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 阿尔泰讳败为胜,雍正很生气,为何又不敢处罚他

大家好,关于雍正为什么没有杀十四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雍正为什么不杀老十四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雍正继位的时候,手握重兵的老十四为何按兵不动
  2. 雍正王朝中,十四阿哥和雍正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为何雍正会罚他去守皇陵
  3. 如何评价《雍正王朝》老十四顶撞了康熙,康熙为什么还要加封他并让他主管兵部呢
  4. 雍正为什么没有杀十四

雍正继位的时候,手握重兵的老十四为何按兵不动

雍正继位后,在外拥兵的老十四胤禵,为何按兵不动?而且雍正叫他回来,他就乖乖的回来了。实际上不是老十四按兵不动,而是根本没得动了。雍正想当皇帝的野心又不是一天两天了,为了这一天,他早就做好了准备,等到康熙驾崩时,所有的事情都已在他掌控之中了。

雍正的权谋之路

在漫长的储位争夺战中,当他的兄弟们为此争得头破血流时,雍正却是冷眼旁观,从来没有强出头,而是选择了礼佛参禅,所以兄弟们并没有把目光聚焦在他身上。那么,雍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觊觎皇位的呢?

如果追溯雍正称帝的野心,至少要在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废之后。胤禛为康熙的第十一子,但因前面的兄长夭折了不少,所以胤禛的排位就到了第四位,前面的三个哥哥分别是胤禔、胤礽和胤祉。

在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废后,胤禛的思想发生了动摇。太子出局后,很快大哥胤禔因魇咒太子胤礽,谋夺储位,也被关进了牢里。这样一来,比自己年长的就只有三阿哥了,那么与先前的局势相比,他继位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了。

胤禛有个心腹叫戴铎,在形势发生变化之后,也斗胆给胤禛写了一封信,信的大意就是怂恿胤禛回入争储行列,并且说此事事关系荣辱。康熙当皇帝虽然圣明,但并不是一个英明的皇阿玛,在太子人选上始终没有定夺,导致诸王钩心斗角,有不并立之心,如果其他人当上皇帝,将来受损的就是胤禛。

对此,戴铎还提了三个重要的建议:第一,搞好父子关系和兄弟关系;第二,搞好跟朝廷官员的关系;第三,培养人马,收拢人心,壮大自己的实力。最重要的是,戴铎给了他四字箴言,即孝、诚、和、忍。只有左右逢源,各方都不得罪,才能赢得更大的机会。

对于戴铎这封信,胤禛给予了回复,大意是说,他知道戴铎是为自己好,但他根本没有争储之心,还提到继承皇位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无祸无福才是人生最大的福气。不过在信的末尾,他却连用了两个“慎之,慎之”,实际已透露了他的想法,对于这种事应非常谨慎,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可以了,切不可妄动。

从此之后,胤禛就开始处心积滤地谋划起了自己的帝王之路,但越是心急,他越不会表露出来。比如,康熙要封他为亲王的时候,他表示想降低自己的爵位,以便和其他阿哥平等。尽管这种行为有作秀的成分,但很容易引发地位较低的阿哥们的好感,也更容易引起康熙对他的赏识。

我们常说,一个好汉三个帮,除了对内博得好感,对外他也没闲着。在胤禛的集团里,文有戴铎,武有年羹尧。此外,还有湖广提督魏经国、副都统常赉、商州知州觉廷正、武会元金昆等。

而且从一开始,胤禛在驭人方面就是恩威并施。比如年羹尧有段时间对他不恭敬了,在写给他的信中没有自称奴才,而是自称官职。胤禛很生气,因为当时三阿哥和十四阿哥也在拉拢年。于是,胤禛便大骂年羹尧,还吓唬他说,年的信中所言“今日不负后皇上,即异日不负王爷也。”,单凭“异日”两个字,他就能抄了年的家灭了年家的门。

