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text-indent:2em;">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沉香合拍怎么弄好看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电影院好久没开了,有什么好看的新电影吗网上能看就行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中风好久了,偏瘫一直没好该怎么办有什么好的方法分享一下
您好!您说的症状符合中医“中风”的范畴,您可以参照下面的内容进行调理、治疗。
欢迎关注我,为您提供优质的健康答案。
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轻者可无昏仆,仅见口舌斜、半身不遂、语言謇涩等症状。因本病发生突然,起病急骤,亦称之为“卒中”。
本病与西医学中的急性脑血管疾病相近,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以及腔隙性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均可参照本篇辨证施治。
【病因病机】
中风的发生多是在内伤积损的基础上,复因劳逸失度、情志不遂、饮酒饱食或外邪侵袭等触发,引起脏腑阴阳失调,血随气逆,肝阳暴涨,内风旋动,夹痰夹火,横窜经脉,蒙蔽神窍,从而发生卒然昏仆、半身不遂诸症。
一、病因
1.积损正衰
《内经》云:“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年老体弱,或久病气血亏损,元气耗伤,脑脉失养。气虚则运血无力,血流不畅,而致脑脉瘀滞不通;阴血亏虚则阴不制阳,内风动起携痰浊、瘀血上扰清窍,突发本病。正如《景岳全书·非风》说:“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颓败而然。”
2.劳倦内伤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烦劳则张。”烦劳过度,耗气伤阴,易使阳气升张,引动风阳,内风旋动,气火俱浮,或兼夹痰浊、瘀血上扰清窍脉络。若纵欲过度,房劳不节,引动心火,损伤肾水,水不制火,则阳亢风动。因肝阳暴涨,血气上涌骤然而中风者,病情多重。
3.饮食不节
脾胃为后天之本,过食肥甘醇酒、辛香炙煿之品,致使脾胃受伤,脾失运化,痰浊内生,郁久内热,痰热互结,壅滞经脉,上蒙清窍;或素体肝旺,气机郁结,克伐脾土,痰浊内生;或肝郁化火,烁津成痰,痰郁互结,携风阳之邪,窜扰经脉,发为本病。此即《丹溪心法·中风》所谓:“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
4.情志所伤
七情失调,肝失条达,气机郁滞,血行不畅,瘀结脑脉;暴怒,肝阳暴涨,或心火暴盛,风火相煽,血随气逆,上冲犯脑。凡此种种,均易引起气血逆行,上扰脑窍而发为中风。尤以暴怒引发本病者最为多见。
此外,本病常见的诱因有气候骤变、烦劳过度、情志相激、跌仆努力等。
二、病机
中风形成的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轻者中经络,重者入脏腑。
中风病位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头者,精明之府。”李时珍《本草纲目》指出脑为“元神之府”,神明为心脑所主。病理基础为肝肾阴虚。因肝肾之阴下虚,则肝阳易于上亢,复加饮食起居不当,情志刺激或感受外邪,气血上冲于脑,神窍闭阻,故卒然昏仆,不省人事。
病理因素主要为风、火、痰、气、瘀,其形成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如肝肾阴虚,阳亢化火生风,或五志化火动风。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或火热炼液为痰。暴怒血菀于上,或气虚无力推动,皆可致瘀血停滞。四者之间可互相影响或兼见同病,如风火相煽、痰瘀互结等。严重时风阳痰火与气血阻于脑窍,横窜经络,出现昏仆、失语、僻不遂。
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塞盛,瘀血阻滞,气血逆乱。发病之初,邪气鸱张,风阳痰火炽盛,气血上菀,故以标实为主;如病情剧变,在病邪的猛烈攻击下,正气急速溃败,可以正虚为主,甚则出现正气虚脱。后期因正气未复而邪气独留,可留后遗症。
由于病位浅深、病情轻重的不同,又有中经络和中脏腑之别。若肝风夹痰,横窜经络,血脉瘀阻,气血不能濡养机体,则见中经络之证,表现为半身不遂,口舌歪斜,不伴神志障碍;若风阳痰火蒙蔽神窍,气血逆乱,上冲于脑,则见中脏腑重症,络损血溢;瘀阻脑络,可致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因邪正虚实的不同,而有闭脱之分及由闭转脱的演变,闭证之中腑者,因肝阳暴亢或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见僻不遂、神志欠清、大便不通;中脏者,风阳痰火内闭神窍,脑络瘀阻,则见昏仆、不省人事、肢体拘急等闭证。因于痰火瘀热者,为阳闭;因于痰浊瘀阻者,为阴闭。若风阳痰火炽盛,进一步耗灼阴精,阴虚及阳,阴竭阳亡,阴阳离决,则出现脱证,表现为口开目合、手撒肢冷、气息微弱等虚脱症状。由此可见,中风的发生,病机虽然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虚(阴虚、血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气滞)、血(血瘀)六端。
恢复期因气血失调,血脉不畅而后遗经络形证。中脏腑者病情危重,经积极抢救治疗,可使病人脱离危险,神志渐趋清醒,但因肝肾阴虚,气血亏损未复,风、火、痰、瘀之邪留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仍留有半身不遂、口歪或不语等后遗症,一般恢复较难。
【诊断与病证鉴别】
一、诊断依据
1.具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斜、言语謇涩等特定的临床表现。轻者仅见眩晕、偏身麻木、口舌斜、半身不遂等。
2.多急性起病,好发于40岁以上。
