别在今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甘肃、宁夏、越南、朝鲜等地建立直辖郡县;到了汉宣帝时期,又于乌垒城置西域都护府,正式将西域纳入版图。西汉疆域极盛时,东吞朝鲜、南据百越、西逾葱岭、北抵大漠,国土面积广达六百余万平方公里。

汉武帝除了增设郡县外,还建立了刺史制度,十三个刺史各负责本部即一个地区的若干郡国,并逐步演变为州郡县的三级建制。虽然此时的州并非正式的行政区划,但是它可以有效的将朝廷直接管理的对象从一百多个郡国单位,缩减到十几个州的单位。

汉武帝时期为什么会改变汉朝初年的政策,从无为转为有为

汉初统治者推行行无为而治的政策,汉高祖刘邦入关请萧何先入,基本保留秦朝的制度措施。高祖不希望大动干戈的改制变化,毕竟汉初政权不稳是统治的隐患所在。汉承秦制实行了秦的郡县制同时又有创新之处分封诸侯王,这就使得政体基本确立。

汉文帝汉景帝时,一定程度上继承了高祖的思想,并不断发展。这一时期推行黄老之学,"黄"便是黄帝,黄帝是三皇五帝中的重要人物是贤明的象征,同时崇尚自然。"老"即老子,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者,一生爱自由,弟子众多其中庄子最有名。老子强调消除人们内心的欲望,做到人民心中忧乐,这种安于现状,安贫乐道,对于当时汉初无疑是一个好的方法。在这种思想的也造就了历史上的"文景之治"的清明历史时期,文景之治的成功在于它基本继承发展了"无为而治的思想"使得汉初的人民能够避免战争过上太平的日子,政治治理也比较合理,经济在处在上升阶段,文化也带来一些新色彩。

总体而言,汉朝各方面,都有了较好的发展。后期,也出现了问题,分封诸侯势力逐渐强大威胁到汉统治,出现"七国之乱"等一系列问题。但是总体而言,无为而治的政策是汉初统治者治国的基本方法,对汉朝及汉以后,各方面的发展,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接下来,说说汉初无为而治的政策,对汉以后特别是西汉起到的基础性作用。这个奠定基础,不仅体现在时间上开启历史阶段,还体现在让汉朝的统治者意识到无为而治的政策已经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必须要进行积极有为的政策,才能使国家更加强大解决不断出现的问题。所以才有以后,汉武帝实行推恩令。推恩令就是,诸侯王去世后,他的子弟都可以分得一块土地。这就改变了,以前只有嫡长子继承土地的惯例。看似公平的措施,其实是汉武帝是为了,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巩固西汉统治。通过推恩令使得,诸侯王的封地越分越小,不得不称赞汉武帝的智慧,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雄韬伟略的皇帝。

汉武帝时期,从无为而治的对立面发展,发展成为积极有为的政策。汉武帝,觉察到必须要改变措施,国家在初期政权基本稳固了有能力去解决之前的问题,必须进行积极有为的政策,方能够使得国力强大。政策上,汉武帝他采取了变革主导者董仲舒的建议,罢黜其他学派唯独只留下了儒家一家传播思想文化。汉武帝非常重视思想上控制人民,思想大一统才能使得国家大一统更好的统治人民。除了在思想方面,汉初已经积累了一些军事力量,到汉武帝是在军事方面,加紧步伐,实行北击匈奴。当时有霍去病,卫青等大将骁勇善战,使得汉朝在对付北部边境问题,实行了强有力的一个措施,军事实力达到顶峰。

西汉大一统王朝全盛时期的基本特点

)历史条件:汉武帝时,西汉王朝进入全盛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为推行和巩固大一统准备了物质基础;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为推行和巩固大一统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2)具体措施

政治措施:①改革仕进,选拔人才,建立了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的制度。

②解决王国问题,推恩削藩;惩治豪侠,处置军国豪富。

经济措施:盐铁官营,中央专卖;中央统一铸五铢钱。

思想文化措施: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大学,在地方兴办郡国学。

(3)历史影响:汉武帝吸取了前几代皇帝执政的经验教训,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兴建功业”,多方建树,合理适时地调整了统治政策,西汉出现了政治、经济、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