在笼络人才的路上,胤禛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比如隆科多,时任步军统领兼理藩院尚书,原是八阿哥胤禩的成员,后来八阿哥没戏了,胤禛便把他拉到了自己的阵营。说起来,隆科多与胤禛还算是有点关系的,隆科多是佟佳氏(佟国维之女孝懿仁皇后)的弟弟,而佟佳氏是胤禛的养母。所以,隆科多是加入胤禛的团队也算是有渊源的。

此外,胤禛还有一个铁杆支持者--十三阿哥胤祥。胤祥对胤禛的顺利登基也直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到康熙暮年的时候,胤禛在众多阿哥中已成最大势力,门下掌握军政大权的人遍布四方,朝中也大有人在。老十四胤禵虽受康熙宠爱,也有一定的兵权,但他在政治权术方面则是弱势,党羽远不及胤禛。

由此可见,当康熙驾崩时,胤禛对即将发生的形势已然了如指掌,并且相应的做出了部署,那么他是如何制服统兵在外的老十四胤禵呢?

如何挟制统兵在外的老十四?

胤禵与胤禛是亲兄弟,按照年龄来说,胤禵原本在争夺储位上是没有优势的,但自打胤禩受到康熙打压后,胤禵就变得异常活跃。对此,他也展开了很多工作。

比如,他曾试图拉拢过大学士李光地,但李光地这个人原则性很强,胤禵没有得逞。于是,他退而求其次,又去拉拢李光地的门人陈万策。

可以说,胤禵为了扩充自己的影响力,对官员和士人都进行了大肆笼络,因此,才有了当时社会上流传的“十四爷虚贤下士”的说法。

西藏发生叛乱后,胤禵请求带兵平叛,实际上,胤禛也同样提出了这个要求,但康熙把这个机会给了十四阿哥,而且康熙给老十四的权力相当大。

胤禵这个大将军,其权势甚至超过了当年统一中原、平定三藩时的大将军,康熙将十几万大军的指挥权全权交给了胤禵,还封他为亲王,可见对胤禵的信任和重视,真可谓是位高权重。

胤禵到前线后,又不断扩充实力,延揽人才,将打仗反而放到了次要的位置上。以至于到后来,胤禛曾说他:“妄自尊大,做出种种不法的行为,我朝大将军如此行事者,从未闻之······”。

实际上,当时在很多人眼里,胤禵的这个大将军位不过是登上太子之位的跳板,康熙希望他立下战功,然后顺理成章地封他为王,之后再过渡到太子。

在西洋人马国贤的记载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康熙皇帝崩逝后数日,当大丧仪注正在进行,新皇帝雍正同时宣布了大行皇帝的遗诏,正式宣布由他继承皇位。这在整个帝国,兴起一阵惊诧。”

从马国贤的记录中,可以感受到,雍正继位,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当时不少人都在对康熙的人选持质疑的态度。

很明显,雍正也感受到了这种诡异的气氛,因此,在康熙死后的第二天,他就命令隆科多关闭了京城九门。隆科多是九门提督,手下掌管着八旗步军营和巡捕五营,而胤禛本身兼任领侍卫内大臣,可以管理和调动皇宫里的侍卫部队,皇宫随时都在胤禛的控制之下,只要关闭九门,对内基本上大事可定。

但是,还有一个地方不能忽视,就是驻扎在城外的丰台大营,这时老十四也派上了用场。在康熙皇帝活着的时候,胤祥对丰台大营的控制就非常强,丰台大营中的很多的将领,都是胤祥的老部下。

这么看来,雍正在继位时,对形势的预判非常充分,从皇宫里的警卫队到京师的内卫部队再到郊区的野战军,都在胤禛的控制之下,其背后所反映出的也是胤禛的谋划能力和拉拢人才的能力。在雍正即位后,老十三胤祥、隆科多、年羹尧等这些人,也都因此而受到加封。