3.发病之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一侧麻木等先兆症状。
4.常有眩晕、头痛、心悸等病史,病发多有情志失调、饮食不当或劳累等诱因。
二、病证鉴别
1.口僻
口僻俗称吊线风,主要症状是口舌斜,常伴耳后疼痛,口角流涎,言语不清,但无半身不遂或神志障碍等表现,多因正气不足,风邪入络,气血痹阻所致,不同年龄均可罹患。
2.厥证
厥证也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之表现,一般而言,厥证神昏时间短暂,发作时常伴有四肢逆冷,可自行苏醒,醒后无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语不利等表现。
3.痉证
痉证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发病时也可伴有神昏,需与中风闭证相鉴别。痉证患者之神昏多出现在抽搐之后,而中风患者多在起病时即有神昏,而后可以出现抽搐。痉证患者抽搐时间长,中风者抽搐时间短。痉证患者无半身不遂、口舌斜等症状。
4.痿证
痿证可以有肢体瘫痪、活动无力等类似中风之表现;中风后半身不遂日久不能恢复者,亦可见肌肉瘦削,筋脉弛缓,两者应予以区别。痿证一般起病缓慢,以双下肢瘫痪或四肢瘫痪为多见;而中风的肢体瘫痪多起病急骤,且以偏瘫不遂为主。痿证起病时无神昏,中风则常有不同程度的神昏。
5.痫证
痫证发作时起病急骤,突然昏仆倒地,与中风相似。但痫证为阵发性神志异常的疾病,卒发仆地时常口中作声,如猪羊啼叫,四肢频抽而口吐白沫;中风则仆地无声,一般无四肢抽搐及口吐涎沫的表现;痫证之神昏多为时短暂,移时可自行苏醒,醒后一如常人,或留有轻度头昏、乏力等症,但可再发;中风患者昏仆倒地,其神昏症状严重,持续时间长,难以自行苏醒,需及时治疗方可逐渐清醒。中风多伴有半身不遂、口舌斜等症,亦与痫证不同。
三、相关检查
中风与西医急性脑血管病相近,临床可进行脑脊液、眼底及CT、MRI等检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检查无明显异常。局限性脑梗死,患者脑脊液压力不高,常见在正常范围,蛋白质可高至60~70mg%。头颅CT和MRI可显示梗死区,并有助于和出血性脑中风鉴别。在起病后1周,CT能正确诊断大脑或涉及半球内直径在1cm或更大的血肿。对于脑干内小的血肿或血块已变为和脑组织等密度时,MRI的诊断比CT可靠。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主要原因为动脉瘤破裂和动静脉血管畸形。早期CT扫描可显示破裂附近脑池或脑裂内有无凝血块,脑内或硬膜下血肿是否合并脑出血。MRI对SAH的诊断并不可靠,无CT条件下,可谨慎进行脑脊液检查。
【辨证】
一、辨证思路
中风当辨中经络、中腑、中脏。中经络者虽有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语不利,但意识清楚;中腑则见二便闭塞不通,虽有神志障碍但无昏迷;中脏则肢体不用,昏不知人。
二、类证鉴别
1.中脏腑辨闭证与脱证
闭证属实,因邪气内闭清窍所致。症见神志昏迷,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等。脱证属虚,乃为五脏真阳散脱、阴阳即将离决之候。临床可见神志昏愦无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鼻息低微等。
2.闭证辨阳闭和阴闭
阳闭有瘀热痰火之象,如身热面赤,气粗鼻鼾,痰声如拽锯,便秘溲黄,舌苔黄腻,舌绛干,甚则舌体卷缩,脉弦滑而数。阴闭有寒湿痰浊之征,如面白唇紫,痰涎壅盛,四肢不温,舌苔白腻,脉沉滑等。
三、证候
中风当分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急性期为发病后2周以内,中脏腑可至1个月;恢复期为急性期结束至6个月之内;后遗症期为病程超过6个月者。
急性期
(一)中经络
半身不遂,或偏身麻木,肢体力弱,口舌斜,舌强语謇或不语,意识清楚,无神识昏迷。
1.风痰入络证
症状:平素及发病前,常有眩晕、头痛,卒然手足不遂,舌强语謇,拘急疼痛,身重,肌肤不仁,口角流涎,或仅见口舌斜,舌苔薄白腻,脉弦滑或弦数。
病机分析:本证为肝风夹痰窜于经络,气血闭阻。因肝风夹痰,上扰清空,可见眩晕,头痛;肝风与痰浊相合,风痰上扰,与气血阻于脑窍,横窜经络,故出现手足不遂,舌强语謇,口舌斜;痰浊阻滞,困滞周身,脉络不通,故见身重,拘急疼痛,肌肤不仁;舌苔薄白腻,脉弦滑或弦数,均为肝风夹痰之象。
2.风阳暴亢证
症状:卒然半身不遂,肢体强痉,或手足重滞不利,口舌斜,舌强语謇,眩晕,头胀痛,面红目赤,烦躁不安,口苦咽干,尿黄便干,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病机分析:本证为肝阳化风,风火上扰,走窜络脉。因肝火旺盛,邪气鸱张,风阳暴亢,气血上菀,阻滞脑络,故见半身不遂,口舌斜,舌强语謇;肝火炽盛,阳亢化风,风阳上扰,可见眩晕,头胀痛,面红目赤,烦躁不安;肝火耗伤阴津,故见咽干,尿黄,便干;舌质红苔黄,脉弦数亦为肝阳暴亢之象。
(二)中腑
1.腑热上冲证
症状:神昧,身热,气粗,腹部胀满,按之有痛感,大便秘结,面赤,肢体强痉,口噤,口秽,舌僵,苔黄腻,舌质红而干,脉弦滑数。
病机分析:本证为阳明热结,腑浊上蒸,蒙蔽清窍。因浊气壅结,上扰清明,故见神昧;脑窍受阻,气血运行失常,故见口噤,舌僵;阳明热盛,热与糟粕充斥肠道,结而不通,故见腹部胀满,按之疼痛,大便秘结;腑中实热,弥漫于经,故面赤,身热,气粗;腑气不通,浊气不得下泄而上逆,故见口秽;阳明热结,耗伤阴津,见舌质红而干,脉弦滑数。
2.风痰火亢证
症状:神志迷糊,喉中痰鸣有声,口多痰涎,大便秘结,气粗,躁扰不安,面赤,肢体拘急,抽搐,偏瘫,失语,舌苔黄浊腻,舌体歪斜,脉弦滑。
病机分析:本证为痰火内发,火盛生风,蒙蔽神机。因风痰火亢,上扰脑窍,阻滞脉络,故见神志迷糊,偏瘫,失语,舌体歪斜;水津输布失常,痰涎壅盛,见喉中痰鸣有声,口多痰涎;火性炎上,则见面赤;热扰心神,则躁扰不安;肠热津亏,传导失司,势必大便秘结;火盛生风,风性善行而数变,故见肢体拘急,甚则抽搐;舌苔黄浊腻,脉弦滑为风痰火亢之象。
3.瘀热阻窍证
症状:神识昏蒙,恍惚欠清,躁扰不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僵语謇,身热,腹满,便秘,身热夜甚,或自觉烦热、烘热、潮热,或见吐血、黑便,面唇潮红或暗红或深紫,舌质红绛或暗紫,苔黄燥,脉弦数或结。