西汉历史中汉武帝后期的政治动荡格局变化

发生在武帝晚年的巫蛊案,是西汉时期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此案引起了汉武帝晚期政治的重大转变。但是,为什么会发生此案,则一直扑朔迷离,异说纷纭,成为武帝一生历史中的一个巨谜。宋洪迈《容斋续笔》即云:“汉世巫蛊之祸,虽起于江充,然事会之来,盖有不可晓者。”什么是巫蛊?“巫蛊”二字历来不见达诂。说者或牵扯《易》之蛊卦,(易卦之蛊,乃故老之故的借文,与巫蛊并不相干。)皆妄不足论。蛊,即蛊惑。蛊之古音通鬼,(《说文》:“臬桀死之鬼亦为蛊。”)又通诅,是一种诅咒之术。所谓“巫蛊”,即巫鬼之术或巫诅(咒)之术也。《汉书》谓巫蛊起自胡巫。巫蛊之术,其源实来自匈奴民族所信之萨满巫术。(萨满,女真语,指巫师巫术。《三朝北盟会编》:“珊蛮(萨满)者,女真语巫妪也,以其变通如神。”其来源则甚古老,为北狄、东胡(通古斯)民族所普遍信仰。)巫蛊之术的具体方法,就是以桐木制作小偶人,上面写上被诅咒者的名字,生辰八字等,然后施以魔法和诅咒,将其埋放到被诅咒者的住处或近旁。行此术者相信,经过这样的魔法,被诅咒者的灵魂就可以被控制或摄取。战国晚期及汉代,由于民族的迁移与混合,巫术之风浸染中原,逐步由下层流行至上层。战国后期著名的邹衍就是一位大巫。武帝时的大儒董仲舒著《春秋繁露》,书中也有五行及祈雨巫术。儒家一向以理性见称,但汉儒则多信巫术。可见其时巫风浸润之广。武帝元光年间,皇后陈阿娇失宠,曾使用巫蛊之术诅咒其情敌卫子夫。武帝觉知后将她废黜,女巫楚服及宫人牵连被诛者三百余人。(《史记·外戚世家》记载,“(陈皇后)闻卫子夫大幸,恚,几死者数矣。上愈怒。陈皇后挟妇人媚道,其事颇觉,于是废陈皇后,而立卫子夫为皇后。”所谓“挟妇人媚道”,司马贞《索隐》:“《汉书》云:‘女子楚服等坐为皇后咒诅,大逆无道,相连诛者三百人。’”)但其案影响尚较小。而起于征和元年十一月的巫蛊之祸,则延绵数年,牵连诛死者有皇太子、卫皇后,公孙贺及刘屈氂二丞相,诸邑、阳石二公主及三皇孙,还牵涉到许多公卿大臣和重要人物,如江充、韩说、章赣、苏文、石德、赵破奴、任安、暴胜之、田仁、朱安世、商丘成、张富昌、李寿、马通、马何罗、景建等,都城长安在这次政治动乱中致死者数以万计。其结果,导致了汉帝国统治上层一次严重的政治危机,酿成武帝后期政局空前之巨变。巫蛊之乱的发生,包括四个阶段:(1)酝酿和准备(2)事件的触发(3)矛盾激化为京城动乱(4)平反与清洗武帝天汉年间,国内流行疫病。这种疫病最初可能来自匈奴发动的生物战。由于汉武帝不断对匈奴发动大规模战略进攻,匈奴王庭远迁漠北。为阻挡汉军,匈奴使用“胡巫”的萨满巫术。这种巫术的“诅军”方法之一,是将疫马、牛、羊埋到汉军经过的水头水源上,或将染有烈性病毒的疫马施放给汉军,使汉军人畜染疫。(《汉书·西域传》及注)疫病随归师传回长安。一代名将霍去病在28岁的青壮之年早夭,肯定是由于染上了不治的疫病。(元狩年后,匈奴连续数位单于均以青壮年短命早夭,可能也是死于疫病。汉昭帝也仅二十一岁就病死。)武帝中后期以后疫病流行国中。(张华《博物志》记:汉武帝时,弱水沙土西国有人乘毛车以渡弱水来献香者,帝谓是常香,非中国之所乏,不礼其使。留久之,帝幸上林苑,西使千乘舆闻,并奏其香。帝取之,看大如燕卵,三枚,与枣相似。帝不悦,以付外库。后长安中大疫,宫中皆疫病。帝不举乐,西使乞见,请烧所贡香一枚,以辟疫气。帝不得已听之,宫中病者登日并差。长安中百里咸闻香气。)