但奇怪的是,同时受到雍正加封的还有一个人,就是胤禩,他也被提拔为总理事务的大臣。这当然是雍正的一种策略,当时人心不稳,稳住八王党也是势在必行的。另外一重目的,与统兵在外的老十四也有关系。

康熙死后,对于制服老十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他尽快回京,削夺他手中的兵权。雍正写信给胤禵说,让他回来奔丧,如果他不回来,恐怕心里不安。

雍正一面写信召胤禵回来,一面已经派辅国公延信赶到了甘肃,接管了胤禵的帅印,同时还让川陕总督年羹尧对延信进行监督。

那么如果胤禵不回去,而是选择挥师直捣京城,会有什么结果呢?实际上,他根本也就到不了京城,因为雍正早就安排了年羹尧来牵制胤禵,只要胤禵敢造反,年羹尧必半道阻击,更何况,胤禵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胤禵之所以最后选择回到京城,雍正对胤禩的加封也是一个极大的鼓励,让他产生了一个错觉,那就是他以为雍正没有加害兄弟之心,因而失去了戒心。由此可见,雍正重用胤禩的用意是何等的深远,真不愧是权谋大师。

胤禵在回京的路上就给雍正写了一封信,请示皇帝他应该是先去景山拜谒先皇灵柩呢,还是先祝贺新君登基呢?这话里是满满的讽刺,分明就是在说雍正得位不正。

雍正回复让胤禵先去拜谒先皇,巧的是,雍正也像算好了似的,也偏偏在那里。两人虽是同母所生,但此刻相见却如仇人一般。但是出于君臣礼仪,胤禵不得不向雍正行礼,但又不情不愿,于是就远远地身雍正叩头,祝贺的话一句也没说。

之后雍正便借机剥夺了他的王爵,将他降为贝勒。后来,雍正送康熙灵柩到遵化景陵时,又再次下旨教训了一番胤禵,最后安排他留下看守景陵,还让李如柏监视他,这实际上就是软禁了。之后,雍正又收拾了胤禵的部下,甚至将那些部下们十六岁以上的儿子们都关押了起来。

如此一来,胤禵的势力也就彻底被瓦解了。雍正这样对自己的亲弟弟下手,最伤心的人莫过于他们的母亲德妃。因此,德妃在雍正称帝后,对于儿子的工作极为不配合。

雍正让他搬到宁寿宫,她以服丧为由拒绝了,给她上封号,也是推三阻四的。不过同样的,德妃为了胤禵向雍正求情,雍正也是不为所动。而胤禵也相当的心高气傲,始终不肯向雍正低头。

德妃眼睁睁地看着大儿子把小儿子整得生不如死,做母亲的又无能为力,最后于雍正元年便死了。

德妃死后,雍正作为补偿,将胤禵封为郡王,但仍旧把他囚禁着。胤禵的厄运一直持续到清高宗乾隆继位。乾隆继位后,胤禵恢复了自由,被封为辅国公,最后活到了六十八岁,比雍正活得还长。

雍正王朝中,十四阿哥和雍正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为何雍正会罚他去守皇陵

《雍正王朝》中,十四阿哥与雍正同父同母,两人却一直不对味,从台前到幕后始终不和。太后去世后,雍正马上罚这位弟弟去守皇陵。

调虎离山,削弱八爷党的力量

胤禵在得意的时候自成一派,在失意的时候就与八爷党串通一气。雍正上位后重用年羹尧,让曾经的大将军胤禵心里很不是滋味。

于是,胤禵迅速地与八爷党站到了一起,处处给雍正挖抗。制造不利于雍正的言论、指使手下闹事,给雍正造成很大的麻烦。

八爷党是一帮顽固的保守势力,是雍正政在朝堂上最大的对手,也是新政的最大反对者。雍正要巩固权力、推行新政,就一定要清理八爷党。

对付一个团伙,雍正首先需要从外围开始精准打击。罚胤禵守墓,就等于废掉了八爷党在军事上的同盟。

两人有积压多年的个人恩怨

作为对手,胤禵在雍正上位之前,对胤禛的皇位形成不小的竞争压力;雍正上位后,胤禵的军事影响力,是个不小的威胁。

作为兄弟,胤禵吃里排外,胳膊肘往外拐;

