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 三国演义 里也讲知识产权......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三国演义相关知识,以及三国不被大众所熟的冷知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三国食物起源
  2. 三国演义,谢谢
  3. 你还了解京剧的哪些知识请课外欣赏京剧,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4. 三国的名和字为什么没流传下来

1荆州锅盔:锅盔又名干馍、锅魁、锅盔馍,现如今是陕西关中地区的传统小吃。相传锅盔始于三国时期,当时刘备驻扎在荆州油江,由于战事频繁,一场战役持续时间又很长,士兵们经常为了出征打仗而吃不上饭。刘备见士兵们以食不果腹的状态上战场于心不忍,于是便命诸葛亮发明了一种正方形的面食类军粮,这种军粮能够储存很长时间且便于携带,非常适合常年在外征战的士兵们,曾有"一锅盔,一点水,一天也"的说法,而这种军粮也是现代锅盔的雏形。后来关羽能够坚守住博望坡也是多亏了这种制作简易的军粮。

2馒头:馒头又叫"蛮头",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所创造的祭祀品。话说诸葛亮亲率大军南征孟获得胜班师回朝路至泸水,江中水流湍急,狂风大浪,致使军队无法顺利渡江。孟获得知诸葛亮被困于此便上书道,此江中有一鬼神,时常兴风作浪,弄得船翻人亡。欲要渡江需以49颗人头及一黑羊一作为贡品祭祀才可平息风浪。诸葛亮听罢终不忍以人头祭祀,于是令人将白面掺水,里面包入牛羊肉作成人头状用以祭祀。第二日果然泸水风平浪静,蜀军安然回朝。

这便是馒头的由来,在当时馒头被视为高档之物,仅仅大宴宾客时才会制作。原来诸葛军师不仅能征善战而且还是位颇具创造才华的吃货呀!

3火锅:相传某年冬天,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来赏梅,突然闻到一阵阵迷人的香味,便下马去寻找。只见一农户全家老小围着一口锅,锅内汤汁色香诱人。这便是火锅在三国的首秀,后来刘皇叔与曹操煮酒论英雄时,曹操把佳肴都放入鼎中,一边烹饪一边与皇叔享用。如此也算得上是火锅的原型了。

到了魏文帝曹丕即位时,其本人对火锅有也颇有造诣,发明了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火锅吃法——鸳鸯锅,此外,曹丕还曾赏赐给太傅钟繇一口高档五宫格火锅。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这是杨慎的《临江仙》词,罗贯中用它来作为《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是再合适不过了。全词为: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出自《三国演义》第1回:这句话本身就是对历史的精准描述。如果硬要深究其中的道理,不外乎一个“利”字,所谓分有分利,合有合利,分利大则人心思分,合利大则人心思合。古今中外,无不如此。

治国安民,计皆出于驭利之术也。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出自《三国演义》第3回:李肃曰:“贤弟有擎天驾海之才,四海孰不钦敬?功名富贵,如探囊取物,何言无奈而在人之下乎?”

布曰:“恨不逢其主耳。”

肃笑曰:“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出自《三国演义》第4回:陈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

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陈宫默然。

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出自《三国演义》第6回:司徒杨彪曰:“关中残破零落。

今无故捐宗庙,弃皇陵,恐百姓惊动。

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望丞相监察。”

有时候天下动乱只在一念之间,而安邦兴国却需要几代人的不断努力。

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出自《三国演义》第6回:曹洪曰:“公急上马!洪愿步行。”

操曰:“贼兵赶上,汝将奈何?”

洪曰:“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

这段曹洪之与曹操的对话,是不是很感人?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出自《三国志·吕布传》注引《曹瞒传》:“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古代骏马配英雄,吕布本身勇猛无敌,再加上跨下神驹赤兔马,更显神威。

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出自《三国演义》第9回吕布之口。在王允连环计的作用下,吕布对董卓怀恨在心,于是就冒出了上面这句话。为社稷之臣,不能匡君救主,空生天地间耳!出自《三国演义》第13回:这是杨彪对朱儁说的话,可见一个忠义臣子的赤胆忠心。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出自《三国演义》第15回:却说张飞拔剑要自刎,玄德向前抱住,夺剑掷地曰:“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吾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之玄孙。出自《三国演义》第20回:没错!