汉宫人多染疫者。武帝晚年也染疫多病。“上春秋高,意多所恶”,又“以为左右皆为蛊道祝诅。”怀疑自己中了巫蛊之术。《汉书·武帝纪》记: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秋,止禁巫祠道中者,大搜。”所谓“大搜”,臣瓒以为:“‘搜’,谓索奸人也。”晋灼注:“搜‘巫蛊’也。”巫蛊之案是在疾疫流行的这样一种背景上发生的。巫蛊之案的第一个受害者,是战功卓著的名将公孙敖家族。公孙敖是卫青好友,参与过多次对匈奴远征,封侯。太始元年春正月,公孙敖坐妻为巫蛊,腰斩。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又有人举报丞相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以巫蛊之术诅咒皇帝。公孙贺武士出身,青年时代是卫青的好友,曾多次追随卫青征伐匈奴,以战功封侯。他娶卫子夫之姊君孺为妻,与汉武帝有连襟之亲,因而一度深受重用。先为太仆,太初二年(前103年)继石庆为丞相。而他的儿子公孙敬声则接替了其太仆的职务,父子并居公卿位,一时宠贵莫比。但公孙敬声“将家族亲贵之势”,“骄奢不奉法”,擅自挪用“北军钱千九百万”,案发后被捕。公孙贺向武帝请求以立功赎子罪,自请追捕早被通缉但一直未归案的阳陵大侠朱安世以交换儿子。朱安世被公孙贺捕得后,仰天大笑,说:你杀我一个,我灭你一族。于是自狱中上书首告,“举报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及使人巫祭诅上,于皇宫甘泉驰道埋偶人,祝诅皇帝有恶言。”根据举报,武帝诏公孙贺全家“下有司案验于皇宫,穷治所犯。”这就是巫蛊之案的缘起。受公孙贺之案牵连的有诸邑公主、阳石公主以及卫青的儿子长平侯卫伉。“征和二年春正月,丞相贺下狱。”“父子死狱中,全家灭族”。(《汉书公孙贺传》)公孙贺妻是卫皇后之姊、是卫青的姐夫。阳石公主是武帝与卫皇后所生的女儿。数月后,卫皇后女“诸邑公主、阳石公主皆坐‘巫蛊’死”。公孙贺一案,遂成为点燃巫蛊大案和长安政变的导火索。在纠治公孙贺案时,武帝已染病。“时上疾,避暑甘泉宫”,长安“独皇后、太子在”。但是,武帝却不信任他们,而把纠治公孙贺案的责任,全权委托给了新任丞相刘屈氂和御史章赣。具体察办此案的则是一个政治背景复杂可疑的宠臣江充。江充是赵国邯郸人,本出身于市井无赖。年轻时他将貌美的妹妹嫁给赵太子刘丹而成为赵王的座上客。后又与赵太子发生龌龊,即入长安诣阙举报太子丹有种种不法事。武帝劾治刘姓诸王及家属极严,根据江充的举报,赵太子获罪死狱中。汉武帝赞许江充,任命他以谒者的官职出使匈奴。出使前武帝曾问他出使时作何计划,他说一切随机应变。江充在匈奴中活动了近一年。归后得到重用,武帝委任他担任钦差无定所的检查官“直指绣衣使者”,负责京师治安,“督三辅盗贼,禁察逾制”。在任上,江充严厉劾察亲王贵戚及其子弟,敢于碰硬,因此深得武帝赏识。“上以充忠直,奉法不阿,所言中意。”例如,江充曾将在驰道中奔驰的武帝之姑馆陶长公主的车骑“尽劾没入官”。又曾惩办在御用驰道中疾驰的太子家使。太子亲自出面说情,江充也不给面子。公孙贺案结束后,武帝为疫病所困,长居远离长安的甘泉宫中。江充目睹武帝已年老,怕他死后太子继皇位报复自己,在丞相刘屈氂的支持下,决定借公孙贺一案罗织陷害太子和卫皇后。《汉书·江充传》记:“(江充)奏言上疾祟在‘巫蛊’”。“于是上以充为使者治巫蛊。”