作为臣子,胤禵根本没把雍正这个皇帝当回事,处处顶撞、不服命令、大闹灵堂,让雍正的面子都没地方搁;

作为员工,胤禵已经成了大清的负资产,给大清这家公司带来太多的隐患,比如伪造太子调兵手令、拥兵自重、抹黑雍正,放在现在早就开除了。

胤禵还多次跑到太后那儿给雍正穿小鞋,利用太后给雍正施加压力。太后的去世,胤禵也有责任。

防止胤禵被人利用,间接地保护

康熙曾评价十四阿哥,“胆子过大,肚量狭小”。像十四爷这样的“愤青”,特别容易被人利用。

毕竟与自己是同一个妈生的,雍正看在太后的面子上,也不愿意对胤禵下重拳。派他守护皇陵,可以让他远离朝堂这个是非之地,免得他被别有用心之人拉下水。

这一点与康熙囚禁十三爷的目的有点类似,看似霹雳手段,其实菩萨心肠。不过胤禵的运气比胤祥要好,胤祥是囚禁,而他是幽禁。让他也能够反省一下自己,希望他能成熟稳重一点,与自己站在一边。

从胤禵在皇陵的待遇也能看出来,雍正并不是存心折腾他。平时一大帮宫女太监伺候他,享受着亲王的俸禄。连生活用品都是从皇宫供应的,还有一个又萌又可爱的乔引娣陪他快活。这哪是守皇陵啊?这分明就是逍遥王,比当皇帝还潇洒。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雍正罚胤禵守皇陵的先见之明。胤禩发动的“八王议政”,没见胤禵的参与。如果胤禵搅和进来,不仅同母骨肉相残,后果也会不堪设想。

雍正抄八爷党的家,却没有抄到胤禵那儿,最后还将萌妹子还给了他。

如何评价《雍正王朝》老十四顶撞了康熙,康熙为什么还要加封他并让他主管兵部呢

其实很简单!

此战为老十四胤禵的破局之战,可以看出,他是把老八胤禩刻意往沟里带,比佟国维有过之而无不及。这里面的权谋之争,你看懂了吗?

一、

乾清门前,老十指着老十三的鼻子骂道:

“你不过是废太子的一条狗。”

这下惹恼了康熙帝,他一方面骂老十,一方面又让废太子胤礽起来,这是为何?

其实康熙帝的意思很明确,你就算此时身份不是太子,但好歹是二哥,就眼看着两个兄弟因为你的事而对打?

与此同时,康熙帝也是在继续表明自己的立场:

其余皇子们都还在跪着,而仅仅让太子胤礽站起来,就是再次强调复立之事,太子可以站着,其余阿哥必须跪着,这才表明支持太子复立的立场坚定。

当然,康熙帝的语气中也带有责备之意,要是你太子威信足够,至于落到今天这种地步吗?

太子胤礽却不敢起来:

“儿臣是有罪之人,众位弟弟们都跪在这里,儿臣岂能独自起来?”

其实此时的太子胤礽,基本的礼数也是懂得,也怕贸然站起来,激怒在场众人,才说了这么一句。另外,此时他的身份还是废太子,康熙帝不恢复他的名号,他的地位甚至比不上在场的各位,自然不敢起来。

当然,如果从兄弟情义上讲,太子胤礽这样说,更像是希望康熙帝让大家都起来,别仅仅起来自己。

康熙帝自然懂,于是先赦免太子胤礽的罪过,其次告诉他站起来,你身份跟别人还是不一样的。

太子胤礽这才谨慎的起身,低着头走到康熙帝面前,重新依靠老爹树立威信!