刘备就是靠着这句话起家的,看来身份出处只是一方面,充分自信该是多么的重要啊!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出自《三国演义》第21回:这是曹操对英雄这个词下的一个准确定义。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出自《三国演义》第21回:曹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出自《三国演义》第25回:曹操乃谓关公曰:“河北人马,如此雄壮!”关公曰:“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犬耳!”操又指曰:“麾盖之下,绣袍金甲,持刀立马者,乃颜良也。”关公举目一望,谓操曰:“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出自《三国演义》第25回:曹操曰:“将军真神人也!”关公曰:“某何足道哉!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出自《三国演义》第29回:孙策曰:“弟才胜儿十倍,足当大任。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恨周瑜不在此,不得面嘱之也!”胜负兵家之常,何可自隳其志。出自《三国演义》第31回:云长曰:“兄言差矣。昔日高祖与项羽争天下,数败于羽;后九里山一战成功,而开四百年基业。胜负兵家之常,何可自隳其志!”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出自《三国演义》第35回:水镜曰:“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奇怪的是伏龙、凤雏二人刘备都得了反到只能三分天下了。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出自《三国演义》第37回:全诗为: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出自《三国演义》第38回:孔明口吟诗曰: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岂不知往往先觉的是别人,而做梦的确是自己。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出自《三国演义》第45回:此话是周瑜对蒋干说的,可见周瑜的微言之大义,凝练之老成。这段话还有后半段:“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不几与草木同腐乎!出自《三国演义》第47回:阚泽欣然应诺曰:“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不几与草木同腐乎!公既捐躯报主,泽又何惜微生!”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出自《三国演义》第49回:原文为: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须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出自《三国演义》第53回:这是太史慈的临终遗言,道出了一个武将的生平志愿,功未成而身先死,再也不能报答孙策的知遇之恩了,可惜!可叹!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出自《三国演义》第55回:周瑜急急下得船时,岸上军士齐声大叫曰:“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既生瑜,何生亮。出自《三国演义》第57回:周瑜临终时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很明显这是演义虚构的一句话,历史上的周瑜羽扇纶巾、心胸宽广,乃出将入相之才,深受孙权及文武百官乃至后世英雄的敬重与怀念。大丈夫处世,当努力建功立业,着鞭在先。今若不取,为他人所取,悔之晚矣。出自《三国演义》第60回:这是张松对刘备说的话,有时候想想也是,先到者先得,后到者后得,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生子当如孙仲谋。出自《三国演义》第61回:曹操以鞭指曰:‘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事实确是如此,曹操的儿子曹丕、刘备的儿子刘婵,都不如孙坚的儿子孙权。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出自《三国演义》第70回:行军司马郭淮谏曰:“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张郃虽然有罪,乃魏王所深爱者也,不可便诛。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出自《三国演义》第70回:这是老将黄忠与严颜迎战张郃于汉中时黄忠与张郃的对话。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出自《三国演义》第71回:玄德大喜,看了山前山后险峻之路,欣然谓孔明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卿不负孤,孤亦必不负卿也。出自《三国演义》第74回:曹操乃扶起庞德,抚慰曰:“孤素知卿忠义,前言特以安众人之心耳。卿可努力建功。卿不负孤,孤亦必不负卿也。”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出自《三国演义》第76回:关公正色而言曰:“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龙游沟壑遭虾戏,凤入牢笼被鸟欺。出自《三国演义》第76回:吕蒙笑曰:“卦象正合某之机也。关公虽有冲天之翼,飞不出吾罗网矣!”正是:龙游沟壑遭虾戏,凤入牢笼被鸟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出自《三国志·武帝纪》:许劭评价曹操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出自《三国演义》第79回:曹植作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闻之,潸然泪下。自古以来,有兴必有废,有盛必有衰,岂有不亡之国、不败之家乎?出自《三国演义》第80回:这是曹丕篡位时,王朗王司徒对汉献帝说的话,还是有些道理的。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出自《三国演义》第85回:这是刘备白帝城托孤时对诸葛亮说的话,刘备此话究竟何意,想必大家都懂得。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勉之,勉之!莫以恶小而为之,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这是刘备去世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的话,不知道他听进去了还是当成耳旁风了?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出自《三国演义》第89回:孟获曰:‘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吾与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无冤,何故害我?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出自《三国志·蜀书·马良传》:“马氏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良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马氏五常:马伯常、马仲常、马叔常、马季常(马良)、马幼常(马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全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养军千日,用在一时。出自《三国演义》第100回:司马懿叱之曰:‘朝廷养军千日,用在一时,汝安敢出怨言,以慢军心!’生死人常理,蜉蝣一样空。但存忠孝节,何必寿乔松。出自《三国演义》第102回:这是《三国演义》中对关兴病逝后的诗评,从此诸葛亮又失一臂膀,令人惋惜。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出自《三国演义》第103回:诸葛亮火烧上方谷,突然天降大雨,司马懿才得以脱困。孔明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诸葛亮的《后出师表》,也是对诸葛亮一生的真实写照。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出自《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高贵乡公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吾计不成,乃天命也!出自《三国演义》第119回:姜维仰天大叫曰:“吾计不成,乃天命也!”遂自刎而死。此间乐,不思蜀也。出自《三国演义》第119回:司马昭问后主曰:“颇思蜀否?”后主曰:“此间乐,不思蜀也。”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出自《三国演义》第120回结尾诗的最后一句。争来争去到头来仍是大梦一场,留给后人的无非是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罢了......