他面见武帝,说武帝生病的原因是由于遭受巫蛊。于是武帝授权江充成立专案,对“巫蛊”作进一步调查。案子愈查愈大,以致武帝“疑左右皆为蛊祝诅”。江充乘机指使胡巫檀何欺骗武帝说:“皇宫中大有蛊气,不除之,上疾终不差(病不愈)。”武帝相信其言,指令江充入宫穷治,又派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黄门(宦者)苏文等协助江充督办。江充接受在长安大规模调查“巫蛊”一案的指令后,“知上意”久已不满卫氏集团,于是任用了一批来自匈奴和西域的“胡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胡巫多来自汉朝的敌国匈奴。“胡巫”与江充相勾结,罗织陷害,株连牵引数万人,通过查“巫蛊”,把一个长安城搞得乌烟瘴气。最终,则将调查矛头引向皇宫中的卫太子和卫皇后。《汉书》记:“充将胡巫掘地求偶人,捕蛊及夜视,视鬼,染污令有处,辄收捕验治,烧铁钳灼,强服之。民转相诬以巫蛊,吏辄劾以大逆无道,坐而死者前后数万人。”江充亲自带领胡巫入宫搜查。“入宫至省中,坏御坐掘地。”“充先治后宫希幸夫人,以次及皇后、太子宫,掘地纵横,太子、皇后无复施床处。”结果,江充果真在太子宫中掘出了桐木人和写有咒语的帛书,他得意洋洋地宣告:“于太子宫得木人尤多,又有帛书,所言不道,当奏闻。”其实,太子宫及皇宫中所发现的巫偶,全部都是江充指使胡巫及宫人所预先设置。《汉书》颜师古注引“《三辅旧事》云:‘(江)充使胡巫作而埋之。’”“张晏曰:‘(江)充捕巫蛊及夜祭祠祝诅者,令胡巫视鬼,诈以酒辍地,令有处也。’师古曰:‘捕夜祠及视鬼之人,而(江)充遣巫污染地上,为祠祭之处,以诬其人也。’(《汉书·武五子传·戾太子刘据》记:“(江)充典治‘巫蛊’,既知上意,白言宫中有蛊气,入宫至省中,坏御座掘地。上使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黄门苏文等助充。充遂至太子宫掘蛊,得桐木人。”王先谦《汉书补注》:“掘得桐人六枚,尽以针刺之。”)眼看冤案就要罗织到自己和母亲卫皇后身上,太子情急,乃征求左右幕僚的意见。太子少傅石德劝刘据诛杀江充。他说:“先前的公孙贺父子、两位公主及卫伉家人都已受陷害被杀。现在胡巫又来陷害太子,已挖到了木偶。皇上不会知道这是胡巫所设置,会认为我们真在诅咒他,我们无法自白洗清。我们与其坐而等死,不如动手杀掉江充和胡巫。难道太子忘掉前朝秦始皇的太子胡亥受冤屈而死的事情了吗?”〔“前丞相父子、两公主及卫氏皆已坐此,今巫与使者掘地得征验,上不知巫置之邪,将实有也,无以自明。可矫以节收捕(江)充等系狱,穷治其奸诈。且上疾在甘泉,皇后及家吏请问皆不报,上存亡未可知。而奸臣如此,太子将不念秦扶苏事耶?〕石德用秦太子扶苏的悲剧警告刘据,并指出卫皇后及太子都已失去武帝信任。太子回答师傅:“我是皇上的儿子,不能这样擅自去做。我还要见皇上陈情。吾人子,安得擅诛;不如归谢,幸得无罪。”太子仍想面见武帝,陈情辩白。但是,太子晋见武帝的途径早已被江充封堵。而江充则通过他们不断诬陷太子,向武帝报告太子要造反且“反形已具”。当发现自己已无可能面见皇帝后,面临生与死的选择,刘据不得不采信了石德的话,下决心除掉江充。“征和二年七月壬午,乃使客为使者收捕(江)充等。”发使前,太子调动了宫廷卫队,“具白皇后,以皇后印信发中厩车载射士,出武库兵,发长乐宫卫,告令百官曰江充反。”太子命客诈称武帝使者,带兵将江充逮捕,江充的助手按道侯韩说拒捕被杀死。