二、

康熙帝先是瞪了太子胤礽一眼,眼神透露出恨铁不成钢的无奈,但是无奈归无奈,该扶持还得扶持:

“刚才是谁说,二阿哥是开缺太子,没有资格参加举荐啊?”

随后先是大骂老十一顿,随后旧事重提,言语之中另有所指:

“满朝的官员,那么多两榜进士,那么多饱学鸿儒,居然都相信那些鬼话,你们的书是怎么读的?”

这句话已经不仅仅喷皇子们了,更多的是喷在场的官员,说到底还是他们挑战了康熙帝的权威。

所谓的举荐新太子,归根结底还得看圣意,也就是康熙帝具备绝对的主导力,在场的大家不去更多的揣摩康熙帝的意思,却偏信一个来历不明的鬼道士之言,啥意思?

你们想挑战皇权吗?

这就是这次举荐新太子风波中康熙帝最大的不安全感所在,老八胤禩太厉害了,几乎笼络了所有的朝廷大臣,这样下去,自己的皇位怎么可能坐的踏实?

于是要下令把老八、老九、老十等人锁起来,就在这千钧一发时刻,老十四再次蹦了出来:

“皇阿玛,你当时不是也说过,江湖术士的话,有时候也能代表民意吗?”

之所以老十四这么激动,说到底就是他今天打架的目的所在,一方面把老八顶到前面,另一方面也要让自己洗脱嫌疑。

而一旦老八真被抓了,那么唇亡齿寒,他的一番准备就白费了,毕竟此次打架的基础就是替老八出头,如果这时候又停止出头,反而偷鸡不成蚀把米。

三、

只是老十四自己没有搞明白重点,康熙帝强调的是圣意,在圣意的基础上才能存在民意,而老十四的话反而验证了这个观点,毕竟他的理论站脚点是康熙帝讲。

当然老十四还有后手,他跟康熙帝的理论也是完全站得住脚的,先说那个道士,八哥已经送到你那里定罪了,是皇阿玛你自己放的,回头你怎么又怪八哥?

而且举荐新太子一事,是你下的旨意选的,遵旨是死,不遵旨也是死:

“给儿臣等指一条活路吧?”

其实老十四这两条理由也是在强调圣意的重要,而且无力辩驳,难道康熙帝自己打自己脸,言而无信吗?

无言以对的康熙帝只剩下搬出家长或皇帝身份:

“你这是要和朕打擂台?”

你刚刚已经跟老十三干了一架了,难道你还想跟朕来一场?

“家有诤子不败其家,国有诤臣不亡其国。”

这句话算是彻底惹恼了康熙帝,难道今天不听你老十四的,朕的大清要亡了?

这老十四也确实有骨气:

“难说!”

康熙帝确实无言以对了,老十四仍然追问,要是八哥有罪,告诉我们是啥罪,如果没罪,那就赶紧放了他们。

于是本剧中经典的一幕出现了,康熙帝拔剑砍向老十四胤禵……

四、

老十三一看情况不妙,一扑就扑倒了老十四,老八和太子一个拉康熙帝袖子,一个抱康熙帝大腿,还有一个空手接白刃的老四。

有必要吗?

当然有必要,敏锐的老四胤禛已经察觉到了,此次对打暴露多个问题:

首先可以看出老八胤禩一伙已经被打压,最起码他们犯了康熙帝的大忌,也就是结党,之所以老四坚持做孤臣,就是为了表明自己没有结党之意。

其次也可以看出太子胤礽已经彻底失势,虽然这次又被复立,可惜威信已经不再,从老十四推开太子拉着的手就能看出,太子再也回不去了,这一点康熙帝也深有体会。

最后,大阿哥、三阿哥等也已经跟皇位无缘,自己夺嫡的概率大幅度提升,这时候不表现,更待何时?