病机分析:本证为热与血搏,血随气逆,瘀热上冲,阻滞窍络。瘀热相搏,气血上冲,闭阻神窍,故见神识昏蒙,躁扰不宁;病入营血,邪陷心肝,窜扰经络,则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僵语謇;热盛壅滞,故见身热;血蓄下焦,肠腑气机壅滞,通降失司,故见腹满,便秘;瘀热相搏,热势上炎扰心或蒸达于外,故身热夜甚,或自觉烦热、烘热、潮热;瘀热相搏,血菀于上,则见面唇潮红或暗红或深紫;热盛动血耗血,故见吐血或黑便;舌质红绛或暗紫,苔黄燥,脉弦数或结,为瘀热阻窍的舌脉表现。
(三)中脏
1.阳闭证(痰火瘀闭证)
症状:卒然昏倒,躁动不安,痰涎壅盛,呼吸气粗,口噤不开,两目上视,口舌斜,两手握固,身热,面赤,便秘,肢体强痉,舌苔黄腻,舌质红,脉弦滑数。
病机分析:本证为痰火壅盛,阳亢风动,气血上逆,瘀阻神机。风火痰瘀胶结,阻滞脑窍,神机失用,故卒然昏倒,口噤不开,口舌斜;痰火热盛,则面赤,气粗,身热,便秘;阳亢风动,风胜则两手握固,肢体强痉;舌苔黄腻,舌质红,脉弦滑数均为痰火瘀闭之象。
2.阴闭证(痰浊瘀闭证)
症状:神志昏沉,静而不烦,迷闷少动,喉中痰壅如鼾,牙关咬紧,口闭目开,身不热,或四肢逆冷,肢体不用,面唇暗,舌苔白滑腻,舌质淡紫,脉沉滑或弦缓。
病机分析:本证为痰浊上蒙,瘀阻窍络,郁蔽神机。痰浊蒙蔽清空,神机失用,故神志昏沉,静而不烦;津液失布,痰涎壅盛,则见喉中痰壅如鼾;痰瘀阻滞,故见面唇暗,舌质紫暗,脉沉滑或弦缓。
3.阴竭阳脱证
症状:神志昏愦,口开,目合,手撒,肢体瘫软,遗尿,气促息微,大便失禁,汗多如珠,质黏如油,或清冷如水,瞳神散大。或面颧潮红,身温,舌痿,舌干,舌质红绛,脉细数;或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舌体卷缩,舌质淡紫,脉沉细欲绝或浮大无根。
病机分析:本证为阴气耗竭,阴伤及阳,而致阴竭阳亡。中风重症,阴阳耗竭,神机失用,可见神志昏愦,瞳神散大;阴竭阳脱,阴阳离绝,故见气促息微,二便失禁,汗多;脉沉细欲绝或浮大无根,均为阴竭阳脱之象。
恢复期
1.风痰瘀阻证
症状:半身不遂,手足拘急掣痛,肢体重滞麻木,口舌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口角流涎,神情呆滞,舌质暗紫,苔白滑,脉弦滑。
病机分析:本证为风痰入络,久病血瘀。风痰瘀相合,阻滞经络,故见半身不遂,口舌斜,舌强语謇;风痰入络,脉络不通,则手足拘急掣痛,肢体重滞麻木;舌质暗紫,苔白滑,脉弦滑亦为风痰瘀阻之象。
2.气虚络瘀证
症状:肢体偏枯不用,手足酸软无力,痛痒不知,或有麻木刺痛,神疲,气短,少言,语謇,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细弱。
病机分析:本证为气虚不能运血,络痹血瘀。瘀血阻滞脑窍,故肢体偏枯不用,语謇;气虚则手足无力,神疲,气短,面色萎黄;气虚血瘀表现在舌脉上即为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细弱。
3.阴虚风动证
症状:半身不遂,手足搐搦或瘛疭,口舌斜,舌颤抖,舌喑不语,头晕,目眩,耳鸣,心烦躁扰,舌质红少苔,脉细弦数。
病机分析:本证为肾虚肝旺,内风暗动。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风内动,故见手足搐搦或瘛疭,舌体颤抖;肾水不足,脑海失充或肝阳上亢,则见头晕,目眩,耳鸣;肾水亏虚,水火失济,心火偏亢,故心烦躁扰;舌质红少苔,脉细弦数,为阴虚风动之象。
4.肝肾亏虚证
症状:手足瘫缓不收,酸麻不仁,腰腿软弱,足废不能行,或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肌肉萎缩,舌质淡红,脉细。
病机分析:本证为肝肾精血不足,筋脉失养。肝肾同源,肝血不足下及肾阴,肾水亏竭不能上滋肝木,精血不足,肝脉失养,故见手足瘫缓,酸麻不仁,腰腿软弱,足废不行,日久则肢体僵硬,拘挛变形,肌肉萎缩;舌质淡红,脉细均为肝肾亏虚之象。
【治疗】
一、治疗思路
中经络以平肝息风,化痰祛瘀通络为主。中腑者治当通瘀泄热,中脏闭证则当息风清火,豁痰开窍通腑,脱证急宜救阴回阳固脱;对内闭外脱之证,则需醒神开窍与扶正固脱兼用。中风恢复期(后遗症),多为虚实兼夹,当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平肝息风、化痰祛瘀与滋养肝肾、益气养血并用。
二、基本治法
1.祛风化痰法
适应证:中经络风痰入络证。
代表方:真方白丸子合牵正散加减。前方化痰通络,用于治疗风痰入客经络之证;后方祛风化痰止痉,用于中风口眼斜之证。
常用药:天麻、豨莶草、钩藤祛风和络;制白附子、天南星、半夏祛风化痰;僵蚕、全蝎、地龙等虫类药搜风化痰通络;陈皮、枳壳理气豁痰。
加减:风痰阻于心脾之络,语言不清,加菖蒲、远志祛痰宣窍;痰瘀交阻,舌紫有瘀斑,脉涩加桃仁、红花、赤芍;血虚络空,风邪入中,加秦艽、羌活、防风祛风,当归、鸡血藤养血和络。
2.息风潜阳法
适应证:中经络风阳暴亢证。
代表方:镇肝息风汤加减。
常用药:龙骨、牡蛎、石决明、珍珠母镇肝潜阳;龟板、白芍、玄参、生地滋阴息风;天麻、钩藤、菊花、夏枯草平肝息风;牛膝活血化瘀,引血下行。
加减:风阳夹痰入络加僵蚕、地龙、炙全蝎、豨莶草;痰火内盛加天竺黄、陈胆星、竹沥、大黄、瓜蒌、知母、黄芩、山栀、丹皮。
3.通腑泄热法
适应证:中腑腑热上冲证。
代表方:大承气汤合三黄泻心汤加减。前方峻下热结,用于阳明腑实之证;后方泻火解毒,燥湿泄痞,用于火盛热炽,大便干结之证。
常用药:生大黄、芒硝、枳实通腑导滞泄热;黄连、黄芩清热泻火。
加减:肢体强痉加钩藤、地龙、僵蚕、生石决明;因于外风诱发,肢体酸痛,身热,可仿三化汤意,配羌活祛风;热盛伤津,加天花粉、知母、麦冬、玄参;神志迷糊,烦躁加丹参、郁金,神昏明显另鼻饲安宫牛黄丸,通下与开窍并进。
4.清火化痰法
适应证:中腑风痰火亢证。
代表方:黄连温胆汤合礞石滚痰丸加减。前方清心降火化痰,适用于痰热胶结而见虚烦不宁,不寐多梦之证;后方逐痰泻火,用于痰火壅盛,阳明腑实,大便燥结之证。
常用药:黄连、黄芩清火;大黄、枳实、芒硝、礞石泻火逐痰;半夏、胆南星、瓜蒌、知母、天竺黄、竹沥清化痰热;郁金、菖蒲化痰开窍。
加减:风痰入络,肢痉抽搐加僵蚕、地龙;风阳偏亢加石决明、牡蛎、钩藤、菊花、夏枯草;痰热伤津加沙参、麦冬、天花粉;若痰阻气道,喉中痰声辘辘,痰涌气憋,另饲猴枣散每次0.3~0.6g,以豁痰镇惊。
5.凉血通瘀法
适应证:中腑瘀热阻窍证。
代表方:犀角地黄汤合桃仁承气汤加减。前方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用于热伤血络,蓄血留瘀之证;后方凉血祛瘀,用于热与血搏结之蓄血证。