太子将全部怒火集中于江充,亲自监临,将其斩首。“乃斩江充以徇,炙胡巫上林中。”临刑前,他责斥江充:“赵虏!乱乃国王父子不足邪!乃复乱吾父子邪!”与此同时,又将协助江充制造巫蛊案的胡巫烧死于上林苑中。(颜师古注:“服虔曰:作‘巫蛊’之胡人也。炙,烧也。”“胡巫受(江)充意指,妄作蛊状,太子特忿,且欲得其情实,故以火炙之,使毒痛耳。”)匈奴背景的胡巫在巫蛊一案中扮演了一种神秘而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否具有政治背景,史未明言,我们今日也难以深考。但是,通过胡巫所带来的具有神秘主义特征的萨满巫术,介入上层权争,乃是巫蛊之案的显著特色。江充的另一个助手御史章赣在混乱中受伤突围,逃到甘泉宫向武帝告变。太子杀掉江充后,并没有就此罢手。他派兵攻入丞相府,去捉拿幕后指使江充的丞相刘屈氂。但是,刘屈氂逃脱了。他派右丞相(丞相长史)乘驿站车马直奔甘泉宫向武帝告变。整个事件的最高潮,是卫太子、皇后卫子夫母子遭遇的悲剧。武帝在甘泉宫起初听到章赣等来告变,尚不认为是太子发动叛乱,而认为可能是江充逼太子过甚,所以太子杀掉了江充。直到丞相刘屈氂来报,他才相信太子实际是谋反叛乱,可能要篡位夺权。于是,武帝下令丞相刘屈氂率正规军杀回长安,讨伐太子。武帝为此赐玺书说:“捕斩反者,自有赏罚。以牛车为橹,毋接短兵,多杀伤士众。坚闭城门,毋令反者得出。”接着,武帝本人也由甘泉宫来至长安城西的建章宫,亲自指挥对太子的军事行动。武帝下诏发三辅近县兵马以及朝中二千石以下官员,统由丞相统帅,讨伐太子。并遣使收缴卫皇后玺绶,迫使皇后卫子夫含愤自杀。太子除长安宫中卫队外,手中并无正规军队。他曾派人调任安指挥的北营军马,但任安接受调令后却紧闭营门,拒绝出兵。(任安也是卫青旧部将领。由于他接受了太子的调令,尽管没有出兵,武帝认为他首鼠两端,后来还是杀了他。临死前他曾写信给好友司马迁求救,司马迁回信即著名的《报任安书》。)太子手中无军队,只能以皇帝名义“矫制”释放长安中都官狱中关押的数万罪徒,散给武库兵器,命石德统帅,与刘屈氂指挥的正规军对战。卫太子以仁善知名,在民间是比较得人心的。他杀江充的举动得到长安市民的支持,许多市民参与了太子的军队。太子军与丞相刘屈氂率领的政府军“合战五日,死者数万人(《汉书·刘屈嫠传》),一时间,长安城内,刀光剑影,杀声震天,血肉纷飞。经过五天的动乱和厮杀,太子被击败,不得不逃离长安。汉武帝下旨严令各地缉拿。太子带着家人逃亡至湖县(今河南灵宝西),藏在泉坞里一户友人家。主人家贫,让家人织草鞋,“卖屦以给太子。”为了生计,太子使人去寻觅一个富裕的故人,结果被朝廷派出的密探发觉,太子遭到地方官吏的围捕。县卒张富昌破门而入,太子不愿被捕后遭受小吏的欺辱,“入室距户自经”。其友人与来兵格斗而被杀害,跟随太子的两个皇孙也在混乱中被杀死。捕太子的地方官新安令史李寿及张富昌皆因此立功封侯。此一事变的结果,是整个卫皇后家族及其与武帝所生的几乎所有儿女、孙子,除太子之孙刘病已被侥幸隐藏获救外,尽皆死于非命。

关于西汉大一统王朝全盛时期的基本特点,历史冷知识汉武帝时代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宋是大一统王朝吗 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准确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