于是老四胤禛就上演了一场空手接白刃的好戏,本来他阻挡的方式千千万,偏偏选择了自残,也就是表明自己宁可伤害自己,也不会伤害到兄弟,这也是康熙帝比较在意的问题。

后来乌雅氏带着老四和老十四去康熙帝那里请罪时,本来老四胤禛跪在门栏后面,可是他刻意将受伤的手露出来,确认康熙帝觉察到之后,又悄悄缩了回去。

高!实在是高!

也就是这个时候,康熙帝也算认清了现实,太子胤礽也只能用来当当挡箭牌了;与此同时也看出来老十四的实力,利用他跟老八之间的嫌隙,刻意提拔老十四到兵部;同时还册封乌雅氏为皇贵妃,让老十四误以为自己希望很大。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把弘历叫到了自己身边,要手把手教育了……

至于后来又提拔老十四任大将军王,刻意制造传位假象,这是后话,到时候再说!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创作品,不喜勿喷!

前情回顾:雍正王朝众皇子明枪实弹的一次对决,就服背后下黑脚的那个阿哥!

雍正为什么没有杀十四

雍正的布局

谢谢悟空邀请。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在历史的长河走到今天,我们又应该怎样看待“康雍乾盛世”中承上启下的雍正王朝,以及九子夺嫡前后,老四胤禛的布局,这个问题一旦解决的话,我们也就能够清楚,雍正最终没有杀掉老十四的个中缘由。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个桥段,在雍亲王邸,一个隆冬深夜,面对太子胤礽二度被废,四阿哥不知所措的局面前,以弘历弘昼师傅身份掩人耳目的师爷邬思道,客观公正的分析了当前两大夺嫡阵营的形势,明确提出四阿哥一方,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制动的方略,而且要义无反顾主动站在废太子胤礽的一方。

不待邬先生把话说完,四阿哥已然成竹在胸,真正的夺嫡布局拉开帷幕。

随后,四阿哥用冰水浇头,再跳进滚热的浴桶里,发烧称病不上朝,在家养精蓄锐,精准设计,既骗过了康熙,又得以置身事外,等待最有利的时机。

我们不禁要问,胤禛到底布的什么局,以保胜算呢?!

请允许鹅鹅以象棋对弈述之。

己方,帅,四阿哥;双士,头一个,老十三胤祥,另一个,就是九门提督隆可多;外围的双象??,应该是废太子余党,和儿子弘历。

陕甘总督年羹尧,是毫无疑问的卧槽马,供应粮草,而最重要最有力的车,由谁来承担呢?

最佳选择,就是自己一母同胞的弟弟,老十四。有道是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可惜不是你,老十四!

历史总是波谲云诡。这??从老四的身上说起。

生母,乌雅氏,只是给了他硬件;抚养教育老四提供给他软件的,却是没有孩子的皇贵妃,佟佳氏。

这就直接导致老四与亲生母亲乌雅氏的母子情仇,乌雅氏把全部身心给了小儿子老十四,亲手造成了俩亲生儿子的势不两立,反目成仇。

即便在老四成功取得皇位的登基大典上,乌雅氏硬是不肯接受皇太后的受拜礼,逼得雍正王朝一开始,就出现史上闻所未闻的不和谐局面,让八爷党看了一个天大的笑话,使胤禛其情何以堪?脸往哪里放?气往哪里撒?

人们往往说雍正心狠手辣,没有情商,以鹅鹅看,还真不是这么简单。

您想,雍正王朝来之不易,一开始的局面岌岌可危,换作任何人当这个皇帝,头等大事就是剪除异己,八爷党的覆灭,那是必须的。

一开始站错队的老十四,最终在雍正王朝四年后,从看守皇陵之地回到京城被圈禁,已然是四哥做出的稳定大局,维护自身百年之后名声的最为睿智的考量,也是不识抬举,不识大体的老十四,天大的幸运。

说到底,这应该感谢老爸康熙没有看走眼,感谢老娘乌雅氏,用自绝的方式,为这个小儿子换了的赌注。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雍正上位后杀了好多兄弟 雍正为何没有杀十四阿哥