常用药:水牛角片、丹皮、赤芍、丹参、黑山栀凉血散瘀;大黄、芒硝、桃仁泻下瘀热;生地、石斛滋阴凉血;三七、泽兰活血化瘀;地龙息风通络;郁金、石菖蒲开窍醒神。
加减:抽搐肢痉加生石决明、白薇、钩藤;口干舌红,尿少加玄参、知母、白茅根。
6.辛凉开闭法(息风清火,豁痰开窍法)
适应证:中脏阳闭证(痰火瘀闭证)。
代表方:羚角钩藤汤合当归龙荟丸加减。前方功能凉肝息风,清热化痰,养阴舒筋,用于风阳上扰,蒙蔽清窍之证;后方清火泄热,用于火热炽盛所致之神志不宁、谵语发狂、大便秘结、小便赤涩。
常用药:羚羊角(山羊角)、石决明、牡蛎、珍珠母息风潜阳;天麻、钩藤、白蒺藜、桑叶、菊花凉肝息风;贝母、胆南星、天竺黄、竹沥、半夏清化痰热;黄连、龙胆草、黄芩、山栀清肝泻火;郁金、远志、石菖蒲开窍醒神。
加减:身热烦躁加石膏、知母;便秘,腹胀满,苔垢加大黄、芒硝、枳实、瓜蒌通腑泄热;肢体不遂,口歪,抽搐加僵蚕、地龙、全蝎祛风止痉;面红目赤,烦躁加丹皮、赤芍、山栀、白薇、怀牛膝凉血消瘀;痰热伤阴,舌红而干,苔糙,唇红加生地、天花粉、玄参、石斛。若神昏身热明显,应同时鼻饲安宫牛黄丸,神昏肢痉可用紫雪。亦可用醒脑静或清开灵静脉滴注。
7.辛温开闭法(豁痰息风,宣郁开窍法)
适应证:中脏阴闭证(痰浊瘀闭证)。
代表方:涤痰汤合三生饮加减。前方以涤痰开窍见长,用于痰浊闭窍者;后方功善辛温行气化痰,用于痰气上壅,昏不知人之证。
常用药:半夏、南星、茯苓、陈皮、枳实化痰理气;菖蒲、远志、郁金豁痰开窍;天麻、钩藤、僵蚕、白附子息风化痰。
加减:寒痰内闭配制附子、制川乌;呼吸不畅加沉香、青皮、苏子;舌暗有瘀斑,脉涩加丹参、赤芍、川芎;寒痰伤阳,面苍肢冷,脉沉加人参、制附子。同时鼻饲苏合香丸,辛香理气,宣郁化浊,温通开窍。
8.救阴回阳,益气固脱法
适应证:中脏阴竭阳脱证。
代表方:生脉散合参附汤加减。前方益气养阴,用于津气耗竭;后方补气回阳,用于阳气衰微,汗出肢冷欲脱。两方同用功能益气回阳,救阴固脱,主治阴竭阳亡之证。
常用药:人参、制附子补气回阳;麦冬、五味子滋阴敛阳。
加减:气阴两伤加玉竹、黄精;阴不敛阳,汗多气促加龙骨、牡蛎、山萸肉;神识昏昧加郁金、石菖蒲。并可用生脉注射液或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若内闭外脱,则应开闭固脱并施;因痰火内闭而致亡阴者,参照凉开法;痰浊内闭而致亡阳者,参照温开法。
9.搜风化痰祛瘀法
适应证:恢复期风痰瘀阻证。
代表方:解语丹加减。
常用药:天麻、豨莶草、制白附子、全蝎、僵蚕、地龙祛风通络;胆星、半夏、远志、郁金、菖蒲化痰开窍;鸡血藤、丹参、桃仁、红花、泽兰、片姜黄活血行瘀。
加减:肌肤不仁配乌梢蛇或白花蛇;肢体重滞配白芥子、竹沥;痰热偏盛配海蜇、荸荠、知母;因久病络瘀,手足刺痛,肢体不用,配山甲、水蛭、麝香。
10.益气化瘀法
适应证:恢复期气虚络瘀证。
代表方:补阳还五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大补元气,养血活血;桃仁、红花、当归尾、川芎、赤芍、鸡血藤养血化瘀通脉;牛膝、地龙活血通络,引血下行。
加减:气虚明显加红参须;肢冷加桂枝;腰膝酸软加桑寄生、杜仲、川续断;头眩肢麻配天麻、豨莶草。
11.滋阴息风法
适应证:恢复期阴虚风动证。
代表方:大定风珠加减。
常用药:龟板、牡蛎、鳖甲育阴潜阳息风;白芍、麦冬、地黄、玄参、石斛滋阴柔肝。
加减:眩晕、耳鸣加天麻、白蒺藜、钩藤;肢体[[!NFAB1]]动配龙齿、紫贝齿、石决明,另服羚羊角粉;痰热阴伤加知母、天花粉、天冬、竹沥。
12.滋养肝肾法
适应证:恢复期肝肾亏虚证。
代表方:地黄饮子加减。
常用药:生地黄、石斛、麦冬滋肾养阴;制首乌、枸杞子、山萸肉补益精气;当归、鸡血藤、桑寄生养血和络。
加减:肾阳虚加巴戟天、肉苁蓉温养;水冷火泛加制附子、肉桂引火归原;腰酸足软加杜仲、川断、牛膝;遗尿加菟丝子、益智仁;夹有痰浊加菖蒲、远志、茯苓化痰开窍。
三、复法应用
1.通腑祛瘀法
适应证:瘀阻肠腑证或瘀滞腑实兼夹证。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语謇涩,脘腹胀满疼痛,拒按,或痛处不移,大便秘结,或有身热,面色暗红或深紫,舌质暗,苔黄燥或白厚,脉实。
代表方:大黄牡丹皮汤加减。
常用药:大黄、桃仁活血化瘀,泻热通便;芒硝、瓜蒌、冬瓜子导滞通便;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2.滋阴祛瘀法
适应证:阴虚血瘀证。症见形体消瘦,肌肤甲错,面色及两目暗黑,心烦,潮热,骨蒸,口干,舌质红,脉细涩。
代表方:活血润燥生津汤加减,可另服大黄[[!NFAE6]]虫丸。前方活血滋阴,生津润燥,用于阴虚与血瘀并见之证;后方缓中补虚,祛瘀生新,主治五劳虚极,干血内停证。
常用药:地黄、白芍、麦冬、天冬滋阴生津;当归、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水蛭、虻虫、蛴螬、[[!NFAE6]]虫破血祛瘀。
四、其他疗法
1.单方验方
(1)水蛭50g,郁金20g,川芎30g,共研粉。每次10g,每日3次。本方行气活血化瘀,适用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及恢复期。
(2)豨莶草若干,晒干研末,炼蜜为丸,日服2次,每次12g。本方适用于中风后遗症期。
2.常用中成药
(1)脉络宁注射液:功能与主治:清热养阴,活血化瘀。适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及恢复期表现为血瘀兼有阴伤者。用法与用量:20~30ml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250~500ml内,静脉滴注,每日1次。
(2)三七总苷注射液:功能与主治:活血祛瘀,通脉活络。适用于中风后遗症期。用法与用量:200~400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250~500ml内,静脉滴注,每日1次。
(3)葛根素注射液:功能与主治:疏风清热,活血祛瘀。适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用法与用量:400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250~500ml内,静脉滴注,每日1次。