1、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这一历史时期,“昆曲”占领着北京的戏曲舞台。后来昆曲被封建统治者召进了宫廷,为了迎合统治者的口味,昆曲不断地加工、修改,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民间特色,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于是它在民间的地位就渐渐衰落下来。

2、清乾隆末期四大徽班进北京后,于嘉庆、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互相影响,逐渐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发展。

3、1917年以来,京剧优秀演员大量涌现,呈现出流派纷呈的繁盛局面,京剧由成熟期发展到鼎盛期,这一时期的极具代表人物为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这也是京剧真正步入鼎盛的黄金时期。

4、新中国成立后,京剧更是成为国家对外交流的文化使者,京剧自此走向繁荣。

今天的国人都知道的《三国演义》这个名字,历史上并未正式出现。正式叫做《三国演义》实际上是解放以后的事了,那《三国演义》历史上正式的名字叫什么呢?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现存最早的刊本是明嘉靖壬午年(1522)刊刻的,名字叫做《三国志通俗演义》。该书24卷,240则,每则前有七言一句的小目。

后来又有《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本,将240则合并为120回,回目也为了凸显不违背历史的真实,其名字都还是《三国志》,可见那时候,无论作者还是读者,都还下意识地,把三国那段历史放在第一位,作家文学“演义”的部分放在第二位。

直到近代的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清会稽人,曾官国子监典籍,所撰《丙辰札记》中还说:“唯《三国演义》则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至观者往往为之惑乱。”还在批评《三国演义》不忠于历史,还没有当作一部纯文学作品去看。

除了《三国志》的“演义”外,今存嘉靖至天启年间的刊本中有不少书名为“三国志传”而非“三国志演义”,如《新刻全像大字通俗演义三国志传》、《新刻按鉴全相批评三国志传》等。

这类“志传”系统与“演义”系统版本的不同之处,除了在一些情节、文字上有所出入之外,主要是“志传”系统的《三国》中穿插着关羽次子关索一生的故事。这两种系统的本子孰前孰后,谁接近罗贯中的原本,目前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也有一些学者将各本认真比勘后,认为“嘉靖本”和“三国志传”本是出于同一源头的抄本,两种系统的差异只是在传抄过程中产生的。

可见,不论“传”还是“演义”,前面都要配上属于正史系统的《三国志》,生怕别人说自己是“小说”,总是强调我这还是《三国志》,是正史。

《三国志演义》以75万字的规模,用一种比较成熟的演义体小说语言,塑造了四百多个人物形象,描写了近百年的历史进程,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小说体裁,这不仅使当时的读者“争相誊录,以便观览”,而且也刺激了文士和书商们继续编写和出版同类小说的热情。自嘉靖以后,各种历史演义如雨后春笋,不断问世,从开天辟地,一直写到当代。据不完全统计,今存明、清两代的历史演义约有一二百种之多。可以说,这些小说无不受到《三国志演义》的影响,但没有一部在总体水平上超过它。

关于本次三国演义相关知识和三国不被大众所熟的冷知识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评选2018年度读者喜爱的中华书局上海聚珍文化年度十佳图书 文末有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