(4)川芎嗪注射液:功能与主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适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全、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用法与用量:40~80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250~500ml内,静脉滴注,每日1次。
(5)醒脑静注射液:功能与主治:醒神止痉,清热凉血,行气活血,解毒止痛。用于脑梗死急性期,神志不清者尤佳。用法与用量:10~20ml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250~500ml内,静脉滴注,每日1次。
(6)华佗再造丸:功能与主治:活血化瘀,化痰通络,行气止痛。用于瘀血或痰湿闭阻经络之中风瘫痪、拘挛麻木、口舌歪邪、言语不清等,以及缺血性中风、中风后遗症。用法与用量:本品每次4~8g,每日2~3次。重症每次8~16g。
(7)通心络胶囊:功能与主治: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用于气虚、血瘀络阻型中风,症见半身不遂或半身麻木、口舌斜、言语不清等。用法与用量:每次2~4粒,每日3次。
(8)血栓心脉宁:功能与主治:开窍醒神,活血化瘀。用于脑血栓形成。用法与用量:每次4片,每日3次。
3.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以经络辨证为主,局部取穴与循经远端取穴配合应用处方,注意不同时期应用不同的手法,并注意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穴位。上肢不遂选用内关、极泉、尺泽、曲池、手三里、合谷、肩髃针刺,平补平泻;下肢不遂选用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委中、三阴交、足三里针刺,平补平泻;闭证选用素髎、百会、内关、十宣、太冲针刺,泻法;脱证选用关元、气海、神阙灸法,内关、百会针刺,补法。
五、临证勾要
1.识别真中和类中
中风有真中风与类中风之分,首见于王履的《医经溯洄集》。究其实质,真中风言其致病原因,为风从外客;类中风言其病理表现,乃指风从内生。从外风入中发展到内风致病,是中风发病学的创新和突破,给治法和方药的应用开拓了新的途径。但从临床而言,外风学说仍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仍然不可偏废。
中风的发生,存在因地、因时的相关性,外在寒风的刺激,络脉绌急,气血涩滞,运行逆乱,当属引发中风的一大因素。一般而言,虽外风多寒,但亦有因于热者,故《医学心悟》说:“真中有兼类中者,类中有兼真中者。”
外风、内风病位有表里之别。凡病变以体表经络、血脉为主,症见口舌斜、肢体偏废者为外风在表,如《医学心悟》说:“凡真中之症,必连经络,多见斜偏废之候,与类中之专气致病者自是不同。”若属风从内生,病由脏腑阴阳变动所致,症见眩晕、头痛、卒然昏仆者,则为内风暗动。外风可以入里,引动内风,内风可以及表,病及经络,但其病位表里主次有别,治法用药亦有差异。
2.关于中风的分类
中风的分类源于《金匮要略》,根据病位的浅深,病情的轻重,分为中络、中经、中腑、中脏四类。因经与络本属一脉相通,脏与腑又多表里相传,故汉代以后医家多以中经络、中脏腑作为分证的纲领,基本沿用至今。
金元时期《东垣十书·中风》独辟蹊径,分为中血脉、中腑、中脏,颇具卓见。因经络本是气血运行的通路,与血脉形同一体,经与络纵横相连,中络、中经似可分而实又难分,若径称为中血脉,更能显示其病损在于肢体;中腑则属邪闭腑实,蒙蔽清窍,故神志时明时昧,似清似糊,病势处于轻重进退转化之间;中脏则为邪实窍闭,故神志昏愦无知,病势处于由闭转脱,内闭外脱的演变过程。诚如李东垣所说:“中血脉,外有六经之形证……中腑,内有便溺之阻隔……中脏,则痰涎昏冒。”明代李中梓亦师其说,分为中腑、中脏、中血脉,虽所言症状表现尚需完善,而其原则颇为可取。
3.关于脑出血应用活血化瘀药
有人认为活血化瘀药可能加重脑出血,而不主张应用;也有人持相反态度,认为“离经之血则为瘀血”,脑出血的病理即是脑部血不循常道,溢于脉外,则为瘀血,有瘀血便可用活血化瘀法治疗。但临床应用需注意以下几点:①急性早期,病情不稳定者,暂不用;②急性早期,出血量过大者,暂不用;③不宜用破血逐瘀之品,虽然有急性期用水蛭治疗的少数报道,但风险较大,容易产生医疗纠纷,没有得到公认,更没有循证医学证据证实;④宜用凉血化瘀之品。
【特色经验】
一、临证经验
1.祛外风、息内风每需兼顾
无论外风从表及里,内风从里及表,总需兼顾合治。分别而言,祛风药主要用于外风所致肢体经络病变,息风药主要用于肝风内动、昏仆痉厥、头痛眩晕等症,但内风多伴半身不遂、口舌斜,故两法常需参合用之。特别是卒中后的恢复阶段,后遗经络病变者,尤需以祛风通络为主,改善营卫气血的运行,促使肢体经络功能的恢复。如羌活、防风、白蒺藜、秦艽、豨莶草、僵蚕、全蝎、地龙等,即均为常用之祛外风药。
2.瘀热阻窍是中风急性期的基本病理环节
从中风的病理实质而言,虽然包括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但多以“瘀热阻窍”为主要病理环节。分别言之,出血性中风是由瘀热上冲,损伤脑络,络破血溢,瘀于脑中,闭阻清窍,瘀热不仅在血脉之中,还阻滞脑腑之内;缺血性中风则为瘀热上冲,壅滞血脉,津凝痰聚,蒙蔽清窍,病在脑络。其中,缺血性中风,瘀热壅滞脉络,血涩不行,亦可动血出血,出现梗死后出血;出血性中风,脑中“蓄血”,瘀血不去,郁热不清,血脉涩滞,亦可引起缺血之变。
中风凡符合“瘀热阻窍”证候者,均采用凉血通瘀治法,分解瘀热相搏之势。因凉血可清血中之热,血凉热清则不致煎熬血液成瘀,不致迫血妄行,可以防止瘀热动血而再出血。通瘀一可通窍络以化脑中“蓄血”而醒神;二可通血脉,瘀散脉通,可防瘀郁生热,血与热结;三可通下瘀热,釜底抽薪,以顺降气血。总之,凉血与通瘀的联用,凉血止血而不留瘀,通瘀散血而不破血、动血,有别于当前倡用的活血化瘀、破血逐瘀单一治法,以及由此引起的争议,且有利于明确在时间、用量、用法上的具体界定。
总之,凉血通瘀法融凉血、散瘀、清热、通腑、通络、开窍诸法于一炉。其特点可概括为:见血不止血,而在化瘀血;消瘀不在破,而在通瘀热;治热不在清与解,而在顺与降。并以此区别于活血化瘀、破血逐瘀、清热泻火诸法。故与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瘀热阻窍的中心病机极为合拍。
3.通腑泄浊三要诀
通腑是中风急性期逆转病情的快捷有效方法。卒中之初,虽多为血随气逆,瘀热上冲,肝风痰火升腾所致,但与热结阳明、腑热上蒸密切相关。因阳明胃肠专司气机之通降,若机体气机升降逆乱,阳明通降失司,热结于里,既可成为发病的主导因素,亦可能为促发或加重因素,如李东垣即曾指出“中腑内有便溺之阻隔”。
通腑泄浊可以“釜底抽薪”,达到上病下取,“以下为清”,顺降气血,平抑肝风痰火上逆之势,清解血分瘀热之目的。通腑法不仅适用于“中腑”证,对于“中血脉”亦有预防阻断发展作用,对于“中脏”之阳闭证,也有泄热开闭醒神作用,能给邪以出路,即“脏病以腑为出路”之意。同时本法虽为卒中急性期之要法,但在恢复期若具有腑证者,仍可按辨证原则用之。特别需要理解的是:通腑不同于一般的单一下法,必须针对中风的不同病理特点,采用不同的具体治法。
(1)下燥热:病因酒食无度诱发,积滞内停,燥热里结,腑浊上蒸,神昏,身热,腹部胀满拒按,便秘,舌苔黄燥,舌质红,脉滑数。治当通腑泄热,用三承气汤,热闭心包明显,昏谵躁扰,可用牛黄承气汤,通下与开窍并进。
(2)下痰火:多因情绪剧烈刺激,忿郁恼怒诱发,气血上逆,肝阳化风,痰火壅盛,上蒙清窍,神昏,痰涎壅盛,烦躁,面赤,口噤,肢痉,舌苔黄腻,脉弦滑。治当降火逐痰,用礞石滚痰丸加风化硝、瓜蒌、竹沥、半夏。痰涌气憋,肢痉抽搐,加用猴枣散清热化痰息风。
(3)下瘀热:病由瘀热上冲,肝阳暴涨,阳升风动,瘀热阻窍,神昏躁烦,身热暮甚,小腹硬满急痛,便秘,面色暗红,苔黄焦黑,舌质绛紫,脉沉实。治当清热化瘀,通腑下结。用桃仁承气汤祛逐瘀热。瘀热闭滞窍络,神昏较深者,加用犀珀至宝丹。
二、验案举例
胡某,男,66岁。1999年10月22日初诊。主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5年余,加重2天。既往高血压病多年,1994年6月中风,1995年3月突发癫痫,1996年4月中风复发。查头颅CT示左侧多发性脑梗死,右侧大脑出血。症见行路站立不稳,难以自主,右腿麻木,右手活动欠灵,有时足肿,大便干结,苔黄薄腻,舌质暗,脉细滑。近来血压不稳定。证属风痰瘀阻,痰热腑实。处方:熟大黄、生大黄(后下)各5g,桃仁10g,水蛭3g,地龙10g,鬼箭羽12g,制胆南星、炙僵蚕各10g,豨莶草15g,石斛12g,生地黄15g,牛膝10g,桑寄生、续断各15g。14剂。
二诊:大便通畅,但小便有时失控。守前方加煨益智仁、路路通各10g以助补肾通利,生大黄增至6g。
三诊:右下肢仍乏力,但不麻,走路站立尚稳,右手活动尚灵,头不昏,大便秘,苔黄腻,质暗红,脉小弦滑。复查CT:梗死灶明显缩小。仍从风痰瘀阻,肠腑燥热治疗。药用:生大黄(后下)15g,芒硝(分冲)6g,桃仁10g,水蛭5g,地龙10g,豨莶草15g,红花10g,石斛、牛膝各12g,炙僵蚕、胆南星、天麻各10g。
四诊:上方加减服用半年余,肢体活动明显改善,间断服药,调理善后。
按:本例多发性脑梗死后遗肢体活动不利5年余,肢体活动不利加重2天,提示有复中可能。新病宿疾交杂,病情颇为错杂。新病风痰入络,久病多瘀,且大便干结,肠腑燥热较为突出,故辨证为风痰瘀阻,痰热腑实。内生之痰热夹风阳之邪上扰清窍,痹阻脑脉,滞于中焦,影响气机升降而致腑气不通,若不及时通畅腑气,则可令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使清窍蒙塞,加重病情。及时运用清热化痰、通腑祛瘀法可通畅腑气,祛瘀通络,敷布气血,促进半身不遂等症的恢复,还可清除肠胃痰热积滞,使浊邪不得上扰神明。再者可急下存阴,以防阴劫于内,阳脱于外。此例始用小剂量生、熟大黄5g,到重剂生大黄15g,才使腑通热清,病情稳定。
【预后及转归】
有关本病预后,《中藏经·风中有五生死论》谓:“中风之病,口噤筋急,脉迟者生,脉急而数者死。”刘完素亦说:“暴病暴死,火性疾速。”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风论》中说得更为明确:“中风一证,动关生死安危,病之大而且重,莫有过于此者。”《熊笏风论》指出本病的预后因证而异:“中经络则药饵多施,中腑则残疾难疗,中脏则性命危。”总体而言,历来医家大都认为本病是难治病证之一。
中风病患者的转归取决于其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病情的轻重及诊疗的正确及时与否、调养是否得当等。中脏腑者,神志由昏迷逐渐转清,半身不遂趋于恢复,说明其向中经络转化,病势为顺,预后多好。若出现顽固性呃逆、呕血、厥脱者,此为中风变证,多致正气散脱。若邪盛正伤,虽经救治,终因正气已伤,致病程迁延成为中风病后遗症者,常见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语不利、痴呆等,要抓紧时机,积极治疗,同时配合外敷熏洗及针灸按摩,并适当锻炼,以提高疗效。中风病后遗症期,若偏瘫肢体由松懈瘫软变为拘挛发痉,伴躁扰不宁,此由正气虚乏,邪气日盛而致,说明病情较重。若头晕,偏身麻木,舌质暗红,脉细弦而数,多有复中危险,若复中病情重者,预后较差。
【预防与调护】
关于中风的预防问题,在中医学也早有论述。朱丹溪提出:“眩晕者,中风之渐也。”罗天益在《卫生宝鉴·中风门》也提到:“凡大指、次指麻木或不用者,三年中有中风之患。”李用粹在《证治汇补·预防中风》中也强调:“平人手指麻木,不时眩晕,乃中风先兆,需预防之。宜慎起居,节饮食,远房帏,调情志。”以上论述均表明,应识别中风先兆,及时治理,预防中风发生。平时在饮食上宜食清淡易消化之物,忌肥甘厚味、动风、辛辣刺激之品,并禁烟酒,要保持心情舒畅,做到起居有常,饮食有节,避免疲劳,以防止卒中和复中。
既病之后应加强护理,要根据各证候的病机特点重视辨证施护。急性期病人宜卧床休息,同时密切观察病情,重点注意神志、气息、脉象等情况,若体温超过39℃,可物理降温,并警惕抽搐、呃逆、呕血及虚脱等变证的发生。遇中脏腑昏迷时,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口腔、皮肤、会阴、泌尿系统等部位感染;注意面色、呼吸、汗出等变化,以防向闭脱转化;加强口腔护理,及时清除痰涎,喂服或鼻饲中药时应少量多次频服。待病人神志清醒后,言语謇涩或不语者,即当进行语言训练。病情稳定后,可配合推拿及功能训练,并指导病人自我锻炼,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恢复期要加强偏瘫肢体的被动活动,进行各种功能锻炼,并配合针灸、推拿、理疗、按摩等。偏瘫严重者,防止患肢受压而发生变形。重视早期持续康复。
(顾锡镇、过伟峰)
附:口僻
【概念】
口僻,俗称吊线风,是面部一侧瘫痪,以口眼斜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病证。患者多伴有耳后疼痛、流泪、口角流涎、言语不清、颊内残留食物等。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急性周围性面瘫,多见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源流】
口僻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灵枢·经筋》曰:“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颇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
张仲景《金匮要略》称此病为“僻”,《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说:“正气引邪,僻不遂。”说明口僻不仅表现为口歪,而且有运动障碍,并指出正气虚弱,引动外邪入侵导致本病的发生。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偏风口候》记载:“偏风口是体虚受风,风入于夹口之筋也,足阳明之筋,上夹于口,其筋偏虚,而风因乘之,使其紧急而不调,故令口僻也。”
宋代始有“口眼斜”之称,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在叙述“仁寿丸”主治时说:“肝肾气虚,风冷所中,筋脉[[!NFAB1]]动,口眼斜。”张子和指出口僻病因及与偏瘫的关系。《儒门事亲》明确记载:“风贼偏客于阳明胃脉,因胃脉挟口环唇……口眼斜,可为偏瘫之一症,也可单独发病。”
明代楼英《医学纲目·口眼斜》曰:“口眼斜者,多属胃土。风木不及,金乘之,土寡于畏也……目斜者,多属胃土有痰。治法宜辛温泻金之短缩,平土之湿痰也。”王清任《医林改错·口眼歪斜辨》谓:“因受病之半脸无气,无气则半脸缩小。一眼无气力,不能圆睁,小眼角下抽,口半边无气力不能开,嘴角上抽,上下相凑,乍看似歪斜。”治疗上主张“用通经络散风之剂,一药而愈”。
【病因病机】
一、病因
口僻发生的病因主要是正气虚弱,风邪入侵,导致气血痹阻,邪阻经络。
1.正气不足
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侵,使气血痹阻,经筋失养,而发为本病。
2.风邪入侵
风邪致病,常夹寒热二气,但以风寒为多,风热间而有之。风寒、风热之邪侵袭阳明络脉,使气血痹阻,筋脉失濡,发为口眼邪。
二、病机
本病病位属阳明、少阳二经。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以实为主,为风寒、风热阻络。初期病邪在络,久之则外邪与痰湿相杂,成痰瘀内阻之证。
【诊断与病证鉴别】
一、诊断依据
1.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20~40岁最多见,男性略多于女性。
2.起病突然,常在数小时内达到高峰。
3.临床表现以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为主,患侧眼裂大,眼睑不能闭合,流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患侧鼻唇沟变浅或平坦、口角低并向健侧牵引。绝大多数为单侧发病。
二、相关检查
常规进行血常规、肌电图检查,必要时需查头颅CT或MRI,以排除脑干及颅后窝的疾病;腰穿查脑脊液排除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
【辨证】
一、辨证思路
临床必须结合伴随症状辨别。急性期辨证可分为风痰、风寒、风热阻络,后遗症期多为痰瘀内阻。
二、证候
1.风痰阻络证
症状:突然口眼斜,面部表情动作消失,病侧前额皱纹消失,口角流涎,患侧面部麻木不仁,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
病机分析:本证为风痰阻络,络脉不和。外风侵袭,起病急骤,故见突然口眼斜,额纹消失,口角流涎;风痰相合,阻滞面部经络,故见面部麻木不仁;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为风痰阻络之象。
2.风寒袭络证
症状:突然口眼歪斜,伴恶寒,面部发紧,得热则解,舌淡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病机分析:本证为风寒袭络,络脉拘紧。外风夹寒气袭于阳明经脉,营卫失和,故见突然口眼歪斜,恶寒,面部发紧;风寒侵袭,舌脉表现为舌淡苔薄,脉浮紧或浮缓。
3.风热中络证
症状:突然口眼斜,伴口苦,咽干,耳后热痛,患侧面部松弛,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数。
病机分析:本证为风热中络,络脉不利。风热侵袭,痹阻经脉,气血失和,故见突然口眼斜,患侧面部松弛;热邪致病则见口苦,咽干,耳后热痛;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数为风热之象。
4.痰瘀内阻证
症状:口眼歪斜经久不愈,面色滞暗,颜面麻木,面部时有抽搐,眼睑缩小,患侧面部僵硬,伴头重如裹,舌质暗,苔白腻,脉滑或弦涩。
病机分析:本证为痰瘀内阻,络脉绌急。胃为多气多血之经,司受纳为储痰之器,胃腑痰浊易于上泛,与风相合,形成风痰阻络之证;邪自外受,阻于经脉,营血运行迟缓,日久形成血瘀,痰瘀内阻,故见口眼歪斜经久不愈,面色滞暗,颜面麻木,面部僵硬;舌质暗,苔白腻,脉滑或弦涩为痰瘀内阻之象。
【治疗】
一、治疗思路
祛风化痰、活血通络、补虚益气为治疗本病的治疗原则。
二、基本治法
1.祛风化痰通络
适应证:风痰阻络证。
代表方:牵正散加减。
常用药:白附子祛风止痉,燥湿化痰,善散头面之风;全蝎定风止痉,通络搜风;僵蚕祛风止痛,又可化痰;热酒宣通血脉,引药入络,直达病所。
加减:面部抽搐,加蝉衣、僵蚕、白芍祛风缓急止痉;面部麻木,加葛根、赤芍活血通络。
2.祛风散寒,通经和络
适应证:风寒袭络证。
代表方:小续命汤加减。
常用药:麻黄、桂枝、防风祛风散寒,通经和络;黄芩、杏仁宣肺;人参、附子益气温经散寒;川芎活血,引药上行;白芍敛阴和营,防人参、附子、麻黄、桂枝温燥伤阴;生姜、大枣调和营卫;甘草调和诸药。
加减:表虚自汗加生黄芪、炒白术益气健脾敛汗;头痛加白芷、蔓荆子、羌活祛风宣窍;耳鸣加泽泻利水通窍。
3.祛风清热,通经和络
适应证:风热中络证。
代表方:银翘散加减。
常用药:金银花、连翘、山栀清热解毒;薄荷、荆芥、豆豉辛凉解表;桔梗、芦根、竹叶清热生津;牛蒡子、桔梗、甘草利咽化痰。
加减:口苦加柴胡、黄芩疏肝清热;头晕目赤加钩藤、桑叶、菊花平肝息风清热。
4.化痰祛瘀,养血通络
适应证:痰瘀内阻证。
代表方:双合汤加减。
常用药:熟地黄滋阴养血;当归、白芍补血活血,养血柔肝;川芎活血行气;桃仁、红花活血祛瘀;茯苓、半夏、陈皮、竹沥、白芥子健脾化痰。
加减:病久不愈,乏力,加炙黄芪、党参益气扶正;面部抽搐较重,加天麻、地龙、乌梢蛇息风通络;痰瘀化热,加黄柏、丹皮。
三、复法应用
祛风和络,益气养血法
适应证:气虚外感,脉络失和证。症见素体气虚,风邪侵袭,卒然口眼斜,面色不华,精神不振,体倦食少,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代表方:桂枝汤合清阳汤加减。前方调和营卫,祛风通络,用于外感风邪,营卫不和证;后方益气补虚,养血通络,用于气血亏虚,脉络失和证。
常用药:桂枝、芍药解肌发表,调和营卫;黄芪、当归身、红花益气养血活血;葛根舒筋和络。
四、其他疗法
1.单方验方
以生马钱子温水浸泡7天后取出,每枚切成薄片敷在患处,每日换1次,一般用7天左右。
2.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以经络辨证为主结合病因辨证,局部取穴与循经取穴配合应用处方,注意不同时期应用不同的手法。面瘫之证属于痿病类,以其病变重在阳明经,宜宗“治痿独取阳明”之原则,处方选穴以阳明经为主穴。
五、临证勾要
口僻为中医古称病名,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面瘫,一般均列入风门类疾病论述,甚至可诊为中风病。口僻与中风有本质区别。根据中医疾病命名原则及中西医病名对照的原则,对面瘫进行定位诊断,其中,中枢性面瘫(核上瘫)多数应按中医中风病诊断;周围性面瘫的核性,核至髓内根段病变大多数也应按中风病诊断。两者均以内风立论,治以平肝潜阳,息风通络。面神经髓外神经岩骨内段以下病变引起的周围性面瘫多数诊为中医的口僻,即面瘫病,以外风立论,治以疏风散寒,化痰通络等。
口僻多由人体正气不足,经脉空虚,风邪夹痰乘虚入中面部阳明少阳脉络,致使气血痹阻,筋脉失养,经筋纵缓不收,而发生口眼歪斜,因此,其形成以虚、风、痰、瘀四者为基本病理基础,正气虚为病之本,风、痰、瘀为病之标。祛风化痰,活血通络,补虚益气为治疗本病的基本大法。
【特色经验】
周仲瑛教授对口僻的治疗有其独特的体会。即早期主张应用虫类搜风通络之品,如全蝎、蜈蚣、僵蚕、地龙等;在祛外风的同时注重祛内风,常喜配用天麻、钩藤等;祛风化痰常选胆南星、白附子、天竺黄、防风、荆芥穗、葛根、白芷、白芥子、乌梢蛇等药;活血通络常用当归、川芎、丹参、鬼箭羽、丹皮、赤芍、桃仁、红花、水蛭等药;补虚益气宜选炙黄芪、党参、太子参、炒白术等。若伴耳后疱疹疼痛,则可加板蓝根、大青叶、连翘、贯众。
临证时,根据不同证型,有所侧重,或以祛风化痰为主,兼以活血益气;或以活血化瘀为主,兼以祛风化痰补虚;或以补虚扶正为主,兼以活血化痰祛风。又据病邪性质之不同,偏寒者予以散寒,偏热者予以清热,热重者清热解毒,肝郁者疏肝解郁。常融诸法于一炉。
【预后及转归】
患者一般在起病2~3周后开始恢复,约75%患者在病后1~2月内恢复正常。4个月以上尚未恢复者,则完全恢复正常的希望不大。少数病人可产生后遗症。
口僻的转归与病邪的轻重、正气的强弱有密切关系,能否及时正确地治疗,对本病的转归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新发者多实,若不能控制,病情迁延由实转虚,由表入里,由轻转重;若素体虚弱或气血不足,而能及时正确处理,扶助正气,同时祛邪外出,亦可由里达表,由重转轻。
【预防与调护】
口僻患者冬天应注意头面部的保暖,出门要戴帽子、口罩。病后应及时就诊,并适当用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夏天应忌食生冷。可按照健侧肌运动方向按摩患侧,因面肌非常薄,按摩用力应柔软、适度、持续、稳重,每日早晚各进行一次为宜。神经功能开始恢复,病员可练习瘫痪的面肌的随意运动,以加强恢复。
由于眼睑闭合不全,难以阻挡灰尘,注意保护暴露的角膜,如使用眼罩、滴眼药水、涂眼膏等,以预防结膜炎、角膜炎。另需注意患侧颈项(耳后)保暖,以利于面神经的恢复。
可以推荐几部好看的老动漫电影吗
以前是不喜欢看动漫的,可能是人长大了,社会压力导致的,虽说不上幼稚,但心境越来越偏于幼年,渴望单纯,美好的生活。
先说说著名漫画圣地——日本的吧。最开始是同学推荐看《起风了》。因为第一次看,不是很了解日本文化,都没有怎么看懂。只是觉得男女主的爱情真的很美好。女主生病卧床,男主就坐在旁边工作,一只手握着女主,当时看了很感动。整个电影的画面很美,色彩搭配看起来也有舒服。
最近很火的《悬崖上的金鱼姬》。昨天偶然看了日版的配音,觉得没有中文的配音好听。中文的配音应该是两个台湾的小朋友吧,声音很好听,很可爱。特别是每次他们叫“宗介”“波妞”的时候,很可爱。认真中带点小俏皮的感觉。
还有很多很多,例如《千与千寻》《侧耳倾听》《萤火之森》《你的名字》《玉子的爱情故事》《追逐繁星的孩子》。还有不久前的新电影《我想吃掉你的胰脏》《朝花夕誓》等等,都很好看。
中国最近几年的动漫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也出了很多好的动漫作品。首先就是大热的《大鱼海棠》。采用了中国风的配色,人物,景色都极具中国特色。配音,画质,人物动作都很好。其他的也有很多。像《大圣归来》《大护法》《昨日青空》《白蛇·缘起》等等。
最后想推荐一部日本动漫电视剧《月色真美》,只有12集,每集的时间也不长。讲述的是茜与小太郎在初三时被分到一个班,两人相识。在那个一边被变化与不安追着,一边慌慌张张地向前飞奔的季节之中,稚嫩而又令人炫目的青春期之恋的故事。故事很简单,结合了很多的日本文化,整个画面看起来也很舒服。里面有几首插曲也很好听。
电影院好久没开了,有什么好看的新电影吗网上能看就行
谢谢邀请。自疫情形势严峻以来,电影院都已经闭门歇业了。这对喜欢电影的观众来讲,实在是一大遗憾和损失。但是,生命高于娱乐,少看几部电影算不上什么。既然是电影院都没有播出的新影片,网上肯定也不会上传。若有,也一定是盗版。谢谢!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